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台湾产榴弹炮模型说明书上的搞笑处 -- oboeman
你只相信是因为美国不让蒋军飞机越过海峡中线,这样自然地福建的制空权就归了土共空军?对吗?
你也不相信你自己提供的两个资料中提到的蒋军损失50架飞机。
你仍然没有排除有选择地相信一部分资料的嫌疑。
还有一个问题,金门和马祖都在海峡靠大陆一边,蒋军的飞机是否也不飞到金门了?
外链出处其中一段说到:
这里说到1968年后,蒋军飞机才不飞到福建上空。
1958年到1968年,相差了10年。
所以,你的美国不让蒋军飞机进陆的说法,有点模糊和令人怀疑。
你是否能说一下,美国从哪一年开始不让蒋军飞机越过中线的呢?
美国人的目的是不想打起来,对大陆沿海的侦察是符合这一目的的。
之所以没有那什么50架飞机的损失,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除了台湾方面过了那么多年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掩饰损失的飞机。(现在当年的那些飞行员很多都在美国等地,根本没有办法控制人家张嘴爆料。)更重要的是连大陆这几年出的东西也不提这个所谓的战绩。
就提供一个例子好了。自己可以去找一找大致是多少架。
http://js.sg.mf-sj.cn/%E5%86%9B%E4%BA%8B%E5%B0%8F%E8%AF%B4/%E4%B8%96%E7%95%8C%E7%99%BE%E5%B9%B4%E7%A9%BA%E6%88%98%E7%BA%AA%E5%AE%9E/62.html
这样还不足以推翻那个所谓的50架的文宣?
至于那个所谓的夺取制空权的说法,在前面的那个击落50架的说法破产之后,我实在不想挑战我智商,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还认为战损比如此悬殊的一方可以夺取制空权的话,我不拦着就是了。
另外,金门马祖是岛吧,不算进大陆的。炮战的时候不断的有运输机上去空投的。
从多方面的材料和分析上看,台军在交换比上占了优势,尽管那个31:1 or 2 or 3,仍旧不能让我信服。
但也要问问,我军发起这场战役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夺取福建地区——这个台湾空军想保住的、在大陆最后一片对他们来说“行动自由”的天空的控制权,以保证炮击金门、和之后的军民建设能够顺利进行。而不是纯粹为了面子和台湾空军去比试比试(比如1968-70年埃及和以色列的“持续战争”)。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国民党可以说输掉了这场空中战役、或者是不得不输掉。这其中,美国人的限制是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更加老练的一个做法),但最根本的还是实力上的差异。就以台湾公布的战果看,除了9.24那次以外,其余多不悬殊(8.14-3:1,8.25-2:1,9.18-0:1,10.10-1:1),而且台空军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管这个代价是以何种形式发生,比如事故、失踪等等)。如果台湾不满于仅得到一点优胜交换比的空战,而是要保住福建地区的制空权,那么他就必须经常性地面对至少是像9.24那样规模的空战,毕竟大陆不是只有福建有机场,而且此时大陆的航空工业也已经有一定规模。古往今来,这种武器装备、人员训练相差并不悬殊的战争,最后都无一例外地打成了消耗战。飞机数量可能一时没有问题(可以由美国人提供),但是以台湾的整体实力,能不能支撑他的空军进行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消耗,始终没底——也许很多台湾人认为能,台湾空军可以成为第二个以色列空军(毕竟空军是台湾三军中唯一能给他们带来自信的军种),但同样我也可以确信地说,他面对的对手的实力远比那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更可怕。美国人限制台湾空军在大陆的活动,可以说是防止台海局势激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可以说是让台湾空军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体面一点地退场。
把朱可夫形容德国装甲部队在库尔斯克前后的那句话改改,就是:
台湾空军仍旧是一只优秀的空中力量,他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如果唯一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1958年前,他带给我们的是威胁;1958年以后,他带给我们的是麻烦。
第一,说战果不悬殊诚然(大多是2比0级),但哪里有“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多少架失踪,有多少架事故? 故意的玩模糊是没有意思的。
第二, 58年的空战可以说双方都是有备而来的堂皇之阵,地面上是安全的,甚至当年朝鲜战争中美国人到机场上空打起降的飞机的事情都没有,交换比尚且如此(任何一个空军都无法长期承受的交换比)。你如何又推断出一旦大打,这些清规戒律都取消后,局势会变得对大陆有利?
另外提一点,朱可夫的那句话,也就是事后吹吹牛,把他放回43年库尔斯克之后,他也绝不敢那么小瞧德国人的。
这种事情,并不大,吃亏的一方自然不会多讲,连占便宜了的那一方也很难有兴趣提起,很多事情就这样放在这里了。什么时候讲出来,肯定有那么一天,但具体谁也不知道。
还是Y某说的好:"整天生活在幻想中是很可悲的事情",海那边的人真以为TG很土,就会人海战术,国军很精英,只是太仁慈(其实国军当年自己士兵的命都不值钱,幸好现在还有很多亲历者),这样的思想状态有什么好说的,跟他有什么好说的,美国不让过就不过了,真是人家的好孝子,倒好象美国人一下子都是共产党员了,要是没拦住,TG还不损失个2-3千架,天下早姓国,建议Y某马上游说美国国会,两边别让着,看WW三个月解决TG问题,呵呵.
何况,文章中主要说的是空战,没有说国军飞机有多少被土共的地面炮火击落的?
“有多少架失踪,有多少架事故”:
8。14:1架返航途中坠海
8。25:承认损失一架,不过原因没讲
10。10:一架空战中发动机吸入米格爆炸残片坠毁。
这些仅就台湾出版物列出来的损失,也就是不包括大陆空军声称但是台湾没承认的那些。但是很不足的一个地方是,这些出版物中都没有提到那个时期台军是否有空战受伤的飞机(这是机炮空战时期,空中混战中很常见的事情),而且描述整个空战过程时过多地使用了当年的战报。迄今为止,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我从没见到过台湾有哪位学者查遍台湾空军和各个大队档案资料室之后,整理出当时台湾空军在炮击金门的整个过程中的详细出勤和战斗情况,并且还原出每场战斗的大致过程。当然,大陆相关的介绍,也就是当年的战报和以后的纪实文学和回忆录。所以,双方都没有拿出让我个人足够信服14:5或者是31:1or2or3的证据。
至于大打起来以后的结果,我已经明确说了“始终没底”,也并没有否认台湾有赢的可能。
具体而言,首先袭击起降飞机这只对增加个人战绩有利,但美国在二战和朝鲜都没有光靠袭击起降飞机把对方空军压得无法出动。如果台湾想要使大陆空军在至少1个月内抬不起头、不敢出战(使中共决策层考虑暂时退避的起码前提),那只有靠两个方法:1、瘫痪大陆沿海地区的机场 2、大规模空战。
前一种方法是十年后以色列在6日战争中的做法,但所取得的辉煌战果是基于以军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小编队超低空飞行)和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58年的台湾空军还仍在使用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空袭模式,这种中型、大型编队轰炸至少要过大陆的雷达、高炮、和获得警报升空的战机这多道关,而且,执行这种行动台湾空军中的F-84必须出动(因为F-86数量不够)。这几个因素加起来,也就使得这个过程不会像空战那样相对轻松。也许收拾一下福建地区的机场尚在能力之中,但是要再接着解决广东东部和浙江、甚至江西的机场(这几个地区的机场也威胁着台湾飞机在福建上空的自由活动),显然难度就要加上一等,虽然并不是不可能。第二点,大规模空战,这是台湾有不错优势的一个地方,而且美国长期负责台湾全岛的空防,解放了台湾不少兵力。但由8-10月份爆发的几场空战中可以看到,台湾空军对大陆空军并没有形成一边倒的屠杀(比如以色列在第三、四、五次中东战争中对阿拉伯飞行员那样),有时还会吃亏(比如7。29,8。7,10。10这几场空战),自然空战规模增大后,台湾飞行员的战绩会增加,但这同时也很有可能会带来自身损失的加大,这还不计入战争中肯定会有的非战斗损失。如果不能保证每场空战都全身而退,考虑自身的规模,尤其人员的补充,台湾空军对于损失的忍受程度,我认为要比大陆空军低一个档次。
所以,美国人最后将台湾空军的活动限制住,一个方面是不希望局势恶化使自己被过深地牵扯在这个当时远离美苏对抗核心区域的次要地区,另一个方面也是觉得如果放开台军去打,没有明显的胜算,而如果万一败了的话,自己要做的补救、以及对台湾军队和整个社会产生的变数太大。
另外,朱可夫的那句话是形容库尔斯克以后的德国军队,德国装甲部队之后越来越显得疲软也是事实。否则,也就无法解释43年下半年苏军在装备人员损失那么大的情况下,依旧能解放基埔;1944年年初切尔卡瑟一战,德军那么阵容华丽的解围大军最后却没有取得胜利,以至于整个44年春天,在南乌克兰德军都是在步步后撤最后一直退入罗马尼亚境内。而且,库尔斯克以前,德军1个装甲师的反击基本能打残甚至是消灭掉苏联的一个坦克集团军,不过在那以后,哪怕是要消灭包围的步兵师都显得困难重重。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美国人其实贼精明,如果台海大规模空战,不论结果如何,新的米格机型甚至原子弹技术只会更快地被“援助”到大陆。
58年底之前,中苏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当时联合舰队、长波电台、原子弹、甚至核潜艇都在谈判当中。如果美国继续加强台湾空军的攻击力量,只会使大陆更加靠向苏联。
而且美苏同时也正在进行禁止核试验协定的谈判,不希望核技术扩散。
这不是废话吗? 吴法宪自己好意思说自己的空军被人揍了一顿,全靠着美国人才拿下制空权?
至于防空炮火,您挺有意思的,什么都没有的事情都拿来说事?你怎么不去做做功课看看到底高炮有没有打下飞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