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主流媒体的完美之作:《围城中的拉萨》(已修订,第一段完) -- 厚积薄发
我准备着翻译留言,结果越看越看,看着看着我自己跳进去对骂起来。不过已经有一个答应认真去看看关于达赖的另一面。
我自己的英文水平我心里清楚,所以我坚决不参加那里有的论战。
谢谢你的奉献精神。不过也不用太投入,不要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和工作。
看来他就是文章提到的“通讯员”了。
如果《经济学人》的这篇报道象他的访谈录那样,就不会有我的这个帖子了。我受不了的是发表在《经济学人》的这篇报道的歪曲事实,和指桑骂槐的阴阳怪气。
我在帖子里也说过,《经济学人》的文章是编辑们集体创作的。现在看来,是编辑们偷懒,顺着以前的思路在想当然地写。在第一线的人看到的其实和编辑们期待的有不同。
但是我认为他和所有人一样,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自己把一些现象误读了。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几天到几个月都有可能,现在的很多事情就会连在一起了。
一点个人的猜测。先不说了,让时间来说明一切吧。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ps:
1.网络时代功不可没。反者道之动。
封闭环境人们容易对外面的世界保有过多幻想。
出国容易了,没出国的各路资料也见多识广了,就少了些别人为我谋幸福的幻想主义。这可能也是毛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引起文革后出生一代人新的共鸣,并成为新的思想资源的原因。
2.代际更迭。80年代的思想解放,最大的弱点是那代精英们自觉不自觉用自己的嘴巴讲别人的话语,精英们或对中国爱恨交加,或内心急着逃离弱烂中国,——就这点说,这批人的心骨,远远不及二三十年代留学日本或欧美的精英,老一辈人以救国图存为宗旨,80年代的躁动精英确多是自视过高,自爱过重,不肯与中国人民共命运的。留法学生艾青“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80年代骄子们恐视之落伍过时而已。80年代的少数精英,如87年翻译《存在与虚无》的陈宣良先生,北岛在《巴黎纪事》提到他,可惜这等胸襟抱负,漂泊各地,均不是主流。这也是6·4颇值后人玩味省思之处:老成持重的建设性或反思性意见在运动中逐渐边缘化,最恶劣最无耻的人裹挟群众占据了领导者的地位。若他们成功,中国将万劫不复。6·4运动与五四运动最大的差别是:就其领袖而言,却是劣币逐汰良币的进程。缘何如此,值得深思。
陈先生客居巴黎,夜凉如水。
庄重人心肠犹热,“我以为,文革是中国四千年传统的最后一次演练,从传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上来说,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就是说,前人希望做然而没有能力做到的东西,在文革中是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但是,这种实现却已经实实在在地让中国人知道了,作为一种“原则”的传统,如果“逻辑地”演练成事实,就是这么一个样子,原来是无法长时间地维持的。中国的传统原则,正因为一直无法真正地实行,而只能在力量允许的范围内,大略地具备那么一点意思,才真的变成一种传统,存在了数千年之久。”
————翻阅了不少史料,不得不认为,这是关于文革极富洞察力和公允度的反思。陈先生没有把“我”刨出去,清算别人虐待自己的恶;陈先生的情怀思想,将来能落地扎根之所,仍是大陆。因为这是立足本土的卓见。是的。将来能祭祀两蒋、追念国军荣民情怀之地,也仍是大陆。
20年后,中国国力上升,新一代人或艳羡米国,但亦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实践中逐渐解决问题才是正道。新一代若能将毛思想的有效性和邓思想的有效性整合一处,国本方固。这代人生逢两种体制思想变动处,受两者思想润泽,若不能有为,时代契机稍纵即过,愧对前人后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为楚有才!
你们是校友?
兄台是湖南还是湖北人氏?
再摘引邓晓芒先生的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既可对当年的思潮气氛有所了解,亦能对这代人的思想资源有所了解。文革和下乡对青年人的影响,绝非纯负阈值,亦可见一斑。
del
经济学人每期都有一个读者来信的栏目,叫做
Letters.
具体地址是:
Editor at The economist, 25 St James's Street,
London sw1A 1HG
Fax:(+44)020 7839 4092
Email: [email protected]
有兴趣的可以写信交涉~~~
花,并收藏。半年来笔耕不缀的呐喊,皆被此段囊括。写完这个帖子,我可以罢笔去做正事了。
20年后,中国国力上升,新一代人或艳羡米国,但亦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实践中逐渐解决问题才是正道。新一代若能将毛思想的有效性和邓思想的有效性整合一处,国本方固。这代人生逢两种体制思想变动处,受两者思想润泽,若不能有为,时代契机稍纵即过,愧对前人后者。
我最早就是在他们的网站上看到西藏出事的消息的。
当时登出来的是这一篇
与访谈里面的口径差不多,没有掺太多的私货。估计是通讯员本人的手笔,为了抢时效性直接发出来了。
大约一天之后才看到您批的这篇《围城》,应该是经过了编辑大人们充分的润色的,舆论导向要明显得多。现在已经开始用"A colonial uprising"这种题目,完全
没法看了。
TG不愿意让外国记者进来,主要防的还是他们背后的人。
我们不在乎逞一时口舌之快。写这个帖子只是为了帮助青年学生认清真象,毕竟我自己当年也受过蒙骗。
这个世界,认的首先是刀子,其次是钱袋子,最后才是嘴皮子。
关键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要抱成一团,不可内乱。
如果这个帖子对可能将要发生的事情起到了一点点统一思想的作用,我就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得起国家民族了。
但是是湖北人,曾经住在武大边上而已。呵呵。
关于文革, 我没有经历过,我的父母辈们经历过,但是很少听他们提起过, 好像对他们生活根本不是一个什么很重要的事件一样。倒是下乡这个事听他们提起过,感觉好像也不是个什么苦差事。他们绝大多数是普通市民。
文革下乡什么的精神文化层面的思考反思, 像他们这类普通人好像认识不到对社会对历史的影响,对他们而言无非是个人生活的一个经历而已。不知道有没有曲解他们哈~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