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海盗分金问题的答案 -- 暗香疏影月黄昏
让机器找到最佳解,学会合作,具备社会性,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可能是这类游戏设计的初衷之一。《科学美国人》上那道类似的题目,就是人机平行试验,考察其中的异同。
看来这个片我也得看看。看过某本科普型博弈论的书讲过,在局中人都是理性人的情况下,如果某人不按牌理出牌,那有时反而能争取到最大利益,比如“报复”,“报复”这个行为是非理性的,因为它不仅会彻底伤害双方关系,也可能招来对方的反报复而伤害自身,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但是反过来,如果某人实施过这种不计自身代价的报复行为,则以后的对手则可能考虑到引起报复的可能性而不敢进行过分的侵害行为,结果反而保护了喜欢报复者的利益。所以人类的血亲复仇之类的报复情感,虽然从当事人来讲是一种感情冲动的结果,但是从进化上说却可能是个人或者个体所属集体(部落、国家等)有利的,所以复仇传统的形成,也是有其合理的成因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股份收购中的“毒丸”问题,我对经济懂得不多,就不详细说了。
ps:我觉得楼主的问题在于钻牛角尖了,本来就是考逻辑推理的题,考虑那么多人性就没法做题了,海盗5干脆把别人杀了独吞金子算了。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推导出的结论解释了不少现实的经济现象(现在新政治经济学已经把经济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生物学甚至家庭关系方面),说明这个假设还是相当程度上反映现实的,毕竟就是物理模型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吻合现实啊。至于现实中人们不完全是理性人,我觉得只要对这个假设稍作修正就可以了,我个人的想法是结合量子力学和概率论,可惜能力不够,只能有待大牛了,呵呵……
呵呵 岂敢岂敢
我哪儿敢在别人的贴子里施工呢,还带预告的。
这个例子是挺有意思的,是当时吸引我看博弈论的两个例子之一(另一个就是海盗分金)。我以为楼主专业研究这个领域的,想必是知道的,就偷懒了。我是该把这个例子详细复述一遍的,只是一个书没在手边,光凭记忆开侃难度太高(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再一个最近在忙一个事儿,时间也不充裕。恐怕还要再等两天。
应该只能是98,0,1,0,1,而不会出现98,0,1,1,0和98,1,0,1,0的方案,前者不能确定4和5会支持1,后者3,4,5都不能确定会支持1。
有趣的恰在于此。
第一个看起来最危险,恰恰是得利最大的,最后一个看起来位置最优(第一永远不会死,第二有机会独吞),但恰恰是最鸡肋的(因为没人在乎他的意见[他的意见永远是丢人下去喂鱼,或者接受最多一个紧闭的贿赂,这是由利益最大化引起的,他位置上唯一理性的选择],所以他注定几乎得不到什么)。
是不是也算no pain no gain
再进一步,这个分配决定程序兴许是海盗们理性的选择(第一其实是老大,最后一个是little potato)也未可知呢。
网上到处有,好像河里也见过,就不给出处了。
寓言故事-一村庄里的大屠杀
在一个偏僻的山里,有一个村庄。这里是女人掌权,女人对一切事务说了算。村里有100对夫妇。 在这个村里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定。如果女人发现自己的丈夫对自己不忠的话,就会毫不犹豫地将他杀死,而且就在当天执行。当然,她必须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她丈夫不忠。由于这个因素,某个女人发现某个男人不忠,她不会将之告诉那个不忠男人的妻子。但是,她会告诉其他人的妻子,并且女人们会相互传递这一信息,因此最后,一个男人不忠,除了其妻子不知道外,其他女人都知道。
而事实上是,村子里的这100对夫妇的男人都不忠,但由于女人不会将她知道的事实告诉不忠男人的妻子,每个女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男人不忠。因此,该村子一直很稳定,而没有发生妻子杀死丈夫的行为。
村子里有一个辈份很高的老太太,她德高望重,诚实可敬。每个人都向她汇报村里的情况,因此她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她知道每个男人都不忠,当然,其他女人不知道她所知道的。
一天,这位老人对这100个女人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你们的男人当中至少有一个是不忠的。”于是,村里发生了这样一个事情:前99天,村里风平浪静,但到了第100天,村里发生了一场大屠杀,所有的女人都杀死了她们的丈夫。
故事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
公共知识与行动均衡的打破这是一个推理和行动的过程。如果她的丈夫不忠的话,她就杀死他;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她的丈夫不忠的话,她便相信他,不杀死他。这是女人的策略。
在老太太作了宣布之后的第一天,如果村里只有一个男人是不忠的话,这个男人的妻子在老太太宣布之后就能知道。因为,她会作这样一个推理:如果其他男人不忠的话,她应当事先知道,既然不知道并且至少有一个男人不忠,那么这个不忠的男人肯定就是她的丈夫。因此,村里如果只有一个男人不忠的话,老太太宣布之后,当天这个男人就会被杀死。
如果村里有两个男人不忠,那么,这两个男人的妻子第一天都不会怀疑到自己的丈夫,因为她知道另外一个女人的丈夫不忠。但是当第一天过后她没有发现那个不忠诚的男人被杀死,那么她会想,肯定有两个男人是不忠的,否则她知道的那个不忠的男人会被他的妻子当天杀死的。既然有两个男人不忠,但这两个不忠的男人的妻子想,她只知道一个,那么另一个不忠的男人肯定是她的丈夫!……
事实上这个村子里的100个男人不忠,那么,这样推理会继续到99天,就是说,前99天每个女人都没怀疑到自己的丈夫,而当第100天的时候,每个女人都确定地推理出她的丈夫不忠,于是村子里便发生了一场大屠杀,所有的男人都被他们的妻子杀死。
这里,在老太太宣布“至少一个男人是不忠的”这样一个事实时,每个女人其实都知道这个事实(村子里的规则她们也知道),老太太对这个事实的宣布似乎并没有增加这些女人的知识——关于村里男人不忠行为的知识。但为什么老太太的宣布使得村里的女人产生了对她们丈夫的屠杀行为呢?这是因为,老太太的宣布使得这个群体里的女人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本来“至少一个男人是不忠的”对每个女人都是知识,但不是公共知识,而老太太的宣布使得这个事实成为公共知识。
所谓公共知识是指,一群体的每个人不仅知道这个事实,而且每个人知道该群体的其他人知道这个事实,并且其他人也知道其他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事实……这涉及一个无穷的知道过程。
在上述例子中,老太太未宣布之前,对村子里的女人来说,“至少一个男人是不忠的”不是一个公共知识。设想一下,假定共有3个女人A、B、C,那么在未宣布之前,A想:由于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丈夫不忠,其他两个女人B、C也同样不知道,那么A想B不知道C是否知道“至少有一个男人是不忠的”。而当老太太宣布了“至少一个男人是不忠的”之后,“至少一个男人是不忠的”便成了A、B、C之间的公共知识。
在这个100人组成的小村里,老太太的宣布使得“至少一个男人是不忠的”成了公共知识。于是,推理与行动便开始了。这是大屠杀的原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恐怕各位大学时,太轻视“马哲”这门课程了。
不过我的老师比较bt,上课讲的内容考得内容全是课堂笔记,搞得我"马哲"标准教材一页也没有看过,至今还在怀疑自己学的是不是“马哲”。另:老师是本校的党委书记。
马哲一开始,讲的就是东西方伦理根本之争,就是后面赫赫有名的辩论主题“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如果承认“人之初,性本善”,则西方价值观体系都要受到质疑,更何况西方经济学?反过来“人之初,性本恶”,则中国5千年文明都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更何况河蟹论?不过,从管理学中“管理科学”到“科学管理”发展来看,似乎“人之初,性本善”是对的。所以,中华文明是王道,有根据啊!
呵呵,扯远了。
要解决海盗分金问题,一定要讨论前提。
先按西方的逻辑考虑。这是个西方问题,那首要前提就是“人之初,性本恶”,海盗是自私的,也就是说“海盗不仅想活命,想要钱,还想抢劫杀人”。
既然“人之初,性本恶”,那程序一定很重要,所以,第二个前提就是“海盗[1]到海盗[5]提出分金的顺序和过半数不含50%(即程序)必须已经确定,并有更强大的力量保证程序的实施”(如果背景是“自由的荒岛”,那问题的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一切是扯谈)。
有了前面两个前提,问题就容易讨论的多了。
“有更强大的力量保证程序的实施”,从海盗[5]开始考虑,答案很容易得出。
看了看百度百科海盗分金。
还找到了几条原则。
本题是该类问题的一个具体题目:
微软经典面试题------海盗分宝石,20分钟给出答案即可获得年薪8万美金的职位:
5个海盗抢到了100颗宝石,即 X=5,A=100。
此类问题体现出的多方博弈情况下的生存哲学:
1、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2、在临界点之下,以决策者的身份出场,冒最大的风险,得到最大的利益。
3、在接近临界点的地方,是收益分配最接近公平的地方。半数的人均匀地受益,另半数的人均匀地不受益。
4、越过临界点之后,以决策者的身份出场,风险极大,甚至会将老本赔进去,而收益却为零,这是最糟的情况,因为大家的收益都不高。这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系统会通过自我调整向临界点靠拢。
5、永远都不可能发生所有人都有收益的情况,任何时候都有至少 一半或者接近一半 人无收益,除非只有1个人。
另外,如果逻辑推理没有漏洞,那么结论就必定站得住脚,即使它与你的直觉矛盾。
最后一句那位教员也说过。
第五条,永远都不可能发生所有人都有收益的情况,任何时候都有至少 一半或者接近一半 人无收益,除非只有1个人。
这让我想起了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还有和谐社会。
因为根据现在很火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如果是现代社会的人都会考虑和谐问题,是会出现均有收益的情况(很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只有经济学家和印度尼西亚野人部落才比较符合古典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结论)。
我理解现代社会发展实际上要求人的协同,而且对利益部分放弃,所以古典经济学只能是种数学游戏罢了,需要经过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后才能称得上科学。
五个海盗(1,2,3,4,5)分100金子,开始海盗[1]提出一个分金方案,五个人对其投票,过半则通过,不过半则海盗[1]被杀,海盗[2]提出方案,四人投票。。。依此类推。
前提是过半通过,那么答案就应该是(97、0、1、2、0)或(97、0、1、0、2)
前提是达到一半就通过,才是(98、0、1、0、1)
又细看了一下这个故事,有一点漏洞。
“女权主义者”改故事的时候,有一点疏漏。原来的故事是,丈夫们每天会在傍晚时在村子中央聚会,如果有人戴绿帽子,在聚会的会大骂。这个关键就是固定时间聚会,使这个故事变为一个回合制的游戏,或者说回合制的博弈。这样有回合这个同步的时间概念,才有可能根据所有局中人上一回合的行为决策本回合的行动。比如在传统社会版本中一个回合是一天,所以第一百天发生集体大骂妻子的胜景。如果男人们每秒钟聚会一次,那么一百秒后就会发生大骂。“女权主义者”改动是用了“毫不犹豫”这个概念,将回合波已改为了即时的。这就像“英雄无敌”变成了“星际争霸”,玩法全变了。妻子们没了时间同步点的回合,就没法做迭代的推理了。我不反对女权主义,虽然我不赞成杀人,但我还是建议“女权主义者”将条件改为,“当天晚上夜深人静后动手弑夫“比较合理。这样第二天早上就是一个新的回合,妻子们可以根据人口,进行下一步决策,决定当天晚上和丈夫上床后准备做什么。
几乎就是这个故事,呵呵,几乎
这个好像是“女权主义者”版本。我们可以看到,女权主义者似乎很极端,要杀人啊。原来我看到的“传统社会”原是版本中,男人们只是聚在一起大骂自己不忠的老婆而已。
不过道理是一样的。
谢谢石工兄帮忙
这真是不管什么样的大家,都最终会会对经济、社会问题抓瞎的原因
现在的问题就是,越来越倾向于建模,比如经济计量模型,许多人都忘了模型设定了太多的假设条件
军校地方生。非同行,只是在军校里被教育了四年。一辈子都敬重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