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铸剑之旅之一:升火 -- 票姚校尉
你能详细谈谈,你认为的军人底蕴是什么吗?或者说,军人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或者世界观呢?
楼主不容易啊
关于军人底蕴和军人价值观的问题,其实是我在写《铸剑之旅》的过程中开始的一种思索和探索,现在还远不能说成形,只把一点最初的想法拿出来供隆兄批评指正:
1、所谓军人的底蕴,是指军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的军事部分,包括对军队的认识,对军人这一社会角色的认识等等。
2、构成军人底蕴的几大基本要素应该包括:牺牲精神——即愿意为国家和民族或政治集团的利益付出自己的利益,这种付出包括时间、精力、金钱乃至生命;服从意识——即愿意服从可能使自己付出个人利益且得不到补偿的指令,这种指令包括军队的制度、战时的命令等;独立思维——对于世界上的事物有自己的目光和见解,能够不受他人影响地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一点很容易和上一点产生矛盾,而真正的军人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兼容这一矛盾;精品意识——不管做什么,都愿意尽可能的做到最好,不惜为此付出牺牲,因为军队面临的战争,而战争就是双方最大值的比拼,这种比拼对成本的考虑要远远少于商场,如果是国家民族的全面战争的话,甚至是不计成本的;进取的锐气——不安于现状,努力改善现状激情与勇气;沉稳的心理——不管发生什么事,要条件反射地先思考再行动,即使是条件反射的行动那也是以前思考的结果。
3、军人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认同:认同工作和生活中的高标准——得过且过肯定不是好军人;认同艰苦的生活——追求享乐不可能成为好军人;认同通过集体价值体现个人价值——即放弃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而追求集体利益的最大化。
初步的思考就是这么点,见笑了。
是不是那么回事,就看站在哪个角度了。利益最大化的机巧和不惜代价的执着孰高孰低本身就没有答案。比尔盖茨要是规规矩矩上大学,未必会有微软巨人的成就,许三多要是不遇上史今、伍六一等战友,只会一辈子傻下去。所以不要那么过敏,老觉得别人在嘲讽你。何况我说的是“利益”不是“个人利益”,我说的是“最优化的选择”不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要是嘲讽,我是不是得说“做出最愚蠢的决定”,“绝不更改自己的错误”才叫不嘲讽呢?
夹杂着这么一段毫不相干的议论,无论谁也会被暗示的。虽然每句话看来并没有错,可是其中的导向却太清楚了。
这种技巧不知是从演讲中得到的还是在国外被熏陶来的。去年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华人间谍案使得就是这一招。
相不相干,见仁见智
看来校尉兄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而且很热爱军人这份职业.
干指挥的,大多是纯粹的军人,他们的任务很单纯,就是要做一个好军人.
而干技术的,却要兼顾军人与技术人员两种身份,而这两种身份之间甚至会起大冲突.战争中的军医就常常需要在两种身份中做出选择.日军731部队的军医,从军人的角度来看,并没有错误,但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全该被吊死.
我们学校,技术专业与指挥专业都有.大一刚进校时,指挥队的队长是这么训话的:"你们首先是军人,其次才是大学生."而技术队的队长是这么训话的:"你们不光是军人,而且是大学生."
从军人的角度,他们屠杀手无寸铁的农民和战俘,美深莫错误?
日军当时没有加入日内瓦公约.战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敌人.
因此,上级给他们下达的命令,除了与他们的医生身份冲突以外,与他们的军人身份并不冲突.
服从?
那么上级命令你杀,你就得杀.
如果亲属好人一个,那么你杀亲属就不对.因为军人也得遵守国家的法律.军人的条令条例里有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条令条例对军人来说,也是命令,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如果自己的上级违反命令在先,那么下级抗命是可以的.
理论上就是这样.具体情况就复杂的多,真到战时,很多情况下没有那么多时间和信息让你知道你的上级有没有违反命令.
因为二战日军没有加入日内瓦公约,所以日本的法律没有禁止杀俘一条.那么上级命令军人杀俘,那军人就得杀俘.
如果被八路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