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Life杂志里的朝鲜战争(1)敌人的面孔 -- pxpxpx

共:💬689 🌺3480 🌵5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家园 作为一个临江人

不轰炸东北的说法,俺笑了。

家园 老引这文章写的直追老萨
家园 你还好意思真敢太监了?罚写10篇,每篇得花数不得少于三百
家园 能不能把观点明确一些呢?

看了你的文章,一直强调要关心志愿军普通人员,强调人文主义,但我却感觉一直有所隐藏,我试着揣摩一下

1.当年高层领导缺少对志愿军战士的生命的关心

2.当年我们没有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利益

如果不是这些,请恕我眼拙,请您清楚的说出来好吧

把观点明确的说出来大家才好讨论,谢谢!

家园 嗯,那是美国的黄金年代,事业上升期。

同理,目前的中国也不可能出现斯大林或希特勒式的人物。

要是德国在一战是战胜国,希特勒会是希特勒吗?如果没有西方国家的反共和对共产国家的封锁,斯大林会成为斯大林吗?这些都是有意思的问题。

家园 呵呵,

[MOVE]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MOVE]

家园 不是真的吧?

真是下面没有了,还是一直在努力?

这可是两个概念

我们等得很辛苦,你就别开玩笑了

精品不怕等,你时不时来点料就更好了

家园 送花

在其它论坛里,文笔的重要要超过内容。

然而在西西河里,内容绝对超过文笔,看着那些让人热泪盈眶的文章,焉能不喜欢。

家园 中国的底线我看过一个东西.

  不要问我出处,俺也记不得了。

  出战前,老毛做了三个估计:上线:把美军赶出朝鲜半岛,中线:在朝鲜中部某处维持战线,双方都无力前进,下线:志愿军被美军打回国。

  最终中国得到了中线,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很不错了,一开始大概没几个国家会认为志愿军能顶住美军的进攻。

  具体最后的决策,是要根据战场上的校量来决定的,这种在别国领土上的战争,谁也不可能先定下条底线一定要坚持到底。同样美国的打算一样有过多次变化,在三次战役前老麦可是一门心思要打到鸭绿江的,如果他真能达到这个目的很难说他不会有更多的要求。而在四次战役前美军好象也有过撤出朝鲜半岛的打算,美军顶住了这个打算也烟消云散了。

  至于谈判,没有几个人认为最初提出的要求会被对方全盘接受。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在实力达不到的情况下从最初的要求做些退让是很正常的。谈判的成功与否也不能光看哪方退让了多少,要看退掉的筹码是不是必须的,本身台湾海峡、联合国席位基本上是朝鲜战场以外的东西,都是漫天要价的一部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都是不得不放弃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所谓中方巨大的牺牲匹配不匹配要看你怎么看。

  从谈判开始后算,中方的牺牲有多大?不能把前面的算到后面去。

家园 仁川登陆不是必需的。

  也不是靠仁川登陆打败了老金,在仁川登陆实施前,釜山的美军力量已经大大强于北朝鲜军队,没有仁川登陆,美军一样可以轻松地打过三八线。

  后来老麦还实施了元山登陆,但在海上的美军进港前陆地进军的美军已经把元山占了。

家园 想起中央十套的朝鲜枪王,炮王系列

朝鲜枪王,张桃芳。。。里面老人家说自己当年是怎么想的,是怎么打对方炮兵观察员的,人家不只在打枪,人家一直在总结,不断总结,然后指挥部在树立典型的同时,推广老人家的经验。

炮王,好像是一个四人小组,人家没有干巴巴送死,一直在琢磨怎么打比较好,怎么打有效果,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他们为了防止暴露,在炮击的之前,在距离炮击阵地20米的地方布置了一个伪装阵地(能发出炮声和烟雾,而且还挂着志愿军帽子),炮击的时候,一真一伪两阵地同时开炮,伪装阵地掩饰真阵地,给战士们时间逃跑,结果这个小组打了n多次,还是0伤亡。。。(大约是这样吧,具体的等更多朋友补充)

然后他们的方法被推广到各个连队,不久美军就发现这一点,也找到方法来应对。

志愿军是非常优秀的军人,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不断想出很多小战术小方案来应对,美军是非常优秀的对手,既能见招拆招,也能主动出招让对手猝不及防。

物质方面不好说。但是两个军队有个共同点就是灵活多变而符合自己条件的战术。从战场到指挥部形成一个出色的反馈系统,对于美军可能是:战场发生变化,指挥部了解战场变化,指挥部做出应对,一线战士忠实执行,如此不断优化。

对于志愿军可能是(一部分):战场发生变化,一线战士主动应变,效果不错,上交指挥部,指挥部进行推广,战场忠实执行,如此不断优化。

另一部分跟美国军队相似。但是处于物质和军队本身的问题,当时志愿军对部队的控制能力不可能超过美军,同时对战略局势的分析和把握也可能跟美军只是不相上下(或许更弱,当然在战争初期,面对头脑发晕的老麦时,我们是比较强的)。

志愿军比美军强的就是一线战士的自主能力。

美军的反馈指挥系统来自耶鲁来自西点,来自整个西方世界理性与逻辑的积淀,也来自美国人出色的文化素质,以及这素质之上建立的高效指挥系统。

志愿军的自主能力则来自战火中积累的经验,来自中国人民的狡黠与勇敢(只是狡黠而非智慧。智慧或许能在大的方面有用,但是在战场上兵火相接的时候,狡黠更强大。),来自相对简陋却高效的组织系统,以及毛泽东理论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按常理出牌,怎么能赢怎么来,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这两种模型是:一个诸葛亮打n个臭皮匠。

美军模型是典型的服务器到客户端系统,而志愿军则有点云系统的意思。。。(胡乱套上的。。。)

当然,我不属于军迷,连伪军迷都算不上,所以这帖子就乖乖跟到引大后面发吧,虽然有点文不对题,只是看过王树增和双石的书。看书的时候就感觉志愿军指挥方式真的很独特,甚至可能超前的。因为战争一线变化莫测,任何一个经过处理的命令都是有延时的,只有一线战士才能面对变化随机应变。

家园 好!文章写得够劲!!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谢宝

家园 【文摘】Life杂志里的朝鲜战争(5)难民和孤儿

朝鲜战争进行了3年,毫无疑问,产生了数不清的难民和孤儿,尤其是在双方你来我往频繁的第一年里。

下面这张照片是在美军从汉城撤退时拍摄的,照片里的妈妈顶着全部家当,一边喂奶,一边赶路。为了保证美军撤退不受阻滞,维持渡河的秩序,当时李奇微已经授权宪兵在必要时可以向难民开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Korean Refugees

Korean mother nursing her baby as she transports all her belongings in a washbasin balanced on her head while retreating southward from Seoul.

Location: Korea (North)

Date taken: 1951

Photographer: Carl Mydans

Size: 888 x 1280 pixels (12.3 x 17.8 inches)

望不到头的难民队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eemingly endless file of Korean refugees slogging through snow outside of Kangnung, blocking withdrawal of R.O.K. I Corps, during Korean War.

Date taken: January 08, 1951

Size: 1280 x 1078 pixels (17.8 x 15.0 inches)

独自一人坐在街边的孩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mall South Korean child sitting alone in street & crying, after elements of 1st Marine Division & South Korean Marines invaded city of Inchon, in offensive launched against North Korean forces in that area.

Location: Korea (South)

Date taken: September 16, 1950

Photographer: Pfc. Ronald L. Hancock

Size: 1082 x 1280 pixels (15.0 x 17.8 inches)

不会笑的男孩

这是一个LIFE曾经多次报道的孩子,最后他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下面这张是他刚到孤儿院的时候拍的,再下面一张是1960年拍的,他当时到美国已经4年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he Korean war orphan who would not smile, Koo Ri Kang, seated at table alone wearing ill-fitting Army fatigue jacket.

Location: Korea (South)

Date taken: May 1951

Photographer: Michael Rougie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Known as the `boy who wouldn't smile', adopted Korean orphan Kang Koo Ri, at home.

Location: US

Date taken: October 1960

Photographer: Michael Rougier

下面的这张和朝鲜战争无关,但也是关于战争和孤儿的,不想多写了,大家看照片下的注释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hinese children orphaned in WW II singing a section of the song "Bomber" & crouching down as if in an air raid in their orphanage.

Location: Chungking, China

Date taken: 1941

Photographer: Margaret Bourke-White

家园 还等着此系列的下文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