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西游正记 -- 科大胡不归
萨大,这是你第一次回复我的帖子吗?以后还请多多指教。幸甚至哉,花以咏志!
所以可以夸张,可以搞笑,可以感人。逻辑性倒真没什么讲究。老吴是淮安人,这一地区的宗教信仰是儒释道三教不分,神化传说比较多。
不会有错误的。
而且如果说三国的话,只有三国演义才是讨论基础,其余的如三国志都是异端。
在这个版面里,大家都在解经——如果一句:作者写错了,还能有啥乐趣?
西游正记(三)一个有天理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篇
如果说花果山的猴子们超然于善恶之外,那么取经路上遇到的小怪们都是黑社会恶势力的打手了。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冷不丁就会冒出来一个好心得出奇的小妖。第70回孙悟空为朱紫国王去降赛太岁,遇到“有来有去”同学往朱紫国去下战书:
只听得那妖精敲着锣,绪绪聒聒的自念自诵,道:“我家大王忒也心毒。三年前到朱紫国强夺了金圣皇后,一向无缘,未得沾身,只苦了要来的宫女顶缸。两个来,弄杀了;四个来,也弄杀了。前年要了,去年又要,今年还要;如今还要,却撞个对头来了。那个要宫女的先锋被个甚么孙行者打败了,不发宫女。我大王因此发怒,要与他国争持,教我去下甚么战书。这一去,那国王不战则可,战必不利。我大王使烟火飞沙,那国王君臣百姓等,莫想一个得活。那时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称帝,我等称臣,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难容也!”行者听了,暗喜道:“妖精也有存心好的,似他后边这两句话说‘天理难容’,却不是个好的?”
好个有来有去,头一句批评大王“忒也心毒”,末一句反思“天理难容”,好道是“吾爱大王,吾更爱真理”,诚乃志士仁人也!我看到这里时不由得爆笑,想不到有这么高洁的妖精,真是出污泥而不染。鲁迅都要夸他:“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
有来有去不但是理学家,而且对老百姓也很和气,绝对是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模范妖精:
行者……变做一个道童……转山坡,迎着小妖,打个起手道:“长官,那里去?送的是甚么公文?”那妖物就像认得他的一般,住了锣槌,笑嘻嘻的还礼道:“我大王差我到朱紫国下战书的。”行者接口问道:“朱紫国那话儿,可曾与大王配合哩?”小妖道:“自前年摄得来,当时就有一个神仙,送一件五彩仙衣与金圣宫妆新。他自穿了那衣,就浑身上下都生了针刺,我大王摸也不敢摸他一摸。但挽着些儿,手心就痛,不知是甚缘故。自始至今,尚未沾身。早间差先锋去要宫女伏侍,被一个甚么孙行者战败了。大王奋怒,所以教我去下战书,明日与他交战也。”行者道:“怎的大王却着恼呵?”小妖道:“正在那里着恼哩。你去与他唱个道情词儿解解闷也好。”
有来有去像哈姆雷特的朋友一样,遇到民间艺人就请去为主公消愁,“吾爱真理,吾也爱大王”,人格堪称光风霁月。谁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探听出情报之后:
行者拱手抽身就走,那妖依旧敲锣前行。行者就行起凶来,掣出棒,复转身,望小妖脑后一下,可怜就打得头烂血流浆迸出,皮开颈折命倾之。收了棍子,却又自悔道:“急了些儿,不曾问他叫做甚么名字。罢了。”却去取下他的战书,藏于袖内,将他黄旗、铜锣,藏在路旁草里。因扯着脚要往涧下捽时,只听当的一声,腰间露出一个镶金的牙牌,牌上有字,写道:
心腹小校一名,有来有去。五短身材,扢挞脸,无须。长川(注:长川,意为永远、长久)悬挂,无牌即假。
行者笑道:“这厮名字叫做有来有去,这一棍子,打得有去无来也!”
杀人也不过头点地,谁知有来有去的厄运在死后还没结束:
即将棍子举起,着小妖胸前捣了一下,挑在空中,径回本国,且当报一个头功。你看他自思自念,唿哨一声,到了国界。
那八戒在金銮殿前,正护持着王师,忽回头看见行者半空中将个妖精挑来,他却怨道:“嗳,不打紧的买卖!早知老猪去拿来,却不算我一功?”说未毕,行者按落云头,将妖精捽(注:zuo2,揪、抓)在阶下。八戒跑上去就筑了一钯,道:“此是老猪之功!”行者道:“是你甚功?”八戒道:“莫赖我,我有证见!你不看一钯筑了九个眼子哩!”行者道:“你看看可有头没头。”八戒笑道:“原来是没头的!我道如何筑他也不动动儿。”
呜呼!为什么这位淳朴高尚的、象黑暗中的萤火虫那么鲜明、那么出众的妖精,不但没有得到好报,反而被整得这么惨呢?大概是他遇人不淑,碰到行者、八戒这种凶恶之徒。如果遇到唐僧跟他讲“妖是妖他妈生的”,有来有去应该会幡然领悟、立地成佛吧。无论如何,在阎王面前,他可以站得笔直地说: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感觉里面不合逻辑之处甚多。
举个例子:里面的神仙都会掐指头。但是何时掐指头,何事掐指头,全是作者说了算。
猴子的善恶是对猴子而言的。就像人的善恶是对人而言。吃肉的人未必不善,吃人的人那就真是恶了。猴子是否吃人,并不能用作猴子善恶的判据。人类自己把自己当根葱,猴子们可不这么觉得。在猴子眼里,人类不过是食物而已。只怕还不是首选的食物,是实在没吃的了拿来充饥的。况且这些食物还挺凶横,不好惹。
至于“ 杀了这么多人,上行下效,没有一个良心不安的。”非常正常。
看看这些猎户先前是怎么对待猴子的:“群猴道:“说起这猎户可恨!他把我们中箭着枪的,中毒打死的,拿了去剥皮剔骨,酱煮醋蒸,油煎盐炒,当做下饭食用。或有那遭网的,遇扣的,夹活儿拿去了,教他跳圈做戏,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顽耍。””
所以,猴子们的做法,再正常不过了。
是否食同类,似乎可以看作是一个善恶的划分标准。
至于打妖魔和打人,因为唐僧是人嘛。而佛祖得道之前也是人啊。他们这个系统当然是以人的观点来判断善恶的了。
至于后面说到妖魔是不是该死,也是同样的思路。从人的角度看,妖魔该死,因为他们吃人。杀了妖魔就能多生存几个人。但是一定要把妖魔吃人定义为人格化的“恶”,那就有点像分什么“益虫”、“害虫”一样,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人杀妖魔,就像人杀害虫一样,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必要冠上人格化的善恶名头。
四大名著刊行之时,《西游记》可是唯一的被政府查禁的一部,连《金瓶梅》都没赶上这待遇呢。吴老的笔锋还是很犀利的,只不过世人往往只看到字面上的“妖精打架”而已。
这么可爱的小妖,行者和八戒两位出家人怎么见不得人家捏?出家人应该慈悲为怀才对,害得人家小妖同学见了阎王也得吟诗捏?
还有,《正记》是不是“真正的读书笔记”的意思捏?胡兄的文史看来不是通不通的问题,而是精与不精的层次啦。
大家都把它们当神怪故事听了。
许多人把名著改到当代人的环境里来,这样也不见得不好,不过我觉得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我的评论是以《西游记》本身为出发点的,尽量去猜原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我想,向伟大的作品致敬的方式,这是最好的吧?
虽然是妖他妈生的,也是妖啊!
否则有来有去同学连表白自己的机会都没有了,。孙悟空不是牛么,想打死谁就打死谁,可我们的唐僧哥哥动动嘴就能把他叽歪死折磨死,还牛的起来么,。当然唐僧一心向着释迦摩尼,可释迦摩尼似乎也没什么趣味,饭不能吃,妞不能泡,不知道他天天除了度人感悟人生外还在干着什么,,不过这位老兄已经不是人了,脱离了人的动物本能,本人实在不能想象它是个什么东西能干什么好事了,。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看来我们的孔圣人也有失落的时候,说不定还很不平衡呢,不过他很快振作起来啦,
各位仙友心血来潮就知道有事情需要掐指;他们和普通人如姜尚和周文王的区别一是心血来潮,姜子牙之流要看看是不是风吹倒大旗才知道有没有事;而是普通人需要金钱卦,仙友只要掐指就可以了,不过原理应该一样的,只是级别有不同。到了老子什么的出来,连掐指大概都可以免了,直接就说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