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看来质检部门又被三鹿买通了。 -- h5zhu
质检在事件闹大后做得不错,但在闹大之前的表现却很有问题,为什么要被中央和社会舆论狠踢一脚才知道反应呢?
我跟你一样不同意楼主的阴谋论,这次检出的低污染奶粉属于容器破损的‘正常杂质’这种可能性也不大,老兄跟橡树村都说得很清楚了。
楼主还说到安全标准,这个我相信有关部门很快会着手制订的。但在公布问题奶粉名单时强调这个恐怕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讲什么‘低毒、安全’肯定会使大量群众进一步产生‘包庇、开脱’的不满情绪。虽然这仅仅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理性的结论,但处里社会危机的时候政府万万不能仅考虑结论是否理性而忽略群众的情绪。
更何况:
1)污染量低并不意味着那是正常生产难以避免的杂质(前面说过了)。不应该有的东西就是不应该有,不能因为含量低吃不坏人就视而不见。再说关于安全剂量的研究尤其是长期影响的研究并不充分,官方声明里拿这个说事恐怕有点底气不足。
2)污染含量低、不妨碍健康并不意味着这种现象不危险,有关企业无需被关注。在查清并根除污染源之前,没人能保证这种污染会否在部份产品中突然增加,或者因为问题被忽视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我所知道的,好像生产企业只要定期的接受质检的检查就可以了,这岂不是很容易就作弊了么?
这就好像我们公司办公室每月定期20号来楼层查卫生一样,ft,这有什么意义吗?
我想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市场产品不定期随机抽检吧,也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工作。
那种由厂家提供样品,质检来检测盖章的做法,真的没啥效果。
一方面是对新的造假掺假的方法,要有足够的敏感性,像这次三氯氰胺已经成了农民普遍皆知的“秘密”,居然质检还没这个项目,说不过去吧?
另一方面,对厂家的定期检查改为不定期突发检查,增加对市场上流通产品的不定期抽测。
公布消息要尽可能的详尽透明我从来就没有异议,我质疑质检部门的地方是没有附上检验的参照标准。
我不会相信这是疏忽,因为检验报告需要有参照标准是食品和药品行业的基本常识。
你能想象法院的宣判书上不写适用法律的吗?
其他的细节再清楚有什么用?
正规的质检报告上都有参照标准这一条,漏不过去的。
也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罢了
所以这一次只要被检测出来就算,其实很有些冤枉的。
所以一检测出来就认定有问题,还是有道理的。
虽然我并不认可这种方式,检测本身还有一个精度问题,任何一种方法到达一定浓度以下肯定是无法检测的。这样每一次提高检测方法的精度就可能发现一批新的不合格品。
国内的很多事情,仍然不正规。
没标准,而且如果真的检出了但是不公布,风险太大,只好如此了。以后有了标准,三聚氰胺含量肯定会规定一个上限,而且这个上限不会很低(连剧毒的甲基膦类农药,在蔬菜上每公斤残留标准都是零点几毫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