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纪念汉语拼音方案50周年(五)——威妥玛拼法 -- 张七公子

共:💬8 🌺3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纪念汉语拼音方案50周年(五)——威妥玛拼法

前面的四个在这里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除了用来拼写汉语方言的各式各样的教会罗马字,一些其他的拉丁化方案也不断提出。特别是在中国的邮政、金融、交通、通讯等领域被列强完全控制之后,将汉字而非个别方言拉丁化就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必然要求。我们今天,还可以在各种西方媒体上看到北京拼作Peking,京剧拼作Peking Opera,北京大学的简称居然是PKU,而清华的简称居然是Tsinghua,这都是当年这些外国人发明的汉语拼法给我们今天生活留下的痕迹。

当时出现的方案之多,有类于后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子计算机开始普及后的汉语输入法,真真是“万码奔腾”。以至于鲁迅当年名字的拉丁化拼法有12种之多。这些方案中法国人费希尔(A.Vissiere)的方案和德国人雷星(F.Lessing)的方案比较著名,但其中最著名、对当时和现在的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英国人威妥玛(Thomas F.Wade)创立的威妥玛拼法。

威妥玛是英国人, 从1841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1871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1883年回国,同年在剑桥大学担任教授,教授汉语。与那些在汉语方言区活动的传教士们不同,威妥玛长期在中国的政治心脏地区活动,他熟悉的不是那种有着六个声调的闽南话,而是已经没有了入声字的北方方言。他仿佛不关心中国老百姓能不能读懂圣经,他创立威妥玛方案的初衷乃是让外国人能够学习汉语。1867年,威妥玛完成了《语言自迩集》,这本书中,他依照北京方言制定了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后来经过他的同事翟理斯的修订形成了广为流传的汉字威妥玛拼法。

威妥玛拼法中,很多字母的拼法都和我们今天的汉语拼音方案相类似,也和过去的利玛窦方案类似。比如声母的p,t,k它选择用p’,t’,k’表示。怎么上面多了个尾巴?这是因为威妥玛用这个符号来表示送气音。而b,d,g则用p,t,k来表示。这个办法倒是符合国际音标的。

威妥玛拼法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对中国人名、地名的拼写方面。我们今天常见的北京Peking,孔夫子 Confucius ,孙中山(孙逸仙) Sun Yat-sen,毛泽东 Mao Tsetung,蔣介石 Chiang Kai-shek等等拼法要么就是威妥玛拼法,要么就是变形的威妥玛拼法。在当时的中国,邮政系统本来有一套自己的对汉字地名的拼音方案,后来也主动放弃,而采用威妥玛拼法。甚至在1979年元旦之前,新华社对外发稿仍采用“Hsinhua”的拼法。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马亲王说郑观应当年总结了电报的“郑码”,这在我看来真是大功一件,个人的看法几乎这个“郑码”和百年后的那个“郑码”一样伟大。想当年刚有电报的时候,估计也正有一股诸如“汉字要适应电报化就要改成拼音文字”云云的汉字拼音化浪潮,一如后来计算机出现后,为了让汉字输入进电脑而产生的又一股汉字拼音化浪潮。郑观应此举,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当时的汉字拼音化者闭嘴了,虽然这个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就是用数字的电报码来表示汉字,总要受字库的限制,你不能给全部几万个汉字都编上代码吧,那样对于发报和译报的效率实在是影响太大了。但是不都编上的话总难免遇上一两个生僻字无法正常发送,比如生僻的人名、地名。这时候就要采用拆字的办法了。比如朱镕基总理的镕拆成金容,民进党主席游锡堃的堃就要拆成方方土。电脑出现以后,这个办法在gb18030强制推行之前也出现在各类网页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台湾民进党主席游锡方方土”如何如何。不过好似电报时代遇到的这个拆字的麻烦比电脑时代要多,因为那个饶汉祥秘书长的文言电报里总是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然后电报员就要连猜带蒙地分析饶汉祥秘书长究竟说的是什么了。】

威妥玛拼法上承利玛窦方案,下启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汉字等方案,在汉语拼音制定历史上可谓居功甚伟,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个方案本来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侵略我们。但威妥玛方案公认是有缺点的,这个缺点就在于它的送气音,就是上面我们看到的声母后面的小尾巴。

这个尾巴在现在这种电子文档中仿佛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在过去就不同了。人们在传抄以威妥玛拼法拼写的汉语词句过程中,或许由于个人疏忽漏写这个尾巴,或许因为纸张或者笔墨的问题让这个尾巴看起来不那么清楚,或许读者在看的时候会把这个尾巴误以为是污渍。而且,如果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则外国人很可能不明白这个尾巴是干什么用的。如果读的时候bp不分,那就真成了外国人不明白,中国人听了也糊涂了。

另外一个缺点在当时却也不算什么缺点了。就是这个方案中j和zh不分,都是ch;q和ch不分,都是ch’。这种舌尖后音和舌面音不分的情况就会给外国人乃至中国人带来很大困扰。单独看一个ch你并不知道是应该发j还是zh,必须放到全拼中才可以看得出来。比如j,q后面一般是跟着撮口呼或齐齿呼的,而zh,ch后面多是开口呼或合口呼。虽然一般拼写出来不会混淆,但把这种方案作为教学法推广,好似还多少有点儿难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好文!想闲扯一下这个威托马。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占领大沽口,咸丰派遣恭亲王的岳父桂良来谈判。

威托马是英军头号翻译官,他的副手是后来中国的海军司令李泰国。当时也不存在什么谈判,就是威说,桂良点头,从而签订了后来咸丰要反悔的<<天津条约>>。

到了"马加理事件"和<<烟台条约>>,威托马则成了男主角。

据说他的这一套系统,用的是德语的元音,法语的辅音。不知道他一个英国人,干嘛这么折腾?

我用德语实验过读那些元音,这种说法也算靠谱。法语俺不会

家园 请教

小学时曾学过所谓的“大写汉语拼音表”,ABCD读作a:,be,tse,de,类德语发音。后来一直没明白这是干什么用的。

请教
家园 那是汉语拼音方案的第一部分

也就是字母表部分,给每个拉丁字母加上了一个符合中国人语言习惯的发音。应该是a bê(不是e,是ei的第一个元音)cê dê e êf gê云云。其中一些字母的读法沿用到了现在,比如一些人读Q为qiu,读J为jie。我以后会说到这个,请耐心等待。

家园 因为当时英文的国际地位不高吧
家园 多谢了,期待下文
家园 我觉得是因为英语发音太不规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