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远征军中的中国翻译官 – 答一位网友的咨询 -- 萨苏
适前,有朋友得知我手中有若干远征军的老照片,因此来文咨询,内容如下(因未获授权,故此涉及人名部分删除)
抱歉打扰了。。。想请问的是:那些照片有没有摄有随军翻译的(当时给美国人当翻译的,尤其是司令部等领导机关的翻译和涉及保山那一段的)?知道你为这些照片已经非常忙碌,只是情难自禁:先祖父当时是中央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因为一口流利的英语被选为翻译参加了远征军,到过保山,后来一直在司令部(因此未能亲自上前线杀敌,引为终生憾事)。他生前也念念不忘保山一役。可惜他生前却因为这段历史备受不公正待遇,空有才华不得施展,终生未能尽展才华以报国。虽然抗战胜利60周年国家终于颁发金质奖章表彰他的贡献,他却未能看到(当时祖父已逝)。而因种种愿意,祖母生前虽知道有国家颁发了这样的金质奖章,却因为官僚拖延,终未能得一见。每念及此,家人都痛彻心扉。祖父当年英勇,却因战乱自己未能保有任何相片以记录当年英姿。如果萨兄有这方面的资料,待萨兄有空时能否告知?
这样的要求,老萨何敢怠慢,虽然匆忙中尚未对这批照片进行较好地整理,依然从所存中检索。由于中国远征军部队中有大量美英军协同参战甚至担任指挥职务,所以有大量中方翻译人员的影子。他们随同部队转战瘴疠之间,成为盟军间重要的沟通纽带。不过,这些翻译人员多出现在从印度向缅甸进军的部队中。在保山方面,也就是云南远征军方面的照片较少,这大约因为其照片来源主要为随同中国军队作战的美军官兵,而云南方面美军官兵的数量大大少于印度方面。
在云南的远征军中美军则开辟了军事翻译学校。对于从内地空运来大批翻译人员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用语,并就地在中国军队中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英语培训,产生了若干“速成翻译官”。
英美参战人员拍摄的中国翻译人员培训班 两名美国军官在上语音课 翻译人员也要熟悉武器,这是在对他们培训布伦式轻机枪的射击原理 美军执教的军事翻译学校
美军评价这些中国学员“eager and attentive(求知欲强,学习认真)”,“Their study here makes them expert interpreters in the U.S. training program for the Chinese Army.(在这里的学习使他们在当地中国军队的美械化训练中很快成为优秀的翻译人员)”由于这些人员的努力和牺牲精神,他们此后在前线和后方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上的图片来自于1945年3月出版的《The China Lantern》第七期,这本杂志的原本,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可以借到。
在我收集的图片中,保山司令部方面的翻译人员,在下面这张照片上出现。
这是1944年9月8日,美军通过中国翻译人员审讯腾冲战役中的日军俘虏
身穿翻领美式军服的中国翻译,就来自保山司令部,或为这位网友祖父的同事。这位年轻潇洒的中国人,让我们顿生“遥想公瑾当年”的感慨。
向您的祖父致敬,也希望我提供的资料能对您的家人有所安慰。
[完]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那年代的人英文水准还是不错的
我爷爷当年就经常批判我英文连他中学毕业时候都赶不上(其实我英文还可以,糊弄鬼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以下怀念一下我爷爷吧
我的爷爷在3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大学
然后也算是投笔从戎吧
按他自己的话说:“当年不是投共产党就是投国民党,反正总是要投一个的”
然后抗战的时候一直在云南周边活动,我的父亲也是在昆明出生的(1944),当时的职务是情报参谋,其实跟联络官也差不多
可惜很多事情他从来不说,只知道1948年我奶奶去世之前一定要回到家乡(吉林),于是他就带着孩子陪着我奶奶从北京回吉林,路上我奶奶就去世了,于是只好带着棺材和两个孩子回去
然后就在吉林蹲监狱、上山下乡(替我姑姑,不过也算躲过了文革)等
文革以后被发展进了民革
有的时候看到报纸上出现郝柏村的名字也评论一下说当年这小伙子如何如何:)
他一直都能够平和的看待事情,是我一直很佩服的。
当然,他也有很郁闷的事情,大概是九几年北大校庆的时候吧
他想趁着自己身体好回北京看看
于是就给北大的校庆办打了个电话咨询一下
大概是校庆办觉得他年龄太大而且也没什么影响
就把他拒了
我一看吓一跳,呵呵,怎么这个还要“质询”啊?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昨夜发出的求助,今早已看到萨兄专门为此写的回复,真的当时即热泪盈眶。其实早已知道,能找到当年照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时求助也只是抱着万一的祈愿。承蒙萨兄相助,不胜感激。相信祖父祖母在天之灵,必也是无限感激。
当年和祖父一同被选中的100个大学生,活着看到胜利的不到一半,而他们中的很多之后也饱经磨难。倘若他们知道仍有人记得他们,想来也会欣慰而笑吧吧。
--我谁
老萨这真是金矿啊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老听长辈说日本人打进来以后就祸害老百姓,经常抢了老百姓的牛吃,煮一大锅牛肉喝牛肉汤,喝完了就把肉留给村民了。
地点是冀中
这个饮食习惯是不是真的有呢?
却知道英国人的一个习惯 --
给他炒面吃,他不肯吃。我们吃了,他也就吃了。
给他水喝,他也不肯喝。我们喝了,他也就喝了。
给他烟抽,他也不肯抽。我们抽了,他也就抽了。
-- 雪马里战斗后抓到五个英国俘虏的志愿军老兵说的、。
问好!
但是,没看懂印文。。。
“一衣带水听波动,
西望长安万里沙。”
是萨兄的作品,后两句没刻,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