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精英写的赞美布什的文章 -- jugojl6

共:💬56 🌺91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精英写的赞美布什的文章

里面提到的种种依靠“总体叙述,掺杂私活”的东西,我看需要及早发现纠出来,不然流毒会很广,很难清除。

“见到Gerson是零七年我在哈佛读书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刚刚从布什的演讲稿撰写者提升为布什的政策顾问。对他的第一印象,觉得这个穿着传统的隐条西装的中年人看上去很保守的样子。而他一坐下来,就向大家解释保守主义,然后讲起当年他为何会跟随布什。他说,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布什愿意为穷人做点事情,而这也是他所希望政府能够去做的。当然,这样的政策,是共和党内的自由派所反对的。 ”

——新闻女性一大特点就是:无脑,易骗。

闾丘露薇

这是为“国际先驱导报“写的文章,这是见报前的未删减版

----------------------------------------------------

八年前的冬天,站在国会山庄前临时搭建的看台上,完成了对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报道。那天,到现在我还记得,很冷很冷,还飘着小雨,但是,当美国国歌响起的时候,这样的寒冷,丝毫没有影响到台下那些人的专注和虔诚。

那天,布什成为了美国总统,而他的当选,也是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一次。就在上个星期,很凑巧的看到重现当时这场争议的一部电影,感动于电影的结尾,戈尔承认失败的演讲,还有布什宣布胜利的讲话,他们传递的都是同样一个信息:选举已经结束,不管有再大的争议,都已经成为过去,美国总统是代表所有美国人的,并不是代表某一个党派。

中国媒体对于美国总统选举的关心,应该是从这一次才算真正的开始,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民众,可以透过电视直播,看到麦凯恩承认落选时表现出的政治家的大度,见证奥巴马如何迎接那个历史性的一刻。很多人感动于两个人的演讲,但是当我重温八年前同样的场景,发现原来,这样的感动,曾经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只是,我们善于遗忘。

一篇振奋人心也好,感人肺腑也好,我们不能够忘记的一个事实,那就是,政治人物的演讲,往往是出自身边的工作团队。问题在于,一个出色的领导人,才能够吸引出色的人才为自己工作,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让我相信,布什并不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曾经以为的,一个愚笨的领导人,不然的话,为何一批精英会从他担任州长开始,忠心耿耿的在他身边,全心全意地为他服务,为何他能够成为两届美国总统?

Michael Gerson被称为布什的影子。只要是他撰写的演讲稿,布什就会说,那我不需要看了。

见到Gerson是零七年我在哈佛读书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刚刚从布什的演讲稿撰写者提升为布什的政策顾问。对他的第一印象,觉得这个穿着传统的隐条西装的中年人看上去很保守的样子。而他一坐下来,就向大家解释保守主义,然后讲起当年他为何会跟随布什。他说,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布什愿意为穷人做点事情,而这也是他所希望政府能够去做的。当然,这样的政策,是共和党内的自由派所反对的。

Gerson和布什一样,是虔诚的教徒,准时去教堂,反对同性恋婚姻,对于自己以及周围的人的道德要求很高,而他认为,这也是保守主义非常核心的价值。他说,其实他喜欢的历任总统里面,民主党的总统占了多数,但是因为在反对堕胎等问题上,他不能够认同民主党的立场。在他的眼中,布什是一个忠实(faithful)于自己的信念的人,这是最吸引他的地方。也是使得他一直追随布什到今天的原因。

Gerson出生在新泽西州,虽然只有四十岁,但是看上去要成熟很多。他说,因为一场心脏病,医生要求他不能够再承担过去辛苦的工作,但是他做不到,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有很多的责任,对这个国家,让他的脑子总是放松不下来。他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人,被他的同事称为,白宫里面少数几个激情大于保守的人,很多次,他讲起非洲的艾滋病的情况,讲着讲着就会哭了。大家不知道有没有看过“west wing"(白宫群英),就是那种总统周围,充满了理想,希望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情的年轻人的感觉。

虽然布什的口才大家公认不好,但是演讲起来却不一样,这全部是撰稿人的功劳。做一个总统的撰稿人并不容易,Gerson说,好的撰稿人,是需要透过演讲,建立起一个总统自己的具有个性的形象。外界赞扬他的演讲稿写得好,他告诉我们,必须是布什真的这样想和认同,他才能够写出一篇属于好的演讲稿。

“All who live in tyranny and hopelessness can know the United States will not ignore your oppression or excuse your oppressors. When you stand for your liberty, we will stand with you.”(所有在暴君和绝望里面生活的人们能够知道,美国不会忽略你的被压迫,或者原谅你的压迫者。当你们站起来为自己的自由而斗的时候,我们站在你的这一边)这是布什在他第二次的就职典礼上的演讲的一部分,也是Gerson再次试图透过这篇演讲稿,让人们明白布什的理念,他对于自己的意识形态的忠诚。

除了GERSON,在哈佛的时候,有机会和华盛顿邮报的记者WOODWARD聊天,这名当年揭露了水门事件的记者,现在正在写一本关于布什的书。因为这个原因,他和布什很有多次谈话的机会,他说,布什不是一个善于玩弄策略的政客,而是一个忠于自己的信念的人,你可以说他很固执,或者错误,但是你却不能够质疑他的品格。

想起来毛主席当年说过,他宁愿和共和党人打交道。我想,他的意思可能是,民主党人实在太让人摸不清楚他们在想什麽,当年的司徒雷登留在南京,希望能够促成美国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建交,但是结果还是因为杜鲁门在犹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不建交,黯然回国。最终,和社会主义中国建交的决定,还是由共和党的尼克松拍板。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布什,是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apec领导人峰会,还记得布什走进举行晚宴的会场,不停的东张西望的样子,很是一幅没有见过大场面的好奇样子,还记得有美国媒体,把布什的表情和猴子进行比较,发现相似度极大。而关于布什的笑话也实在太多,比如吃小饼干噎了,结果把自己摔伤了,最搞笑的,还是在秘鲁的apec峰会上,布什的保镖被拦着不能够进入会场,结果布什回头,硬是把他的保镖拽了进来,之后还很得意地向着周围的摄影机展示胜者的笑容,这样的景象,把我们这些记者看得,先是目瞪口呆,然后是开怀大笑,因为apec实在是太沉闷了,终于有了一个振奋人心的话题。之后才知道,在门外,美国保镖和秘鲁警卫大打出手,结果一个美国保镖被打翻在地。

这些事情,会让人觉得,这样的美国总统似乎很不上台面,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在一个讲求策略的政客时代,面对一个直率,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的对手,总是比和一个讲话要绕几个圈子的对手好得多。布什在离任前的最后一场记者会上,承认自己在任的时候犯过错误,但是依然有很大的成就感,可以昂步回家。理解他为何这样讲,因为他做的决策,可能是错误的,但却是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信念。当然,这样的执著,并不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特别是在有些善于见风使舵的人看来,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甚至是愚蠢。

离任前的布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被伊拉克记者扔鞋的事情。布什表现的身手敏捷,回应的时候,也不乏幽默。有人说,这两只扔向布什的鞋子,正是他八年执政的一个总结,显示出他的失败。我倒觉得,只能够说,这显示,布什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总统,因为,即便是在伊拉克问题上,谁也不能够说,扔鞋子的记者,代表的是全部的伊拉克人民。在伊拉克问题上,要求撤军的美国人,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自己,而对于伊拉克人来说,一场原本不应该打的战争已经打响了,他们需要发动这场战争的人的承担,在这一点上,我一直觉得,美国对予伊拉克具有道德上的义务。

任何决策,特别是在国家事务方面,肯定是没有一边倒的好和一边倒的坏的,问题是,领导人愿不愿意承担决策带来的风险。而这样的风险,不单单布什需要承担,换了一个总统,也要面对。格林斯潘现在被看成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或者,过几年,对他的历史评价又会不同。正如布什所说,功过评说,还是待历史来交待。

做节目,讨论的话题关于布什,让我惊讶的是,观众的现场网络投票,喜欢布什的人超过了不喜欢他的。看来,中国观众对于布什有着特殊的感情,毕竟在中美关系上,布什在任的八年,使两国关系发展最好的八年,911之后的反恐战争,让中国和美国从布什口中的战略竞争者,成为了利益攸关者。在台湾问题上,布什曾经因为台湾问题,激怒过中方,但是同样也是在台湾问题上,在布什的口中亲口说出了不支持台独。那是在2003年12月,温家宝访问美国,在白宫的小会见室里面,那天,我和摄影师就在现场,当我听到布什的表述之后,到现在我还记得那种听到了重大新闻的兴奋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美之间进入了重新恢复的蜜月期。另外,而这种喜爱,可能也和老布什有关,毕竟当年老布什在北京工作,他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城穿街过巷的模样,让中国人觉得异常亲切,而这种亲切感,连带到了他的儿子的身上。

不过对于中国,看得出来布什的喜爱。在刚刚结束的apec峰会上,和胡锦涛道别的布什不忘表示,自己和夫人,到时候一定会到中国走走看看。不过这还是比不上奥运之前在纽约两个人的会面,布什当着记者的镜头向胡锦涛索要中美篮球比赛的门票,而结果,奥运会的时候,他真的坐在了赛场里面,为美国篮球队加油打气。

关键词(Tags): #记者#精英
家园 经典

国内的记者们水平真是太幼稚了

——新闻女性一大特点就是:无脑,易骗。

家园 久公子慢慢拨,最好写个分析

花!

家园 凤凰卫视的女记者有不脑残的吗?

凤凰卫视的女记者有不脑残的吗?

他们这些人的特点就是总觉得自己比一般中国人高那么一点点,

但是又比白人低那么一点点。

所以看着他们煞有介事的演戏一般的做作不足为奇。

更要命的是对国内的理解还是八十年代,所以SB的冒气。

家园 您说某记者如何如何可以, 扩展至新闻女性不妥. 敬请修改
家园 还好今天有互联网,否则光看那些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会被洗脑

我中学时候很喜欢的一份杂志《读者》,让我觉得世界上最没素质的就是中国人。今天特此鄙视一下《读者》。

我对现在的中国缺乏文化自信有两点看法

其一,200年的屈辱給国人造成巨大阴影,一个人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时候,打爹骂娘、怨天尤人是很正常的。而一旦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立嗣,祭拜祖先,光宗耀祖又是免不了的。

其二,大多数人都是从结果去找原因的。就如同股票,大多数人因为看贵州茅台竟然能涨那么高,才认为其有价值。

这两点总结一下,就一句话,中国还不够强。

家园 这个闾丘露薇么

也就是喜欢激动而已么,女人多少都有这毛病,人家帮着推次门就感动得一塌糊涂“好绅士耶~”

再说了上海姑娘么,你没看余秋雨那么大年纪了也这德性么,记得中学时候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举着文化苦旅推荐给全班,说这就是大师.....那份儿激动,就和去年小白妞看奥利奥演讲一样,“Wa~He is so intelligent~~” 结果十多年过去了,文化大师老余依然在歌手大赛上大骂别人没文化呢

家园 原来如此

送花给容易被打动的女记者

家园 陈晓楠还可以吧

好歹也是北京出来的,(中关村诶,嘿嘿),很多年前看过她做的清华校庆节目,看着很舒服。

家园 客家人歧视女性,呵呵

开玩笑了。俺觉得不是因为新闻女性的原因,而是整个新闻界的从业员,就是有点那个傻傻的,整天家意淫的东西在里面。加上一早就定位了人家西方新闻界多有地位的艳羡(所谓三权之上的权力,多牛叉啊),就爱屋及乌了,什么都好得不得了了。

家园 不是瞎说,读者乃中国第一大毒草,洗脑专用极品

这玩意,要比什么河殇啊,南方周末啊,厉害多了。

家园 便没有余老师一半的强啊……

全文经典句子无数,下酒佳品啊……

个人认为最有喜感的句子是这个:

如果说中国的“好消息”几乎都是谎言的话,那么美国的“坏消息”亦并非全部的真相。

我来帮他换种比较直观的说法:

中国的,好的也一定是坏的。美国的,坏的也说不定是好的。

其它句子比如“‘民调’是不可完全信任的,‘民调’离真理相距甚远”之类自抽型的句子也很强大……

======================================================

余杰:历史大视野中布什总统的是非功过

  

  二零零九年一月二十日,美国总统权力交接仪式在国会山庄前面举行——这是美国的政治传统之一,以此显示立法机构高于行政机构。而这一天该仪式的主人公是奥巴马,而不是布什。仪式结束之后,布什将乘专机离开华盛顿,离开白宫这个他居住了八年的“临时之家”(白宫对于所有的总统来说都只是“临时之家”),返回他真正的家——位于德州的农场。

  布什是在经济的剧烈动荡、媒体的激烈批评以及民众的高度不满中卸任的。然而,对布什的评价,并不能在此时此刻“盖棺定论”。当年杜鲁门离开白宫的时候,可谓“谤满天下”,谁也没有料到,半个多世纪之后,杜鲁门却得以跻身“伟大总统”的行列,获得了历史学家的公正评价和民众的深切怀念。我相信,如果将布什总统放在一个更加辽阔的历史大视野中来考量,他也必将如同当年的杜鲁门一样,在未来的岁月里越来越往高处走,而不是相反。

  布什任内最受世人诟病的国家政策,便是以伊拉克战争为代表的“先发制人”的战略和“单边主义”的外交。布什担任总统的八年,美国与欧洲(尤其是“老欧洲 ”)的关系渐行渐远,许多欧洲人认为美国是危害世界和平的最危险的力量,罔顾此一显而易见的事实:在整个冷战时代,美军在欧洲的存在,使得欧洲人的自由不至于被苏联所侵蚀;在冷战结束之后,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欧洲连发生在自己家门口的科索沃危机也无力解决。一个没有美国的世界,与一个有美国的世界相比,只会更坏而不会更美。

  在美国国内,被左派(自由派)控制的主流媒体、大学和知识界,特别是以东西两岸大城市为代表的“美国”,是反对布什政府的中坚力量。“政治正确”的左派经常质疑伊拉克战争,因为在伊拉克并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根本不是反恐战争,这场战争彻底就是错误的。然而,人们偏偏忘记了: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美国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支持这场战争,就是后来百般诋毁布什政策的参议院希拉里,也在国会中投下了赞成票——如果说一般民众由于信息有限,容易被政府“误导”;那么当过八年第一夫人、甚至参与过克林顿政府若干决策的,经验丰富的希拉里,能被谁“误导”呢?

   “民调”是不可完全信任的,“民调”离真理相距甚远。普通人过于相信媒体的“客观性”,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得失,而缺乏远景与异象,所以他们难以推动历史进程。当初,布什毅然对伊开战,与美国面对的严峻的反恐态势有关,与布什本人的基督信仰有关,与布什对“向全球推广自由民主”的雄心壮志有关。在此意义上,伊拉克战争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推进的战略出现了一些偏差。正面战场如同预期的那样势如破竹,但对于战后如何重建一个民主的伊拉克政府、如何完全清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布什政府明显准备不足。以至于后来遇到困难和障碍的时候,布什政府的高级官员与美国的普通民众一样,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也无法迅速拿出有效的应对办法,其结果便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被迫辞职。

  关于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让布什百口莫辩。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他亦坦承相关部门的情报有误。但是,如果我们着眼宏观而不是注视细节的话,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反问:谁说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萨达姆政权本身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萨达姆的统治下,先后有超过三十万的伊拉克人被杀害。在两伊战争及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期间,萨达姆都曾下令对伊朗方面及库尔德人使用生化武器。萨达姆的存在,与毛泽东、希特勒的存在一样,是以消灭千千万万无辜民众的生命为前提的,他们本人就是比核弹还要可怕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通过伊拉克战争及战后的审判,终结了萨达姆的生命,也就是拯救了千千万万民众的生命。

  为什么大部分人对伊拉克的形势如此悲观?因为美国的主流媒体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有人说,美国总统和美国政府的最大的敌人,乃是美国自己的媒体,这个说法并不夸张。在美国的各大媒体上,每天都充斥着来自伊拉克的坏得不能再坏的“坏消息”,因为“好消息”根本不能成为“新闻”——这就是西方的“新闻” 与中国的“新闻”之间最大的差别。一位美国朋友观看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半个小时的“新闻连播”之后,疑惑地问我说:“我怎么一个新闻也没有看到,全部是官员的讲话和会议啊?”

  如果说中国的“好消息”几乎都是谎言的话,那么美国的“坏消息”亦并非全部的真相。天天从媒体上了解伊拉克现状的普通的美国人,也许并不知道伊拉克事态发展的另一面:近年来,伊拉克经济发展强劲,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股市在每年升值四成左右,经济增长保持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左右。比起“宝马便奥拓”的中国股市来,伊拉克股市简直就是红红火火;比起整天像念经一样念叨“保八”的中国官僚来,伊拉克的经济奇迹简直让人刮目相看。仅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伊拉克出口的石油就有近五千九百万桶,每日平均出口近两百万桶。石油出口迅速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地的治安有了明显的改善。美军每月在伊拉克的伤亡人数,已经低于美军在日常的演练中的伤亡人数。

  对于伊拉克战争的争论也许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奥巴马上台之后如何实现“撤军”的诺言也让人们拭目以待。但是,没有人能否认,伊战让伊拉克人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布什在第二届总统就职演说中说过:“这个世界只存在一种力量可以冲决仇恨、揭露暴君的虚伪、扶植容忍、培育尊严,那就是人类的自由”,“我们受常识的指引和历史的教诲,得出如下结论:自由是否能在我们的土地上存在,正日益依赖于自由能否也在别国获得充分体现。对和平的热切期望只能源于自由在世界上的扩展。”在卸任前夕,他再次强调说,他希望作为一名帮助数千万人获得自由的总统而被后人记住,这里面当然包括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

  伊拉克在战后已经成功实施了全民投票,选举出新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包括大部分妇女在内的从未获得投票权的群体,也昂首挺胸前前去投票站投下庄严的一票。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投票权的中国人,有什么资格嘲笑伊拉克人呢?随着伊拉克国内局势的好转,仅二零零八年一年间,便有数十万在萨达姆统治时期流亡海外的伊拉克精英分子重新回到祖国,他们看到祖国已经有希望了。如果我们放宽历史视野,完全有理由乐观地期望:民主制度在伊拉克终将巩固,伊拉克还可能成为整个中东地区民主的样板,并带动整个阿拉伯世界接受普世价值,甚至引发世界民主化的“第四波”。这一切,布什总统均功不可没。

  布什遭致国人批评和抱怨的另一理由是经济危机。但是,由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不应当归罪于布什。对此,布什曾经辩解说:“在我上任的时候,经济面临衰退;在我卸任的时候,经济同样面临衰退;但是,人们却忘记了,在我的任期内,有持续五十三个月的时间,美国经济呈现强劲增长的态势。”美国经济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以及缺陷、隐疾,美国总统对经济走向固然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力并非翻天覆地式的。以对经济的影响而言,总统甚至还比不上美联储主席 ——当格林斯潘头上的光环逐渐退去的时候,这个曾经“多财善贾”的老人不得不承认,是他在克林顿时代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导致了今天的经济危机。无疑,对于今天经济恶化的状况,布什负有一定的责任,他未能更早地意识到华尔街存在的问题,以至该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是,将布什当作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显然是不公正的。今天的经济恶果,与每一个美国人的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离别之际,布什不仅需要辩护,还需要赞美。布什本人不是一个喜欢表功的总统,媒体也很少报道他的功勋。比如在援助非洲、遏制艾滋病泛滥等方面,布什政府做得比此前任何一届政府都好,布什政府投入大笔资金并对资金进行严格监管,这都是克林顿政府不曾做过的;比如在支持非民主国家的民主人士方面,布什也比克林顿积极得多,他先后接见过北韩、古巴、伊朗、中国等国家的民主人士(笔者也是其中之一),在谈话中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也鼓励了更多在不自由中追求自由的人。平时,布什很少谈及这些方面的成就,在一月十五日发表的告别演讲上,他才轻描淡写地回顾说:“我们与持不同政见者和年轻的民主力量并肩作战;我们提供艾滋病药品挽救垂危的病人;我们挽救患疟疾的母亲与婴儿。我们这个与自由共同降生的伟大共和国,正引领世界走向一个自由属于所有国家的新时代。”当然,由于受制于官僚系统和利益集团,布什的充满理想主义的对外政策无法完全实现,比如在二零零八年夏天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他仅仅以体育迷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上,而未能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在人权和宗教自由方面对中国发挥正面的影响力。

  在崇尚“贵族气”的华府,布什是一名最为平民化的总统,他置身于普通百姓中间远比在高官显贵中间自在。他的德州口音与新英格兰地区典雅的英语格格不入。但是,老百姓却能够理解他的所说的“大白话”。在发表告别演讲的时候,布什夫妇邀请了许多感动美国、甚至感动世界的普通人来出席。布什在演讲中特意提及他们的故事:“我们在托尼·雷卡斯纳尔博士身上看到了美国精神,他在卡特里娜飓风的废墟中建立起一座崭新的学校。我们在胡里奥·梅迪纳身上看到了美国精神,他出狱后怀着信仰,领导了一个帮助犯人重返社会的帮助计划。我们在奥布里·麦克戴德身上看到了美国精神,他在伊拉克勇闯敌阵救出了三个战友。我们在比尔·克里索夫身上看到了美国精神,这位来自加利福尼亚的外科医生,他的儿子牺牲在了伊拉克的战场。为了纪念他的儿子,他希望加入海军医疗队。这位老人已经六十岁了——比参军年龄上限大了整整十八岁。但他的请求被允许了。过去几年里他一直在战地医院接受培训。克里索夫海军少校今天无法来到现场,因为他马上就要开赴伊拉克,在那里,他将帮助受伤的勇士们,并以此来纪念他的儿子。在这些美国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的精髓——百折不挠而又充满希望,心存善良而又生性坚强。”这才是比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更真实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布什所代表的,所倡导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国精神:有清教徒的传统,有拓荒者的勇敢,有自我实现的激情,有爱和宽容的品格。美国这个国家之所以可爱,便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同和皈依,不是基于文化、历史、种族和地理,乃是因着价值与精神。这样的国家才是不可战胜的,也只有这样的国家才吸引了那么多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加盟”其中的“偷渡客”,正如布什所说:“我对美国的承诺充满信心,因为我知道美国人的精神。这是一个能够激励移民冒所有的风险来追求自由的国家。这是一个人民在危机中仍保持镇静,在痛苦中仍怀有同情的国家。我们周围都是这样的人。”充满牛仔气质的布什本人,也正是这群具有“美国精神”的美国人之一。遗憾的是,今天有一些美国人,已经不具备此种“美国精神”了。他们比美国之外的“反美主义者”还要反美。然而,美国允许他们“子嫌母丑”,并依然“母不嫌子丑”地包容他们。

  今天的世界,需要的是简单,而不是复杂。许多人喜欢将简单的事物弄得很复杂,而当一个人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真理的时候,他却遭到周围的人的耻笑。在一个人们企图“超越善恶”、实际上是没有信心谈论善恶的时代里,布什像里根那样斩钉截铁地说出“这就是善”、“这就是恶”,需要莫大的勇气。美国思想家布鲁姆指出,美国已经深陷于“价值相对主义”之中,价值相对主义让人们摆脱了羞耻和负罪感,以及追求其一避免其二所要求的不懈努力,这种思潮“首先反映着我们现实的美国生活和最发达的德国哲学之间的姻亲关系”。与之相反,布鲁姆赞扬另外一类人:“对价值深信不疑的人是值得赞赏的。他们的强烈信仰,他们的关爱或兴趣、他们对某种事情的信念,是自主、自由和创造性的明证。这样的人与无所用心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是有准则的。”布什正是这样一位有价值和准则的、遵照信仰的引导生活和做决定的总统。

  也许布什确实没有他的父亲聪明,但是聪明并不能直接导致伟大。伟大更与“择善固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坚韧有关。在中国国内的媒体上,我所看到的惟一的一篇正面评价布什的文章,是发表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的署名黄妃红的文章,这篇文章引用了布什即将结束总统生涯时的一段谈话:“我希望自己在人们的记忆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没有为了迎合政治而出卖我的灵魂。我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到华盛顿,也将带着同样的价值观离开。”作者评论说,布什的自信来源于他对正义和公理的自信——在与布什同代的政治人物当中,已经很少有人具备这样的一种自信了。

   此时此刻,是布什离开的时刻,我在深夜的北京为这位孤独的“前总统”送行。与一位喜爱布什的中国网友一样,我也期盼未来的一天,我会拉着我的孩子的手,对他朗读这样一段话:

   “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是的,我也会告诉我的孩子,这段朴实无华的话,是一个叫乔治·布什的美国人讲的,他曾经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我会带他去布什总统图书馆参观,让他知道:这位总统犯过错误,也遇到过挑战,但他领导美国人在九·一一的打击下重新站了起来,他也帮助数千万被黑暗辖制的人民沐浴在自由的阳光之下。

  

  

   ——二零零九年一月十九日 于北京家中

家园 指出闾家太太一个明显的错误

尼克松来过一次北京,吃了一顿烤鸭就走了,两国并未建交。

建交的是民主党卡特干的事情,而且是背着共和党的国会偷偷干的。

家园 能不能我们搞个募捐

把余老师请到美国定居吧!

看到这最后一行“于北京”,我都为他感到委屈。

看到连大多数美国人都不能这样穿越历史的迷雾认识到布什的伟大之处,我都为布什感到委屈。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大家行行好,送他去德州吧~~~~~

家园 错了错了

应该是"新闻女性一大特点就是:胸小, 无脑,易骗。"胸小最重要怎么能忽视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