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历史的一些胡思乱想 -- 纪琮
赤壁之战决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那么,何以作此断言呢?本文将对此作更进一步的讨论。
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莫过于刘备。是役后,刘备“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荆州七郡,刘备得其四。琦卒后,刘备自领荆州牧。此后,刘备以荆州为据点,西征益州,三国格局终成大观。刘备成为争天下的一极,对当时的政治格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刘备据荆州与孙权东西呼应,吴楚一家,建立起一条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这意味着曹操再无可能越大江一步。当然,此时曹操亦非完全无机会。只要曹操西取益州,就可以突破长江防线,获得平定江南,一统天下的机会。只是这个机会已微乎其微,刘备也好、孙权也罢,都不会将这个机会让于曹操。更可笑的是,曹操在此时,仍然固执地发动第二次南征,结果在濡须与东吴战成拉锯。
孙权也是赤壁之战的赢家。赤壁对孙权的意义不只在于江夏、南郡二地。更在于人心。赤壁之战前,曹操挟破二袁之威,其声望、威信无可复加。天下闻操之名莫不胆寒。曹操入荆州后,孙权问计于臣下,“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又“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孙氏居江东虽历二世,人心归附。但面对曹操的虎狼之军,有琵琶别抱的念头在所难免。何况对于江东士族而言,曹操和孙权并无区别,谁强大就听谁,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而赤壁一战,一扫江东人的恐曹症。孙权在江东的威信达到新高度。江东士族对孙权从此死心塌地,再无贰心。故当曹操发动第二次南征时,他所面对的一个内部团结、上下一心的强大敌人。
既然谈到二次南征,就顺带讲一讲。在我看来,濡须之战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曹操发动第二次南征与其说是为了平定江南,倒不如说是为了挽回赤壁之败的颜面。战争的目的如此不纯,从高级军官到普通士兵亦不会卖命。何况赤壁一战,曹操损失了荆州水师。打一场没有水师的水战,曹丞相真是太有才了。
我们看四十余年后的西晋灭吴之战。西晋发六路大军,战线西起巴蜀,东达大海。以王睿率领的巴蜀水师为主力,顺江而下,杜预、胡奋、王浑、司马伷率陆军沿途配合。晋军水陆夹击、由西向东逐一攻占吴国在长江中上游的全部据点,最终实现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我们看西晋灭吴的战争部署遵循的就是“自西向东,先益后荆”的原则。事实证明这是极稳妥的必胜之道。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欲取江南,就必先控制上游,而后水陆并济、东西呼应、多路齐发,方能收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游突破口的选择也在不断变化。曾国藩平长毛时,安庆就成为这样的突破口。但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安徽并非南征的康庄大道。淝水之战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当时,欲取江东,必先取荆州,而欲取荆州,则又要先取益州。西晋灭吴就是遵循这样的路线。
荆益因有如此的重要性,而被当时各方势力所垂涎。刘备自不用说,诸葛亮在《隆中对》已明白道来。曹操也不用说。只是曹操似乎忽略了益州,而对荆州又太过心急。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曹操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以至失去了唾手可得的天下。不过曹操在刘备入蜀后未及时进攻,是可以理解的。首先,蜀道的险要令曹操却步。在险峻的蜀道一个关隘一个关隘的攻拔,费时费力,弄的不好,陷入崇山峻岭难以自拔,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其次,孙权对合肥的进攻,让曹操难以下决心弃孙权于不顾专一对付刘备。设若孙权趁曹操身于西蜀险地时,攻打合肥,关羽又兵犯宛城,那时真哭都来不及了。因此,曹操只有首先解决孙权的北犯,才能抽身对付刘备。事实也是如此,建安“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一年后,建安二十三年七月,曹操起兵讨伐刘备。只是此时的刘备羽翼已丰,已难图之。
我这里要对孙权作详细的分析。因为在魏、蜀、吴三家里,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最高。益州亦是东吴渴望获得的宝地。
我们先谈益州。因为荆州实在太过重要,我们留在后面细说。孙权、周瑜君臣对益州的垂涎是很明白的。周瑜对这个问题讲的很透彻:“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可惜天妒英杰、使其早夭。读书至此,为公瑾一叹。
今人谈论三国,总把焦点关注于曹操、刘备,再不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仿佛孙权只是时代的看客。仿佛这天下就应该属于曹操或是刘备。其实孙权亦是不世的人杰,雄才大略堪比汉世祖。曹操一阉宦之后,刘备贩履织席小儿,都可以有问鼎之心。孙权出身江东世族,为何不能与天下英雄一争短长,逐鹿中原?只因偏居江东一隅,未有一展平生抱负与才干的舞台。故只能忍辱负重,求为一方霸主。但在赤壁之战后,上天似乎将眷顾多分给了孙权一些。孙权终于有了争霸天下的机会。于是有了周瑜的一席话。君臣二人定下逐鹿中原的计划。计划最终未能实施,固然有周瑜早亡的原因。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越过刘备。
刘备的坐大让孙权既喜且怒。喜者是从此有了联合抗曹的同道。怒者是逐鹿中原的路上又多了个竞争者。只是争霸天下那还是未来的事,眼下发生的事更让孙权怒火中烧。刘备竟先下手为强得到了益州,而且还霸着荆州不还。失去了益州,不过是失去了逐鹿天下的希望。失去了荆州却要危及江山社稷。若让刘备居有荆益,就意味着一半天下落入刘备之手,更意味着孙权从逐鹿中原的大戏中提前出局。刘备成了孙权最大的敌人。
荆州居吴会上游,是江东的西部屏障。从荆州到吴会,沿路并无险要可守之地。失去了荆州就意味着东吴门户大开。敌水师可以顺江而下,直指建业。陆路可越过豫章平原进占浙北,直插吴会腹地,成包抄之势。故荆州实是关乎东吴政权的生死存亡。这就是为何东吴不惜与刘备决裂也要袭杀关羽夺回荆州的原因。
对于袭杀关羽一节,世人颇有争论。有人认为吕蒙短视,眼光不及鲁肃。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其实,无论吕蒙还是鲁肃,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东吴政权的长治久安。鲁肃当初借荆州与刘备与吕蒙杀关羽夺荆州,时易事变也。
鲁肃当时借荆州与刘备实为无奈权宜之计。首先、刘备当时已然控制了荆州四郡,不答应刘备的要求,必然发生冲突。孙刘鹬蚌相争,结果是曹操渔翁得利。其次,曹操虽有赤壁之败,但“威力实重,(孙权)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结果亦如鲁肃所言,“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但刘备虎狼之主,其志在统一天下,恢复汉室。孙刘如今虽是一家,但将来必有刀兵相向的一天。荆州之于东吴,就如燕云十六州之于北宋。将荆州交于他人,就意味自动放弃战略主动权,东吴的生死都操之于他人,而不能自专。鲁肃对此亦是明于心腹。所以才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及至吕蒙时,情势更急。“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至于夺取荆州的利益,则是“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吕蒙此论,实谋国之言。事至此,吴蜀交兵,已不可避免。
诸葛亮的《隆中对》历来被人称颂。只是诸葛亮轻视了孙权。在《隆中对》中,所谈的都是曹刘两家,孙权如隐形人般。完全没有考虑孙权的立场。没有考虑到荆州对于孙权的重要性。最终,诸葛亮为他的轻视负出了不必要的代价。
吕蒙袭杀关羽,破坏孙刘联盟,从刘备的角度来说,是不顾大局的行为。但吕蒙作为孙权的臣子,他当然要为孙氏的江山、东吴的社稷谋划。
文章至此,已尽尾声。围绕荆州、益州发生的种种故事,实为三足鼎立格局下,魏、蜀、吴三方博奕的生动写照。三国的出现,形成了汉末以来政治势力的新均衡,新秩序。任何一方企图破坏这种均衡的行为必然会招致其它两方的制止。这是三足鼎立格局的必然,是历史的必然。而这一均衡秩序的形成都始于发生在赤壁的那场战争。
三家开国之主中,孙权在位时期最长。而且他年龄比曹刘要小得多。曹刘先后去世,对他来说应当是有了充分的时间和舞台。但是他干了什么呢?答曰:除了曹魏对他的进攻,他就是在边界上和曹魏小打小闹,什么都没干。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第二次进攻合肥,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如果说曹丕是二世祖,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孙权可是被曹操称赞过“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当诸葛亮在不停得经营北伐,他却缩在自己的老窝里过皇帝瘾。呵呵。被别人当成隐形人也不奇怪啊。
一般来说,在此后四百多年的乱世中,江南政权很少能够北伐成功。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江南政权的基础是勉强整合在一起的各大世族。他们在有外敌入侵时或还能团结一战,如果要他们向北发展,则稍一挫折就要打退堂鼓。
但是诸葛亮的政权基础也不比孙权好到哪里去。诸葛亮以一权臣能够做到的事情,孙权却做不到。这不能不说是孙权自身的原因了。
孙权以优势兵力拿不下合肥,反而几乎被反包围成功。从此东吴基本放弃从东线北伐的意图,只能保持守势。在此情况下夺取荆州就成为孙吴的必然选择。蜀汉的原先方案和六国联合伐秦一样,缺乏共同的利益交集,进入相持阶段肯定解体,除非东吴能够在江北获得稳固的立足点以取代荆州的地位,否则荆州之争是无法避免的。
诸葛亮时代,蜀国的政权是把持在荆州士族手上。益州士族领袖李严被诸葛亮整的半死。益州士族在当时是没啥发言权的。荆州士族有北伐的需求,和诸葛亮的利益紧密相连。
即使诸葛亮死后,继任的蒋琬、费祎也都是荆州人。
其次,诸葛亮的北伐打的是恢复汉室的旗号。这个旗号传承自刘备。恢复汉室是刘备起家的本钱,是蜀汉政权合法性的来源。因此北伐就是蜀国政权的执政纲领,“以北伐为纲”。反对北伐就是现行反革命。诸葛亮死后,虽然蜀国内部对北伐颇有微词,刘禅对此也是兴趣缺缺。但谁也不敢公开反对姜维的北伐。
吴国统治集团没有这样的革命使命。对于江东士族来说,保住自己的利益就行了。要让孙权说动江东士族支持他像诸葛亮一样全力北伐,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孙权要真这么做,他会被江东士族轰下台。
在那个时代,士族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张昭有次跟孙权闹矛盾,一言不合,直接甩手不干。孙权没法子,只好向张昭道歉,好话说了一车,才把张昭说回来。
就算孙权不愿,曹操拿下襄阳,新野之后据守应该没问题吧。以孙权当时的实力,自保尚且困难,估计也不敢主动去摸老虎屁股。如果这一轮利益交换就此为止,曹操方面还是最大的得益者,至少他夺得了荆州中最富庶的地区襄阳,新野,并大败了刘备,重挫了刘备的军事力量,也大大压缩了刘备的生存空间,孙权则基本上不输不赢。
《三国演义》里面说的是酒后误杀了个刘姓官员,此人屯田等有功勋。这个刘姓官员本人是存在的,也确实屯田等立有功劳,也是赤壁之战前后去世。什么都对,就一点不对:他不曾随曹操南征,当然不可能被误杀于赤壁了。罗贯中也算得上是妙笔生花了。
费祎就不感兴趣,主政时每次不过拨给姜维万人。这点兵力小打小闹,不可能得到有意义的战果。姜维大举北伐是费祎死后的事情。即使如此,谯周也公然写了篇《仇国论》出来。
曹操如果就此打住,不过江。赤壁之战自然不会发生。但荆州7郡,曹操得两郡,刘备得一郡。剩下的四郡就会被东吴吞下。然后东吴西取益州,结好马超,曹操要头疼了。
曹操如果不去打荆州,孙权就没机会吞并荆州。让刘备和孙权为了荆州拼个你死我活,不是很好?
口头反对有什么用,关键要行动。费祎敢对姜维说不吗?
诸葛亮每次最少也三万人左右,万人这种级别的行动根本上就是小打小闹,很难称得上北伐。作为一国的北伐,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给双方造成一定影响才有实际意义。蜀汉如果派个骑兵连去曹魏抓舌头,三天两头可以干吧,是不是就可以算三天两头“北伐”?规模太小对于双方根本上没有实际意义。姜维可以把它算北伐,在费祎眼里也就是给你点兵力,让你去边境弄些边境纠纷,小规模骚扰而已。
费祎当时录尚书事,蜀汉军政首脑,把军事行动限制到这个水准已经是事实上的不同意。公开否定与否,也不过就是口舌之争。这种事情是谯周那样不掌握权力的人干的,费祎没必要干这个。
我的回贴主要是谈吴蜀内部对待北伐的态度,而且主要是谈诸葛亮时代。而不是谈姜维时代。
费祎不支持,但也不敢公开否定,就说明北伐在蜀汉内部仍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是个高压线。当权者去碰它,一定倒霉。
相反,吴国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张松入见曹操是在曹操得荆州前后,如果曹操当时见好就收,有可能可以顺流而上拿下益州,比从汉中硬啃益州要轻松多了。那样即使赤壁败了,控制益州刘备也不可能成为独立一极。
一万人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您觉得是北伐,我觉得这种“北伐”徒有其名而已。
很显然费祎对大动干戈去夺取陇西是反对的。至于诸葛亮时代,确实没什么反对者。到了姜维时代,明确的反对声音可不少。《仇国论》这种公开否定,255年夏北伐前征西大将军张翼“廷争之”,262年最后一次北伐前右车骑将军廖化不也说他玩火自焚:“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将何以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