主题:【原创】杨子荣能否打灭两盏灯 -- r33300
提起杨子荣,大家恐怕都不陌生,机智勇敢的侦查英雄,火红年代的京剧样板戏更是使得他深深扎根于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
上张图片先。这,就是我们的英雄,杨子荣
杨子荣是英雄,这一点大家都认可,经过戏剧文学作品的描写,他的形象被神话不少,不但是机智勇敢,而且武艺高强,枪法精准。 不信请看《打进匪窟》这出戏
杨子荣 宝塔镇河妖!
众金刚 么哈?么哈?
杨子荣 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
座山雕 脸红什么?
杨子荣 精神焕发!
座山雕 怎么又黄啦?
(众匪持刀枪逼近杨子荣。)
杨子荣 (镇静地)哈哈哈哈!防冷涂的蜡!
(座山雕用枪击灭一盏油灯。杨子荣向匪参谋长要过手枪,敏捷地一枪击灭两盏油灯。)
众小匪哗然:“呵,一枪打两个,真好,真好,……”
一枪打俩灯,老杨是神枪手的结论,这恐怕谁也无法否认。座山雕是个惯匪,玩枪的时间应该不短,几十年总是有的吧?但是也仅仅是打灭一盏灯,我们的英雄却是气定神闲,敏捷地一枪击灭两盏灯!从气势上直接把老匪座山雕压了下去,为自己升级为威虎山的老九挣足了经验值。
据说文革时期某剧团上演智取威虎山,后台的道具师傅有点喝高了,在座山雕开枪时一下子弄灭了两盏灯,等杨子荣开枪时能够控制的灯只剩下了原来应该由座山雕打灭的一盏灯了,怎么办?杨英雄怎么能比不上座山雕?这要犯政治错误的!道具师傅一个急中生智,在杨子荣开枪时一下子把前台的灯全部搞灭,众小匪还是哗然:“呵,好枪法,把保险丝都打灭了,真好,真好,… …”
是传闻还是真事儿这里不做考究,前两天看到了一篇文章,觉得杨子荣打灭两盏灯并不是单纯的文学描写,理论上有很大的可能。
老规矩,上图片先。 这是一张高速摄影下的子弹穿过蜡烛灯芯的照片。
当物体(枪弹、炮弹、喷气式飞机)的运动速度超过声速时;空气阻力急剧地增加。这时飞行物体产生很强的声波,而这种声波要耗去运动物体很多能量。为了减小超声速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应使物体前端呈尖形。
图中显示出,在超声速飞行的子弹附近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是利用现代电子闪光技术拍摄的。曝光时间为三百万分之一秒。下方的蜡烛用来产生热空气,借以增加显示效果。子弹周围的明亮线条是一个个波面,因为冲击波使空气密度差很大,故而能明显显示。子弹尾部的气流涡旋是由于气流运动的变化引起的。在物体迎着气流的一面压强增大,在物体背后压强降低。做成流线型的物体几乎不扰乱气流的秩序,物体前后压强的降落很小。由于子弹背后是平面,可以看出在子弹尾部的空气运动是一种具有涡旋特性的不规则运动。
选自:《中学物理实验彩图册》
人家说明的很详细,我就不画蛇添足了。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子弹的弹道是一个波面而不是单纯的一个直线,这个波面划过灯芯,一样能够把灯打灭(实际上是吹灭)。
看看我们的英雄的武器,没错,是盒子炮, 中国又称驳壳枪, 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网上查来的资料是弹丸初速为425米/秒,反正是比声音快,完全能够打出图片中的效果。
可以设想,我们的侦查英雄杨子荣,从自己站立位置瞄准两盏灯,只要保证这两盏灯在自己的弹道直线之上,抬手一枪,靠子弹以及它拖曳出来的波面,是完全可以做到一枪打灭两盏灯的,这个难度恐怕要比一箭双雕要低得多,其一,灯自己不会飞而雕是移动的,其二,子弹的波面要比射出去的箭大得多,即便飞行中的箭也有一个波面,它恐怕对飞行着的雕也不构成威胁,顶多下它一跳而已(不许用惊弓之鸟来反驳我,鸟类心里学我没研究)。
我分析当时威虎山应该没有实现电气化,这个恐怕要在建国后若干年才得以实现,当时大厅里点的就是油灯,这是比蜡烛更容易吹灭的(河友家里有这两样东西的可以帮忙验证一下)。如果杨子荣真的能够打断保险丝,那才是真的不可思议,恐怕立马能够参加奥运会小口径的比赛了。
我的结论,杨子荣应该可以打灭那两盏灯。
好帖有宝藏!
哈哈哈哈哈哈~~~~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我还以为没人捧场呢,白白花了一上午做研究...
不过有宝自己得,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还有一种可能是打灭一盏灯后击中房顶形成跳弹再击灭第二盏。在室内开枪跳弹是一个对双方都很有威胁的东西,也是很多电视剧在房子里枪战的镜头被行家认为假的原因。有的手枪如六四式的停止效应比较好(太好了),不会形成跳弹,但驳克枪子弹初速较高,是可以当袖珍机枪来用的,如果座山雕的威虎厅顶部有金属构件,有可能形成跳弹的。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杨子荣的武器确实是驳壳枪,或者说毛瑟军用手枪。但是呢,这个武器是杨子荣打虎上山的时候,以及后来大破威虎厅的时候用的。在“孤身进匪巢”这一场里面,杨子荣第一次面见座山雕。但是座山雕和众土匪并不信任杨子荣,所以设置了一个安检,在进威虎厅之前把他的枪下了。
所以您要是仔细看这场样板戏,就会注意到座山雕打灯用的是自己的枪,打完之后,杨子荣不卑不亢的一伸手,那意思就是说,给我把枪,我来表演一下。然后座山雕朝手下的一个金刚(就是杨子荣打虎上山是碰到的那位)一使眼色,这位金刚心领神会,掏出手枪来,子弹上膛,交给杨子荣。杨子荣拿过来一枪打灭两盏灯。
这个金刚掏出的手枪,并不是驳壳枪。这个从外形上很容易看出来。与驳壳枪独具特色的外形不同,这支枪更接近于我们通常看到的手枪造型。而且他上子弹的动作,是向后拉复进簧,而不是如同使用驳壳枪一般的搬动击锤。从这个枪的外形以及上膛的动作来看,我认为戏剧中对这支枪的设定(如果有的话)更可能是比利时FN公司首先生产的勃朗宁M1900手枪。这种枪在中国解放前也曾被长时间大范围仿造,其数量种类仅次于驳壳枪。故而被威虎山的土匪使用,是完全有可能的。
另外,关于“杨子荣打灭保险丝”的笑话,我在 http://www.cchere.net/article/917367 曾经提到过,按照童祥伶的回忆,真实的事件是电工拉错了灯,座山雕一枪打灭两盏灯,杨子荣打枪的时候灯全灭了。“把保险丝都打断了”这句话,是后来的艺术创作。
大家都演样板戏,有时候演员自己也会犯晕。老风曾看到过“沙家浜”中胡传魁逼问沙奶奶,张嘴就是:“老太婆你说,你把密电码藏哪疙瘩了?”
刁得一赶紧在旁边小声提醒:“司令,咱们要找的可是新四军啊!”....台下观众哗然......
确实是你说的那样,
杨子荣的枪是从匪参谋手里要过来的,应该不是驳壳枪。
另外那个打断保险丝的笑话我好像也是从田连元那里听来的,看来这个故事大规模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借助了田连元的评书。
送花感谢!
这参谋长用的什么枪没说清楚!毛瑟枪在中国装备很多.但一般高级军官都喜欢其他小点的手枪.比如白朗宁M1900
但这把抢口径是7.65.子弹初速是亚音速.它的气流激波不大.有可以错吹不灭蜡烛.而且这枪的杀伤力太差了.和中国六四差不多一个样.这枪再说也是低挡品.所以估计不会是它.
那东北那时候还有一把很多的抢,那就是王八盒子(大正十四年式八毫米手枪)
但这枪可靠性太差了,有自杀手枪的美名.再说连普通人都知道它是烂枪.估计不是它!
那会不会是加拿大手枪
这枪当时进口了不少.但重要装备关内的高级军官.估计没多少进入东北.
那就只有盒子炮了?
这个可能性比较大.这强在中国那里都有.随便都可以找到.但参谋长大人会不会呢?难说!但要符合子弹初速高和子弹通用的那当时在东北还有一把高级的新枪TT-33
我估计这枪的机会最多.从苏联来的手枪.考虑到老毛子那时候刚走.留下点不出奇.在说他的子弹好找.用盒子炮的7.63X25弹也行.而且子弹初速也高.我想这抢长符合土匪参谋长的既标新力异.又不会没弹药只有它了..
这个停止作用讲的是打种人后.人倒下或者不能再作什么大的反应就是停止作用.而不是说枪弹的停止.要是那弹头的停止作用太好.那估计要个小朋友玩去了!哈哈....
送花感谢!
我又从网上查了一下林海雪原的原著,曲波的原著里没有打灭两盏灯的情节,看来是样板戏的后期加工,但是无论如何应该跑不出你提到的那几把枪。
再加一个可能,就是萨苏大哥的文章来佐证。当然,这对杨子荣的要求就更加的高了
“取出弹头后,日军军医发现这很可能是中国军队用发射过的子弹头重新制作的子弹,弹头前部还有上一次发射时烧融的金属小颗粒结,以及击中硬物后的变形,难怪击中胸部后会拐弯啦。”
也就是杨子荣使用的就是这种具有分弹头功能的子弹(我军一直都不富裕啊,沉痛一个),出枪之前就预见到弹头会分裂,哎!果不其然,弹头和加载的金属颗粒分别击灭了两盏油灯,原理也类似于射箭的一发多矢(见下图的李连杰哥哥)
这位说了,枪可是别人递过来的啊!这您就不知道了吧,杨子荣是我军优秀的传奇侦察员,三教九流的手段多了去了,黎叔的手段也见惯不惊了,当匪首参谋长将枪一递过来,好英雄!!!一个云手、山膀....仓仓,崩登仓!来个扬眉亮相,手在身边一划拉,挥舞之中手指拈开套筒顺手就已经将私人专用子弹装进去了(手法快过《新警察故事》里的吴彦祖N倍),抬手一枪......
众匪徒喝彩之余,英雄杨子荣已经将顺出的子弹又颗粒归仓了,以后杜琪峰版《林海雪原》一定有这段
向后搬动的只是击锤,单单搬倒击锤是不能上弹的,这仅仅是第一步,驳壳枪的上弹动作也是一样要往后面拉枪机的。
我看你妙手空空也玩得,枪械也门清。故有此一问。
十五个工作日鼓捣出一把五一式来.保证符合五三年的军队抢修标准!
我父亲那个工厂那些老头解放前就是靠早枪过日子的.我见得多,也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