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股市生态与历史收集帖 -- 阅读者

共:💬49 🌺5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做个练习

仅仅是个练习,不会在这个方向走远,因为已经看到了太多的人走在这条路上,能够听到的成功者很少。对我来说,买入暂时低估(短期ROE低于其可预测的长期平均ROE,比如苏宁电器应属此列)的公司,依然是首选。

-----------------------------------------------------------------------------------------

1、5月线与10月线

从2009年1月开始形态改变,敞口收窄,假设不发生大的波动的情况下,10月线将下降300点,因为10月线末端的高点将减少,头部的低点将增加;5月线将上升100点左右,因为末端的低点将减少,头部的高点将增加。这样的话,3~4月份5月线与10月线将交汇,甚至5月线将升穿10月线。所以根据上面的结论,2009年5月线基本上会升穿10月线。

2、5周线与20周线

从2009年2~3月间5周线升穿20周线,运行已经1个月左右。根据上面的结论,5周线将向20周线下降,也就是说3月份会是调整的月份。4月份开始另一个周期。但是下降空间将非常有限。

3、宏观面的逻辑考察

根据宏观面的数据,经济数据趋于回暖,去年4季度的突然休克主要由于“存货调整”,随着存货调整结束,虽然需求依然疲软,产能过剩依然需要消化,但是不会再出现去年那样的加速下滑。风险在于世界经济,风险主要在于金融。外需依然不明,消费基本稳定,基建投资增加,房地产有回暖迹象,这些因素如果再持续运行1季度,保八虽不至亦不远矣。中国央行去年4季度开始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导致贷款连续放量增长3个月,据悉这些货币由于悲观预期的原因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会流连于资本市场。从以上因素考察,2009年会是资本价格上涨的一年,债市、股市都回表现不错。

家园 胡思乱想十三:这是个投机的世界

当政者掌握了印钞的大权,到底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还是逐渐又掌握了控制人类社会组织行为的一个利器?人类社会整体组织行为对这一新的刺激,是会更加驯服还是报以相应的进化从而使得这一工具慢慢失效?

据《滞胀世代》说,在工业革命时代,通缩是常态,因为工业技术革新突飞猛进,生产趋于过剩,而金银货币保持稳定,所以劳动者除了要应对机器取代人而带来的失业问题外,却能享受到通缩带来的好处。这个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被马克思发现并揭示,社会也极度不稳定,从而直接带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实践。由于当政者对货币量没有控制能力,据说,也导致大萧条时代的恶性紧缩。

从金银本位崩溃后,当政者逐渐洞悉了货币的奥妙,常态的通货膨胀和周期性的通缩变成了资本家/发达国家盘剥和掠夺财富的常规手段,也使得如《stocks for the long run》所说,债券收益从70年代开始被资产收益远远的抛下。追述到上一次的格林斯潘泡沫,使得美国乃至世界经济被人工制服,但是无节制的泡沫和汹涌的货币洪流最终导致此次经济危机。bernake此次的定量宽松几乎已经与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几无二致,他能吸取前任的教训么?

我想说的是,当政者操控的印钞权“这次看起来确实能帮助我们避免大萧条时代的悲剧”,而由此引发的货币洪流的“投机性力量”会不会淹没当政者控制人类社会宏观行为的梦想?如果说当政者逐渐利用起来了货币政策这一个指挥棒,“投机性”是不是就是人类社会进化出来的一个新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如果当政者不能收回此时创造的货币,也许世界经济还未走出通缩,就将进入滞胀。如果当政者成功了,无疑是人类对自身行为模式认识和控制的一大壮举,而此间导致的不公平等等长期毒药先忽略不论。保守主义经济学家对当政者此次运用指挥棒的艺术充满了怀疑,认为“天道循环,命由前定”;而乐观的投资者则认为“人定胜天”。

这是个投机的世界,投机的力量几乎与货币政策的发明同时应运而生,投机就是人类社会演进出来对付货币政策这个操控人类社会企图的力量。

投机的对冲基金和金融资本让格林斯潘的货币操控崩塌,而此次bernake刚一宣布收购长期国债,投机力量立刻在商品市场上报以颜色,国泰君安的《signal in noise》认为商品市场的应声而起使得bernake的收购长期国债计划很难实质实施而将只具有心理震慑作用。

具体到2008年的世界经济,为什么经济学家们对其走势几乎集体错判?为什么此时大家都使用了“自由落体式的崩溃”这样的词汇?一个很大的可能,经济学家们对投机性货币的力量错判了。2008年,经济形势已经岌岌可危,而投机资本依然运用这强弩之末的间隙在商品市场上兴风作浪,使得经济学家以及企业都被迫加入这投机性的洪流中,“加紧囤货”,投机资本一朝撤退,企业们则开始了“出清存货”的行动,正是这一集体行为导致了“自由落体式的崩塌”。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洗劫,金融资本对失业资本的高位出货行动。只是还不能明白,发达国家的严重内伤以及金融行业的遭受重创又是所为何来?一轮风暴下来,我几乎相信一定是发生了财富的转移,是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了呢?

据说,存货调整已经结束,面对当政者的强大许诺,投资者和企业已经开始恢复了再囤存货的进程,只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吸取半年前的教训,这次会审慎一些?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要还没见到对岸就先再次撤满了信心之帆?

具体到国内,消费和出口已经不复可以依赖,只有政府强力允诺的基建投资可以让人们鼓足勇气甚至再次乐观。一季度的有色金属和基建相关行业的行情,正是基于这个期待,先行指标如发电量、货币发行量和PMI等也确实已经体现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信心的恢复。只是,我依然未看到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对复苏的路径给以揭示。我们还需要看到更多证据。

一季度鼓气的勇气和投机力量,会平滑过渡到2009年后三个季度的真正复苏?还是我们又将面临一次小型的去库存化?

家园 胡思乱想十四:中国应该可以成为内需经济体

看了比较优势的一点介绍,其实发展中国家存在比较优势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绝对优势。只有发达国家拥有快速的技术创新,拥有迅猛的新产业的形成,他们可以将新的产品卖回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才可以利用自己廉价的人力和技术模仿跟进,发展起来。

说起来,所谓比较优势,其实是比较弱势。

当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开始变缓,他们没有新产品卖给发展中国家,不能维持贸易平衡,就是我们这10几年来看到的情形,折腾,掠夺,和被诅咒。

这个我们没有办法,但是我要想的是能否将比较优势理论套用在中国自己身上。都说中国从今以后要靠自己了,不能再依赖出口,而要发展内需。内需怎么个发展法?是的,今日之中国,人们还是有着蓬勃的欲望,怎么会没有内需呢?我们不是没有内需,或者内需不足,而是满足内需的收入不够。要想人人都有恰当的收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也要利用各个地区,各个产业,之间的梯次。

先进产业、先进地区的人们玩命创新,拓展新的领域,落后产业和地区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为前者提供服务,互通有无,构造坚实的循环,绵绵无绝。

所以,关键问题是,低层次的产业结构过于庞大,而高层次的产业产出不足,我们需要促进高层次产业的发展,而这并不乐观。若干年来,我们造出了一些巨无霸,他们的强项不是创造,而是垄断,而是吸血,吸庞大低层次劳动力的血。

是的,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多层次的地域结构,这样一个大国,相比较小国而言,是有可能成为内需经济体的。但是我们需要自己的技术创新和高层次产业结构。这个恐怕不是靠增进社会福利能解决的。

家园 胡思乱想十五:你被杠杆了吗?

马克思所谓的“剩余价值”的掠夺,从字面意思看,毫无疑问,这是非正义的。而时至今日,该如何理解呢?我想,是不是可以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杠杆来理解。

以简单的财务上的情形来看,一个企业的资本的来源有二种: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债务投资者有优先偿还的权利,所以回报就会少一些,股权投资者利用了债务投资者的资金,赚取更高的收益,却只需要偿还一定的利息,我们说,债务投资者“被杠杆”了,呵呵。但是,这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债务投资者追求安全,所以自愿被杠杆,或者说是关于信息优势的结果,债务投资者也许没有股权投资者那样的对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所以只能选择债务投资。

无论我们做不做投资,我们都是债权投资者,我们存钱在银行,委托银行为我们作债权投资。

另外一种情形,资本家和劳动者,传统的逻辑是,资本家购买了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本家将管理、劳动力、生产资料等组织在一起,赚取的利润自然是自己的。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廉价购买了劳动者的劳动力,赚取了剩余价值。而我们能不能从制度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资本家和劳动者共同投资了一个企业,但是两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劳动者不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逐月拿回固定的投资收益,而资本家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所以能拿回更多的投资收益。跟上面的故事类似,这里面资本家和劳动者有不同的选择,所以有不同的回报。或者,这是不是也是关于信息甄别和判断的区别?资本家拥有的信息更多,而劳动者没有,所以劳动者只能选择保守的投资策略。或者,其实这是个强制的制度结果,资本家根本不允许劳动者选择承担风险的投资方式。比如说,资本家按照出资做股份,劳动者按照劳动力出卖价格做股份,投资收益双方按照比例分成,当然前提是劳动者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不逐月领取工资。

劳动力的价格既然是市场化的,可以认为是合理的,那么问题的关键就不是劳动力价值被压低了,而是劳动者没有按照劳动力价值领回相应比例的收益。

其实,泛泛而言,杠杆或者说剥削无处不在,高等级劳动者也许也是在掠夺低等级劳动者...

家园 关留爪
家园 好文

好文~可惜发现太晚了

家园 胡思乱想十六: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中国

通过上一篇,我们知道,被剥削也就是被杠杆。由此,我有一些猜想或者引申,还有待用数据来证实:

1、高层次的劳动者较少受剥削,跟资本家的谈判能力较强,可以分享一些资本收益;低层次的劳动者,依然重复着18世纪资本主义的故事。例如,高科技产业的研发工作者,曾经投资于获取知识和技能,工作中虽然仍然采用“工薪”的模式,但是已经可以分享一部分资本收益了,我说的不是股票、期权等等。我们考察一下高科技公司和一般工业公司的工资支出比例,大概可以明白。

2、中国2000年后,GDP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出现了“剪刀差”,也许讲述的不仅仅是分配不合理的故事,还有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出口,产业结构低端比重越来越大的故事。低端产业比重大,而这个产业劳动者被剥削程度深,所以反应在曲线上,就是“剪刀差”的日渐扩大。

遭逢此次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结构和模式要调整,中国经济更如是。经济学家们已经想好了出路:1、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增进劳动者福利,促进消费;2、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可以说,这是基于历史和经济理论的真知灼见。那么,哪一条更重要呢?

我想,第二条要优先于第一条。背刀客年前“投资者日志”里给出了两个词条,解释什么叫中国式产业结构调整:

  8、产业升级:就是压缩儿童的头部,使其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关系符合成人标准。

  9、积极的产业升级:就是拉长儿童的身体,使其身体与头部的比例关系符合成人标准。

颇多讽刺,说明产业结构调整不是行政,不是行军打仗,经济规律不可任意揉捏。那么政府是否可以有所为?和风细雨、循循善诱?还是根本市场自有其方向,无须政府过分干预?我们的政府,如果能致力于消除产业升级的障碍,就已经善莫大焉了。不敢求他们有什么高超的引导技巧。

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将原来参与到世界经济大循环中的那部分产业,接回到中国经济体内部,既然外需已经不复往日。从前利用“比较弱势”发展出来的产业,需要寻找我们内部的“相对比较优势”产业来构成循环,我们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产业,则可以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来引进、模仿,从而实现替代外部的“绝对优势”产业。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的鼓励和保护,鼓励是消除体制内的障碍,保护是防止“不平滑”事件出现——国外的行业垄断和政治干预。

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出现相应规模的“相对比较优势”产业,那么消灭我们自己的低端产业显然就不得不为之,这并不需要政府做什么,经济调整已经做到了,正如在广东看到的凋敝景象一样。

至于调整收入分配体制,显然也是必须的,但失去了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创造性的力量,收入分配调整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家园 胡思乱想十七:所谓C浪

我从来没看过波浪理论,但是听得多了,就知道我们现在应该走C浪了,大致的意思是二次探底,而且可能很猛烈。

自从将指数用自相关性算了一回之后,就对均线系统突然有所领悟,至少学会了用均线系统来观察市场,仅限观察,都是正在进行时和过去时,从来没有能预测出来过什么。

去年9月份,从月线上看到,5、10、20月线递次筑底成功,觉得不错,但是唯有30月线居然开始掉头向下,而且30月线在20月线上方这个摆放显然也不太合乎情理,就隐隐觉得这可能会是个向下的吸引力,再加上按相关性统计算出的“年线的周期性”也到了,所以还真相信了会有一个下跌,关键是跌到哪不知道,看08年跌倒5年线大概停止了,觉得:那样猛烈地下跌也就止于5年线,大概就算有下跌,也不过如此,看看5年线,空间没多少...

今天把96~02年的月线拿出来看了看,就发现了一些相似性,几乎同样长度、同样涨幅的一个大牛市,也随后走了一个大熊市,止跌于5年线,又出现一个大反弹,随后就是盘整1年多,然后就再跌,跌到10年线,所以觉得:这跌破5年线还真是有可能。算算现在股指、5年线、10年线的位置,大致是先跌20%,再跌20%,跟这次也有点像。

区别在于,这次是20月线筑底了,30月线开始向下,上次是30月线筑底。只能说,这次的20月线并不一定筑底成功啊。而且两条长周期均线相交,一般会依次态势运行一个长的时间,比如09年5月份20月线下穿30月线,到现在只有一年时间,似乎时间不够,还应该有一年?但是30月线与20月线的空间似乎不足一年时间就会弥合,除非20月线筑底失败?

其实,这都是臆想,臆想图形的重复,或臆想5年线的支撑,极有可能都不靠谱。首先对我的意义就是,5年线可能会失守。图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许这次就不同,也许20月线就筑底成功了。01年还能跌倒10年线,极有可能是二次探底的需要,加上911带来的外围的大溃退。这次会有什么发生,以及会有什么不同呢?

所以说,并不靠谱,市场会对反映经济并最终处于某个均衡状态。均衡到哪里呢?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还是要密切观察宏观经济,比如我们是紧缩并主动调整了,那世界经济会不会缓慢复苏呢?还是会有一个猛烈如911之后的大溃退?上次在10年线盘整了4年之久,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反复,这次呢?会有什么别的么?上次,大致是做趋势投资者的噩梦,确是价值投资者的黄金年代,这次呢?

都是臆想,对我唯一的提示就是5年线支撑不靠谱,可以在20月线、5年线位置做短线反弹,但是需要将中期仓位清空,只留下长期投资仓位。

希望告别2时代的同学们,可能得正视现实,政策、流动性都不支持这样的走势,经济形势呢?国内也不支持,国外还需要紧密观察...

家园 风险系数风别为2:4:10:20

风险系数是怎么计算的?

长期投资和中期投资显然是比较好的选择

起始点怎么算?每一轮投资资金是退出,还是再投入?

家园 08年上海可是跌破了5、10年线的

深圳在10年线止跌。

目前上海也已经 跌破5年线,下到10年线还有20%空间。深圳在5年线附近。

家园 你说的对

不过,上证000001似乎还没跌倒5年线(60月线),深证成指似乎也还有20%的空间?

两个市场的指数还是不太一样的。不过,无论如何吧,求其大概,呵呵,对我来说,这个就是给我一个映像的作用。

家园 风险系数简单计算为:标准差

也就是“波动范围/平均收益”,上面我可能说错了,上面得到的是方差,不是标准差,那么风险系数我是这么算的:

(43.7%/19.2%) : (33.5%/8.3%) : (22.6%/2.5%) : (7.5%/0.35%)

每一轮都是退出,等待短均线上穿长均线,趋势确立,再进入。可是经过实践,中线的周期特性并不明显,反倒是5日线的周期很明显。所以后来,我的短线仓位是这么做的,每次发现5日线掉头向上,买入指数ETF,收益达到2%,递次卖出,如果趋势没确立,-2%止损。这么做,倒是没有套牢的风险,适合风险厌恶型的资金,但是收益不理想。

中线可以利用趋势,但是周期性不明显,也就是说观察5周线,如果趋势确立,买入,但是并没有一个明显的60日的周期,何时卖出没把握。

所以,我的短线仓位只用5日线套利;中线仓位还是自己研判行业和个股的年内可能趋势来做的,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长线仓位则是考察个股的禀赋和当前价格来做的。

家园 5年线并不是60月线

如果讨论年线,还是看年线图为好,例如目前上海年线图上5年线在3181,你如果看月线图,则60月线在2681,差了500点呢

家园 OK,那我说的是60月线,呵呵

多谢指正!

家园 谢谢说明

送花一朵,聊表心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