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胡同的时间没有定格 -- 萨苏
看电视的时候对杨大爷的的描述是待业青年,是不是这中间还有点故事呢?
当然,荷兰人说普通话的我只认识一位,是华人的太太,从荷兰跟着老公到了新西兰,在奥克兰大学做助教。这位的普通话马马虎虎,反正和太傅差好远。
米拉大妈的声音是有些象太傅,就是苍老很多。
看完您的帖子,眼眶又得湿。
在家里待着的那几天,就光跟老爸老妈聊天了。老妈说,小子,你明年别回家过年了,总也不往回给我们带个儿媳妇!我跟你爸明年过年去韩国看你去。我回了句,老太太,您这身板儿行吗?老妈当时就急了。老太太?谁敢叫我老太太,我跟谁急!
回来以后跟爸妈视频聊天。我说,这不刚走没几天么。我爸说,嗯,没事,就是你一走,我们有点想。唉,小子我当时眼泪都快下来了。明年过年,还得回家。先把乐天百货店搜刮一遍再走。媳妇儿?我媳妇儿在哪儿我都不知道,别提这茬儿了。汗
我非常喜欢北京的那些老胡同。在京师的时候,经常周末和外子阿壳各带一个相机去国子监、二环边拍胡同。我们常一天都在那些老胡同里头转悠,看老槐树下悠然下象棋的老人家,看拉煤的三轮车骑过铜环惹绿的四合院,看老房檐上傲然踱步的灰鸽子。我们会让在胡同里玩耍的孩子站成一排,然后摄下他们笑得阳光灿烂的瞬间,阿壳爱拍黑白的片子,那些片子上孩子们额头的汗珠闪亮,我每次看到都有说不出的感动。
我总觉得在这种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了首善之都的脉搏,沉静的大气之中包容着躁动和希望,让外来游子的心灵在这样温和的苍凉中找到了栖息之地。
月入220元,,,很有钱的....
春节前找了个机会到小时候住的胡同里看了一下,就一百五十米的胡同我来回走了六趟,全没了,所有痕迹荡然无存啊,除了那街本身还在。老北京的胡同现在越来越被折腾的像城乡结合部的这个村那个村了。老槐树没了、到处是各种脏了吧唧的小饭馆,满地的污水横流。
看到你说这些,我就总会想起当年的梁思成,只能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