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一些小故事 引子 -- 萨苏
表演魔术可以仍然不戴眼镜,这穿针引线的,恐怕就不成了
听说过磁芯,但是没有这么直观的见过,更不要提手工穿了。只是奇怪当时为什么没有把这个东西机械化?
在现在的计算机里,内存的K、M是按1024算的;但是外储(比如说硬盘)则是按1000算的。所以如果要尊重业界惯例的话,要搞清上下文(context)
嘿嘿,抢沙发抢不过沉宝老兄,吹毛求疵不能再输给沉宝老兄了。。。
磁芯,这个是内存,还是外存,嗯,说,你倒是说啊。。。(背景:老虎凳,竹签子,辣椒水。。。)
嘿嘿,先送朵花,然后很不厚道地顶钢盔溜走。。。
植物节挖一个填一个,萨苏是土拨鼠教的,只挖不填
FORTRAN语句本身是没有编号的,所以卡上没有自然的号,只能自己用手写上去。程序改号也得改,改来改去自己都有些糊涂了。所以后来都被逼的在程序上下功夫。一个主程序从最早的四五百行到最后的四五十行那是很花了些功夫的。
OHandley的磁学名著《Modern Magnetic Matirials》一开头就是介绍中国人的司南、磁石、算盘以及Wang An的计算机存储。一直不知道这人是谁,汗。
flash读写10^6次就没用了
现在大银行海量数据存储仍然使用SONY的磁带存储器呢。
还没到T的程度吧?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专攻大型机的前辈们。记得上大一的时候,那都是新世纪了。我们系主任说,同学们,你们现在的条件是好了,前几年我们学校花高价买了块900M的大硬盘,就高兴的不得了。底下面面相觑……
那会儿……貌似U盘才32M?
现在,移动硬盘都是大白菜价了,还是1990年代北京的大白菜价。
里面的硬盘片,就已经是一片一片的了。记得在科学美国人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是下一代的硬盘存储模式将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提到了每个磁原磁化过程的改变云云,没弄明白,哪位老大给解释解释?
原来是近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