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那年庐山’有感 -- 老广

共:💬143 🌺87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道理
家园 有几点供老广考虑

1.吴冷西的回忆文章有没有可能有不准确之处?

2.杨尚昆的回忆文章有没有可能有不准确之处?

3.吴冷西有没有可能在这件事上诬陷李锐?

4.除了现有吴冷西和杨尚昆的回忆外,有没有更多的证据来指证李锐?

有一点非常关键,也相对容易证伪,那就是吴冷西回忆的当面对质问题,教头也指出了这一点,我想如果能在这个问题上有进一步的答案,那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家园 也许我说的不清楚吧

秀才们知道中央是要保护秀才的,但采取的措施不知道。比如和李锐的谈话以及严厉程度他们不知道。

并不是什么事情老大说保就保得下来的。很多时候包括文革,东哥开始说保后来但保不下来,是真的,而不是东哥玩虚伪。你想比如张三背后说老大坏话,老大也想保。但是如果风泄出去了,大家都知道张三背后说老大坏话,大家一起要求老大惩办张三,那么老大是做还是不做。不办他,那以后大家都可以再背后说老大坏话,不用多长时间,老大威信绝对扫地。所以一闹出来老大是必办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秀才们也是很担心受怕的,因为不知道搞定到什么程度。

杨尚昆认为811东哥讲话后就搞定了。但是后来周小舟屡次出来揭发,所以庐山会议后中央还是对秀才们进行了审查,当然了走个过场就是了。这个也就是胡服,彭真做事霸道,换了总理审查,可能也要趴下。

土共是什么组织,一个中央委员,省委第一书记给主席写信,然后在中央全会上揭发,一个水电部副部长当众大包大揽,然后就大家就过去了。这个可能吗。国民党还差不多,土共要这样,现在最好出路可能还在山沟里蹲着呐。东哥真想查,难道李锐能挺住?李锐能挺住,耿介的田家英能挺住吗?我是不相信能抱东哥大腿痛哭求饶,解除审查就欢天喜地,刚刚被停职两天就自杀的同志能挺得住土共的审查的。

家园 你说的都对

但前提应该是所有人的回忆都有可能出错的可能,而不是在李锐实录正确不容置疑的前提下怀疑其他人的回忆。

家园 gongxi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送花!

据教头指出,吴冷西的回忆文章关于后来7000人大会有不少很明确的不准确之处,所以吴冷西的回忆文章的credit就不怎样!我支持教头,按老广的“常识和逻辑”说法,很难不对吴冷西的回忆文章的准确性有怀疑!

吴冷西回忆的当面对质问题确实是最关键的地方。

家园 参见《关于泡妞党地下党员史文恭同志潜伏敌后历史的调查》
家园 谢老广的红包,牛年发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看我不是马甲的文章想到的

看我不是马甲写的“TG悍然在公海上炮击英国客轮并登船绑人”

http://www.ccthere.com/thread/1997284#C1997284

突然想起了程一鸣和沈程之争。沈就是曾任军统总务处长的沈醉。沈醉在特赦后,写了很多有关军统的文史资料。一时间成了国共情报史特别是军统史的权威,任何一个对军统历史感兴趣的都会把沈醉的几本著作作为圣经一样对待,相信不少河友也是一样,要了解军统历史, 必读书就是沈的回忆。就象很多人关心庐山会议会把实录作为圣经一样。曾经有一段时间,十几年前了,这两本书是俺案头必备,就是最短距离能拿到的书。而且沈醉没有什么动机把自己描绘成个高大全。描了也没有人信。所以沈醉就成了一位这方面的权威。

沈醉在军统史研究上的权威地位的可以说不可动摇,直到后来归队的程一鸣在80年代也开始回忆军统历史。其中有和沈醉的回忆不吻合的地方,客观上动摇了沈在军统史料上的"权威"地位。沈醉就依仗自己的权威地位试图压制程的回忆。其实沈程在军统期间并无冲突,就是为了这个所谓的权威地位在80年代结怨,两个老人斗得一塌糊涂。程死后,沈醉竟然莫名其妙的编造一些史料来攻击程一鸣。口口声声中共叛徒程一鸣就是从沈醉开始。

以前对国共特工史的资料仅仅局限于原军统中统人员的回忆,现在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由安全部找人写的李克农潘汉年陈龙凌云杨奇清等人的一批传记,才在部分恢复历史原貌。现在对国共情报史有点兴趣的,大都对沈醉不以为然。

我说这些的意思,就是要想研究庐山会议的真相还是需要时间。把所谓真相寄托在单一史料及其衍生产品上极不明智。其实我最喜欢看到不同史料相互冲突,这样你就可以体会去伪存真的快乐。比如某帅关于某路军的回忆,不就被公布的电文砸的粉碎吗。

最后转过来说,庐山会议确实很有意思,留下很多想象空间,如果自我限定一些限制条件,比如必须要有几个世俗意义的正义耿介之士现身,就未免自缚手脚。俺是准备休战,不牵扯李锐,写点别的图个乐,大家看了只要觉得角度特别,俺也就满意了。别在拿史料砸我了。

家园 实践出真知,不要双重标准--回acxp

从你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没看过7000人大会纪实,不知道他所说的吴冷西回忆错误是什么。你先去看7000人大会纪实再说话,看争议的是什么地方。这是张的纪实:

“那么报告是什么时候决定起草的呢?报告中心要讲些什么问题呢?起草过程是怎样一个情况呢?

关于这个问题,当时参加起草工作的吴冷西在《同家英共事的日子里》有比较详尽的记述,但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记忆模糊,吴冷西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内容上,均有不少错讹之处。

比如,吴冷西回忆:1961年11月5日,刘少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要为大会准备一个报告,少奇同志指定由陈伯达牵头,我和家英、胡绳⑤参加。 11月6日,邓小平即来钓鱼台八楼召开会议,提出报告的框架为四部分:(一)形势和任务;(二)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三)改进党风;(四)基本经验教训。会议还进行了分工,其分工是:吴冷西负责第一、二部分,由梅行、杨波、马洪、廖季立、张沛协助;田家英负责第三部分,由赵汉、潘静远协助;胡绳负责第四部分。

在吴冷西这段叙述中,至少有三处错误。

第一,七千人大会是1961年11月12日才决定召开的,11月5日、6日,刘、邓不可能分别召开会议,因为那时还不存在召开七千人大会的问题。

第二,刘少奇指定由陈伯达牵头,田家英、吴冷西、胡绳参加,但根据胡绳的日记记载,胡绳是1962年1月1日才加入进来的。

第三,吴冷西说,11月6日,邓小平就定下来报告的框架是四部分,实际上,一直到12月21日,邓小平还说报告想讲三个问题,并不存在第四部分“基本经验教训”的问题;在1962年1月11日下发大会的报告稿中,也没有“关于基本经验教训”的内容。关于基本经验教训部分,实际情况是大会召开以后成立的二十一人报告起草委员会在讨论修改报告时才加写的。在大会之前起草的报告,既然没有“基本经验教训”的内容,胡绳又是1月1日才加入进来,所以说由胡绳负责起草第四部分“关于基本经验教训”的问题,也就很难成立了。

类似可以商榷的内容,还有一些。如吴冷西在回忆中提到,刘、邓在同起草班子谈到报告在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时,曾提出“要科学分析当前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不是天灾,也不是赫鲁晓夫撕毁全部协议和合同,而是我们工作中的错误。这点报告中要讲清楚。”这个观点无疑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在其他场合刘、邓的讲话中,从未发现类似这样的内容,起草出来的报告也看不出有这样一种观点。报告在谈到产生困难的原因时这样说:“在这几年里,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发生了许多缺点和错误,再加上1959、1960、1961连续三年全国广大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就使我们遭到了许多困难。”“1959、1960年农业上的严重减产以及农村所发生的许多困难情况,一方面,是受了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对于我们所犯的这些错误的一种惩罚。”从这个情况似可以得出结论,吴冷西的回忆有待商榷。

还有,吴冷西回忆:“12月21日,小平主持讨论第一稿,富春、先念、一波、谭震林、安子文等参加。会上讨论的意见主要是对第一、二、四这三部分的,认为对形势的估计不能助长过分乐观,要保留一点,因为目前情况还没完全摸透,尤其是工业、财贸;15年超英的口号是否仍提值得考虑”等等。

这里仅对一点提出质疑,即15年超英的问题。实际上在1962年1月11日下发的报告中,还是保留了这一提法。报告说:“这次会议,是一个为实现再经过 10年左右时间在主要工业品总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伟大号召而奋斗的会议,是为实现党关于10年长远规划的目标而奋斗的会议。”报告还说:“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11月提出了15年左右在主要工业品的总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的任务,就是说,从1949年起,我们要在20多年的时间内,完成或接近完成最老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一百几十年中做过的事。这个要求是我们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

此外,这个时候的报告,也没有起草出第一稿。有关这些情况下边还要谈到。

吴冷西讲得很具体,有月有日,还有刘、邓讲话的具体内容。但确实有不少内容同原始记录很难对上。”

我想问一下,按照你的常识和逻辑,吴冷西这个回忆错误,和某人的庐山高大全形象是一会事吗?如果这个回忆错误就被称得上是说谎的话(某人文章中写的),那么就单单凭实录没有记录813周彭薄杨谈话,我们不说他说谎,起码一个遗漏很多事实是逃不过的吧。而且凭常识讲, 几十年前开会的日期,日程会记错,被人揭发这种事会被记错吗?

张和吴的争议和一个描写自身高大全是两码事。我就不愿意再说,标准要一致。不要双重标准。张是党史研究人员,他的资料我信(其实他质疑的地方有些也未必对)。但同时杨尚昆回忆录也是党史研究人员组织的,为什么在你们这里待遇就两样了。如果张的7000人大会是真实的,毕竟这是他自己署名的著作。那么规格要远远高于一个党史研究人员著作的杨尚昆回忆为什么有人怀疑?如果你相信张的纪实,那么你对杨尚昆回忆起码要多50%信任吧,或者10%,或者1%,这个可是那么多党史人员经过核对资料的,是极严肃的事情,而且明显的文章里有的段落使用“有人”,没有点名,到李锐就点名了。这个点谁的名,是极为慎重的事情。我看不出来,为什么相信张写的纪实的朋友,就能够或者说敢于不相信杨尚昆的回忆。

如果说张的纪实对吴冷西对7000人大会的会议证伪,没问题,以后讨论7000人大会,俺绝对不用吴冷西的回忆。俺对7000人大会报告是什么时候决定起草的,报告中心要讲些什么问题,起草过程是怎样一个情况兴趣不大,我也不认为你有那么大兴趣。希望大家对比张的纪实更有可信度的杨尚昆回忆给予同样的待遇,因为他也证明了实录不实,请大家在关于庐山回忆的问题上给予实录以必要的警惕。

俺是不屑于做某些事情的,有些东西没有上下文,或者有意不给上下文就会给人造成误导,你就是被误导了。看了那篇再次提供史料的文章,俺就不想吵下去了,还是东哥说得好,要看书,不看书会被人骗。和你共勉吧。

家园 花!候着老广的包子过年呢
家园 送花!

非常谢谢你的解释!

教头和你的文章令我实在受益良多!

我同意一点,教头在《那年庐山》里大部分只采用李锐的文章确实是不很完美,孤证不立,一旦李锐的credit受到质疑整篇文章就会动摇!

另外一点,“吴冷西回忆的当面对质问题”还是最关键的地方。

另外,我可能对“常识和逻辑”这一说法有点过于敏感,这都是当年《窃明》的争论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家园 花老广兄

有理有据,态度又平和,但是立场很坚决。好!

家园 呵呵。过年啦。。。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为什么大家硬叫他MM

公众人物都有些身不由己, 如同历史真相一样翻来覆去. 其实他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认为他是什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