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大师经典感想 -- 自由自在的游泳
一口气看了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费舍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巴非特的《致股东的信》,写巴非特的《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有点感想不吐不快。
四位大师虽各有拿手绝活,但有几点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股票是超过房产、债券的最好的投资工具。股票能让你发财,至少能抵御通货膨胀。普通人不仅应该投资股票,而且会比专业人士干的更好。
四位大师都是独立思考的,他们对华尔街不以为然。他们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企业上,对宏观经济走势、利率趋势、政府态度、通货膨胀、经济景气度等不是很关注。
格雷厄姆先生指出股票就是企业,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市场先生情绪的波动。我们在市场先生特别悲观时从他手里买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而在他兴奋乐观时高价卖给他价格高于价值的股票。衡量投资投机的尺度就是你买入的股票是否有安全边际。格雷厄姆先生给我们指出了如何看股票的法门。他创立了价值投资门派,开启了投资人智慧。他的书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言简意赅,读后令人豁然开朗。当我知道这是50多年前的作品是,我对格雷厄姆先生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我希望格雷厄姆先生是和我同城而居的师长,我能定期拜访他。这种方法的难点是你能正确判断公司的价值,这样才好低买高卖,此外低多少买高多少卖也是因人而异的。这对散户并不容易。格老在书中提的一些方法在市场越来越高效的今天,已经赚不到钱了。
费舍先生是成长型投资大师。他写书的目的是向他的客户解释自己的投资思想和方法。同时也帮助散户们正确投资。费舍是对投资对象研究最细最全面的大师。他的“闲聊15要点”,要真正做到家,企业就连皮带骨都被吃透了。他对企业的了解程度恐怕连公司的总经理都做不到。难怪他只集中投资成长股,买入后基本不卖出,这种专注那里还有时间精力了解其他企业?我读费大师的书虽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深信用这种方法投资是不会赔钱的。可我们散户目前对公司的了解很难做到费大师这样。我本人的性格也不太适合这种投资,过程太枯燥了。
彼得林奇先生是我目前最推崇的。他是唯一一个我读了书之后很想见这个人并和他交朋友的。林奇大师称投资股票“灵活是关键”,他将企业分成了6个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企业用不同的策略,简单易学。书中还有很多他投资的实例,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些对散户都有切实帮助。我由衷的希望林奇是我的亲戚同学或邻居什么的。他很乐于与人分享,他的基金经理生涯的业绩超过了巴非特。
巴非特先生的致股东的信不是投资专著。巴老从未写过这类书。据说有人向他请教投资方法,他说:这是我的看家本事,意思不传。我对巴老非常尊敬,但不很喜欢。年轻的巴老照片书呆气十足。晚年的他显得性格沉郁。都不太可亲。我当然没见过巴老,全凭的直觉。巴老目前在中国如日中天,已经被神化了。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巴老个人财富全球第一,现在还战斗在一线。国内某些基金经理的别有目的的宣传。不同的人对巴老的投资策略有不同的解释,许多很有误导性。我在此就不展开了。在彼得林奇的书中,他对同时的大家有过评论,他说巴老和他的投资方法是一样的,他们俩唯一的区别是:遇到好的标的,巴老会全部买下,而林奇只会买下一部分。这也许能说明什么?
两种人。格拉汉姆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涉猎广泛,也挺浪漫(他好像结过3次婚)。他在《智慧投资者》书中会引用赫拉斯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笔也好。
巴菲特是一个内向、老实巴交的美国中西部普通白人,诗句非其所长,他更善于用乡村歌曲来表达,虽然有时候比较“直白”,比方说他提到自己在Dextor制鞋厂和USAir上的失败投资经历时借用一句乡村歌词:“I have never gone to bed with ugly women, but surely I have waken up with a few。”哈哈!
老巴是个非常内向的人,他曾经去上卡内基进修课程因为他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的时候会怯场。内向的人当然不讨mm欢心了。他在当格拉汉姆的学生之前就开始频繁交易股票了,但是战绩并不是那么出色因为他也按照华尔街当时的流行标准,而真正改变他的投资风格的就是这本《智慧投资者》,他是看了这本书才主动要求到格拉汉姆的Graham-Newman公司上班的。
这本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在目前的股市中显得过于机械,不值得照搬,但是这本书的思想和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市面上有很多与时俱进的financial analysis相关书籍,但是这些都是工具,而这本书可以说是关于原则性的。书中的第8章(股市波动)和第20章(安全边际)我反复看了几遍,每过一段时间看一边都有新的感悟,值得细嚼慢咽。
另外,有两点可以讨论,(1)该书和巴菲特的信中对整体收购和部分收购的区别都分析过,除了定价还有liquidity的区别,但是本质上一样的。(2)基于过往的统计资料,投资股票在一般意义上并不能保证对抗通货膨胀,美国70年代国债利息也有2位数,但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能做到2位数增长的,有意思的是,一旦通货膨胀下降,紧接着就是公司业绩大幅度提升和随之而来的牛市,其中道理也容易理解。
写得好!
花之!
以后读了啥好书,别忘了给咱们讲讲啊。
名师未必出高徒。格雷厄姆的弟子肯定有和他同城而居,有机会经常请教的,但是也没听说谁有大成。倒是一个学了几年就回omaha的成了大器。林奇的亲戚同学,或者邻居什么的应该也不少,也没听说谁能学到他的投资绝技。巴菲特的子女应该能得到老爷子倾囊相授吧,似乎在投资方面也都没有什么特别过人的本领。我甚至怀疑如果再让这几位投资天才都回到二十岁,在今天不同的情况下再来一次,也未必个个都能如此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