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再谈“冯妇暴虎”中的语音问题--答四方城兄 -- 丁坎

共:💬27 🌺4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再谈“冯妇暴虎”中的语音问题--答四方城兄

我在去年的帖子中猜测:链接出处

孟子所谓善搏虎的冯妇,其人乃寓言人物,其名由当时习语 暴虎冯河 的冯河转化而来。

其中涉及语音的部份如下:

因为暴虎冯河,冯河暴虎经常作为熟语连用,当孟子想举一个打虎人的名字时,自然就想起了冯河,而他当然不能直接把冯河当名字给出去--这样谁都知道他在杜撰了。于是他将河字,稍稍改了一下,改成了妇字--就象伯爵夫人那样。

河为鱼部字,大致韵母为O,而妇为之部字,大致韵母为U。声母也相近--有些方言区的人今天都分不清H和F,这个大家一定有体验。

这冯妇,简直就是孟老先生说:冯---在最后关头才改变口型,说出个妇字来。

四方城兄对此发表评论:

丁侃的那个假设:“冯妇是孟子因为和冯河音近而编出来的”挺有趣,但是论证并不充分,论据也有问题。

首先,妇是之部字没错,但河是歌部字,不是鱼部字。

其次,丁侃说鱼部字元音似o,应该说的是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时代是隋唐,离孟子的时代差了大概1000年。隔了这么久,即使有两个字的中古音近,并不能就此认为它们

的上古音相近。

俺查了一下,妇字中古音构拟大概是biu,河字的中古音是A或者úA。也就是说,冯、河的中古音,辅音分别是

b,ú

俺不知道河字那个辅音是怎么读的,也许是个半元音?不过可以肯定,不是丁侃说的

f, h

所以,这两个字在中古汉语里辅音并不接近。(实际上,古无清唇音是常识。f这个唇齿音在古代肯定是不存在的。俺就是因为这个和河字的发音对丁侃的论据开始产生怀疑的。)

元音呢,一个是闭口的u,一个是开口的A,也差得有点远。

再看上古音。对上古汉语辅音的构拟问题很多,光看元音好了。这里很巧,鱼部和歌部的元音主要部分都是a。这里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就是鱼部字的发音演变是a-o-u这样向着闭

口方向发展的。(还有个例子:车也是鱼部,这个字古代读cha,现在高丽人姓车的还是这么读。而我们下象棋的时候是把这个棋叫ju的。)不过呢,妇在上古音的元音是,和大开

口的a还是有距离。

所以,说孟子胡诌了冯妇这个名字,是因为妇、河音近,这个理由就不成立了。实际上,俺觉着,要是孟子真要编个名字,找什么字都可以,就是不必要非得找个音近的。

现在就对以上涉及到的问题一一说明。

前人有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是为了藏私。

我一向自许不把铁针度与人,是为了藏拙。

不过今天要说明上面的问题,只好说说自己最初的思路,把铁针亮上一亮:

有了冯妇来自冯河的猜测之后,自然要寻找证据了。

我的思路,不仅考虑过河与妇的关系,而且考虑过虎与妇的关系。

原因在于,孟子当然不能直接把冯河当名字给出去--这样谁都知道他在杜撰了,而当他吐出一个冯字之后,下一个字的选择就成了问题。一方面,他可能直接从河字出发进行更改

,另一方面,他也可能退回到虎字,从虎字出发进行更改。这种临机的思维反应是很普遍的。

有了这个思路解释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河,虎,妇这几个词的古音构拟(资料出自东方语言学网: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1

妇字是之部,其发音我说略似于U,是采用了郑张尚芳和潘悟云先生的说法。

外链出处

大家可以到这个链结去,点击那个类似于W字符的音标,就可知道它的读音。

2 虎是鱼部字。

其实金文和诗经中之鱼合韵是得到学界公认的现象。

王力 《诗经韵读》178页的注解中写道:

段玉裁说,此古合韵也。金文中也有鱼之合韵。大约较古时代,之部读 ,故与魚部a为邻韵。

(之部读 有个音标无法显示,其实就是bird中ir所发的那个音。)

虽然王力先生对之鱼二部构拟出的绝对音值与我的看法不同,但二者可以合韵的相对关系是

无法否认的。

从这点出发,本可以直接

完成韵部的推理。但我没有这样做,是因为由虎出发稍嫌迂曲,而从河出发也可以成说。

3 河是歌部字,不是鱼部字,这是我说错了,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脑子还想着鱼部的虎字。

向大家致歉,并向四方城兄致谢。

我说河字大致韵母为O,与东方语言学网列举的说法不一致,是采用了黄侃先生的说法:

点看全图

这里要解释一下理由,

首先,据潘悟云先生讲,雅洪托夫证明了,歌月祭元这些韵部中有部份字带圆唇元音。

(尽管潘并不把河字列入这部份字中。)

其次,很多学者把歌部构拟为a,其原因部份在于汉译佛经中保留的梵文对音资料:

阿弥陀 amita

波罗密多 paramita

佛陀 Buddha

婆罗门 Braman

罗刹 raksha

吠陀 veda

首陀罗 sudra

我倒觉得很奇怪,这些歌部字的今音全部转为了O音,而没有一个保留了a音,这让我宁愿相信

歌部古音更接近于O,那么对音资料该怎么看呢?

译音本来就是个削足适履的过程,期待译音与原音完全一致是很危险的。

英吉利,美利坚之类译名,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一点。

大概歌部的韵母音在a和o之间,所以能够被用来对译梵文的a音。

4 关于 妇和河的声母问题。

钱大昕提出的 古无轻唇音的说法的确影响很大,也基本上得到了学界公认。

按照这种说法,上古没有轻唇f,V音,而只有重唇音b,p,m。

这一点我倒不想质疑,不过,支持这一说法的很多证据,恰恰也可以支持我对妇河声母相近的看法。

古无轻唇音的主要证据有:

4.1 古典文献中的异文和注音以及形声字的谐声偏旁,

由这些资料发现今读分别为轻唇和重唇的字,在上古读音相同。

如 伏羲即庖羲,扶服即匍匐,反与板,版等等。

但这条证据是条双行道,你可以用来证明古无轻唇,也可以用来证明古无重唇,只有轻唇。

4.2 外语和民族语言中的对音资料。

根据梵文,日本的汉音,唐音等等保留的古音来证明如今读轻唇的某些字,古代读作重唇。

如前所述,音译实际上个削足适履的过程,原音为足,译音为履,以履形判断足形有时只是一厢情愿。如日文,到今天除了fu之外,并没有别的f音,如果根据日文对音资料来判断

,几百年后的研究者也许会认为汉语中的字在今天仍然是重唇音。

让我感兴趣的是,日语五十音中的fu是与ha,hi,he,ho混在一起的,本来应该是hu,可见当韵母为u时f和h相混的可能非常大。

4.3 方言资料

由于古典文献中的资料大家无法了解绝对音值,所以是一条双行道。

有说服力的是今天仍然存在,而且绝对音值也很清楚的方言资料。

最能支持古无轻唇音的是闽方言,在闽方言的白话音中轻重不分,一律重唇。

所以一般认为闽方言最为古老,保留了古无轻唇音的特征。

然而,闽方言除了白话音之外,还有文读音,而文读音把轻唇音并不读为重唇,而是一律读作

h或x。

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h和f的接近,准确的说,是今读f或h的辅音,其上古音也应该接近。

好了,到现在为止,冯妇搏虎的语音问题说清楚了。

下面再补充说明一下其他问题。

1

寓言是孟子擅长使用的论辩手段,这一点早为大家熟知。

黄蓉曾用

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责难孟子,并折服一灯大师的弟子,

前两句就是针对寓言发难。

冯妇其人其事,并不见于任何其他记载,

而其具体的故事情节,除了可以服务于孟子的论辩之外,并无任何值得流传的特质,其寓言性质是明显的。

2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尽心下

从这段文字来看,孟子的话是对陈臻的话的即兴反应,即兴创造寓言,时间仓促,所以才会脱口而出,把习惯上与暴虎连用的冯河用作搏虎人的名字。

一个小小的细节是,在孟子口中,冯妇是晋人,自然---对话发生在齐国,如果说是齐人,大家都会说没听说过这位打虎英雄。

如果孟子在晋国讲这个故事,我相信,他会说:

齐人有冯妇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尽管不太懂,但觉得很有意思
家园 啊,丁大人度假回来了!

先送花,先祝大人春节快乐,然后把帖子收藏了慢慢看,呵呵

家园 我觉得丁兄把冯妇暴虎和暴虎冯河联系起来是有道理的

古音我不懂,但我觉得丁兄把冯妇暴虎和暴虎冯河联系起来是有道理的。

高深的不说了,就正好有个姓冯的家伙善于暴虎?这事还给孟子知道了?孟子说其人其事发生在晋国,而孟子在齐国。道听途说的可能实在不大,因为隔这么远,又是P大点事,谁会隔千山万水去传这种P大点事?而这种P大的事,实在也不大可能记载在书上然后被孟子读到,所以我也怀疑冯妇暴虎完全是孟子编造的无可无不可的故事,而孟子能编造出这个故事,也和他熟知《诗经》《论语》(暴虎冯河的出处)有关。

我这不是什么正经研究,纯属一个直觉上的东西,当然直觉常常蒙对了,也常常错了,还是要靠研究。

丁兄以此例说明的“得言不可以不察”实在是很值得思考的道理。

家园 非常有意思。看君几句话,多读了好几本啊
家园 晕,发重了
家园 在客家话方言里歌的发音就是在a和o之间,偏向于o

客家话方言里不少字的发音都符合古书上的声部划分,当然时间变化,很多也不符,可以做个参考。

家园 这里有一个小问题

暴虎冯河中的冯发ping音,重做冯妇中的冯发feng音,如果是同一出处,为什么后来会衍生出两个不同的音,还是孟老夫子当时就用了变音?

家园 上丁大人推荐的:

“东方语言学网”查了一下“冯”字,读“bing",没有类"feng"的音。或者“feng"是后世的衍生?

然后Google“馮”作姓氏的由来,看到如下一段:

“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于毕国,叫毕国公,又称毕公高。四百年后,毕国被西戎所灭,毕高后裔毕万投奔到晋国,晋献公封他为大夫。毕万多次随晋献公出征,屡立战功。晋献公把魏地封给他,任魏大夫,并封给毕万奉禄食邑地于冯城(冯城一说位于陕西省大荔县的冯翊城,一说位于河南省荥阳县西)。毕万子孙以邑为氏名,此乃冯氏之所出。”

外链出处

然后我再上東方語言學網查“毕/畢”的古音,结果竟然和“冯”字的古音完全一样。

那么有几个问题,看来还需要丁大人来帮忙解答:

1. 到底是冯国那个地方因“毕”而名“冯”,还是毕家因“冯”而改姓?因果关系如何?

2. 或者就是写历史的用了错别字?即本来就没有什么冯国,所谓冯国只是毕国之误

“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左传·定公六年》:这里头的“冯”在最早的文本里头到底用的是个什么字?

3.如果在孟子时代“冯”作姓氏也读“bing",那是如何转变为了”feng"的?“B”到“F”,和重唇音/轻唇音的演变有无关系?

家园 用狗狗大神搜了一下

这是冯氏网的解释:

http://www.fenghome.cn/Article/yuanliu/200812/247.html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佐政官吏冯相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典籍《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冯相氏。冯,乗也。”\\

冯相,就是后来演展出来的左、右太宰(丞相),为二人:左相由姬姓的王族担当,主掌廷政、军事、以及天、地二府司;右相由忠心勤恳的异姓人承担,主掌一应国务,以及春、夏、秋、东四府司。二相合称为“冯相”,共掌六司。

在冯相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冯相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冯氏、相氏,冯氏读音作péng(ㄆㄥˊ),亦可读作féng(ㄈㄥˊ)。

但是其中没有提到ping音的来历,或许那时ping音不用于姓氏?或者是从peng音衍生出来的?如果是那样,孟老夫子就不该那么发音,因为ping音不用于姓氏,而且后来也没有用于姓氏,feng的用法远比ping音广,说ping妇的话听的人立刻知道是杜撰的。冯河的一般解释是冯通凭,冯河指没有工具的过河。

家园 核心问题:

“冯”在孟子时代是否是多音字?是否不同义项有不同读音?

现在有几种可能:

1.冯在孟子时代无论是做姓氏还是通“凭”,都只有一个音(bing),不管是peng还是feng都是后世的衍生。

2.冯(Peng)和冯(bing)是两回事,丁大人需从冯字入手继续考证。

3.孟子说的是晋国之冯/毕(bing)(冯氏网的起源3),和冯何之冯同音,但和青MM所引的起源1的冯相氏之冯(peng)不同音。

然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看到的资料都是简化字版,在最早的文本里头各处的记载到底用得是个怎样的字?如果我们现在看到都是“冯”字的地方,在原始资料里头,根本是别的字,那我们再如何讨论“冯”的读音和演变意义都不大了。

唉,借我一个机器猫吧,直接穿越回去录个音就好了。

家园 抄两段古人的东东

均转自汉典网站:

http://www.zdic.net/zd/zi/ZdicE5Zdic86ZdicAF.htm

说文:

【卷十】【馬部】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馬行疾也。从馬冫聲。房戎切〖注〗臣鉉等曰:本音皮冰切。經典通用爲依馮之馮。今别作憑,非是。

康熙字典:

【亥集上】【馬字部】馮

〔古文〕淜《廣韻》扶冰切《集韻》《韻會》皮冰切,音憑。《說文》馬行疾也。 又《玉篇》乗也,陵也,登也。《易·泰卦》包荒用馮河。《疏》用馮河者,無舟渡水,馮陵於河,是頑愚之人。此九二能包含容受,故曰用馮河也。《爾雅·釋訓》馮河,徒涉也。《疏》小雅小旻,不敢馮河。毛傳云:馮,陵也。然則空涉水陵波而渡,故訓馮爲陵也。又《周禮·夏官·大司馬》馮弱犯寡則眚之。《註》馮,謂乗陵也。又馮馮,牆堅聲。《詩·大雅》削屢馮馮。《傳》削牆鍛屢之聲馮馮然。《朱傳》削屢,牆成而削治重複也。馮馮,牆堅聲。 又借爲馮依字。《詩·大雅》有馮有翼。《傳》可馮依,以爲輔翼也。 又《揚子·方言》馮,怒也。楚曰馮。《註》馮,恚盛貌。《左傳·昭五年》今君奮焉,震馮怒。 又恃也,矜也。《史記·伯夷傳》衆庶馮生。《註》馮者,恃也。言衆庶之情,蓋馮恃矜其生也。又《莊子·盜跖篇》富人侅溺於馮氣,若負重行而上也。《註》呂吉甫曰:馮,恃多資氣驕滿也。舊註馮讀如憤,非。 又不滿之意。《張衡·西京賦》惟帝王之神麗,懼尊之不殊。雖斯宇之旣坦,心猶馮而未攄。《註》宮室神嚴,所以別尊,故此宇雖寬坦,心未攄散也。 又古郡名。《前漢·地理志》左馮翊註,故秦內史,太初元年更名。又馮乗縣,屬蒼梧郡。 又官名。《周禮·春官·宗伯》馮相氏。《註》馮,乗也,相視也。 又馮夷,神名。 又《集韻》披耕切,音怦。馮,閎大也。一曰虛廓。 又《唐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符中切,音逢。《玉篇》姓也。《韻會》鄭馮子。 又《集韻》皮命切,音病。據也。 又父吻切。與憤同。懣也。

具体解释:

详细字义

◎ 冯

馮 Féng

〈名〉

(1) 古地名 [Feng village]

郑于是乎伐 冯、 滑、 胥靡, 负黍、 狐人、 阙外。——《左传·定公六年》

(2) 姓

馮 píng

〈形〉

(1) (形声。从马,冫声。冫,古冰字的楷书写法。本义:马跑得快)

(2) 同本义 [galloppingly]

冯,马行疾也。——《说文》

(3) 又如:冯冯(马行疾速的样子)

(4) 大,盛 [great]

今君奋焉震电冯怒。——《左传·昭公五年》

冯弱犯寡。——《周礼·大司马》

帝冯怒。——《列子·汤问》

(5) 又如:冯戎(富盛);冯怒(盛怒,震怒);冯隆(高大的样子)

词性变化

◎ 冯

馮 píng

〈动〉

(1) 徒步过水 [wade]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小旻》

(2) 又如:冯河(徒步渡过河水)

(3) 扶持,服膺 [assist]

有冯有翼。——《诗·大雅·卷阿》

(4) 又如:冯翼(辅佐;另有虚无的样子之意)

(5) 通“凭”。依仗,倚托 [rely on]

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则阳》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左传·僖公十五年》

伯陵之后, 逢公之所冯神也。——《国语·周语下》

冯太一。——《淮南子·精神》

冯恃其众。——《左传·哀公七年》

(6) 又如:冯尸(葬礼仪式中的一种,死者入殓时,生者对死者有冯尸、托尸、拘尸、执尸等仪式,依其与死者之血缘、尊卑关系而定丧礼之等差);冯资(依赖,凭依);冯神(依仗神的力量)

家园 冯河暴虎中的“冯”是通假字

“冯”的本字是马跑得快的意思。被借用过来作为依凭,凭借的中的“凭”的意思。

作为姓氏则念“逢”。

家园 上花,上花,讨论就是好

大家一起来找资料,群策群力,学到不少东西。

谢青MM

家园 简答诸君

谈谈冯字的各种读音

诸君对冯姓读音的讨论很有意思,的确可以帮助我们把这个问题弄得更清楚。

为了方便,就不一一作答,而统一回答如下。

1 逻辑

冯姓的多个来源并不重要,我也不关心多个来源的

读音是否一致,原因很简单,冯姓还有来自鲜卑族的,如果追溯源头,辨析出其读音为 prong prin之类皆有可能,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晋人冯姓的讨论,因为这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2 晋人冯姓的来源

晋人冯姓的来源有可靠记载:

馮魴字孝孫,其先魏之别封,曰華侯,華侯孫長卿食采馮城,因以氏焉。

---东观汉记

“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左传·定公六年》

此处的冯,按照杨伯峻先生的看法,就是上文所说的冯城。

3 冯字的上古读音

冯字的读音,按照传统说法,是从声旁两点水(即冰)得声,音冰,

这一点可以肯定,下面补充一个例证: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

----山海经海内北经

郭璞注云:“冰夷,冯夷也。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即河伯也。穆天子传所谓‘河伯无夷’者,竹书作冯夷,字或作冰也。”

显然,河伯的名字冰夷,冯夷由同声通假而来。

4 妇字读音的变迁轨迹

根据古无轻唇音的说法,今读f,b,p的辅音在上古应该同源。

这里仅以声旁的遗留痕迹为例:

瀑布 一曝十寒 曝光

杜甫 铺张 逮捕 葡萄

师傅 束缚 搏斗 博大

反对 木板 扳机 背叛

如果我们从上古的bing出发,

它很容易演变出 ping,fing

今读ping的凭,繁体为憑,痕迹犹存。

汉语里没有fing,这个音显然演变成了feng

冯字的今读就是这样来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谓源于冯相氏的冯

冯氏读音作péng(ㄆㄥˊ),亦可读作féng(ㄈㄥˊ)。

仍然在这条演变轨道里。

所以说,在上古,冯相氏的冯与晋人冯氏的冯读音仍然可以相同。

5 补充一个有趣味的例子

捄之陾々,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诗经-大雅-绵

这里呈现出的是一首建筑工地上火热的劳动交响曲,各种建筑活动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中削墙发出的冯冯声,当然,不可能是fengfeng声,其实就是乒乒乓乓的乒乒声,

乒乒乓乓书面语发pingpingpangpang,在口语里大家经常发bingbingbangbang,其实保留了古音,其合理性由其字字形与兵的关系而一目了然。

大家一般更习惯于口语中的读法,为什么?因为更带劲儿。在描绘劳动场面时,这种带劲的读法显然更合理。

补充一点:

嘉木说到了毕冯同音的问题,到底是毕万的后人从冯城得氏,还是冯城从毕万的毕得名,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影响冯氏的冯与冯河的冯同音的看法,

但这个问题倒的确有趣。

尤其是

其先魏之别封,曰華侯

这个華字与毕的繁体畢又如此形似,让人觉得

冯城之得名与毕万之毕有密切关系。

(反过来说,毕万之毕从冯城得名就不可能,因为:

首先是周文王第十五个独生子阿高被周武王分封到毕地,人称毕公高。毕的位置在现在西安咸阳一带。毕公高后裔中有个毕万。

外链出处

毕之为氏远在食邑冯城之前。

)

也许毕冯同音只是巧合,而就因为这个巧合,晋献公心血来潮把冯城给了毕万。。

也许冯城以前并不叫冯城,毕氏获之后改名为毕城,后来讹变为冯城,以讹传讹之下,毕氏后人从冯城得氏。

这就很难说清楚了。

诸君不妨继续讨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