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老兵观点】为什么中国从宋代开始没有向外开拓的梦想和勇气 -- 老兵帅客

共:💬64 🌺7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老兵观点】为什么中国从宋代开始没有向外开拓的梦想和勇气

说明:这篇文章是应风雨声兄的要求而写的,其目的是说明我所理解的中国从宋代开始没有向外开拓的梦想和勇气的一些原因。按理这篇文章应该作为回复来发,但是因为要照顾原贴的话题集中问题和西西河规,决定单独作为新贴来发。另外,我的帖子一向存在不知道该发到哪里的问题,因此就先放在这里,由斑竹决定哪个版面更合适好了。下面是正文部分。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其扩张与否,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对资源的需要和对扩张成本的考虑。

中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到秦朝,其控制领域从最初的黄河流域中部扩张到了今天的北到长城沿线、南到越南中部,西到四川、云贵和甘肃沿线,这个范围基本可以看作是自然资源丰富区或者低成本区的最大部分,而周围则属于贫瘠区或者高成本区,进一步的扩张可能得不偿失。

在这个扩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对地方的控制和实力平衡问题,解决办法有两个:分封诸侯和建立郡县制度。分封诸侯实现了事实上的多元政治和名义上的共主(如夏、商、周),共主在其实力占优的情况下确实能够控制其所分封的诸侯(西周),但是一旦实力优势丧失,则只能够成为名义上的共主(东周);代价是实力为多个诸侯所控制时产生的经常性的战争(春秋、战国),好处是多元交流所带来的进步(百家争鸣)。建立郡县制度使得全部权力归属中央政权,而最高领袖是皇帝或者皇帝实力的代表者,朝廷大臣只是皇帝的参谋和意志执行者,地方政权只是中央政权的完全受控分支和意志执行者;其好处是实力独占所带来的权力独占,而其代价则是一旦中央政权丧失则没有挽救的机会和由于皇帝昏乱所导致的整个国家不稳和无序以及权力独占所导致的专制、猜疑和上层对下层的敌视与压制。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两个办法各有其优缺点,而后者似乎更优一些(就短期而言,专制的效率的确比较高,虽然它的长期成本也很高),虽然它要解决由此引起的一些其它问题,如君权和相权之争、对军权、资财的控制以及官僚队伍的建设问题等等。后来的历代政权基本是在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和逐渐走向后者,并且逐步试图解决上面所说的几个问题。

秦国以彻底的变法、军功制度和郡县制度而最终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个王朝和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其制度对后世有着莫大的影响。但是其速亡也给后代留下了很严肃的话题:如何保证皇朝的长治久安?暴政自然是不可以的,不用读书人也是不可以的,但是中央政权孤立无助则似乎也是成问题的。

西汉建立,继承了秦朝的绝大部分制度,但是却部分恢复了分封制度,以试图解决中央政权孤立无助这个问题,在分封制度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以后,该制度在两汉走向了衰亡,后来的诸王再也没有汉初的实力。同时,君权和相权之争也在加剧,汉初相权还是很强的,但是自汉武帝起,内朝权力渐大,尚书台/尚书令逐渐成为真正的宰相而传统的宰相不过是备位而已,当然这有个过程,但是这个趋势则是很明显的。这个问题导致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建立可以信任的官僚队伍以便保证皇帝的意志能够真正得到执行,董仲舒所上的天人三策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恰好为皇帝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当然这个时期的儒家还不仅仅是驯顺的皇家奴仆,但是公孙弘这样的儒士和后来历代儒士在这个方面的努力则使得儒家逐渐而彻底地变成了驯顺的皇家奴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逐渐从口号变成了事实。

权力独占需要的不仅仅是独占现实的权力,还要防止可能的权力挑战者。权力挑战来自于实力,而实力则来自于财力和军力,因此中央集权王朝必须严格控制商人和军人的实力,这是历代中央王朝重农抑商政策和分散压制军人权力政策的理论基础。为此,中央王朝需要经常设法压制和掠夺商人的财富和压低他们的社会地位,这就使得历代王朝都无法完成商业的积累和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军人的权力。西汉军事长官是太尉,但是调动五十名以上的士兵则需要皇帝的命令,因此太尉本质上只是军政部长而不是军令部长,更不是总司令。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导致了军阀势力的崛起,等到军阀之间的混战大致有了结果,东汉朝廷就再也没有存在的理由了,这是丧失军权导致丧失政权的第一个例子。而后面的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则一再重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在这个期间,儒士随着世族的瓦解而再次成为官僚队伍的主要成员和候选人。

隋朝在政治历史上并没有很重要的地位,很重要的则是唐朝,它的发展和经验直接影响了后代诸朝。

唐朝起自西北,定都长安,国都的位置决定了它必须经常面对北面和西方的威胁,唐朝在西面的拓边可以看作是为了击败突厥和吐蕃的威胁,军镇和节度使的设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唐初,边镇将帅不久任、不多任,以防止军人坐大、专权;但是自玄宗开始,这个规矩被打破,从而形成了军阀,安史之乱实际上意味着唐朝作为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不复存在,后面的唐朝诸帝都是在为恢复统一而努力。科举制度始自唐朝,其目的是选拔王朝的官僚队伍。开始还有多种考试以便选拔各种人才,但是很快就变成只选择文士,同时做官还可以荫护自己的子弟做官。因此文人只为应试而读书,只为做官而努力,和政府的需要就逐渐相脱离了,文人集团逐渐成为只关注自身需要而不关注政府需要的一个寄生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不仅自己内部朋党相争,同时还努力压制集团之外的其它势力,如军人、商人等。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日渐严重,并最终亡于藩镇(唐亡于梁王朱温),后面的五代十国不过是这个藩镇割据的衍生和发展,直到北宋的统一。

北宋得国于后周,本质上不过是军权的转移,因此得国以后一方面厚赏宿将以分其军权,一方面频繁调动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战力低下,同时还努力压低军人地位,甚至使之成为失业人员的收容所,使之难以获得社会的普遍尊重。同时还厚待官僚,使之待遇和职责相当分离,成为文人集团的最佳牟利场所,造成了两宋严重的冗官、冗兵问题,这个问题导致了两宋长时间的财政困难,以至于不得不放松对商业的压制,但是两宋的商业政策是以战时政策来获取超额利润,其代价则是损害了长期的经济环境。文人地位的高上和军人地位的卑下、冗官、冗兵问题和财政困难使得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保卫自己,遑论扩张。

宋亡于元,蒙古人质朴而来,质朴而去,政治上几无建树。

朱元璋起自寒微,依靠政治手腕建立明朝,自身的无知和暴虐的天性以及病态的猜疑将中国传统治术发展到了极致,也就是思想专制、猜忌军人、以文臣为奴仆、压制商业,在诸汉人中央政权里可算是最愚昧黑暗的一个。为了压制商业和可能的海外势力,甚至曾经实行禁海政策。朱棣本质上并不比朱元璋强多少,对于可能的反对势力防范甚严,历次北征蒙古多是他御驾亲征而不相信武将。这样他就不可能放心地开展对外扩张和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不过是为了宣扬国威和可能的搜寻建文帝下落。宣宗短祚,仁宗继位,一心守成而趋向保守,放弃交趾和停宝船都是他的杰作。其后明朝诸帝,因循祖宗成法,自然不会关心向外扩张。

清朝继明而起,处处遵循明朝成例,以自守为要,直到鸦片战争,一败涂地。

上面简单叙述了历代的一些情况,总结起来就是:由于权力独占所导致思想专制、猜忌军人、以文臣为奴仆、压制商业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停滞状态,对外扩张可能的高成本以及对权力独占的可能不利使得政府多数时间内对于扩张不感兴趣,因此这段时间内,海上交流多半出自民间,它可能曾经是活跃的,但是由于政府的强有力的压制,它的活跃不可能长久。

上面一段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它的一个推论就是:在一个独立文明的区域内,长期的权力独占所导致的严厉专制会导致这个文明的停滞和萎缩。这个问题的根源是长期的权力独占,它不是某些人的善意改革所能够改变的。

通宝推:ccceee,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科举禁锢了整个民族。

所以中国没有自然科学的发展。

要是宋朝在武器方面能有所突破,岂有惧怕金元之理?今日之美军,要使用一样的武器跟我军练练,怕也是。。。

家园 说来有趣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高峰期恰恰是宋代,一个原因是军事需要,另一个原因则是冗官所导致的官员空闲。

家园 帝国的结局大抵如此

看看汤罗列的全部例子,哪个能逃得脱这样的宿命?至多也不过是权力的占有倒底是一个,一群人,或是一个民族而已。

家园 宋朝的文化科学算是繁荣的

虽然如此,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终于还是题不过蒙古的铁骑。火器方面似乎作用没见到。

当然,如果一直按照宋朝的路子下去,时间久了会有所改观也说不定。另外,宋朝的科举也还不是完全没用。还有,皇帝也可以逛勾栏,似乎还算是佳话?

家园 汤因比的例子里是找不出乐观来的

读他的书看到的都是倒霉蛋。

家园 看见这样的大题目就害怕,蓝的绿的还是区别很大噢
家园 蓝的绿的?什末意思?国民党民进党?
家园 是不是还可以再深一点。你所说的现象,规律以及体制上必然性问题我同意

但这之后的文化乃至人种,我认为是更深层次的原因。什么样的群体才会有什么样的制度。也许这超出了历史研究的范畴?

家园 天大的题目,不过应反过来问一句

中国为什么会有向外扩张的时期?俺觉得这样问更能达到问题的本质,即中国向外扩张时期是很短暂的,弄清楚这几个短暂的时期更容易些。

中国对外扩张的时期只不过是秦始皇、汉武和唐贞观到开元时期而已。

秦始皇的扩张是向岭南,这完全是他老人家个性使然吧,当然也有征百越越过南岭的因素。

汉武是对匈奴的反击,唐初也是一个道理,只是对手变成了突厥。此时中国的军事实力都超过对手(原因嘛,俺在其他贴子已经说过许多了,老兵兄也有精彩的分析),而且都要维护丝绸之路,因此保有了对西域的占领,当然与当时皇帝的个性也有关系。这几位都是好大喜功的人,不惜国力民力,图得就是一时的痛快,摞下个烂摊子。

以后吸取了这几位的教训,兼宋朝的对外贸易主要来自于海上,没有确保丝路的目标,当然根本想不到要去占领那一大片荒漠。占领了做什么呢?人口数连内地几个大府州都不如。

如果蒙古的元朝算中国王朝,此时当然扩张得最厉害,蒙古人的天性使然。

清朝的解释同上。

家园 他普通话说得不好,你多包涵吧

蓝的=男的

绿的=女的

家园 我觉得古代中国,政府意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发展

例如魏晋清谈、南朝佞佛和北朝崇道都是政府行为,却对文化乃至人群的性格发展很有影响;但是最重要的乃是独尊儒家、科举取士(特别是明清的八股取士)和儒士的奴仆化,这等于是政府有意压制和束缚社会思想的发展。

至于人种,我想和社会发展关系并不大,否则岂不成了种族主义?

家园 扩张史应该从黄帝部落的侵略开始算起吧?

把原本分布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歼灭的歼灭,流放的流放.....挺有魄力的,呵呵呵

西周外族武装,颠覆商政权,又算一次吧?

秦的扩张也不仅仅是南向,靠武力夺取河套匈奴地盘,也该算是扩张吧?

家园 宋朝的问题我看是这个

文官集团、武将集团、清流集团互相掣肘,彼此排挤打击,没有形成共同的利益认识,自然在决策上也是朝令夕改,形不成统一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家园 中国历史上的扩张期并不短

一。从三皇五帝一直到秦始皇,始终是在扩张,但是到秦始皇时,遇到了自然边界,也就是大海、荒漠和崇山峻岭。

二。汉唐扩张都是通西域,属于军事征服、前线和军事基地性质,但是很不稳定。

三。蒙古和元朝应该算是两个。蒙古包含了元朝和四大汗国,元朝的直辖地并不大于今天的中国(当然要加上外蒙古),而且蒙古的扩张期基本是在元朝建立以前。

四。清朝对新疆的征服源于与准葛尔的战争和军事征服,这倒是稳定下来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