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发动机看猎鹰之误(上) -- 忘情

共:💬58 🌺15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发动机看猎鹰之误(上)

本文发表于《兵器》2009年第1期。我十月份写过《闲聊猎鹰、K8、初教及其他》,本篇其实是当时与洪都技术人员的辩论整理稿。详情我会在接下来的《相亲奇遇记》第十七集《一团乱麻》里讲。因为我无法搞到几种发动机的售价及其他数据,在网上寻求帮助也未果,因此全寿命分析这一块没法深入比较。

以下是正文

一、双“鹰”之争,“山鹰”领先

随着我国引进和自研的第三代战机陆续入役,空军急需合用的新一代教练机。

在这种背景下,贵航和洪都几乎同时启动了新一代教练机的研制,但两家走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

贵航的着眼点是短,平,快,立足于小步快跑,低投入,低风险,力求缩短研制周期。“山鹰”是在歼教七的基础上,采取一些国内成熟技术和成品,比较注重改善低速性能,并且适当兼顾了大迎角飞行性能,这两样指标将直接改善飞机的起降性能和盘旋性能,另外还着力改善了飞行员视野,改变了歼教七后舱教员必须使用潜望镜的窘境。为了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山鹰”甚至直接采用了歼教七的后机身,就连发动机也直接采用涡喷13,没有上更先进的昆仑。也正因为如此,“山鹰”项目的进展极快。获得了上百架订单。在国内双“鹰”竞争的格局下,“山鹰”取得了领先。

洪都的 “猎鹰”是一种全新设计的、完全针对第三代战斗机的特性而设计的高级教练机。大边条加翼身融合设计,电传操纵系统,双发布局,高机动性,大迎角飞行性能相当突出。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电传操纵系统,飞过“猎鹰”的试飞员一致反映整架飞机操控品质优良,感觉非常“好飞”。相较于仍采用传统机械液压操纵的“山鹰”高教,“猎鹰”在这方面优势明显。其综合技术水平完全达到了国外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

二、“猎鹰”进度的一再延误

作为一种采用了先进气动布局、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和拥有较大速度范围的高级教练机,其在完成飞行训练任务的同时还具备很强的多用途改进潜力,如果“猎鹰”能够顺利地按计划完成研制试飞,如果其所采用的AI-222K-25F发动机能够顺利地实现国产化,那么,“猎鹰”将会是中国新一代军机中同时具备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先进机型,完全可以繁衍出一个用途各异的庞大飞机家族,其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猎鹰”于2003年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原定于2005年下半年的01架首飞因为发动机重大故障而被迫推迟到了2006年3月。时隔两年,03架“猎鹰”终于在08年5月10日首飞成功,但整个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当初预期目标相比,明显延后。它的竞争对手“山鹰”已经率先装备空军部队了。

不仅如此,由于发动机项目无论是其研制改进,还是引进生产线都进展缓慢,无法在这个关键问题上让有关方面信服,所以直至今日,“猎鹰”只是洪都集团自筹资金发展的项目,仍未得到国家立项。由于后续研发资金的筹措非常困难,反过来又严重影响了“猎鹰”的进展。

三、发动机是“猎鹰”的软肋

直到今天,国内也无现成的4吨级别涡扇发动机可用。对于发动机方面存在的风险,洪都集团也有一定的考虑。“猎鹰”在冻结技术状态时,由于AI-222K-25F发动机乌克兰方面还在进行研发,为了不拖延项目进度,“猎鹰”01架原型机配装的是斯洛伐克DV-2S发动机,其最大推力2200千克,最大加力推力3675千克,发动机重量约600千克。DV-2S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发动机,但由于推力比预期设计值大为下降,所安装DV-2S的“猎鹰”只能试飞基本科目,检验飞机总体设计是否有颠覆性的问题,而无法飞到超音速,无法将飞机的性能包线全部试飞出来。

按照原先的计划,03架“猎鹰”总装完成时,应该安装AI-222K-25F。然而事实证明,原先的估计过于乐观了。现在得到的最新消息,截止目前为止,AI-222的加力型在乌克兰也才刚刚进行台架试验,离产品成熟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时间不等人,所以于08年5月10日首飞的“猎鹰”03架就只能配装AI-222的非加力型进行试飞了。

发动机不带加力,猎鹰的性能就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其性价比和训练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四、洪都的应对方案

洪都一方面希望现在已经在总装线上的04、05架“猎鹰”下线时, AI-222K-25F能够顺利交付,并希望加力型的“猎鹰”能在2011年完成试飞。另一方面,又希望让配装非加力型发动机的“猎鹰”先装备部队使用,等到加力发动机完善后,再将加力状态的飞机加入到非加力状态的机队中,让这两种飞机可以各司其职,满足不同训练任务的要求。

客观地说,这一方面反映出洪都集团急于想让“猎鹰”获得国家立项,急于获得资金以使项目能顺利发展下去的急迫心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洪都集团对于AI-222的加力型在近期成熟信心不足,毕竟发动机的进度我们无法左右。

这种方案军方能接受吗?虽然近年来我国军费投入有所增加,但空军各方面需要补的课很多。现在“山鹰”已经成批入役,大大缓解了空军的燃眉之急,高教机项目已经不可能再占用空军过多的资源了。在这种情况下,空军同意让“猎鹰”分别配装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并为此多建一套后勤保障体系的可能性很小。

五、AI-222K-25F的引进生产仍存在风险

AI-222K-25F发动机不仅研制进度严重滞后,而且引进生产线仍然存在着变数。目前中航集团正在进行整合及资源重组,其中复杂的关系协调和利益分配不是洪都所能掌控的。

当初确认采用该型发动机时,洪都不但未能预计到乌克兰和俄罗斯技术力量的差距,对改进设计进度过于乐观,更重要的是政治风险考虑不足。如今的乌克兰积极谋求加入北约,在许多方面自然会积极满足西方的要求。到了关键时候,西方会不会明里、暗里向乌克兰施压,千方百计阻挠、延缓中国军事力量现代化进程?决定权并不在我们手中,至少说不能不防。

决定选用该型发动机时,有一个考虑就是该系列发动机也配装于雅克130,俄罗斯也能生产,考虑到目前几方关系,不用担心发动机的战时供应问题。但俄罗斯在军品销售方面向来口碑不佳,不遵守合同,军品质次价高,售后服务低劣,交贷期一拖再拖,利用进口国的急需和别无选择的境况卡脖子的事时有发生。

俄国的雅克130也使用了AI-222,由于不带加力,目前并无超音速性能。但如果有市场需求,以其技术实力,雅克130换装AI-222K-25F后获得超音速性能并非难事。超音速的雅克130在性能上和“猎鹰”相比并无大的区别。到那时,俄罗斯是否会让我们顺利得到发动机,从而培养出一个军机外销领域的竞争对手?卡脖子的可能性恐怕并不能排除。

从我国仿制涡扇11的情况看,从引进资料到点火试验,花了3年时间,装机后发现质量缺陷,又花了3年时间才达到装机状态,算起来前后共花了6年多的时间。比涡扇11更复杂先进的AI-222K-25F我们又需要多少年才能真正消化呢?

(未完,待续)

(中)链接出处

(下)链接出处

元宝推荐:MacArthur,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从发动机看猎鹰之误(中)

(续上)链接出处

六、当初洪都为什么要为“猎鹰”选择双发方案?

既然存在着这么大的变数和风险,那么洪都集团当初为什么一定要为“猎鹰”这种轻型飞机选择双发设计呢?

众所周知,洪都集团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强五的大量入役,将这种辉煌推向了顶峰。然而继强五之后,歼12因为不符合实际需求而下马,洪都集团寄予了厚望的强六也下马了。洪都集团的干部职工心中都有挥之不去的强六情节,希望重返战机市场,这在“猎鹰”身上有着充分的反映。

“猎鹰”的主要战术指标:机长12.27米,翼展9.48米,机高4.8米。正常起飞重量68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98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4马赫,最大航程3100千米,续航时间2.5小时,最大续航时间4小时。海平面爬升率超过300米/秒,最大飞行可控迎角大于30度,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26度/秒。最小起飞速度240千米/小时,最小起飞距离约300米,正常起飞距离600米,正常降落速度小220千米/小时,正常降落距离750米,最小降落距离400米左右,使用寿命大于10000小时。

当初确定“猎鹰”总体方案和战术技术指标时,洪都的指标定得相当之高,新技术采用得相当之多。许多技术指标即使是在三代战机里,也是非常突出的。它的设计起点就是一种具有三代机特征的作战飞机,教练机倒象是兼顾出来的附加用途。即使是有超音速训练科目的教练机也只是注重 0.8—1.15 马赫这个跨音速区域内有一定要求,高于 1.2 马赫就不是教练机的速度所需求的了,这无疑是一种有超音速功能的作战飞机的指标。这充分表明,洪都集团希望借助“猎鹰”这个项目,不仅仅保住教练机的市场份额,而且希望一举掌握三代战机的先进技术,让猎鹰成为三代多用途战机,填补强五退役后的真空,不但希望重续强五昔日的辉煌,而且雄心勃勃地希望“猎鹰”上舰。

我们还可以从“猎鹰”的对外宣传中看出门道。在珠海航展上,“猎鹰”挂载PL一9C空空导弹、FL—10反舰导弹、火箭巢进行了地面展示。洪都集团以这种状态展示“猎鹰”,强调的不是“猎鹰”作为高级教练机的廉价、皮实、容易操纵,容忍粗暴操作,高出勤率,运行成本低廉、维修简单等特点,而是着力强调“猎鹰”未来作为轻型对地(海)攻击机的潜力。

洪都集团大力强调中国目前将有大量的二代机退役,中国海空军需要一类价格相对较低,性能要求适中的飞机,来适应辽阔国土的作战需求。宣称目前展示的“猎鹰”没有内置机炮,需要外挂机炮吊舱。若把它改成单座,可以降低阻力、增加不少油量和设备,也可以成为一款优秀的防空战斗机。事实上,“猎鹰”的单座改进工作正在进行中,主要改进是增加油量,配装雷达,提高隐身性能,并可能采用双垂尾等。

对于外界对“猎鹰”取消了腹鳍,采用高垂尾的不解,洪都集团直言不讳:之所以这么设计,其设计出发点就是因为采用腹鳍后将减少飞机着陆时的擦尾角,对于舰上起落会带来不利影响。

由此看来,正是基于希望通过跨越式设计,一步到位地发展出一种集教练、战斗,轻型攻击,舰载等功能于一体的先进飞机,所以洪都为 “猎鹰”这种轻型飞机确定了双发方案。

七、“猎鹰”选择双发的理由值得商榷

在传统观念里,作为教练机,双发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练机的安全性和训练范围,而且动力性能也比推力相同的单发动机好。作为攻击机,双发的生存能力要强于单发。作为舰载机,双发更是具有可靠性高的优势。

但这些观念在今天看来,都有可以商榷之处。

作为教练机,其高使用率及对动力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如果发动机性能本身不甚可靠,那使用双发设计也并不能从多大程度上改善教练机的可用性。如果发动机性能可靠,单发设计也并无不可。航空技术发展到今天,发动机可靠性已经比早期有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情况下,双发和单发相经,二者可靠性差距已经变得不那么明显。有人声称双发高教可以让学员训练单发空中停车,空中重新启动科目。但恐怕没有哪国空军会让学员在高教机上训练如此高风险的空中特情课目,且每一种飞机的飞行特性,空中特情的处置方案都不尽相同,在高教机上训练这个科目并无助于飞行员提高在具体型号战机上处置空中特情的能力,这个课目应该放在同型高教机上训练。

从世界范围看,高级教练机采用单发,双发都有不少成功的机型,总体而言,采用单发的仍然居多。国内的歼教七,山鹰,以及K8系列也都采用了单发,未发现实际使用中有什么不可接受的单发可靠性问题。在国际上,目前最新锐的韩国T50,欧洲的梅科,英国的鹰,捷克的L系列都采用了单发设计。就连一向推崇双发的美国海军在选择舰载教练机时也选择了T45单发舰载教练机。

作为攻击机,理论上双发的生存能力确实比单发强。但除了采用双发设计外,还采取了诸如加装装甲等其它措施来提高攻击机的生存能力。最为突出的是A10,为了追求高生存率,不惜牺牲飞机的气动性能,将两台发动机外置并且相隔甚远,在机身各处都采用了钛合金装甲防护。俄国的苏25不仅给飞行员提供了一个钛合金装甲座舱,而且两台发动机分置机身两侧,中间隔着机身,被一发弹药同时毁伤两台发动机的可能性很小。苏25各操纵面放弃了传统的钢索操纵设计,改为了更为结实可靠的操纵杆。即便是如此,在前不久的俄格战争中,面对着格方并不算强大的对空火力,苏25依然损失了四架之多。

虽然洪都对于拓展“猎鹰”功能想法很多,但其机体结构仍是教练机设计,对提高战场生存率并无多少考虑,两台发动机并列安装在后机身中,整机并无装甲防护,被敌方防空火力同时毁伤两台发动机的概率要比诸如A10,苏25这样专门设计,有着重装甲防护的攻击机要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猎鹰”作为双发攻击机比单发攻击机生存率高的说法就是一句空话。

当然, K8在一些国家确实被当成轻型攻击机使用。但是,在这些国家的冲突中,敌对的另一方并没有象样的对空火力,K8实际上参加的只是反暴乱作战。而在我军未来的作战环境中,无论是双方空中优势争夺的激烈程度,还是敌方的防空火力强度,都将远远高于俄格战争,更是第三世界国家国内反暴乱作战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洪都集团也可以将“猎鹰”改为单座,给座舱加装装甲,升级航电系统。其空重必然急剧上升,原先设计双发的推力相对不足。如果不加大发动机推力,飞行性能将急剧下降。如果要进一步增加发动机推力,国内仍然没有五吨级别的涡扇发动机可用。如果考虑再次外购发动机,不但再次受制于人,而且也未必能获得合意的产品。

洪都对“猎鹰”上舰期望值很高。但是,以中国的实际情况,未来航母的装备数量不可能很多。俄国目前只有一艘航母在役,装备的苏25舰载教练型只有7架(这型飞机总共生产了12架,另外5架归属乌克兰)。中国未来发展航母,首先的着眼点不在于立即形成多强的战斗力,而在于培训人才。但即使往高里估计,舰载高教机的最大需求量也就区区几十架。这么低的采购量根本不值得重新研制新机型,必然会从陆基成熟高教中选择合适机型改装。所以高教的设计还是应该以陆基需求为主要设计出发点,而不应该本末倒置地过多考虑上舰需求。即使是要上舰,也不是说非双发不可。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使用的T45就是单发,经过长时间使用,也未发现有何不妥。何况在舰载喷气战机史上,使用单发设计的成功舰载机型也为数不少。A4,F8,A7都是一代名机。

(未完,待续)

(下)

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从发动机看猎鹰之误(下)

(续上)链接出处

(续中)链接出处

八、“猎鹰”选择单发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猎鹰”项目开始时选择了双发布局方案,对风险估计不足,结果造成了今天发动机受制于人,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前途未卜的困难局面。

那么如果洪都着眼于国内航空动力现状,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对性能指标的要求稍稍放低一些,放弃风险极大的双发方案,采用稳妥得多的单发方案,恐怕“猎鹰”项目早就不是今天的现状了。

现在的双发方案,最终采用的AI-222K-25F单台加力推力预计可达4200千克,两台发动机推力合计8400千克。01架原型机使用的是斯洛伐克DV-2S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2200千克,最大加力推力3675千克,两台发动机合计可以提供7350千克推力。

采用双发方案,“猎鹰”后机身要加宽,增加一套操纵机构,估算下来,将比单发方案增加10%至15%的阻力。如果采用单发布局方案,对发动机的推力要求可以适当降低10%至15%左右,单台加力推力在7650千克至7140千克左右就可以达到相应的超音速性能。如果不要求超音速性能,比照“猎鹰”01架的实际情况,单发加力推力在6615千克6247千克也能满足基本性能需要。

“猎鹰”项目于04年完成详细设计。在当时的国内各型发动机中,加力推力在6247千克至7650千克范围内,并且能立即提供现货的发动机有昆仑系列,涡喷13系列。(RD93在03年刚交付成飞,供货前景不明朗,涡扇13在当时还远未成熟,暂时不予考虑)

昆仑于2002年7月通过国家设计定型。是世界上迎面单位面积推力最高的发动机。与涡喷13系列相比,最大推力提高了16%,加力耗油率降低了12%。中间状态推力增加了29%,最大连续推力提高了21%。在这之后不久推出的昆仑2发动机,是在昆仑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空气流量、提高效率、减少漏气,并且在不提高涡前温度的前提下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昆仑发动机的寿命大大高于现役的涡喷系列。发动机寿命长,省油,减少了使用费用,发动机采购价格虽然比涡喷13略贵,但全寿命周期费用却大大降低。

当年昆仑系列发动机的对外公开宣传资料上,其性能如下:

昆仑 昆仑1 昆仑2

加力推力(千克) 7305 7305 7809

耗油率(千克/小时·牛) 0.202 0.202 0.184

中间推力(千克) 5165 5165 5499

耗油率(千克/小时·牛) 0.10 0.10 0.095

昆仑的推重比达到了6.5。昆仑2经过这些年进一步改善性能,目前加力推力为现已提高到8010千克,中间推力提高到5780千克,推重比达7.22。昆仑2已经成功地配装在歼8F上。

九、两种发动机方案的优劣对比

由此可见,昆仑发动机是一种先进的涡喷发动机,与猎鹰目前采用的涡扇发动机相比,二者各有各的优势:

1、昆仑推力足够。昆仑和昆仑2最大加力推力分别达到7305千克,8010千克。虽然都比两台AI-222K-25F所能提供的8400千克加力推力略低,但由于改为单发设计,后机身结构重量和气动阻力都大幅下降,两项相抵,配装昆仑的“猎鹰”不仅不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飞行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2、昆仑推重比更占优势。DV-2S的推重比只达到6,AI-222的核心机与DV-2S一脉相承,水平相差不大。乌克兰方面传来的消息称,AI-222K-25F的重量可能比原先预计的要重,因此其推动比只略高于6,但估计达不到6.5。昆仑的推重比达6.5,与AI-222K-25F相比并无劣势,昆仑2的推重比则高达7.22,优势明显。

3、发动机耗油率。从理论上来说,涡扇比涡喷有先天优势。但昆仑2中间推力、加力推力耗油率已经分别达到0.095,0.184千克/小时·牛的水平,在涡喷发动机中已经属于先进水平,与涡扇的差距并不大。由于AI-222K-25F的研制还未完成,其实际耗油率未知。对比同期西方与前苏联研发的同级别涡扇的耗油率水平,苏系产品在这个指标上一向是处于下风。我国引进、仿制涡扇11的经验表明,苏系发动机的实际性能往往达不到宣传的那么高。即使将乌克兰的技术水平高估,假定它真能达到理论指标,假定“猎鹰”改单发布局后机身油箱容积不变,单发“猎鹰”的最大航程和留空时间会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非常有限,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4、发动机寿命和翻修间隔。AI-222K-25F的设计指标是寿命4000小时,翻修间隔2000小时。昆仑寿命达到1500小时,翻修间隔达850小时。与AI-222K-25F存在差距。这将使配装昆仑的“猎鹰”的全寿命成本有所上升。

5、发动机的成熟程度。昆仑于2002年7月通过了设计定型,而AI-222K-25F至2008年初才刚刚做台架试验,两者的成熟程度不可同日而语。05年“猎鹰”01架计划首飞时,昆仑发动机就可以提供现货。

昆仑系列发动机还有着AI-222K-25F根本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主权,不受制于人,不会在发动机的进度上拖猎鹰的后腿。与计划引进生产的AI-222K-25F不同的是,昆仑系列还先期配装歼8F等其他机型,较高的采购量可以进一步降低其单台采购费用。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猎鹰”若采用单发昆仑,与现在采用双发涡扇的方案相比较,各有利弊,得失相较,得远大于失。

十、采用单发,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研制风险

考虑到当时昆仑刚刚设计定型不久,还未生产定型,作为单发高教的动力,直接装机试飞还让人顾虑其风险的话,那也可以在01架上先采用更为成熟可靠,但性能略低的涡喷13F1型发动机。

涡喷13F1于1994年1月完成了设计定型鉴定试飞,1994年9月通过了300小时设计定型国家鉴定试车,于同年10月通过了设计定型。首翻期300小时,总寿命900小时。它的加力推力6805千克,中间推力4603千克,发动机全重1220千克,推重比5.98。这型发动机自90年代中期装备部队起,历经数年使用改进,到 “猎鹰”冻结设计时,已经是非常成熟可靠的发动机。

按照前面的分析,涡喷13F1型发动机虽然各项指标较差,但也仍然能满足猎鹰01架的基本需求。

先期配装涡喷13F1型发动机,并不会给后续原型机换装昆仑发动机带来更改后机身设计上的麻烦。昆仑系列设计时的出发点之一,就是高度重视与喷涡13系列的互换性,着眼于配装涡喷13的现役机型的中期改装,在设计之时就力求将其改装时的修改量降至最低,所以昆仑发动机和涡喷13系列发动机的外形尺寸和安装方式几乎完全兼容。

而现在的双发“猎鹰”,不论是配装DV-2S的01架,还是配装AI-222的03架,或者是配装AI-222K-25F的最终状态,其后机身都不得不作出一定程度的修改,以适应不同发动机的要求。这就加大了设计、制造的工作量,让生产工艺复杂化。

如果有为“猎鹰”配装涡扇发动机的市场需求,那么等到配装昆仑发动机的“猎鹰”入役时,中等推力的涡扇13也将逐渐成熟。这时候再考虑修改后机身,配装涡扇的“猎鹰B”单发涡扇方案也不为迟。

装备研发要客观地正视本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和技术基础。前期方案论证至关重要,宁可将困难预想得更充足一些,也不能对困难估计不足,一步失误,步步被动。

综上所述,“猎鹰”当初方案论证时选择双发小推力方案对于困难考虑不足,大大增加了风险和前途的不可确定性。如果采取稳妥得多的单发中推方案,也许“猎鹰”就会比今天飞得更高,更远。

(完)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抢一个大的沙发
家园 献花,谢谢忘情兄不挖坑
家园 这篇不挖,但相亲记得挖坑
家园 祝愿忘情兄早日修得正果
家园 这个改法忒夸张了吧

双发改单发,这根本就不叫改,应另外安一个型号。

家园 哎,您老兄看了第十七集就会明白这世道有多难了
家园 我不是说改,而是说当初应该选单发方案

事实上,当初设计时就有单双发之争。现在全砸到双发上了。

事实上,猎鹰的问题还不仅是发动机,但我这篇只谈这个。还有售价,效费比,甚至洪都内哄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家园 又是一头大牛啊!

《兵器》偶尔来了兴趣也翻翻。L-15的心脏问题恐怕不好解决,国内没有合适级别的发动机,国外的又不靠谱;但山鹰似乎技术落后了一点,也不一定适合三代机和以后的四代级的训练,也就是说扩展性差点。我还是很比较喜欢猎鹰,希望发动机问题能解决吧。

家园 【讨论】忘情兄啊,这篇文章我看过,有点不同意见

当时在您所说的兵器杂志上看到的,因为和兵器杂志素无联系,也就没有反馈,当时也不知道是忘情兄的大作,反正看完了是有2点不同的意见,呵呵,具体如下:

首先,我觉得L-15的客户群方面,我觉得洪都公司的目标用户不见得就是国内的空军用户,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猎鹰对于中国空军所需要的性能来说都有些“多余”了,多余的超音速能力,多余的空战能力,多余的对地攻击能力等等,猎鹰的设计无论从理念上还是技术上都大大超出了一架教练机的所应该具备的功能,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洪都公司是想争取空军的订单的话,那么设计一架性能如此强悍的教练机完全没有必要,而猎鹰的技术跨度和难度肯定会使得猎鹰出世的进程步履维艰,这一点,我不知道洪都是否意识到了,如果猎鹰的目标是和山鹰竞争空军的订单的话,那么,完全没有必要设计的这么先进,洪都不大可能不知道军方对教练机的需求是多么紧迫,完全可以在K-8的基础上改进出符合空军需求的机型,既然洪都选择了技术跨度和难度都很大的猎鹰,那么也就是说,洪都可能更多的着眼于海外的客户群——类似于当年K-8的客户,满足那些需要有限的空中力量的国家的需求,如斯里兰卡、缅甸,孟加拉国,还有可能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当然还包括潜在的海军航空兵用户。而猎鹰的多用途、以及在改装成战斗机方面的潜力,使得在当世界上庞大的MiG-21战斗机机群面临退役、而那些小国又装备不起先进的F-16或者MiG-29的时候,猎鹰的多用途和便宜的价格应该会引起这些国家足够的兴趣。(当然国企的做事方式有时候确实让人琢磨不透,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呵呵)

第二点是关于猎鹰的双发和生存能力的问题,我觉得忘情兄拿猎鹰跟A-10和Su-25这种专业攻击机相比有点不妥,怎么说呢?猎鹰的首要任务是训练,设计上肯定首先要照顾气动布局,对地攻击只能是业余的工作,所以,猎鹰不可能像A-10和Su-25一样在高强度对抗的条件下去执行对地攻击任务,顶多是在低烈度的条件下,对只有轻武器的游击队实施打击,难以想想单薄的猎鹰去干皮糙肉厚的A-10和Su-25的活。

至于单发还是双方,我觉得从技术上来说单发和双方的差距没有想想的那么大,双发的安全性确实更大一些,但是应该不是洪都当初的考虑,其实选择乌克兰的AI-222K发动机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性是因为该发动机是涡扇发动机,其经济性能和可靠性能高于涡喷发动机,而国内没有和昆仑一个级别的涡扇发动机,毕竟,在同样的载油条件下,涡扇的航程要比涡喷好很多,对于教练机来说,其滞空能力还是相当重要的,此外,AI-222K虽然是乌克兰的,但是在引进上应该不存在大的问题,没有了TsAGI的支持,以乌克兰的实力,不过是吃老本而已,没几年的光鲜头,不趁着现在捞一把,过两年谁还稀罕这玩意儿!

总的来说,我觉得单发双方不是主要的问题,问题主要还是涡扇和涡喷的经济性能上的差别,说到底还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硬伤所致,如果当初有和昆仑发动机一个级别的涡扇发动机,相信洪都用不着不远万里的跑到东欧去找发动机了。呵呵

另外,兵器杂志最近的几期的水平下降了啊(不是说忘情兄的作品),作为一个从兵器杂志的创刊号就开始看的老读者,不想看到兵器杂志最后沦落到和一般军事杂志的水平,忘情兄如果和兵器杂志的编辑熟络的话,帮忙反映一下吧。

家园 忘情好文,照例送花

这几天有空可以放松放松正等着你的文章呢。列车科普系列怎么样了?

家园 忘情兄用五笔呀?
家园 洪都有洪都的难处

老兄的主要观点我都同意,我在尴尬的教练机里也说过类似的想法。洪都的难处在于:K-8太成功了,L-15必须和K-8拉开差距,否则自相残杀。但用涡喷的单发L-15和“山鹰”相比更加没有优越性,简直可以说毫无竞争力。“山鹰”以后换装电传飞控比“猎鹰”双发改单发要显示得多。一旦中国有了合适的涡扇,单发的“猎鹰”可以换发,“山鹰”也可以。

说到底,如果“猎鹰”不能在油耗和全寿命效益上压倒“山鹰”的话,生命力有问题。

至于“猎鹰”作为低档战斗机,现在世界上二手F-16、米格-29便宜得很,“猎鹰”和他们竞争,在价格和性能上都没有优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