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城市兴衰(之北京) -- 华恩
前一段时间太忙了,不好意思,拖到今天才写北京。
1264年,忽必烈49岁。这年地球村发生了4件大事。
第一件,忽必烈击败弟弟阿里不哥,汗位巩固;
第二件,南宋换了新皇上,新皇上时年24岁;
第三件,欧罗巴那家换了新教皇,老教皇已经60多了;
这最后一件呢,就是该年8月北京封后。
对于最后这件事,圣旨云:“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气势浩荡,所以定为国都。
除了欧罗巴那家的事跟忽必烈没什么关系外,另外三件事忽必烈都十分关注。
第一件事发生在7月,弟弟阿里不哥降服。在西方四汗国以忽必烈违反“选举法”的名义独立,忽必烈的实际控制地盘缩水至蒙古,中原和西藏之后,这件事对于忽必烈来说可是件顺心事;而南宋那家发生的事情,对于忽必烈来说也是个利好消息,因为前大汗蒙哥就是死在前南宋皇帝治下。新皇帝根基不稳,人心未附,是个好事。
从某个角度来说,第四件的北京封后是这两件事情促成的。----安内之后可以攘外。就重要性来说,个人认为,这件事情,可以上当年的《时代》周刊头条。因为忽必烈的这个部署,此后将影响地球村东边这一半的大多数地区。
定都北京,退可守(蒙古老巢),进可攻(南宋),当然就是要“南面以莅天下”。
其实在不可一世的大金国时代,北京已经是东亚地区的明星之城。南边的杭州只有防守之力,草原的蒙古雄鹰翅膀还没有长硬,在地球村东半边,北京有所举动,其南边和西边就要有无数人睡不好觉。只可惜大金国出现人才断层,发展失去后劲,连累北京在蒙宋炮火下只剩下残垣断壁。
对于经历了猛烈炮火之后的北京,这纸圣旨来的可说是“可遇不可求”。
首先是因为经历大汉,盛唐,大宋,可做皇后的城市已经不少。北京南边的洛阳,开封,离老巢也不远,粮食供应充足,且都曾作过国都,而旧都长安也是可选项。相比被炮火毁损严重的北京城,这些地方可说有天然的优势。
再次,是北京虽然在金国时代做过国都,大辽时代做过南疆重镇,秦,唐的北方重镇,在城市显贵中并不脸熟。有这种资历的城市,还有成都,开封。
但是北京有个其它城市都不能相比的天然优势。就此前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来说,素有反骨。
这个要追溯到秦朝,自从扶苏和蒙恬在北京一带屈死,北京就开始扮演中央政府的反派角色。去渔阳郡肃边的士兵掀起了反秦浪潮,直到最后将之覆灭。而渔阳,就在今北京附近。唐安禄山之乱,使盛唐大伤元气,并将千年古都长安从城市皇后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宋辽,宋金对峙时期,北京都是对南方朝廷的重镇。而元朝之后明成祖迁都至北京,民国后北京替南京成为本朝京城的历史,北京城都素有霸气,俨然江湖老大。虽然数次失去老大的地位,都凭手段把它要了回来。
当然,做老大也是要有基础的。
追溯到战国时代,虽然在七雄中是小弟,燕国还是有不错的表现,乐毅伐齐,下城七十余座,几乎灭了这个五霸之首。而到秦始皇时代,全天下都害怕其淫威时,荆轲刺秦王,如果成功,历史可能会改写。再之后,孟姜女哭倒长城一段。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个地方是惹不得的。
说实在的,小日本大举侵华的首站选在北京城,确实是自找苦吃,卢沟桥一战,丢掉乌纱帽的日军将领上至中将。
(完)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倒是这边的29军表现相当的惨不忍睹~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田代皖一郎天津军司令官的职务7.11被香月清司取代,7.16就死翘翘,正好成全29军来个跃马辽阳,格毙奴酋~~
田代自6.16起就因心脏瓣膜病恶化奄奄一息,7月9日去卢沟桥前线视察的就已经是代司令官出巡的参谋长桥本群。东京阁议决定派出国内三师团、关东军、朝鲜军等部大举升级事态,当然不会把指挥大权交给病夫,所以才派出香月清司。
37年7月,29军中下层官兵抗日激情很高,但是29军以宋哲元为代表的高层,摇摆于和战之间,结果就是被香月清司等玩弄于股掌之上,损兵折将,丧师失地。
用一个病夫的正常职务交卸来包装29军的战果,这种贪天之功,也太逊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