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两部传记电影,一个中国故事 -- 子奉不语

共:💬30 🌺9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两部传记电影,一个中国故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叶问》反应了甄子丹在演技上的提高

  毫无疑问,目前所有人对于中国电影的前景那是“相当的”看好。

  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巨额投资垒砌起的“大制作”,也看到了很多艺人逐渐成长为“国际巨星”。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似乎更应该考虑全球市场,因此我们的电影里被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不论是功夫还是京剧,都是如此。但我们应该牢记,外国观众对于中国的认识或许是浅薄的,而我们自己对于自己的认识却应该越来越深刻。走向国际的中国电影不仅代表全球票房,更代表中国形象。而好莱坞的商业成功固然让人羡慕,可只有超越好莱坞的浅薄,才能让我们更接近不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梅兰芳》依旧是一部“陈凯歌”电影

  回到电影本身。

  《叶问》和《梅兰芳》的同时上映,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去对他们进行比较。这两部电影很相似,同是传记电影,同是讲述大时代中人物的无奈和抗争。我注意到两部影片都有传主的后人参与创作、监制,这反映了传记电影的局限,导演和演员很难对电影本身做出突破性的发挥和改造。我在还没有看电影之前就知道《梅兰芳》里应该少不了赴美演出、蓄须明志和孟小冬;而《叶问》绝对会有和日本武士比武的情节。而传记电影的优势在于传主本人的精彩人生本身就是对电影的保障,恐怕再也没有什么故事能比得上他们自己曾发生的那么荡气回肠。台上人物演绎人生如戏,台下观众感叹戏如人生,最大的悬念只是,导演和演员们能否做好。

  看过之后必须说,他们做的不错。相信大部分观众同我一样并不熟悉京戏或武术,但这不妨碍我们去欣赏它们的美,无论是舞台上的唱腔身段,还是比武场中的招式身手,即便他们无法让我沉醉,也可以让我享受。而黎明和甄子丹的演出,不管你是否喜欢,起码他们也忠实地表现导演对人物的要求,尽管我对黎明的过于娇柔、甄子丹的依旧呆板仍感不满,可是必须承认,这两部电影对于他们自身的表演,是一个很大,很了不起的突破。

  可遗憾的是,这种突破我并未在导演和创作人员的身上看到。

  《梅兰芳》依旧是一部陈凯歌电影,而《叶问》仍没脱离港产功夫片的桎梏。在电影方面,我们对于技术性工作越来越好,而对于电影的灵魂——主题本身,却总是流于浅薄。《叶问》本来有一个很恢弘的主题可以表现,可是他表现地过于老套和陈旧,如果将佛山换做津门,将咏春改为迷踪,我看不出《叶问》与《霍元甲》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武侠电影现在更多地被称为功夫电影,这说明我们更热衷于表现“武”的一面,而忽视了“侠”的一面,长此以往,我们搞不好会发现动作片将成为歌舞片的一个分支,而必须警醒的是,现在好莱坞也能拍出漂亮的动作镜头。一个中国的武者,他应该有除暴安良的风骨,也会有以武犯禁的局限,不管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风骨;还是千里杀人、快意恩仇的气概,甚至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的决绝,我在《叶问》里都没有看到。这样的叶问,固然四平八稳,也就没有了一代宗师的风范气度。而片中的北派拳师、武痴少年、日本军人,也就摆不脱牵线木偶的命运。

  和《叶问》不同,《梅兰芳》有着导演鲜明的特色。刻意不去表现更宏大的主题,突出一个人物更纯粹更自我的追求,这是陈凯歌很擅长也很喜欢的风格。可惜,对主旋律的回避并不是让一部电影伟大的必然条件,真实与深刻才是。

  首先得说,题材的选择绝对限制了陈凯歌的发挥,我相信没有第二个导演会拍出在情节上不同的《梅兰芳》,与十三燕斗戏刻画梅兰芳的成长、赴美演出象征他的成就、蓄须明志代表着他的人格和升华,而孟小冬则意味着人物情感和电影票房。陈凯歌用一个追求艺术的主线和一个名叫邱如白的人物来串联,简洁,却不深刻。而那句“提升伶人地位”的大伯来信,在情节的最高潮无疑是削弱了情节的主题和人物的形象。陈凯歌很明显希望表现一个单纯的、在艺术道路上求索的梅兰芳,而无意把他刻画成什么象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这无可厚非,或许也更贴近事实。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必须是充满矛盾与痛苦的,而蓄须明志,无疑是梅兰芳一生中最光辉最耀眼的时刻,是他在挣扎后人格的伟大的升华。陈凯歌对这一段的淡化处理,削弱了电影的深度和意境。《梅兰芳》 的艺术成就在我看,是赶不上《霸王别姬》的。

  我把这两部传记影片都定义为“中国电影”,他们代表了中国电影的成就,也带有这几年来中国电影上所反应的毛病和缺憾。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对我们来说,其实依旧是陌生的,可我们对于电影语言的把握,越来越熟练,我们依然在等待一个或一批伟大的导演、演员还有影片的出现。我们也越来越看到,我们的“中国电影”日益地好莱坞化,我们必须拥抱商业化,因为我们首先要活下去,而前车之鉴是我们现在基本看不到日本电影和台湾电影了。可是在商业化的同时,我们不应丢掉自己传统,毕竟首先应该是中国的,才有可能是世界的。

关键词(Tags): #电影#梅兰芳#叶问#陈凯歌通宝推:肯定没有被注册,
家园 叶问比起霍元甲进步很大

不知道你怎么看待的

我和周围的人都觉得叶问强的不是一点两点

最主要的是,叶问的文戏加入了对人生的思考

武打不再是为了炫耀

除暴安良。。。在战争这个大环境下,我想不出来这个理想怎么去实现

叶问里说的好,就算叶问打赢了十个又如何?

打赢一百个,一千个又如何?

国家的兴亡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

战乱年代连生存都成问题,如何谈论侠义?

我不知道什么才叫忍无可忍的的决绝

难道眼看同胞在自己面前被敌人射杀还不算?就算叶问打赢了日本人,但是他还是一样要在军车面前让路。

请不要用霍元甲的标准来衡量叶问

家园 先送花,呵呵

《叶问》里对于武提出了思考,也给出了答案,给的我不是很满意。

路子是对的,但都不够深刻。

要睡觉了,明天好好想想在回老兄的帖子,莫怪莫怪

家园 个人认为叶问突破不大

而《叶问》绝对会有和日本武士比武的情节

家园 昨天晚上看到晚了,今天回复

看对甄子丹的访问,了解到叶问其人家境富裕,衣食无忧,打的拳也被称为“少爷拳”。这样一个醉心于武术的少爷最后能冒着生命危险去与日本武士比武,无疑是很伟大的。而《叶问》对这一段的描写有,却不深刻,反而花了大量的篇幅到其对妻儿的感情上面,累赘了。

甄子丹表现的叶问,从不打到打,从衣食无忧到家境败落,生活环境和个人选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应我想看到其内心的矛盾和选择,而电影没有交代清楚,感觉上反而模糊了人物的形象。

家园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人物刻画的确实不够细腻。。。

感觉前半部分各位武师上门比武那段有点过长,对人物本身没有探讨,还是停留在老套路上。

个人觉得片子重点在后半部,也就是佛山沦陷后。

不过也许是由于时间的原因,节奏过快,许多描写不够深刻。

个人觉得对妻儿那块并不是败笔,叶问本身就是衣食无忧的公子哥,家道败落,能够为了妻儿,去挖煤,省下半个红薯留给儿子,正好体现了他心中柔性的一面。

个人觉得,英雄也好,宗师也好,他们也都是人,家庭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对妻儿的描写,让这个人物更真实,不再是以往那种高大全的形象。英雄也有顾忌,看看日寇对他家人的骚扰就知道。

另外内地版本身也被删除了几处,由此导致片子多少有些变味。

家园 是的,忘了我看的是内地版本的啦
家园 自己的意见

我看叶问剧情属于大众电影,就是武打设计也很大众

家园 还是缺乏了党的领导

武师的自发的抗争,很难成功

如果能把武师们组织起来,一边向抗日军人们传授格斗武艺;利用他们的影响发动群众,另一方面武士们是很好的特种作战的战士,会比单纯的打倒几个日本武士的作用大得多

家园 大汗,您是认真的么?

虽然说得没错,但是……

家园 半开玩笑,半认真,呵呵

因为看到他们为了鬼子的一小袋米而折腰的时候,心里就为他们急...

家园 我觉得叶问不简单

一点也没有高大全。

不是说所有的中国人都一水的爱国。

开始为自己活的林家栋,到后来也没醒悟的樊少皇。

加上影片前半段甄子丹近乎愚昧的好好先生凶相,都是近年少有的。

比李连杰的那个霍元甲好太多了。

家园 就是拍的不错,才想要求更高咧

咱想看的是内心戏啊!

是不是对动作片来说,要求太高了

家园 花这句金子般的定论!

可惜,对主旋律的回避并不是让一部电影伟大的必然条件,真实与深刻才是。

楼主的这个见识,在这个飘浮的年代里,和黄金一样极度稀缺啊!

只是,票房商人们眼里只看到了黄金!

家园 前浪死在钱堆的沙滩上

冯小刚、陈凯歌们之类的票房商人可以去学狗吃屎了---因为那也是带着黄金般颜色的阿堵物!没了良心的操守,只为更好的生存,真真禽兽不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