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1) -- 忘情

共:💬468 🌺165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故障诊断系统

现在的故障诊断系统基本上都是基于机械振动信号的模态分析,比如一个轴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的振动模式是不同的,故障诊断系统就是不断监测系统的振动信号,一旦发现振动模态向故障方向发展,就提出报警,与轴温监测系统的原理是不同的。

从中华之星的例子来看,虽然不知为何轴温方面没有报警,但根据文中的描述,这套故障诊断系统应该说是成功、可靠的。

家园 应该是普通的半导体测温,

二极管有它的温度-电流特性,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测量温度。另外,这样的系统成本也很低廉,便于大规模布置。

红外线测温系统造价要高得多,而且红外测温是非接触式的,考虑到车底的工作环境,接收头很容易被弄脏而失效。

家园 没有,就是聊天而已,您别挂怀

顺便再麻烦您一下,请教您一个问题:10几年前,时不时的能听到列车热切,毁了多少米铁路的事,现在倒很少听到了,一直不解的是,热切好像是列车轴承不转了,在干蹭,要坏应该只是坏列车才对,怎么会把路基都毁了,而且还是好几百米..............

家园 好像是红外

当年做工控的康拓曾中过这类标

家园 外行过来猜一下

应该不是滚珠轴承,列车太沉了,碎个珠子就完蛋了

家园 滚珠轴承可以近乎于无油润滑

如果是其它类型的轴承,就不能排除因为润滑系统失效而造成的轴温超过报警设定。

希望忘情能为大家解惑。

家园 一般硅二极管测到400K也就差不多了

二极管温度计往低温测比较灵敏,往室温以上测,差一点。硅的到400K,也就是127摄氏度,差不多了。不过这里也许够用了。但这种温度计的接触点设计也是问题。比如体温计,半导体测温,很便宜,但是到达稳定值颇有一段时间。列车上这么用估计不行。另外,二极管本身的筛选,校正也会增加成本。

红外线贵一点,毫无疑问,但也不是贵得不得了的事情。还是拿体温计说,ear-thermometer,测量耳朵里面的温度,家庭可以用得起。红外线温度计对高温会比较有效。测温灵敏,精度高,可以轻松满足列车实时监控的要求。至于防止探头被脏东西污染,我想保护装置比半导体温度计接触点设计可能还来得容易些。

家园 这个诊断系统基本失败

不是只有判断振动才是故障诊断。对于楼主说的情况,只要简单判断部件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就可以了,根本不涉及振动问题。这个系统失效有可能是当时传感器失效,但一般这么重要的位置都会布置多个传感器互相参照。可怕的是有可能设计人员知道会出现温度过高问题,但为了让机车通过测试从而人为修改报警值,故意使诊断系统在超过规范的情况下不报警,企图蒙混过关。

家园 液晶显示这个中国早年没差那么多

80年代初至少就有,那会儿我还是小孩,见过研究所里白地蓝字的液晶显示产品。

家园 几乎可以说现在的故障诊断系统,就是基于振动模态的

否则不会叫这个名称,至于轴温监测系统,是另外的系统,为什么没报警,是另外一回事。

608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涡轴发动机,对这方面的要求更高,故障诊断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608所这方面的实力还是不错的

家园 【原创】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5)

(续4)链接出处

四、“中华之星”试运营中的表现

我找到了一份2006年上半年“中华之星”的故障单,现抄录如下:

1、1月12日,运行途中发生轮对擦伤。(A)

2、2月26日,B车操纵时B车与A车网络数据有丢失现象。(B)

3、2月26日,电制动级位显示不正常(1592%)。(B)

4、2月26日,绥中北站检查发现A车2、4轴托架漏油。(B)

5、2月26日,绥中北站刚开车时,B车停放制动灯不亮,A车停放制动灯亮闪不止。(A)

6、2月26日, TVM430工作不正常,A、B机无故障转换几次。(A)

7、2月26日, A车机车高压柜主断路器合不上,停在区间进行微机全复位处理。(A)

8、2月27日,出库时 A车操纵B车合不上主断。(A)

9、2月27日,停放制动时,B车操纵时,A车停放制动灯亮闪不止。(A)

10、2月27日,A车操纵时,B车停放制动灯不亮。(A)

11、2月27日,运行中,经常跳主断。(A)

12、2月28日,A车三次跳主断路器。 (A)

13、3月1日,锦州南至盘锦,B车主断路器合不上。(A)

14、3月2日, B车Ⅱ转向架变流器水温高,动力切除。(B)

15、3月2日,运行途中发生轮对擦伤。(A)

16、3月10日,396km+100m处,制动表压力显示为零,制动失灵。(A)

17、3月10日,晚点发车9分钟。(C)

18、3月10日,全车组大部分仪表过期未进行效验。(C)

19、3月11日,B车发生轮对空转现象。(B)

20、3月13日,B车出现两次踏面二级预警。(B)

21、3月13日,前后动车车载电话呼叫不良。(B)

22、3月14日,A车起车打滑。(A)

23、3月14日,B车3轴1位二级预警。(B)

24、3月14日,10979车电热器烧坏一个。(C)

25、3月14日,10984车斜顶板松。(C)

26、3月16日,出现水压报警。(C)

27、3月16日,计算机死机,B车无数据。(B)

28、3月18日,A车Ⅰ转向架主变流器水温高,动力切除。(A)

29、3月20日, B车Ⅰ转向架变流器水温高,动力切除。(A)

30、3月22日,第二次电空制动防滑试验时,发现变流器冷却水泵从水封处流出油水混合

物,A车动力切除。(A)

31、3月22日,第三次电空制动防滑试验时,B车3轴、4轴发生踏面擦伤,10981号(酒吧车)拖车1轴发生踏面擦伤。(A)

32、3月22日,返回皇姑屯时,A车无法控制B车(因A车动力切除,只能使用B车动力)。

(A)

33、3月23日,A车Ⅱ架冷却水泵漏水,切除动力。(A)

34、3月23日,起车发生空转。(A)

35、4月7日,皇姑屯站发车时不能启动。(A)

36、4月10日,过葫芦岛北后连续两次TVM430掉码。(A)

37、4月10日,从K22km返回时(上行线)直到绥中北站TVM430无码,显示故障代码“023”。 (A)

38、4月20日,塞拉门指示灯亮。(B)

39、4月22日,开水炉和集便器多数不能正常工作。(B)

40、4月25日,A车主断路器合不上。(A)

41、4月27日,发现10984车紧急制动阀玻璃罩板丢失。(C)

42、4月30日,10982车空调不制冷。(B)

43、5月1日,微机显示屏无11位轴温显示。(B)

44、5月2日,报A车Ⅰ架4QS1相构件两个GTO击穿,同时发现两个冷却水管外部有深度裂纹。(A)

45、5月3日,在K25处发现10984车二位空气弹簧高度控制阀进气口活接漏风。(B)

46、5月7日,10985车一位端车体制动管与转向架连接的橡胶管漏风。(B)

47、5月7日,拖车空调故障。(B)

48、5月8日 过分相显示黑屏,B车头灯坏。(B)

49、5月9日 A、B车误报对方车停机,复位不解决问题。(A)

50、5月10日 辅助变流器故障。(B)

51、5月11日 主断跳、10:40-11:40显示屏黑屏、逆变器板报故障芯片故障。(A)

52、5月12日 A车跳主断。(A)

53、5月17日 下雨,6车3位门和3车4位门漏雨。(B)

54、5月18日 A车LCC通讯不正常,停车复位后恢复。(A)

55、5月19日 LCC网侧变流器中模块控制板故障,复位后正常。(A)

56、5月20日 无线列调杂音大,A车速度显示与实际相差8km/h。(A)

57、5月31日 两个车逆变器故障。(B)

58、6月1日 一位电机传感器故障;A车一位转向架切掉。 (B)

59、6月2日 A车一位转向架隔离。 (B)

A级故障31项,B级故障22项,C级故障6项,总计59项。

对于这个故障单,我们一帮子基层技术人员研讨后得出以下结论:

1、这个故障单流出有两年多了,那些鼓吹“中原之星”的人对此并无异议,所以我们认为上面所列的故障是真实可信的,并不是刻意抹黑造谣。

2、虽然故障单真实可信,但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这张故障单是极不完整的,只是实际故障的一小部分。咱们在平时工作当中,不管是日常维修,还是部里做鉴定,都存在这个问题。出了故障当然要处理,但填写、汇总故障记录时,则能抹就抹,能瞒就瞒,这是通例。因为把故障全列上,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这种试运营的车,相关单位肯定要对运用单位大力公关,请求他们在向上峰汇报故障时尽量少报些。

例如第17条:17、3月10日,晚点发车9分钟。该条故障被列为C类,但为什么晚点开车?如果是调度,信号,或者其他不关“中华之星”的原因所致,应该不列为它的故障才对呀。那么既然列了,肯定是当天发车前“中华之星”出了问题,联系到第16条:3月10日,396km+100m处,制动表压力显示为零,制动失灵。这两条故障发生在同一天,那么我们怀疑之所以晚点开车,极有可能是要命的动车系统或者制动系统出了故障。但开车前究竟出的是什么故障?故障单里没写,只是简单地说始发晚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真正的故障原因被和谐掉了。

3、这59条故障后面括号里列的是故障等级。A级是最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正点、舒适的重大故障。C类则是一些鸡毛蒜皮无足轻重的故障。处于这两类之间的都列为B级故障。如果是铁道部鉴定,全车只要发现一个A类故障,鉴定人员就根本不必再继续看了,整列车直接判定为不合格。按照故障发生的规律,B类故障应该远多于A类,而C类故障应该远多于B类,这也是我们判定这张故障单极不完整的重要依据。

4、第4、14、23、58、59项原文中列为B级故障,但根据我们的现场工作经验,认为应该判为A级故障。

5、第1、15、23项全是轮对踏面擦伤。自从90年代后期开始在快速车上安装防滑器以后,这种故障大为减少。但“中华之星”轮对擦伤的频率居然这么高,而且既然列为A级故障,肯定是擦伤严重过限,联系到其他A类故障许多和动车、制动系统相关,尤其是居然能出现制动失灵的故障,该车的安全性的确堪忧。

6、“中华之星”的设计运营速度是270公里,在秦沈线上试运营时,最大速度被限制在160公里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半年时间居然出了那么多A级故障,那么如果真按其设计时速运营,我不敢想象它还能出多少故障,会出多少后果不堪设想的严重故障。

7、这已经是改进后限速使用的情况,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05年8月1日在秦沈客运专线上正式开试运营,这张故障单列的是06年上半年的故障。也就是说,“中华之星”在试运营五个月后,重点故障仍然频频发生。这绝不能用设备处在磨合期来解释,因为已经试运营五个月,磨合期早该过去了。那么在改进前的2002年,刘院士说在试验时没出什么大故障,“中华之星”如何如何先进可靠,仅仅是偶然在领导参观前掉了一次链子就被扼杀,这种话您信吗?反正打死我也不信。

8、从这份故障单判断,“中华之星”在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持续改进后,并经过五个月的试运营后,存在的问题仍比当年的唐老鸭要严重得多,我想相关试用单位恐怕也是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个样子别说参加高速动车组竞标,这就算是白送给我们使用,我想也没任何一个局敢要、敢用这种车上线。

(未完,待续)

(续6)

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所谓热切轴

就是指车轴轴箱内温度急剧升高,引起材质性能下降,承受不受高速运动时的力,导致车轴切断,然后翻车出轨。中华之星这个故障就是热切轴的前兆,没出事纯属侥幸,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正好停止试验,而是继续跑下去的话,热切轴车毁人亡是必然的结果。

家园 机车的故障诊断系统应该是个集成综合系统吧

一个集成的综合系统是否应该包括轴温监测,如果包括轴温监测而不报警,恐怕不能说是成功、可靠的吧?

我是外行,不太了解!

家园 兄台说得很好,上花
家园 上花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