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历史不容假设——我看抗战中的蒋介石 -- 匹马西风

共:💬47 🌺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历史不容假设——我看抗战中的蒋介石

读史有年,琢磨出一个道理,历史总是选择时代的最强者。有道是“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凭?”

抗战军兴之时,谁是中国的最强者?答案只能是蒋介石——正如十年后我们问谁是中国的最强者?答案一定是毛泽东一样。至于李、白、冯、阎等人,历史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但中原大战时他们都一败涂地了,自然就失去了资格;他们的综合素质比蒋介石也都有一定差距;蒋能降伏党内群雄,绝非侥幸。TG嘛,历史也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但在二七年他们也败给蒋介石了;三七年的时候,更是刚从覆亡的边缘兜转回来,稍稍能喘口气,可能主导抗战吗?真实世界是没有时空穿越的,我们不能因为TG在以后的优异表现而设想TG领导抗战该多好——这种做法,不客气地说,迹近YY。政党也好,个人也好,历史地位都是靠自己挣的。TG和太祖走向成熟并证明自己是中国的最强者是十年以后的事了,而在当时,他们都不是。

河友们对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显现出的腐败无能大加鞭挞,事实俱在,无可辩驳。但是我以为,这与其说是他个人的性格与能力的缺陷,不如说是整个中华民族在那个历史时期的虚弱无能在其历史代表人物身上的投影。历史人物是不能脱离其历史背景而存在的。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今天,信心满满的我们自然无法想像七十年前中华文明命悬一线时国人百年积弱的心态。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无疑是极度惨痛的,以至与多年后我们读到这段历史时,总是情不自禁地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为当时的中国设计一条荆棘更少的路,对未能充分发挥的历史人物加以超出其能力的幻想,而对当国者求全责备。钱穆大师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说过,读本国历史要有“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愿以此与朋友们共勉。

新兵下河,板砖欢迎。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历史的最强者又如何?

蒋某人在当时的兵力武装的确是中国这块地头上最强的。

但纵论如此,楼主说的只是某时某刻一个状况描述罢了,这并不能代替对抗战8年或者14年中功过的分析,更不能因此说某人雄奇。

我想,这样说,兄台也应当赞同吧?

家园 有道理,历史不容复盘。
家园 说当时蒋是最强者当然不能代替八年抗战的功过分析。

说当时蒋是最强者当然不能代替八年抗战的功过分析。至于“雄奇”,是一个内涵难以界定的形容词,见仁见智,我无法置评。但蒋确实是最佳选择(虽然有些无奈),这是我的观点。

家园 俺觉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蒋能做到的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换别人还不如他呢。当然,与后面的低劣表现也不矛盾

家园 完全同意
家园 为什么我认为KMT比TG更适合领导抗战?

还想多说几句。为什么我认为KMT比TG更适合领导抗战?

当时,TG还没来得及对贫下中农完成团队整合(team building),农村的乡绅阶层和城里的新兴资产阶级还是中坚,而跟争取美援更需要买办阶层的穿梭其间,KMT显然比TG更具优势。等到抗战结束,TG也初步完成了对贫下中农team building, 一个更团结更有活力的力量诞生了,历史就抛弃乡绅阶层、新兴资产阶级和买办们,抛弃了代表他们利益的KMT和蒋介石,速度之快,令我忍不住觉得咱们这个民族真有点薄情寡义(in a good way)。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是这么回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历史不容假设,但是可以评价.呵呵

我们没有说蒋先生啥本事没有,就连周公也说:"战术不行,战略还可以."但战术不行又瞎指挥,排斥异己本事很大,不就影响抗战了吗,这也是环境造成的?

那样袁世凯先生要喊冤了,他也是全国最强者,当个皇帝怎么拉?

你一个全国一把手,是因为时世当时让你占有最大的资源,不完全是你本事大.如果资源一样,李,白的个人能力不比他差.

说假设是YY,那好,我们说个公道的,在老将手下的60军,是公认的60熊,怎么起义了到老毛手下,把美国鬼子干的哇哇叫,成了50雄?人还是那些人,枪还是那些枪,你老将不能用,这也要怪历史环境?

家园 这点实在是强

谁先抛弃了谁。。。。。

,历史就抛弃乡绅阶层、新兴资产阶级和买办们,抛弃了代表他们利益的KMT和蒋介石,速度之快,令我忍不住觉得咱们这个民族真有点薄情寡义(in a good way)。

家园 麻烦你明确定义一下什么叫"强"和"领导"

要是名义上部下人多枪多那就叫强,那

老蒋是最强;可要是说路线正确发展空间

大,那显然是TG强.

要是说名义上能发号施令那就叫领导,

那是老蒋领导;可要是规划并实施了抗战的

大体进程叫领导,那抗战是TG而不是老蒋领导

的.

家园 蒋是一个半新半旧的人物

蒋是一个半新半旧的人物,带有很浓的帝王习气,而封建帝王,那个不是排除异己的高手?蒋不可能超出自己的历史局限。60军由“熊”变“雄”,说明了TG是团队建设的高手,我从未否定过。所以我说,TG一成熟,team building一完成,蒋就不行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KMT跟TG没法比,但抗战时,TG还神功未成呢。参见匹马西风:为什么我认为KMT比TG更适合领导抗战?

关于袁世凯,历史给了他最好的机会(蒋都没有),被他自己搞砸了,有什么冤的?至于李、白,综合能力肯定比蒋差不少,看看蒋桂战争就知道了。

家园 如果没有刘邦在荥阳的正面战场顶住项羽

如果没有刘邦在荥阳的正面战场顶住项羽,韩信绝不可能出奇兵轻取赵齐的。当然如果如果韩信最终取了天下,他是不会承认刘邦的领导作用的,呵呵。比喻有些不伦不类,但差不多这个意思吧。

家园 强弱是动态转换的

如果你拿27年tg败给了老蒋来论证37年老蒋是“中国的最强者”的话,那么你大可以拿41年的皖南事变来论证老蒋在49年依然是“中国的最强者”。

如果你拿36年结束的长征来论证37年的话,那么你也大可以用47年胡长官在延安来论证48年的三大战役的成败。

退一步说,即使老蒋胜任了37-39年间的抗战领导任务,但是39-45年间的一系列措施及其效果,只能说是他已经明显的不适合那个职位了。例如说,如果老蒋领导中国抗战到39年就下野换人。那么对老蒋在抗战中的表现及评价,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给出正面的肯定。

再退一步说,即使之前的一系列竞争和较量,证明老蒋在37年之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最强者”的话,那么在8年之后回过头来评价,其实在这8年之内,老蒋的综合表现,不如一些他曾经的手下败将或者未曾击败的对手。用一句“占着茅坑不拉shit”来评价,也不过分吧?

家园 强弱当然是是动态转换的

强弱当然是是动态转换的。大敌当前,临阵易帅是不智,更何况当时有谁更合适呢?李、白、TG都不合适。我在下面的帖子里有更详细的说明。匹马西风:为什么我认为KMT比TG更适合领导抗战?

家园 是历史抛弃了乡绅阶层、新兴资产阶级和买办们么?

错了,是蒋光头的政权自己抛弃了他们。

1945年后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这时候蒋光头以及他的手下们在干什么呢?在忙于“劫收”,在忙于镇压学生运动,暗杀民主人士,在忙于使法币贬值到惊人的地步,当然,也在忙于准备打内战。在其他经济形式一片萧条的时候,只有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畸形发展,这样的政权本身就已经自绝于其他一切阶层。代表乡绅阶层、新兴资产阶级和买办们的利益?我看不出来在中国通货膨胀率已经畸形到世界财政史上第一位的时候,说这话还有何根据。

美国人记述的一个例子,说某地有个乡坤尽管被八路分掉了田地,但他依然觉得八路好于国军,因为国军进村后直接要他的女儿去陪军官睡觉。美国人最后通过一系列事例做出的结论是,中国民众面临的是不知将来会如何的共产党和现在就在抢光一切的国民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