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茅于轼又发新见解了——中国不应紧守18亿亩耕地红线 -- tpcop
你的史册?
无论河友们观点如何,在论坛上、河规辖,都是可以讨论的。一个退休在野的经济学家的农业粮食观点远未到达国家政策执行的程度,在文字层面据理反驳就足够了,但似无骂人的必要。退一步说,即使情绪上火想骂人,那么到茅于轼的博客上去“面对面”,或许会让茅于轼重新思考自己的观点。
既不能放开,也不能抓死,是个复杂的问题。
一刀切的问题不少。
从土地扯到人口,从茅扯到中山,引来河里的人口问题专家,真是发散性讨论,受教了。
过去河里有个东东山,也是人口问题专家,不知道是不是您的同门?
我对人口问题没有定见,看你们争来争去,不得要领。
我感兴趣的是,人口首先是个数量问题,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不知道您手头有没有这样的模型。
如果认为历史上和别国发生的情况可以借鉴,那么建立一个历史模型来模拟一下中国的人口进程,可以成为论辩双方共同用力的地方,互相攻击对方模型的弱点,最后形成若干个基于较少的前提假设的稳定的实用模型。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认为,这才是严肃认真地讨论人口问题的正途。离开坚实的模型,单靠激情和支离破碎的数据,是支撑不起来一个严肃讨论的。
如果认为人口问题不能通过模型来研究,纯粹是个社会心理问题,那我也受教了,就此打住。我是个小小的社会细胞,自己照料得过来自己。
您有足够的激情和时间来讨论人口问题,还望拨冗回复,让我知道您的研究思路,看看我们是不是走在一条路上。
何时,何地,因何,颁发何奖?为何不见于历史记载?爱因斯坦年谱,西西河友读过的甚多,没人提到过这个故事。
希特勒倒是在奥运会上给杰西·欧文斯颁奖吧。
1933年纳粹掌权的当年,老爱就离开纳粹德国了。
要是我等小民在现场,少不了又要“掌掴”,掌的不是他的操守,本就是用人钱财与人好处的生意,掌的是他职业素养,这么差的水平让人家基金会笑话,“你们中国出不了经济学家也就罢了,怎么连个口舌蛊惑之徒也找不出来?大不了蒙着脸去公厕耍小广告么”
俺们最和谐了,打脸不好有辱读书人斯文,不如打pp来的痛快
你以后说话客气点。
这位砖家叫兽这么快就忘了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的事实了。
看看“福特基金会”资助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鸟。
土共转向最快的。
一旦他真认定计划生育该取消了,中国人生孩子的速度会让你吃惊的。
当然下这个判断不容易,不过一件事多半本来就是筹备时间长于实施时间的。一条铁路,从立项建议、预可研、环评、可研、立项、选线、地质勘探、设站选址、征地拆迁,一连串扯皮花的时间,远远长于从开工典礼到开通典礼的时间。
他们是真心希望这个民族自我阉割,自我灭亡的。
荒谬的言论, 不过是仇恨的发泄而已。
认识社会学的mm,做的就是老龄化问题,曾经深入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只说常识,我的孩子如果还是单生,他有六个老人宠着,可是将来呢要养六个老人。你可以说你孩子上哈佛上斯坦佛,出来就是年薪几十万刀,可使整个国家的老龄人口怎么样?那个计生委给出的算法是有问题的,人口曲线一旦落下那就永远别想拉起来了,不要以为中国人口两三亿就能过美国人的生活了,部门利益害死人!当年计划生育政策抑制人口高峰也算是立过功了,可是三十年了政策不作调整,还在疯狂的自宫,说不好听的,现在的计生委根本就是借着当时的一个拍脑袋国策养的几十万寄生虫。
我不是精英,小打工一个,你们可以查我的发言,我铁杆的TG派。
关键点在于对人这个因素如何的考虑。
市场经济学的概念,人和耕地都是商品化、资本化的东西,忽略掉人具有的人性的概念。所以人口的数量质量人文概念都是由市场来调节,饿死是市场的手段,贫富分化是市场的作用。这些都与道德无关,只跟市场有关。
对于一个忽略掉人性的半路出家的经济学家来说,对一个快要入土的脑袋是否还能正常思考的老头来说,胡言乱语也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了--只要能带来经济利益,有人出钱,那说些疯话也是合理的,因为市场给他开价了。
在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要素替代的机制下,茅老先生如果家里有钱的话,基本不会发生所谓的饥饿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要素替代的机制下,茅老先生如果家里有钱的话,基本不用在家里弄个马桶争决上厕所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要素替代的机制下,茅老先生如果家里有钱的话,基本不用给自己买车解决上下班乘车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