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惜秦皇汉武 -- 上庄步校
能讲讲法律的本质是什么吗?
能说说这个本质在现阶段的基础是什么吗?
权且欠着,暂时。
地主就算雇工和消费,返还给农民的也非常稀少。
本身地主就可以利用和佃农的不平等地位强征佃农的劳动力。地主家有事,往往佃农去免费帮忙是常态,就算给工钱佃农也未必敢要——工钱是小事明年不租给你田了怎么办?
地主的钱如果不是囤起来,大部分用在了奢侈性消费上,即使这些钱不以购买奢侈品的方式流向城市而封闭在农村里,也很难给农民带来好处。地主修了栋大房子,大部分工钱是给了手艺人例如在窗户上雕花的工人以及专业的石匠,以种田为主业的佃农是不可能拿到的。造成的后果是文化上畸形的繁荣——一边富裕的地主眷养了超出社会承受能力的奢侈品产业和文化产业,浪费了本来应该用在生产上的产品;另一方面最基本的物质生产者衣食无着,甚至像苍蝇一样大批的死亡。文化和奢侈品的生产者本身没有过错,但是一个社会制度在这些方面花费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伤害到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显然证明这个制度本身将要走向崩溃。
土改之后地主本来用于造豪宅的人力物力被国家拿去造工厂了。就算有剪刀差,生产出来的机械和化肥也对农业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自己国家生产出来的,怎么贵也比进口要便宜,不至于完全用不起。所谓的剪刀差只是说明了国家政策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分配的不公平,并不意味着和旧社会比农村完全没有收益。而且国家用农民工付起工资来比地主慷慨,农民也敢拿。
至于土改之后的合作化,人民公社,其实就为了一个原因——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只要土地归个人所有,分散的土地迟早会被再次兼并起来,产生新的地主阶级。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可能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手段,但目的决不是简单的为了把土地从农民手里抢走。
而不是急于定性。
1、我并未说封建地主制度的效率好于土改之后的土地制度,更未说封建地主制度是合理的、或者是不会崩溃的。但你要关注这一事实:人民公社制度存在的时间,还远没有封建地主制度持续存在的时间长,嘿嘿。
2、封建地主制度下,随着失地农民的增加和劳动力边际价格的下降,的确会出现地租收入回流农民份额越来越少,以至于大部分贫农无法生存的境地,每次封建王朝崩溃时代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但这并不说明“一平二调、所得归公”更合理。否则当年政策也不会调整。
3、工农剪刀差的确存在,而且是强迫的。因为工农产品全部统购统销,还割了资本主义尾巴。这与封建地主制相比之下,有些进步,就能证明这种制度有效?或者合理?不能吧。
4、防止土地兼并,不是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存在的理由。甭管多光辉。否则,不成恶毒攻击D的政策了嘛?
其实我那篇旧坟短贴,主要是引用周其仁的观点,要是激起了您的阶级感情,请您找老周去。
1。你前面的文章里只讲了土改以后和地主所有制。然后一边讲地主所有制其实没那么坏,一边讲在土改以后TG如何折腾农民。现在又回头说“我并未说封建地主制度的效率好于土改之后的土地制度”,缩的够快的。至于存在时间问题,如果没有其它的论证,这根本就不说明问题。如果存在时间长就意味着制度好的话,那原始社会存在时间长达几万年,是不是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制度?
其实大多数人现在都认为人民公社是政策过火的产物。很多情况下,一个政策在前一阶段的成功会刺激人们的期望心理最后导致过犹不及的后果。所以简单的拿后期人民公社的失败推论出整个土改之后的土地制度就是一个失败显然非常片面。除非你立论的中心点在于土改之后的土地制度必然会导致人民公社,中间没有停下来的可能。但我是没看出你透露出任何这方面的意思。
2。一平二调,所得归公是什么时候的政策?从土改到人民公社是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几乎没什么人认为人民公社是合理的。但人民公社和之前的土改,合作化是完全不同的阶段。你把不同时间的不同制度硬捏成一块,用最后一部分的失败来证明前面两个也都是失败,论证逻辑上就乱七八糟。
3。土改的土地所有制代替的就是封建地主制。那只要有进步,或者优点多过缺点,当然就是历史的进步。所谓合理只能是相对合理。因为没有哪个社会制度是绝对合理的。只能说一个制度比它之前的那个制度有进步,所以更合理。如果还有更合理的制度,那之前的制度被取代也是理所当然的。另外,从语气上看,你似乎认为统购统销,割资本主义尾巴是个罪大恶极的事。不管谁,只要和它沾边,就算是在这之前做过的事情,比如什么土改,合作化之类,统统罪不容诛。如果不是的话,麻烦你稍微论证一下统购统销和土改的土地政策之间的具体关系。
4。列宁说过小生产时时刻刻在产生资本主义。对于中国来说,是小农生产时刻在产生地主阶级。土地的自然兼并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要防止封建复辟的根源就在这里。虽然方法现在看是错了,但是不知道这个重要根源就没法真正理解为什么TG对土地公有那么上心。要是纯粹为了剥夺农民,土地公有纯属画蛇添足——政权已经在自己手里了,想多拿的话提高税率就是了。政府的财富在于收税权,根本不在于所有权。
这个问题的核心根本不是阶级感情的问题。想要反思一个政策的合理性必须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讨论。看法可以不同,但是像你这样管中窥豹外加东拉西扯对问题本身没有任何帮助。反正我只看见一个只会愤世嫉俗的人在那里毫无章法的在放空炮。
什么叫“主要是引用周其仁的观点,要是激起了您的阶级感情,请您找老周去。”?你引用别人观点的同时就表明了你对这个观点赞同或者反对的态度。实际上是你在表达你自己的看法。不然的话,辩赢了是你见多识广,没词了就是引用的别人观点,有意见去找原作者,不关你事——哪有这么便宜的说法。再说了,我只能对你说的话就事论事,我从哪里去知道是是不是对别人的观点断章取义?你现在引用的还是活人的观点,改天你引用个死人说的话我还得挖条地道到坟墓里去找人家求证?
发帖嘛,我本来也不是为了向您表明见多识广,提供个观点和信息行不行?
没词嘛,——这世界上有一种叫书的东西,挖坟您就不用了,我建议您有兴趣就找本老周的书翻翻先。我真没工夫跟您辩,就有那兴趣,看您我也下不去嘴啊。
人民公社万岁,您绝对正确!——满意不?
PS:发个短贴算放炮啊?您这身体实在差点。愤世嫉俗,实在不敢当,感谢您没给个更大号的帽子。
封建地主阶级--->控制农村剩余价值
官僚资产阶级--->控制城市/农业剩余价值
帝国主义------>控制工农业剪刀差
-----------------------------------
我以为这就是中国工业化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并且是在建国初期民众负担不是大幅增加/甚至减少(因为本来就存在,只不过被食利阶级控制)的基础上完成积累的.
左派总是说勒了全国人民的裤腰带完成原始积累.实际上,建国前建国后民众的裤腰带一直都勒着,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建国后是勒得松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扎紧了食利阶级的钱袋子.这个区别很重要,因为很多人是打着为农民利益说事的幌子为自己的钱袋子叫屈.这也是老毛为什么被精英抛弃而又被底层所怀念的原因.
都快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巩固战果提防变天。
网络速度问题,发重了。
请斑竹删掉。
除了一个人名,什么具体来源都没有。就算找到这人,也不知道人家在那本书那段话表达过这个意思。引用者错误理解了原作者的意思很常见,你既不提供来源又不是原文引用,谁知道这是原作者自己的观点还是你理解加工以后的结果。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周其仁”三个字在这里唯一的作用就是你的遁词。别人反驳的时候不知道具体来源,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任意对原作者的意思进行加工。一旦情势不利,你大嘴一张“这是周其仁说的”,就可以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讨论的基本规则就是这样——要么你文责自负,要么给出具体来源。
更何况你一开始只在“农业剩余是这么来的”里提出“前清大概是征收8%,鬼子征10%,国民政府征12%,TG征15%。”这个数字是周其仁的研究。周其仁如何具体解释这些数字的问题你根本没提。在你的跟贴“你说了问题的一半”里你说来说去根本没提到周其仁这三个字。结果到后面的讨论里你突然蹦出一句“请您找老周去。”——感情老周是您的擦脚布,辩得high的时候就只字不提,发现情形不对的时候“周其仁”三个字就成了你的挡箭牌。
我从来没说过“人民公社万岁”的话。
更何况我早就明确地说了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是土地政策执行过程中完全不同的阶段而人民公社明显是政策过火的后果。
“转进”转到坑里是您自己的事情,拜托别把我也拖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