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小结一下格子组半年教训,有冷嘲热讽内容,慎入 -- autoeagle

共:💬46 🌺4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结一下格子组半年教训,有冷嘲热讽内容,慎入

1.10年1000倍或者至少500%收益都属于头脑发热,炒股第一条,戒贪。

2.牛转熊和熊市发展中坚定满仓持股就是水平低。如果强辩,未来牛市定能回本,请想想什么叫沉没成本。目前的情况是不是熊市到底了?看看中信之类券商还赚的不亦乐乎,答案就出来了。

3.不要用理论去炒股,更不要去坚持这些理论。各种成功的股市理论,都是从操作中总结出来的,而且大部分在被总结出来后不久,就不灵光了。

4.不要向巴菲特这种大黑庄学习。他掌握的内幕消息和关系网,甚至远远多于大型投行和基金的经理们。缺乏第一手甚至是内幕消息,根据媒体文章和年报来“寻找被错杀的黑马",决定搞笑。

5.敬畏市场。对于股市淘金者而言,管理层政策,大玩家的动向,如同地震和火山爆发一样,是不可改变的客观情况。与其意气用事的谴责管理层,不如想想如何保命要紧。

新韭菜从格子组半年失败操作中学到这5点,格子组的存在就很有意义了。

家园 沙发
家园 关注你说的这几条
家园 的确很有道理,但是仅仅有道理是不够的。

楼主总结的5条,我觉得是客观公正的指出了格子组操作理念上的一些问题,但俺觉得,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1、如何判断牛熊市?这个问题任何理论都有道理,比如上升趋势形成低点高点趋势判断等等,但俺认为这些道理可以参考但是靠不住。如果根据这些套路,01-05年是熊市,就不能炒股了?这几年同样有几波行情,过分的关注趋势同样会产生误判,在以为反弹或反转趋势形成的时候进入,结果高位被套的人不少。如果非要等05-07那样的行情才能进入,俺觉得有点过分了。而且这样做只能抓住其中非常小的一段。

2、敬畏市场当然没错,市场当然永远正确。但是这没有意义。不敬畏又怎么样?停留在这种层次的口水争论和玩文字游戏差不多,这不是一个对错的问题,而是层次和境界问题。

3、就俺个人的体会,不可能有任何简单明了的方式来炒股,凡是容易理解的理论,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理论,都是虚的,否则挣钱也太容易了,谁还去干活,谁也不是傻子,钱生钱的游戏多爽啊。

4、陈老大的经济观察和股市观察非常有意义,意义主要不在于他的结论,否则根据结论直接操作那还了得。意义在于思路材料内容,根据这些可以提供一个观察股市和经济运转的角度,这仅仅是一个角度,真正的操作需要判断和观察更多的因素。但是不能没有这样一个总体的观察,否则和赌博有什么差别?

家园 呵呵,韭菜论-头如韭剪复生,小民从来就可欺.

有内容,值得借鉴学习!

其实格子组的遭遇也是我们普通投资人的写照,即使有些指责,但之余也是悲凉和无奈的心境更多些吧.大环境不好个体又能好到哪里呢?

现在看地震爱国市,奥运行情都是机构和主力的阳谋,相信这些的投资人即使侥幸逃顶而没有离市,恐怕还是面临资产继续缩水的局面.

上周预期兑现,后市还将继续下挫,中信的黄昏星岛型反转卑鄙的用数日十字星来构成,又将套捞不少短线资金.没有实质性的经济金融政策利好出台的话,金融股的银行券商还将面临一波大幅杀跌的可能....

家园 再补一条

6.大智若愚

长线投资高手的完美境界,就是在一次牛熊轮回中。根据一个原因,在一个价位,买入一只股票。根据一个原因,在一个价位,卖出一只股票。其他时间,只是在思考经济形势,分析行业背景,挖掘企业信息。

绝大部分时间应该是等待和分析。但在出手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是有一个不可辩驳的简单理由,比如论坛上提到的千点附近买宝钢的故事。在这个简单理由找到之前,那些猜测和幻想,都是诱人的陷阱。

当然,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这样的机会不好找,但有一个简单的依据就是虎大的5%CPI,如果周围没有人谈论股市,这时候就可以买入,然后请忘记股市,直到周围每个人都在谈论股市的时候,坚持2-3个月,卖出,继续将股市遗忘。

家园 格子组的问题俺觉得就一个:

过分看多产生判断失误。

啥理念都可以挣钱,判断才是根本,而判断是非常复杂的,绝对看空和绝对看多那是想象,实际的判断要根据各种情况和形势进行综合、权衡,然后看多或者看空。

陈老大对经济发展乐观因此延伸到对股市的看多,对股市本身的一些消极因素估计不足(而不是没有估计到),如此而已。

家园 葡萄,虎大等已经劝大家很多次了

“今年股市进冰箱,未来股市有无数便宜筹码,CPI高涨不是炒股好时机等等。”“和市场客观规律对着干”“闯出条散户发财新路"的想法可以休矣,陈大都承认自己在补课,学习技术面等等炒股老黄历。

震荡下行市不是不能炒,但01-05炒出了几个股神,05-07炒出了几个股市。迎难而上,何必呢?

家园 问题不在于这里。

看空今年股市的老大很多,其中风中虎老大的贴俺也认真的拜读过,的确是非常精彩的帖子,但是,请楼主自己想想,仅仅就虎老大提出的这些理由,就能得出必然的结论:看空股市到2500点?影响股市的重大因素就是这些?陈老大的判断就真的没有一点道理?

事实证明:看空到2500点是正确的,但是看空的理由未必充分,同样去年陈老大看多是正确的,但是看多的理由同样未必充分,俺觉得要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才能提高和借鉴。

01-05虽然是熊市,但是也有炒的道理,因为熊市也不能没有行情,只是炒的方式和牛市不同,收益也不同。判断牛熊市是困难的事情,振荡上行就真的可以炒?中国的股市牛的时间往往非常短,上升的速度非常快,等大家都判断是牛市的时候,其实可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高位。

家园 既然牛短熊长

在A股史上最大泡沫破灭仅6-10个月左右,认为熊市已经接近尾声,廉价筹码机会很快将消失的看法,是否是自相矛盾呢?虎大的理由和点位无关,和宏观经济面的信号有关,目前的型号是CPI略降,PPI大涨,企业利润显然将下降,熊市仍在发育中。现在看2500点,才刚刚和欧美股市正常水平(不是熊市水平)接轨。有人说我们是新兴市场,PE就应该高,但年产5亿吨钢的市场是否应该称为新兴市场,我很怀疑。另外,是否可以认为中国企业分红远不如欧美规范,这几年毛利率又太高,所以利润被不正常高估了能?

上轮牛市卖出的理由很简单,中石油48元,周期行业景气顶点100倍市盈率,卖不卖?不卖的人显然脑子里想的不是价值投资。

戒贪,就算是只摸到牛头就下车,也是大赚一笔,何必要刀锋舔血呢?

过一段时间(几个月到几年未知),进入买入区域后,要买入的理由也会非常简单直接,根本不用啥政府肯定会救市的幻想理由。现在找不出买入理由,就是因为熊市还没发育成熟。

以上是针对长线投资者而言,如何做波动是另外的话题。

家园 我并不反对您说的这些道理。

这些道理是对的,陈经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但是要炒股仅仅凭借这些是不够的。

中国通货膨胀经济下滑是事实,但是和其他国家比呢?俺觉得中国的形势反而还凑合,但是股市为什么跌这么厉害?仅仅就宏观经济形势判断股市,没有道理俺们的股市今年非要拿个世界第一。您对股市提出了几个问题,这就是判断。如果详细的分析下去,即使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结论,甚至无论结论是否正确,这个估计会非常有用。直接下结论和简单类比俺觉得都很难说服人或者有借鉴意义,比如PE问题,如果说PE高了不正常,那么去年大牛市为何会炒那么高?市场那时候难道就不正确了?

陈经在4300点进入时股市已经跌了1800点,不能说他就没有看空。现在我们可以说陈经产生了判断错误过分看多,但是不能简单否认他看多的理由,而是应该分析他有什么情况没有看到或者估计不充分。

您说的戒贪和选择安全区域进入的原则都是对的,但是真正做的时候为什么很多人都做不到?因为需要判断。。。。。

家园 我的看法

1.10年1000倍或者至少500%收益都属于头脑发热,炒股第一条,戒贪。

平均长期来看每年30%盈利就绝对是股神了.炒股制定操作策略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保证不亏.

2.牛转熊和熊市发展中坚定满仓持股就是水平低。如果强辩,未来牛市定能回本,请想想什么叫沉没成本。目前的情况是不是熊市到底了?看看中信之类券商还赚的不亦乐乎,答案就出来了。

没人能准确判断出何时是牛转熊,何时熊转牛. 2007年初时候股市难道就不高估了么? 可是大盘还一样直接涨到6000点。如果有人正好蒙对了一次牛熊转折点,那也不保证下次一定能蒙对。 感觉正确的做法是把大盘分为高风险 低风险区域,然后配以不同的资金管理策略。

3.不要用理论去炒股,更不要去坚持这些理论。各种成功的股市理论,都是从操作中总结出来的,而且大部分在被总结出来后不久,就不灵光了。

感觉应该坚持用自己的理论来指导操作,当然需要不断完善修改自己的操作理论。

4.不要向巴菲特这种大黑庄学习。他掌握的内幕消息和关系网,甚至远远多于大型投行和基金的经理们。缺乏第一手甚至是内幕消息,根据媒体文章和年报来“寻找被错杀的黑马",决定搞笑。

感觉陈大对宏观经济等研究颇深,如果看多可以买入ETF指数基金,这样可以赚取超过大多数投资者的平均收益,而且可以避免踩中单个上市公司的地雷。至少ETF不会退市。

5.敬畏市场。对于股市淘金者而言,管理层政策,大玩家的动向,如同地震和火山爆发一样,是不可改变的客观情况。与其意气用事的谴责管理层,不如想想如何保命要紧。

新韭菜从格子组半年失败操作中学到这5点,格子组的存在就很有意义了。

新手投资,建议优先顺序如下:债券〉B股orH股〉封闭式基金〉指数基金〉开放式基金〉股票〉期货〉外汇

另外格子组本来就是实验娱乐性质,每个人投资的额度也不大,感觉赚钱更好,如果亏损了也绝对不应该责备发起人陈大,老拙。毕竟对大多数新股民来说,大伙从格子组的实验学到的东西要比失去的东西多得多。

家园 4000点之上本来就是高危区域

正常意义上的牛市5.30就到头了,CPI问题和次贷问题已经露头,而4000-6000纯属没良心泡沫市,很多经济发展产生的新韭菜,没赶上房价飙升,想炒股发财买房,完全不知深浅就买基金入市了。而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们也突破了道德的底线,搞出了这种分析:

A公司持有市值5000万的B公司股票,通过炒股赚得1000万,基于市场PE水平,给予30-40倍PE,目标价4亿元,基于PB水平,给予5倍PB,目标价2.5亿,综合PE,PB估计和成长性与新兴市场因素,和海外市场资金避险考虑,目标价5亿。然后基金花5亿把A公司买了锁仓。

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但有些人就是想玩击鼓传花,认为自己聪明的很。

个人判断中国股市,4000是牛,2500是正常,1500以下才是熊,如果利益集团又有大动作,1000点都守不住,熊途漫漫啊。

家园 ...

1.10年1000倍或者至少500%收益都属于头脑发热,炒股第一条,戒贪。

2.牛转熊和熊市发展中坚定满仓持股就是水平低。如果强辩,未来牛市定能回本,请想想什么叫沉没成本。目前的情况是不是熊市到底了?看看中信之类券商还赚的不亦乐乎,答案就出来了。

3.不要用理论去炒股,更不要去坚持这些理论。各种成功的股市理论,都是从操作中总结出来的,而且大部分在被总结出来后不久,就不灵光了。

我没有看到任何有坚实理论、数据和逻辑基础的投资理论,除了价值投资之外。股市长期而言是称重机,这个大概已经没有疑问了。如果我们确实对宏观经济、股市走势难以判断的话,为什么不遵循那些谨慎保守的价值投资原则:回避周期类股票;在合理估值之后给予一定的安全边际,分批次买入。你说我要是从现在开始建仓,建仓合理估值的非周期类股票,按照时间分段、按照跌幅分段,一部分一部分买入,按照计划1年后、再跌50%后建仓50%,会有什么不妥吗?

4.不要向巴菲特这种大黑庄学习。他掌握的内幕消息和关系网,甚至远远多于大型投行和基金的经理们。缺乏第一手甚至是内幕消息,根据媒体文章和年报来“寻找被错杀的黑马",决定搞笑。

不要因为股市曾有和正有的各种问题,就否认股市规则建立后,上市公司是更透明了,而不是相反。总有一天,而且正在慢慢接近,股市就会象小虎说的,只是“把自己的钱交给可以信赖的人去替自己挣钱”这么简单。如果真的对重重黑幕充满了疑虑,要么是退出股市,因为大多数投资者在你描述的股市里只能是作为分母的;要么就是再保守一些,安全边际高一些,...

5.敬畏市场。对于股市淘金者而言,管理层政策,大玩家的动向,如同地震和火山爆发一样,是不可改变的客观情况。与其意气用事的谴责管理层,不如想想如何保命要紧。

你说的很对,个人投资者对所有你说的这些信息如此的缺乏把握,那么他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优秀个体公司加上安全边际。

新韭菜从格子组半年失败操作中学到这5点,格子组的存在就很有意义了。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再顶这句......

而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们也突破了道德的底线!

这帮家伙基本就没有道德,看看黄金十年是谁炮制的。击鼓传花,高位兑现,一直到破4000还再叫嚣是大牛市的调整。

可怜好不容易暂些钱的七零八零一代,通过楼市股市缩水蒸发,间接帮国家解决些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物价到年底也能控制住了,央视可以准备写歌颂稿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