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收入分配和经济危机 -- 万里风中虎
解决了,按劳分配也不是一句空话了,再跟虎哥后面顶老学究们一句。
的确,
但令人欣慰的是有那么多毫无经济学背景的河友给予支持和鼓励,用数据和事实来说话,戳穿那些国内所谓专家学者的谎言,功不可没.
如果一味强调视角和经历只会让人觉得清高.希望作者能继续下去,用知识把中国人武装起来.
你这样笼统带过,我理解不了。你是说马克思不好还是好吧,好象是不好,那么不好在哪里呢?
请详细解释个人生产率的定义,以及影响列举个人生产率的因素。
以前读过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里面好像是这么说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适应于短期而古典经济学适用于长期。目前经济政策的争论应该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吧?
关于政府到底应该作为还是不作为也有很多争论。比如支持的,说应该熨平经济低谷,可以减少阵痛,如果形成预期的话政府的政策还是有作用的;不支持的说,不刺激经济还是会回复到先前水平,不知道什么下手刺激,可能会存在滞后,弄不好越干预越糟糕。
个人觉得就中国目前不干预是不现实的,连美国制度这么完善的政府都要插进来。
我们知道理论到底科不科学一般都要有这些条件:理论推导,现实检验。只有理论推导的,即使再完美还是有人怀疑,连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很多科学家还是保持怀疑态度,因为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持。经济学的麻烦在于不能做实验(不能拿一个国家的前途做实验),不能做实验就不能重复,根据一个国家的数据得出的结论,让人难以信服。因为抛出的硬币第一次落地是正面就跟别人说抛出的硬币落地总是正面很难让人信服,另外一个人说我也试试,结果是反面。我想这就是人们通常把经济学称为半科学的原因。
经济学的复杂性还在于不断有人对经济学的假设提出挑战,比如经济人的假设。
1。所有的理论,都有其应用的局限。用得对,就是好的,用的不对,就是不好的。
2。个人生产率,即特定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或者说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你所挣到的工资,不反映你的劳动生产率。而是反映了你所创造的价值的市场价格。同劳动生产率一样,你所创造的价值的市场价格,同样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一个正态分布。
影响个人生产率的因素很多,目前最重要的是教育和培训。
马克思和凯因斯都相信,市场经济体系存在一个内在机制,会导致有效消费需求会随着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而出现不足,形成经济危机。但在这个机制具体是什么上,两者出现严重分歧。马克思认为,这个机制是收入分配的两极化: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生产目的,使得收入会越来越向资本家集中,普通劳动者所占的份额则会越来越低(《资本论》,1867);而凯因斯则认为这个机制是消费倾向会随收入的提高而降低:当一个人的基本消费需求得到满足时,在其增加的总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会逐渐降低,相应地,用于储蓄的部分则会逐渐增加(《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1936)。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不公平这一外在的社会制度上,而凯因斯则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消费倾向趋于降低这一人的特质属性上。外在的社会制度是可以更改的,人的特征属性却无法更改。所以,两人给出的解决方案也随之截然不同。马克思认为,有效消费需求是可以提高的,但必需调整和改变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而凯因斯却认为,有效消费需求是不可以提高的,那么该怎么办?和马克思的另一个不同是,凯因斯将社会的总需求区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仅消费需求会因消费倾向问题而降低(储蓄会增加),投资需求也会因资本的边际收益降低也趋于降低,最终结果就是总储蓄大于投资需求,这就是经济危机。故此,凯因斯将解决经济危机的重点放在扩大投资需求上,当然这个事只有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做。
有效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分配不平等造成的?还是源自和人的基本特性有关的消费倾向?我的答案是前者。
全球的经济危机诱发因素是美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信用膨胀(货币因素),而根源则是于全球普通劳动者,尤其是美国和中国有效消费购买力不足,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又主要在于全球收入分配两极化程度的加剧。
目前的形势要求全球、中国社会可能朝向压缩收入分配差距变革。未来将会出现以支持收入分配均等为导向的利益诉求、政治斗争和制度安排,社会不稳定程度可能增加,甚至出现动荡、动乱。罗斯福新政对中国当前局势有很好借鉴意义。
调节收入分配是需要激烈的社会变革的,这更多地是个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问题。或许认为这超出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许缺乏必要的魄力,凯因斯对调节收入分配采取回避,而将重点放在了扩大财政指出刺激投资需求上。而罗斯福的则远远超越了凯因斯,他的“新政”向世人证明收入分配制度是可以在不发生激烈冲突的前提实现变革的。事实上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压缩收入分配差距上,在二次分配领域大搞社会保障建设,在一次分配领域则通过种种制度安排促进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在社会总收入的比例得到提高。罗斯福新政更是马克思主义的,而非凯因斯主义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以前也有个模糊的想法,但是一直都表达不出来,你用物理理论的发展来类比经济学思想的演变,把意思阐述的很清楚,谢谢.
罗斯福的东西对中国的现实意义很大。
但中国要做的不光是国家干预来推进分配公平,还要做地方市场的深化来打破地区贸易壁垒,把地方一级政府在经济的功能淡出。
首先,必须承认,中虎是真懂经济的,而我是门外汉。
政府投入、拉动现在可能还是必须的。因为中国、美国已经有了大量的失业人员,而且眼见短期内劳动市场很难恢复。时间长了可能会有社会问题,所以,给失业人员一份工作可能也是无奈。另外,反正现在中美都的确有大量基建要作,中国是存量有很大差距,美国是基建老化严重,那现在失业率这么高,仅仅从成本上看也不亏,能做可能还是要做,所以,估计等今年美国折腾的差不多,基建很可能会开始真正上马。而望天河友可能稍微偏重于政治,殊不知,政治才是经济的精髓。
至于说到马克思还是凯恩斯,我个人觉得其实公羊河友说的有道理,马克思说的是本质,凯恩斯说的是表象。但是还是一句话,中虎其实是真正懂经济的,因为他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绝大多数经济现象。我是觉得马克思说的也对,中虎说的也对,其实我是都没搞明白。
也削弱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这个是我们所有问题的核心,三座大山只是外在表象.
老实说,目前大部分的老百姓既不缺鱼,也不是不会渔,关键还在于壁垒越来越高无法跨越,既得利益团体总是能够利用已获取的利益和官僚或者官僚资本结成垄断团体,这是资本的本能反应,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有着封建传统的土地上.而叫做政府的这个最大的权力机构也在本能地加强而不是削弱自身对利益的攫取能力,并且规模日渐膨胀,从社会吸取的养分也越来越多,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各类审批和监督工具,指望这个机构自动放弃这些形成壁垒的工具希望不太大.
作为中央决策机构应当对此有所认识,但是受困于条条与块块的利益捆绑而未能有效地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个我们也应有所理解,任何在中国执政的人都对历史上变革人物(如王安石)的下场十分警惕,罗斯福也是一样,冒了生命和政治双重风险来进行改革,不过,任何把自身命运放在国家或者民族利益之上的人,我们是无法指望他能取得变革成功的,比如现在的奥巴马,或许还有......?
山东地方炼化企业是一个例子,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与中央企业的博弈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经济的缩影.有知道详情的比如自动鹰兄弟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麻雀来解剖,其实不光是中央和地方,地方的县和乡镇,乡镇和村,都存在这样的利益博弈,而老百姓,就在这些博弈中沦为棋子,地方政府对经济博弈的退出,是目前这盘大棋的棋眼,不慎重对待就要满盘皆输.
晚期的马克思,其实有走向人性论的倾向。
目前世界上的情况,分配不平等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不过我们可以假设已经分配平等的情况下,多出来的收入也是要储蓄或投资,最终还是要交给基金经理走入金融市场,发展下去和现在养老金保险金等的遭遇没有本质区别,房市金融市场还是会到顶,金融危机还是不可避免。
现在在分配平等上下功夫,无非是使症状缓解,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罗斯福新政在37年左右又遇衰退就是明证。若只满足分配平等,经济周期会很短。
金融市场的目的就是把余钱集中起来,以克服消费惰性,这个方案比分配平等方案有效一些,经济周期可以长一些,但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必然会有危机产生。如果把社会重心放到金融市场,则危机会致命,这就是现在西方社会的情况。
社会发展的是人心,要给人心的贪婪找一个突破口。分配平等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贪婪的低级要求,接下来在金融市场可以找到更广阔的贪婪空间,所以可以持续多一些时间。再接下来,就要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去寻找贪婪空间,那个空间可以说是无穷大。文革的运动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满足贪婪的娱乐活动,跟现在人疯狂炒股差不多。如果这次经济危机以后世界能够成功转型,并且在信息技术帮助下走向平稳的政治文化变革,那么下一个社会周期可能是一千年,直到地球资源耗尽为止,而不再象现在这样10年左右就抽一下风。
1.政治才是经济的精髓。事实上我甚至认为,经济是政治基础这句话有时候和马洛斯的需求金字塔里头把吃喝穿放到最底下一样,不完全是正确的。
2.其实我也没搞明白。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