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粤系63军的覆没 -- 忘情

共:💬18 🌺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粤系63军的覆没

          

  窑湾战斗,是淮海战役第1阶段,我军由追击转对仓卒转入防御之敌急袭的一次成功战例。创造了在解放战争中,我军1个纵队在两昼夜多的时间内全歼敌军1个军的范例。

1948年11月6日晚,我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向盘踞在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刘峙集团发起进攻,揭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

我两大野战军的协同进攻,让国民党军一时摸不清我军意图,急令所属部队迅速向徐州地区收缩。11月7日,黄百韬第7兵团5个军11个师共约12万人开始向西撤退。主力第25、44、64、100军经运河大桥撤退,第63军则经窑湾渡运河西撤,担任兵团侧翼掩护。为防我军跟踪过河,不待担任第7兵团左翼掩护任务的63军撤过运河,黄伯韬便下令将运河铁桥炸毁,将船只尽数破坏。63军被丢弃在运河以东,与第7兵团其他部队失去了联系,其势态孤立突出。

63军系广东余汉谋的部队,战前从南京、芜湖一带调到淮海战场。军长陈章是当年10月初由62军副军长任上调升的。该军大多数官兵是广东人,初到苏北、鲁南,水土不服,士气低落,厌战情绪日增,逃兵日多,无法遏止。

  陈章没有周密研究窑湾方面情况,便急令152师455团及152师、186师工兵连先行赶到窑湾架设浮桥,并在窑湾镇西岸占领桥头阵地,其余各部待委九绥靖区李延年部通过新安镇后,再开往窑湾渡河向碾庄圩撤退。

11月7日,152师主力开到窑湾镇,但由于我华野11纵一部已经开到窑湾镇运河西岸,截断了国军退路,并不断袭扰,用交叉火力封锁河面,国军架设浮桥的企图未能得逞。

11月8日17时,陈章率63军军部和直属队撤离新安镇,企图经窑湾西渡运河。当天午夜,华野9纵在沂河边的堰头集追上了63军后卫部队,由于63军直属队驻地分散,彼此相距甚远,事先毫无警戒,因此被9纵突袭后仓皇应战,无法组织有效抵抗。激战至次日拂晓, 63军后卫第454团和456团一个营损失过半,余部溃乱,无法收拢掌握。11月9日8时,华野指挥部命令华野1纵立即向窑湾方向开进,力求追歼63军于运河东岸。

华野1纵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翼翔指挥下(1纵司令员叶飞因患黑热病而在济南休养,未能参加淮海战役),他向粟裕保证由1纵在两天之内单独负责解决63军。

接到命令后,1纵不顾半个月来急行军的疲劳,紧紧咬住逃敌,穷追不舍。经过近百里的追击,终于在11月9日傍晚将敌63军紧紧地包围于窑湾地区。

窑湾镇,西临运河,北靠沂河,位于两河会合之处,南、西、北三面被运河环抱,镇东面有一条3、4米高的围墙,墙外有的外壕和水塘相连。镇四周地形开阔,多小村落。镇内有居民约3000余人,素有苏北“小上海”之称。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先后在这里筑有防御工事。

63军逃至窑湾后已是夜晚,镇中居民早已逃避一空,只能搜劫些芋头杂粮充饥。眼见当晚无法渡河西逃,同时又惧怕紧紧尾追的我军将其歼灭于运动之中,军长陈章乃放弃西渡运河的计划,决定固守待援,仓卒转入防御,不分昼夜加修工事,并控制了周围3公里的大小村庄。其具体的部署是:以窑湾镇土堤围为主阵地,以窑湾镇西面运河和北面小河流为依托,以土堤围前个村庄为前进阵地。以152师两个团防守土堤围北门东端至东门、南门西端,并以南门为防御重点,456团余部为师预备队;以186师557团和558团(欠1营)防守小东门和北门及其以北地区,558团1营为师预备队;以186师556团(欠1个营)为军预备队,位于天主堂(窑湾镇中)军指挥所附近。63军搜索营在镇内各街口构筑地堡,在房屋内挖枪眼,作巷战准备。各师均派出一定兵力控制防区3公里内各村落为外围据点。

  

  仓皇逃到窑湾后,绝粮断炊,饥寒交迫,军心更加动摇。

  

  1纵根据窑湾的地形特点和敌人仓促布防、立足未稳、工事不坚、士气低落、军心动摇的情况,决心不予敌以喘息机会,采取急促勇猛的战斗行动发起攻击,打敌措手不及。为此,纵队在行进间即令1、2、3师,分别由东、北、东南三面包围压缩敌人,首先肃清外围。同时做好不经调整部署,即可转入总攻的一切准备,务于12日前全歼窑湾之敌。

  

11月9日19时,1纵2师、3师开始逼近窑湾外围地区,并于当晚完成对敌包围。9日入夜,1纵从北、东、南三面接敌,以急促猛烈的战斗行动,向敌发起进攻,不给其以喘息之机。63军是仓促转入防御,战斗力较弱,工事很不坚固,企图逐村抵抗,消耗迟滞解放军。

1纵计划10日肃清外围,完成总攻准备,11日16时发起总攻,力争在12日拂晓前全歼该敌。

具体的攻击部署是:纵队成1个梯队,实施多路连续突击,既有利于迅速达成分割包围,又便于各个歼敌。对敌外围据点之攻,注意选择敌弱点,勇猛穿插,断敌退路,从侧背威胁敌人。总攻时,各师成3个梯队,均只选择1个突破口,突破后,第1梯队团迅速巩固和扩大突破口,第2和第3梯队团迅速跟进投入战斗。同时,某一点达成突破后,对友邻的突破也起到了策应的作用。纵深战斗时,采取小群多路突击,连续突击,分割包围。

2师为纵队右翼,在师长程业棠、政委张文碧率领下,于10日夺取臧口、祠堂至渡口段河堤,肃清南圩庄、吴场地区之敌。总攻时,自吴场由北向南攻击,歼灭窑湾北部西部之敌,并向东南发展。与1师打通联系。该师负责派出一部兵力西渡沂河占领钱口、两口地区,威胁敌之侧背,防敌西逃。

1师为纵队中路,在师长廖政国、政委曾如清率领下,于10日夺取大杨庄、小刘宅、圩场地区,歼灭该地区之敌。总攻后,由东向西攻入窑湾,消灭窑湾中部之敌,并向纵深和两翼发展,与左右邻打通联系。

3师为纵队左翼,在师长陈挺、政委邱相田率领下,于10日肃清陆营、头湾地区之敌。总攻时,自头湾攻入窑湾,由东南向西北发展进攻,协同友邻消灭南部之敌。

纵队侦察营于10日晚西渡运河,占领韩湾地区河堤,以火力牵制敌人,防敌渡河西逃。

窑湾战斗,分为肃清外围、突破前沿和纵深战斗3个阶段。

2师前卫第5团于9日晚攻占臧口、洪兴场区后,师部命令其向沂河以西进攻,由第六团接替其任务,继续肃清外围之敌。但由于5团未等6团到达即向西进攻,致使该地复为敌军占领。第六团到达后展开两个营攻击,于10日零时攻占臧口、祠堂两地,当日18时至23时,又先后攻占南圩庄、吴场地区,并迫使洪兴场之敌弃守逃窜。22时,第五团进占西钱口子地区。战至11日凌晨3时,窑湾北部外围之敌全被2师肃清。

1师前卫第2团于9日黄昏进占上吴场、小刘宅地区。随即部署1个排在上吴场箝制大扬场之敌,以1个营的兵力向小上窑进攻,于9日23时30分占领。大扬场守敌1个营被迫逃窜,被我2团3营歼灭。1师于10日5时攻占圩场。至此,其当面外围9个村落均被肃清。

3师展开2个团肃清外围之敌。8团向陆营、阎场攻击,7团沿运河河堤由南向北攻击。8团于10日1时占领阎场,7团于9日21时占领三湾,23时占领二湾,10日拂晓在二湾抗击敌反冲击,激战至傍晚才将头湾之敌歼灭。

至此,窑湾外围大部为我控制。

  

  为迅速全歼龟缩在窑湾镇的敌63军,11月10日上午,纵队经过研究决定:11日16时发动总攻。各师均成3个梯队,以1师担任主攻。并建立了各师炮兵群。1师配属一0五榴弹炮6门和山炮5门,2师配属75毫米野炮和山炮各3门,3师配属山炮6门。各突击队均建立了火力队(主要由迫击炮、重机枪组成)。纵队及师、团领导,总攻前都亲临敌前勘察地形,研究打法,选择突破口,周密部署兵力火力。

  

  11月11日下午16时30分,按预定计划,我军集中全部炮火向敌人主阵地和军指挥所猛烈轰击。顿时,镇内硝涸弥漫,到处起火,63军整个通讯联络网,全部被炮火破坏,上下左右之间联络均已中断,陈章对各部已无法控制,形同各自混战。63军炮兵营的几门山炮还未进入阵地就中弹被毁。

炮火准备约持续了1小时,1纵各部向63军主阵地发起了全面攻击。担任主攻的1师先头部队2团2连,乘敌火力点被我压制之机,迅速勇猛的连续炸开两道鹿砦和围墙,于17时一举突入小东门,并在半小时内打退敌人3次反冲击,巩固和扩大了突破口,为全师打开了进攻通路,荣获“窑湾战斗第一大功连”的光荣称号。2团乘胜在18时全部进入突破口,并分路西南、西北方向发展。随后,以第二梯队1团投入战斗,3团随后跟进。19时1团3营全部进入突破口后向西扩展,20时1营、2营和3团1营也相继进入突破口,向敌发起攻击。

  

  与此同时,从南门进攻的2师第1梯队第4团,因进攻前炮兵未能有效地压制敌军火力,且因地形不利,敌人顽抗,3次突击均未奏效。

3师因总攻开始前遭到敌军反击,失掉头湾阵地,迟至15时才夺回,重新调整部署后于20时发起总攻,两次突击均未奏效。

进入突破口的1师各部,击退了敌军的数次反冲击后,与敌展开了逐屋争夺,但进攻速度锐减。

纵队鉴于1师已经撕开了突破口,即令2师6团改由1师突破口进入战斗,向西北扩展,直插北门,策应第四团。21时,在6团配合下,4团经过4次突击,终于突破北门,随即以第3梯队5团进入北门突破口,倾全力向南进攻,并与1师部队会合于镇中心。

1师各团运用穿插分割战术向敌纵深发展进攻,1团向西扩展,逼近敌军指挥所。2团于23时30分进至大东门。

鉴于3师仍未突破南门,纵队令其第2梯队3师9团改从大东门突破。该团在1师2团的策应下,于12日凌晨1时由大东门突入,并乘胜向西发展,8团随即也投入战斗。

但是,敌63军老兵多,加上不了解我军的俘虏政策,在我军突破后仍负隅顽抗,妄图固守待援。

  

  1纵经过调整部署,以更加迅猛的动作向敌纵深实施突击,扩张战果。1师在廖师长、曾政委的灵活指挥下,充分发挥了随伴火炮和炸药的威力,与敌展开了反复冲杀,逐屋争夺。该师2团5连与敌人激战中,伤亡很大,全连只剩下20个人,仍然顽强地战斗着。他们高呼“冲进指挥所,活捉敌军长”的口号,一直冲杀到敌军部,并机智地利用俘虏喊话,宣传我军政策,一次俘敌200余人,荣获“窑湾战斗第二大功连”的光荣称号。

  

  在我军发起窑湾攻击战斗时,徐州之敌以3架飞机数次向六十三军阵地空投粮食和弹药,促使该敌作绝望挣扎,以延缓其覆灭的命运。我军指战员经秋风扫落叶之势,从东、南、北3个方向席卷窑湾镇,逼使残敌纷纷向我投降。63军建制混乱,勤杂部队、散兵游勇拥塞街头,混乱不堪。被我压缩于窑湾镇的西南角,敌军长陈章见大势已去,待援无望,慌忙带领卫兵向运河逃窜,企图利用木板泅水,顺流南下,通过窑湾镇包围圈外后再登岸逃命。可是,刚逃到河边,便遭到运河西岸我截击部队密集火力扫射,陈章及186师副师长伍少武均中弹毙命。

12日凌晨1时,南门守敌投降,窑湾战斗胜利结束。1纵结束战斗后于13日渡过运河,向狼山前进,参加阻击徐州方面对黄百韬的增援。

至此,广东余汉谋系统的第63军,被干净、彻底,全部地消灭了。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华野1纵共歼敌63军2个师5个团,毙伤俘敌13772人,俘敌63军副参谋长陈文瑞、152师师长雷秀民、152师副师长黎天荣,454团团长涂致远,152师副师长兼456团团长李友庄、557团团长叶伯刚、556团团长黎安福,给予敌黄百韬兵团以沉重打击,创造了用急袭战法,以1个纵队兵力歼敌1个军的战例。为我华野完成淮海战役第1阶段的作战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受到野战军首长的通令嘉奖。

元宝推荐:MacArthur,
家园 坐个忘情兄的沙发
家园 您的动作可实在够快的
家园 赶上了

刚好点了一网打尽,头一个就是你的文章,就坐了回沙发

家园 仔细打扫战场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flower
家园 亮剑

亮剑 里面也有讲的。

flower
家园 谢花
家园 感谢您的花
家园 63军算不上粤军精华

广东军队在国民党军队里战斗力还算不错呢。

花一个。

家园

献给牺牲的人民解放军,也献给阵亡的广东老兵。

家园 看共军将领回忆录,对粤系64军战斗力的评价还可以。
家园 粤军63、64、65军都是国民革命军第4军留在广东的部队

组建的,说起来跟东北6纵16师还有点关系

家园 63军后来又在粤重建,一部分经海南撤到台湾,延革至今

国军驻金门的127旅,号称班超部队,就是63军的后代

家园 华野一纵的分割穿插能力确实厉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