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不能想象三鹿会这样 -- 二胡
从wiki上知道三聚氰胺在水里的溶解度是每升3.1克(20摄氏度)。 三聚氰胺的分子式是C3H6N6, 分子量为126,所以氮含量占三分之二。就是说,利用三聚氰胺,每升水里面最多能把氮含量提高2克。
从网上查到蛋白质里面的氮含量平均大概在16%,所以利用三聚氰胺最多能把每升水里面的“蛋白含量”提高12.5克。 网上有报道说鲜奶里面蛋白质含量不应该少于2.9%,那就是大约29克每升吧。
所以这样看来,如果靠掺水+加三聚氰胺的办法,理论上最多能加一半不到的水。我不知道这样干奶农到底能多得多少钱,是不是划得来。
我怀疑这次出问题的地方可能还是奶粉里面添加的植物蛋白里面进了三聚氰胺,这个办法不涉及水溶性,要容易多了。
不过三鹿可能不想把这个问题暴露出来,所以在用奶农当替罪羊。
三鹿的网站就是sanlu.com,你见过那家外国企业是用汉语拼音来做网站的?
随便网上找找就看到了呀...
http://dairy.clii.com.cn/corporation/show.asp?ShowID=1145
2006年三鹿就被新西兰公司控股,2008年还自称民族企业,出了事就变成老外的了,真强
http://sanlu.foodqs.com/web/sanlu/about.html
这是三鹿自己的网站
自己看看吧
出了这种事情,还有什么好开脱的...
国产就是国产,所有的原料来源和加工都在国内,这不叫国产不知道什么是国产。
要批评新西兰控股方糟糕的管理可以,不过把这个标准国产硬和外资控股联系起来,说不通的。
要扣这样的字眼的话,不知道那些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民族工业”汇源果汁的人岂不是无理取闹。
像三鹿这么无耻的企业越早倒越好。
我会为它开脱?!
反正只要所有的原料来源和加工都在国内就行了,谁控股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以先溶于乙醇或甘油,再稀释于奶中,这样可以提高终浓度,问题是鲜奶是要过质检的,这种高浓度的外源化合物是很容易显性的。而且这种方法应该是污染了所有的奶粉,而不仅是低价奶粉。
直接掺入法也有疑点,三聚氰胺难溶于水,直接掺,用户一冲奶,不就暴露了?三鹿应该不至于这么弱智。
我还是怀疑是饲料问题,而且从2007年就有病例来看,这个污染是一个长期的行为
到整个食品行业,老百姓对国家质检的信心会降到极低点,有些事情只是个导火索,政府要还不及时救火,再谈什么民族品牌,恐怕就是贬义词了
冲的牛奶一般都是热的,溶解度会高一些。另外,牛奶其实是一种含大量油珠的乳浊液,有机物在脂肪内的溶解度也会高些,或产生悬浊液。
而如果是在鲜奶中添加,在低温干燥过程中,会出现明显沉淀。
这要考虑到三聚氰胺和牛奶中油脂的接触面积和时间,以牛奶中油脂的浓度,不会让三聚氰胺在短时间内溶解,就好像一个化合物可以溶于100%乙醇,但很难直接溶于10%的乙醇一样,你必需先溶解于100%乙醇,再稀释10倍才可以。不过谁要能弄到三聚氰胺,可以做一个实验就真相大白了。
油滴尺度是微米级。即使不溶解,也会出现晶体吸附在油滴的情况,只有不沉淀,就很难发现。
这样“蛋白质”与脂肪的比例就“对了”。
老百姓管你什么国货洋货?
人家赚的辛苦钱不能被要求去买烂货。
2000年 日本雪印公司奶粉、低脂肪牛奶、酸奶等3种牛奶制品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造成1.5万名消费者中毒,所有产品被迫全部召回。
2002年 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儿乐妈妈(S-26MAMA)孕产妇配方奶粉、爱儿素(NURSOY)婴儿豆基配方粉因坂肠杆菌超标被限令召回。
2002年 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召回一批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学儿乐配方奶粉。
2002年 丹麦产荷兰“多美滋”奶粉受微小金属颗粒和润滑油污染,被全球召回。
2002年 德国“美乐宝HN25”婴儿特别配方奶粉因被检出含有一种可能会导致初生婴儿肠脏及脑膜发炎的“阪崎氏肠杆菌”,而被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要求召回。
2002年 美国雅培近1100吨婴儿奶粉被怀疑受到含细小铁质微粒的0.50~0.75升润滑油污染,被责令在全球进行查封,并进行销毁。
2003年 美国亨氏奶粉疑与婴儿死亡有关在以色列被召回。
2003年 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等西欧四国奶粉、牛奶、黄油、冰淇淋等乳制品内再次被检测出与DDT杀虫剂相当的致癌物质“二恶英”,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2004年 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严重关注。
2004年 美国美赞臣奶粉因阪崎氏肠杆菌奶粉超标被判为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2005年 美国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多批次被查出含碘超标,被迫进行大规模产品召回。
2005年 光明乳液郑州回奶事件,导致产品大规模下架。
2006年 共计10万公斤同一美国品牌的3批奶粉被连续检出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而被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退运处理。
2006年 美国美赞臣GENTLEASE牌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检查出含有金属颗粒,被紧急召回。
2007年 日本明治FU高蛋白较大婴儿配方奶粉,锌含量不符合标准被判为不合格商品,被要求立即下柜。
2008年 因密封不善而导致罐中奶粉被氧化,美国雅培召回两批特殊配方婴儿奶粉。
2008年 三鹿多批次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进行大规模召回。
2008年 制作上等比萨饼必不可少的原料意大利莫扎里拉奶酪被检测出二恶英,目前事件尚在调查中。
1925年北海道制酪贩卖组合成立,开始制造黄油。
1926年改组为北海道制酪贩卖组合联合会,确定"雪印"商标。
1928年开始自造贩卖冰激淋。
1933年开始生产贩卖奶酪。
1939年开始生产贩卖麦淇灵。
1941年与同业种的其他企业合并,改组为北海道兴农公社。
1947年改组为改组为北海道酪农协同股份公司。
1950年"北海道黄油"被分割出去。成立“雪印乳业”。
1955年雪印八云工厂脱脂奶粉中毒事件。
1958年合并clover乳业。
2000年大阪工厂低脂肪牛奶中毒事件(雪印集团食物中毒事件)(破产危机)
2001年以后,在其他公司的支援下,开始事业分割重组。
2001年成立AQLI Foods(冷冻食品业,现在被其他公司合并)。
2002年成立Lotte Snow(冰激淋事业。被Lotte公司收购)
2003年成立Nippon Milk Community Co.,Ltd.。(与明治乳业、森永乳业的合作公司。负责生产黄油和奶酪)
2002年雪印食品公司伪造牛肉产地标示,导致雪印食品公司废业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