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学《中庸》心得 -- 唵啊吽

共:💬88 🌺16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学《中庸》心得

春华社【1】2008年7月26-27日学习【中庸】。这是Skype网络音话会议,与会社员来自五个不同的时区,有早上9点的,也有晚上11点的,有星期六的,也有星期日的,人不多,却是跨越时空的全球会议,以现代技术,探求古老的国学。

【中庸】在国学里是什么样的文章呢?中国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叫做【铁齿铜牙纪晓阑】,这位主人公纪晓阑在剧中编纂一部【四库全书】。全书为什么分四库呢?原来,

我国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最后确定下来的。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 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2】

其中,这经部十三经里有一经为【礼记】。维基百科条目结束说【3】:

《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戰國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汉朝学者戴德将汉初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被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姪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被称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后来失落了,「小戴礼记」就是今天的《礼记》。

汉代时孔壁出书,得古《礼》五十七篇,其中十七篇与《仪礼》相同,《奔丧》、《投壶》见于另外四十篇中,礼家将其录于《礼记》之中,得以流传,而其余篇章,因为藏之秘府,世人难得一见,后来散逸不传,称为“逸《礼》”。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禮運》首段,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二字常被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南宋儒家学者朱熹将十三经中的《论语》、《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编为儒学基础教科书,这就是所谓《四书》。《中庸》就是小戴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

河里的土鳖要抗铁牛了,我先喝口水在找找心得在那里……

【1】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EmbraceWorld

【2】 http://www.pubhistory.com/img/text/3/723.htm

【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4%BC%E8%AE%B0

关键词(Tags): #荣耀春华#儒学探索#中庸#中庸之道通宝推:东学西读岛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中庸》是谁写的?

前边介绍了。《礼记》的“记”,指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语录。那么,《中庸》是孔子哪位弟子的言论文章呢?儒家文化网是这样说的【4】: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 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 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 《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 题了。

班固在《汉书·文艺志》里写道【5】:“昔 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这说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古代书籍失散,汉代重新收集民间书籍,加以编校。其中经部、子部和集部中的诗赋等是由刘向编校的。以此说来,《中庸》大概也是刘向编校出来的。

【4】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gb/book/jianjie.asp?id=75

【5】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hansu/hsu_041.htm

家园 【原创】《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朱熹认为《中庸》这书【6】:其书始言一 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始言一理,即说《中庸》讲的是一个道理;中散为万事,即这个道理是可以应用到世事各方面的。朱熹这句话也可以说是讲出了《中庸》文章的结构,即开篇宣示一个道理,然后用大篇幅从世事各个方面来应用这个道理。

《中庸》说的这个道理,是儒家认为的人类应该如何处世行为的道理。那么,中庸说的是什么道理呢?

“其书始言一理”这个道理就是开篇第一句【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朱熹解释道【6】:

命, 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 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 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

既然《中庸》可以用到世事各个方面,让我们先看看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客观事务。

如果用于人类对待客观事务 的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可以这样理解:事务都有自然的客观规律,人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正道,让大家认识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教育。注意,这种解释是没有价值取向的,是今天科技教育体系所遵循的原则。发现客观规律,经过教育让大家认识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道”。这个道非善非恶,只是合于道办事才能成功,才有效果。朱熹还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用在这里,就是说要严格地不偏不倚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过头,也不能不及。比如春播,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农时掌握到恰到好处了,就是中庸务农了。有比如吃饭,不要为了瘦身而不吃饭,也不应该吃撑了。吃饭八成饱,就是中庸吃饭,中庸养生。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孔子感叹中庸之难。就拿吃饭这件事吧,如今穷国患营养不良甚至饥饿,而富国患肥胖症并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吃饭这么简单的问题,愣是国际金融经济无法中庸,孔子如果活到今天,依然要有此一叹。

读者或许会说了:唵啊吽你这心得也太离谱了吧,找遍《中庸》也没有科技教育务农吃饭的事呀。哎,子思“散为万事”当然用的是他那个时代所关心的事情来举例,我要理解中庸,只能从今天的感受来理解,跨时代了就会有代沟,难以理解了。

好了,纯客观的事情《中庸》不是没有说,而是说的笼统,如“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显然包括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我这里是具体化了。当然了,《中庸》虽然讲关于处世行为的道理,但子思和朱熹的重点放在修身养性上,这个以后再谈。

【6】http://www.confucius2000.com/zhyzhji.htm

【7】http://www.guoxue.com/jinbu/13jing/liji/lijj031.htm

家园 【原创】中庸就是反对原教旨主义

上节谈到,我理解的中庸,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生产和科技当然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那么治国和社会建设,就得按照社会规律来办事。《中庸》地六章说,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这讲的就是中庸治国的道理。

中庸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那么,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呢?唵啊吽认为,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做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符合就是中庸了。

中国有两千年伟大的农业文明,但是,宋明理学把农业社会上层建筑推到原教旨的地位,结果是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华夏文明在近代落后于西方文明。

以中庸观点来看,大跃进是“过”,是上层建筑超前了,不符合经济基础,过犹不及,结果三年灾害,发展倒退。文革后期姓资姓社争论十年,邓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抛弃所有原教旨,不管姓资姓社,符合经济基础的制度就行。这个非常中庸,坚持资本主义和坚持共产主义都太原教旨了,不是“过”就是“不及”。

911后,美国专注反恐,中国得以和平发展,这看似偶然机遇,实际上是中国中庸传统救了中国。1927年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从莫斯科回国,发动城市起义,就是按照莫斯科国际共运原教旨行事。过了,不符合中国农业过实情,不符合社会客观规律。后来毛泽东搞农村调查,找出“天命之谓性”的性,然后“率性之谓道”地搞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以中庸反对原教旨的典型。建国后农场合作化,也不走苏联的集体农庄道路,而是让农民有自留地,留一条资本主义小尾巴,别看这条小尾巴,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后这条小尾巴就发芽了。美苏争霸,两个原教旨争得你死我活,中国两边不搭杠,走自己的路,虽然艰难,终究是实事求是的中庸道路。苏联解体后,美国转把原教旨铜头撞向中国,银河号、南领馆、海南飞机、对台军售等等不一而足,结果碰上了中庸的棉花肚,无从着力。如果不是中国的中庸传统,中美冲突可能就会在911前爆发。

98亚洲金融风暴,先冲东南亚,后来波即韩日,许多这些国家此前都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家,与美国一起遏制中国的国家,中国非常中庸,挺身救市,使得金融风暴在香港败下去。如今美国在东南亚被逐渐边缘化,是原教旨败于中庸的实例。

中国商人也很中庸,比较少做赢者通吃的霸盘生意。亚洲金融风波,就是西方金融炒家赢者通吃的案例。国际垄断资本赢者通吃,中国大豆被吃掉了,菲律宾大米被吃掉了。但中国商人很少做得那么绝,所以逐渐得到亚非拉市场的信任。美国说中国的软实力很强,这个软实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里的中庸。中庸,办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掌握分寸,发之皆中节。

911美国遭受袭击,反恐正义。布什要先发制人,要消灭所有可能的潜在的敌人,把不帮助美国反恐的国家都视为美国的敌人。布什太过分了,太原教旨了。所谓过犹不及,结果正义就变成了非正义。对比之下,中印中越战争中国完成反击后就退回来,绝不趁势多占,点到为止,止于至善。不像美国,想趁反恐机会顺势建立中亚军事基地,控制中东石油。

经济全球化了,人类比以往更加紧密地相互依赖了,原教旨是人类未来最大的敌人,中庸是人类宽容共荣和平的希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举例不当,吃八成饱就是中庸了,依我看应是七成饱,一笑。
家园 说点批评的话,

上述阐述把各种理论熔于一炉,固然无所不能,但也就无所能了,另外对各种理论的解释也不无各持一端之嫌。

家园 唵兄,可不可以就《中庸》的原文

谈一谈,社里的看法。当年,我自学《大学》、《中庸》的时候,看到“天命之谓性”以及“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就感觉非常的亲切。

家园 大家都在学习思考,还没有达成共识,这是我的随笔

不代表社里的观点,我自己心里也没底,贴在这算是抛砖引玉,和大家讨论。

家园 【原创】中庸宏观道德是天人合一

中庸第一章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让我们引用一段儒家文化网的白话翻译【8】:“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 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 ”;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 了。”

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纲领,所以,我理解这章的“中和”就是“中庸”。

唵啊吽前边两节说到,中庸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并且谈了两种客观规律,其一是自然规律,是人的意志不可抗拒的,如万有引力定律,这里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可行』和『不可行』的问题;其二是社会规律,这个规律有价值取向,那就是人类社会怎样才能和谐发展,这里的安照客观规律办事更多的是『应该』和『不应该』的问题。前者是“天”的问题,后者是“人”的问题。中庸第一章最后一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就是天人合一。“致中和”,就是人类行为达到中庸,达到中庸,就“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了。按照唵啊吽【物质循环的世界】系列文章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口与自然资源矛盾展开的结果。如果说中庸是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的话,那么符合道德的人类行为将使得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人类社会就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反过来说,可以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经济发展的人类社会行为,就是人类社会的中庸行为。这个天人合一,就把两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统一了起来。

读者会问了,第一章讨论为什么从最后一句开始呢?我也不知道,大概是软件工程里说的“反向工程吧”。因为中庸的核心问题不好理解,我们就从结论倒推回理念,把外围一些可以用现代感受理解的东西先一点一点的讨论,慢慢接近中庸偏重的道德修养和信仰理念问题。或者,本来就不知道怎么讨论,干脆按照意识流,想到哪讨论到哪。下回将继续讨论中庸第一章。

【8】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gb/book/view.asp?id=184

家园 让我们一起思考(一)

唵兄关于《中庸》的文章出来以后,亦引起了我对儒家经典著作的思考。54运动以来,正面批判儒家的作品多如牛毛,我们接触的多是批判类的文章。但是,儒家真正是怎么样的?被后世称为先圣前贤的儒家是怎么思考问题,以及他们的思想在20、21世纪是不是真正的已经过时甚至要被永远打倒呢?

我在过去的学习时候对此等问题一直放不下。今天,借唵兄的读书笔记,也谈谈我个人的思考,供大家批评。

喜欢“人文茶社”版面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文史功底非常差,歪批乱解的功夫还马马虎虎。

但在圣学面前,不容我有半点放肆,请允许我和大家一起向我们的祖先学习。

《中庸》第一章,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此“天”以我的理解为宇宙,即与我们人类对立的客观世界。“命”即生命,在生物为从生到结束的过程,在物为发展、变化的过程。那么,“天命”即是客观世界的运行发展的过程。

这里的天与生命的命联系在一起,说明古人把客观的世界和我们人类自身是联系到一起的。

“天命之谓性”就是说,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称之为性,这里的"性"可以理解为本性、性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宇宙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等,儒家以一个性字就归纳了。且这个“性”,还是我们说本性、人“性”、饮食男女的那个“性”,这里当年的儒家学者们是否给我们留下了个什么奇妙的法门呢?或者是故弄玄虚呢?

接着,第二句“率性之谓道”,率领、统率这个性就叫作道(唵兄引用的解释为沿着,差别不是很大)。这个客观宇宙的规律让我们掌握了,沿着这个性走下去就是道了。道本有道路的意思,完全说的通。难就难在这个客观的规律,我们要去掌握,没有掌握说沿着走也好,率领也好就不能解释了。

这里,说明儒家并没有把客观的世界的规律与我们人类自身相隔离开来,相反却认为是我们人类可以认识和驾驭的。我们知道,当代物理学中量子物理学可以说是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前沿的前沿,连量子物理学家们对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还没有准确的定论。我们的古人却教育我们要掌握它,并沿着它前行。

这里有无逻辑存在啊?连我们现代最高级的粒子对撞机都还没有给出答案的事物,却要我们去认识和掌握。在现代科学面前,这可真有点玄乎啊?

“修道之谓教”很好理解,这里的“教”既是教学的教,也是宗教的教。(古人又给我们下了个套!)

关键词(Tags): #儒家#传统文化
家园 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我挺喜欢你这个解释:

《中庸》第一章,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此“天”以我的理解为宇宙,即与我们人类对立的客观世界。“命”即生命,在生物为从生到结束的过程,在物为发展、变化的过程。那么,“天命”即是客观世界的运行发展的过程。

这里的天与生命的命联系在一起,说明古人把客观的世界和我们人类自身是联系到一起的。

“天命之谓性”就是说,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称之为性,这里的"性"可以理解为本性、性质。

现在社员们毕竟困惑的是:人的这个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呢?

家园 对,这是研究儒家的人都困惑的问题

记得当时我发了个言,未进行阐述。明代儒家-心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王阳明曾经有个偈子(顺序、个别地方可能记错):

存善去恶是格物,

知善知恶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心之动。

王学是持无善无恶的看法。

再看客观世界的规律,能用善或者恶去归纳它吗?显然是不能的。善和恶是人类对自己的行为的归纳。

《中庸》第一句,讲的是天性,显然天性谈不上善与恶。

至于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我认为还是让《中庸》自己来回答吧。

关键词(Tags): #儒家#传统文化
家园 【原创】中庸与菩提本无树

中庸第一句写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按照唵啊吽的理解,天命之谓性就是客观规律,率性之谓道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修道之谓教就是修习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当然,这是个人理解,不一定对,所以,前几节把这种理解用到自然客观规律和社会客观规律,觉得还解释得通。但是,《中庸》显然更着重个人修养,尤其是第一章提出君子“慎独”的修养问题。所以,把这个解释应用到人性上,就是说人性是客观赋予的禀性,个人言行举止要按照人性来行为,个人修养就是要时时秉心办事。

如果个人按照自己的人性来办事,是否就应该随心所欲呢?如果应该随心所欲,那么存心善的自然是行善,但存心险恶的就会行恶。这样的准则显然不是《中庸》说的道理,因为就在这一章里,子思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 慎其独也。就是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不但不是随心所欲,而且是一个戒律,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要战战兢兢不可逾矩。《中庸》的第二章是『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中庸不但不是随心所欲,而且非常难实践。如果容易实践,就无需“修道之谓教”了。

如果说遵循人的本性行为是善的,那么前提就是人性本善的性善论。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孔子有一个歧路亡羊的故事,说的是一只羊跑失了,村里人帮忙找羊,每遇一个路叉口人就分散,这个故事把村里的人比作学生,羊比着老师的教导,说的是老师讲一个道理,学生理解各有不相同,谁得到真传就不知道了。孔子有弟子七十二,后来分为八支,其中一支就是子思传给孟子的性善论学派。孔孟之道,传至宋明理学登峰造极。

如果按照性善论来解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是要按照人的本来的善性性来行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说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人逐渐脱离了本性,所以,按照本性行为并不容易。这样解释,符合孟子的传承观点。《中庸》第七章说,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似乎也点出中庸和性善的关系。

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说:此 篇 乃 孔 門 傳 授 心法 , 子 思 恐 其 久 而 差 也 , 故 筆 之 於 書 , 以 授 孟 子 。 其 書始 言 一 理 , 中 散 為 萬 事 , 末 復 合 為 一 理 , 「 放 之 則 彌 六合 , 卷 之 則 退 藏 於 密 」。即朱熹认为《中庸》是儒家心法。但大家知道,程朱儒学是理学,而王阳明的儒学才是心学。所以,性善论是否就是得到孔子真传的心学是有疑问的。即子思和孟子未必就是找到羊的那位村民。

如果说人的本性是天赋的客观存在,那么按照客观规律行事就无所谓善恶。如前两节说到的科学技术是按照自然客观规律行事,就无所谓善恶。按照人类社会客观规律来行事,会涉及群体利益关系问题,对某些人是善的,对另一些人就是非善的。如毛泽东近代对中国的影响,有人称善,有人称恶,而且争论双方难以调和。如果我们抛开善恶分别,而问问毛对中国的影响是否比蒋介石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如工程师问设计的机器是否符合物理学原理一样,那么,我们就有对错的分别,没有善恶的分别。中国讲中庸,就有这个好处,把中国近代国共之争看作对错之争,而不看着善恶之争,不是非要除恶务尽,而是允许改正错误,因此有了国共的几次合作。今天两岸关系依然如此,中庸一点,再来一次国共合作,则百姓庆幸;原教旨一点,非要用人权民主推翻共产专制,则生灵涂炭。因为前者争的是对错,可以改正与时俱进;后者争的是善恶誓不两立、你死我活。所以,续前节“中庸就是反对原教旨主义”的观点,唵啊吽是倾向人的本性非善非恶的。或者说,抛弃善恶的分别心才是人的本性。

让我们比较一下神秀与惠能偈子的高下。

神秀的偈颂是: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莫使有塵埃。

惠能的偈颂是: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神秀的偈颂有善恶分别心,认为佛界善,尘世恶,要勤拂拭。惠能则没有善恶分别心,所以,惠能得到五祖的衣钵。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即有了善恶分别心,就已经不是道了。“天命之谓性”就是《中庸》的道,是没有善恶分别的。圣经里讲到,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是天真的。后来吃了分别善恶的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园。按照圣经,人类的原罪,就是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的结果。或者说,人类的原罪就是善恶的分别心。现在教会普遍把自己的教义视为真善美,其它都是邪恶,殊不知就是这个执着使得他们无法解脱原罪。而中庸,就是没有善恶分别的天道。

《中庸》第一章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里“中和”就是“中庸”。“中”为道体,“庸”为道用。“喜怒哀乐之未发”,显然没有善恶分别,而道之用,即反映到行为上,却有准确错误的分别。【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这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恰成印证。禅宗认为众生都有佛性,这个佛性就是人的本心。把“天命之谓性”用于人性上,就是客观的非善非恶的人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这个人之初,就是婴儿初生时的状态,是没有善恶分别的。要找回这个“天命之谓性”的本心,道家称为“返璞归真”,找回拳拳赤子之心。赤子者,婴孩也。

如果圣经认为人类的原罪就是吃了识别善恶的智慧果,那么达到中庸就是没有了善恶的分别,就是得救解脱了。禅宗悟道,就是寻找自己的本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按照本心行为,修行到可以按照本心行为时,就达到孔圣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圣人境界。

国际秩序中,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不同,按照中庸的观点就应该有对错之分,而不应该有善恶之分。如果在两者中分善恶,非要誓不两立,就是原教旨主义了。《中庸就是反对原教旨主义》一节中指出,中国在世界地位不断提高并避免了大规模战争冲突,就是中庸传统压倒原教旨的胜利。以中庸思想抛弃善恶分别,才能使得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各国各文明宽容共建人类繁荣,避免文明冲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把自己的思路理了一下

唵啊吽:【原创】中庸与菩提本无树

家园 让我们一起思考(二)

“修道之谓教”这一句,里还有个问题存在。“修道”我们后人一般理解的修道,往往与成佛成仙联系在一起,似乎说到修道就是释道两家的事情。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庸》这里,修道恰恰不是其他的两家的专利。老师教的是-“修道”。

以出世和入世划分三家,应该是后世,儒家走向全面正统成为辅助帝王家业学说后的选择性解释,以显示自己有别于其他两家,特别是外来者释家的产物。(这个问题要阐述将会非常之长,与我们学习《中庸》无关,知道有这个问题就行了。)

接下来,《中庸》立即进入解释什么是“道”了。

“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者非道也。”,道,不能片刻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

《中庸》的前一段,我们知道“道”处于,天性和教之间,率性是道,修道是教。所以,就一定要先搞清楚何为“道”。

《中庸》这里关于道的解释,如果我们用名词解释的方法来看,作者其实没有解释,没有直接指出什么才是道。只有一个间接地描述,道具有不可离性。

这个不可离性是很好理解的。天命宇宙的规律,虽然我们认识宇宙的规律,从西方的角度地心学、日心学、万有引力到现代的量子物理理论一直在进步,可是客观的宇宙没有进步啊。不能说,我们人类认识宇宙的水平提高了,宇宙本身也提高啊,宇宙本身的客观规律是没有变化,其间的变化是我们认知的水平而已。

宇宙的规律没有变化,“率”这个宇宙的规律的道能有变化吗?能说有个离开宇宙规律的问题吗?显然,不能有此讨论之存在。

回到,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为什么《中庸》不正面解释“道”,对于宇宙的客观规律我们能用一个准确的描述来描述吗?我记得,河里的量子大牛曾经引用物理界的大牛是:这个物理世界真是非常之奇妙,奇妙得让人无法理解,却能让人接受云云。(原话更精彩!)

《中庸》回避正面的解释,恰恰是回避了什么是宇宙的规律的问题,以当时的认识水平是无法预测到现在的景象,同样,再过几千年的认识状况也是我们现在无法理解和预测的。但,宇宙的客观规律存在且不变,却是一直不变。

那么,根据这一不变的点,我们就能推导出,要和宇宙的规律同步,率和沿着都有此意思的道,就不能有离开人类的时间。相反,可以离开我们的,那就不是道。

这句话很深刻啊,其中大有深意在啊!

唵兄,再来探讨人性是善是恶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说这是个不存在的问题了呢?

人性的善恶,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探讨的,那无疑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如果我们跳出人类自身,人类本身就是宇宙的一分子嘛,说是宇宙的产物也好,说生命是宇宙的观测者也好,反正不改我们也在宇宙之中的这一关键点。既在其中,就按宇宙的规律来办,宇宙的规律是一直永恒不变,那么我们就不能离开这个永恒不变。这个永恒不变,显然无所谓善与恶,人性的善与恶,纯粹是个伪问题。

(《中庸》之高,岂是后世打倒孔家店之流可比拟的啊!)

这一点,我估计会有不同的意见。我一直的态度是欢迎批评、指正。

关键词(Tags): #儒家#传统文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