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南京!南京!》:离悲剧只差一步 -- 梦秋

共:💬251 🌺53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哎,说句没心没肺的话

我要是日本军人我也会参与屠杀的。

集体无意识。

而且我也不敢端着一支放了一枪以后就跟根儿红缨枪没啥区别的三八大盖守着100多俘虏过上好几天。

此贴挨砖活该,本人决不回贴。

家园 请问HY是什么?

我太不与时俱进了,请问HY是什么?

家园 这个题材反反复复的拍了好多遍

《屠城血证》,《南京1937》,到现在这部。虽然编导演可能有新的视角,新的突破,但是作为观众我实在不想一个个看下去这些血腥的场面。

中国现在强大了,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我们要记住历史,研究历史(事实上我很喜欢看南京大屠杀这方面的网文和书籍),但是用电影去回味那段历史我却非常犹豫。

家园 【原创】陆川错了

"比如拍杀人,我看到日本人用绳索圈人,一百人往外走,枪决之后再一百人往外走,在我拍这段戏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才是他们屠杀的本质。原先我们一直以为会是一个家庭被拖出去残忍的杀掉,会认为日本人是盲目的见人就杀,但是其实不是这样,他们的杀人计划百分之八十都是按步骤按计划很有效率的成批处理,到城里见人就杀只是之后蔓延的一部分,而那种批量的屠杀才是核心,他们就像是机器一样在绞杀,把那些俘虏在成批的灭绝,这才是真正的屠杀的主题,而这样的故事由于他们的灭绝很少有人知道和了解,而我也是从日本人的日记里才了解。一百人被拖出去杀掉,余下的还活着的人就在不到30多米的地方等着,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再被带走,这特别符合日本人做事的方式,这才是屠杀。

日本人多中国人绝不是一种做事方式或者战争使然,而是自唐以后对中国的复杂感情使然,这是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众说周知,至少在唐时日本对中国的感情是以崇敬为主的,这当然包括中日之间的大量文化交流的结果(现在看来这种交流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好事情,保持日本的愚昧我认为至少对以后的中国是有利的),其后元时期两次征日的失败我认为一定程度刺激了日本人的自大心理。至明以后发展为有名的“倭寇”,倭寇的本质应该是对中国经济及富裕程度的崇拜,简单来说就是抢劫一个有钱却垂老的邻居,可以说从那时候起日本就已经有了对中国的鄙夷之心——不过如此,我也可以轻松吃定你。而清代的甲午战争则是这种心理的最高表现。从那时候起中国在日本的心目中就不在是一个强者,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中国人从那时候起也就不能算是“人”,在日本来说,中国人已经失去了与他们平等相待做人的权利,成了一个在级别或者档次上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因此就有了其后的侵占东北,在东北的经历更加给了日本人这种感觉,做为一个完全的殖民性质的区域,日本人在东北有了极高的地位和权利,可以说中国人对日本人来说已经成为了可辱则辱,可杀则杀的“行尸走肉”,在这种心理使然下,当全面侵华战争暴发后,大规模的抵抗导致日本的伤亡引起了他们极大的愤慨和寄希望于屠杀来恐吓的心理,如清兵入关的屠城心理,纯粹是自大心理被打击后的疯狂报复,可以试想你被一个你重来瞧不起的人抢走了老婆的心态,除了极少数人之外谁还能理智?因此我认为陆川错了,这不是例行公事执行计划,而是日本人变成了“日本鬼子”后兽行心理的简单表现而已。他们并不会觉得不安,因为他们认为所杀的并不是“人”。

家园 给您上一朵花吧

我觉得中日之间的交往是非常复杂,难以说清的一个问题。您说的这个角度是一个比较容易为大众接受的角度,或者说是一种惯性思维。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对错这种说法。因为这部电影而断言说陆川错了为时尚早。一部电影,作为文化产品,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陆川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在电影中表达自己的立场,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是电影所表达的内涵,很能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特征。

家园 理解您的想法

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对公众发生着极大的影响力,这是南京大屠杀必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搬上银幕的原因。

家园 在类似事件面前

很难说有哪个导演功力深厚到可以为大家所接受,何况我们还受制于这个时代,受制于自己的认识。无论如何,对过去的历史有一个深刻的记忆,总比淡忘,让其褪色的好。至于角色的设定,和表达的深度,我们每个人都有权置疑,而且也的确有人置疑。

家园 如果还有下一部类似的剧作

我希望看到突围。想起《抗战狙击手》当中在南京城下抵抗的那个萧剑扬,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角色,完全可以做一个电影剧本出来。

家园 您的这个结局让我想起了苏联电影

那部著名的《解放》的结尾:苏联红军士兵站在帝国大厦前,战争结束。然后字幕:在反法西斯战争前××国家伤亡××人。他们在战争中获得了最终的、绝对的胜利。而我们的胜利来得太沉重,沉重得无法让我们可以轻言胜利。

家园 等您的评论
家园 理解您的心情
家园 一部电影的力量能影响至斯

也不枉费导演的一番苦心了。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拍摄这部电影的艰难。日本文化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您的那位朋友如果能早些从这部电影带来的压抑中走出来,以后也许对许多东西的思考会深入一层。至于看电影的时间,我很不幸,是一个周末阳光灿烂的傍晚走进的电影院,出来之后已是华灯璀璨。自己心中压着一股不平之气,到次日凌晨两点写完这篇评论才敢休息。

家园 我去看了

看完之后的感觉无比糟糕

中国导演很幼稚,无端端要弄出个良心未泯的日本侵略者?表达对战争的反省?这是给中国人看的,需要反省的不是我们。

家园 华谊
家园 俺也曾经憧憬世界大同的时候。。

但是有些特别高尚的东西,俺往往因为它们的易碎而心怀忐忑。。。英国人至今还恨德国人,法国人至今还讨厌德国人。。是否,英美的境界到了“化敌为我”的层次,俺不得而知啊。。

其实,国家,民族都是一些历史记忆的基柱,因此,除非世界真的有一天大同,否则,俺并不敢相信,所谓一笑泯恩仇的故事,英国和美国的境界只不过在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被欺凌了。。。所以看着就一脸的慈祥。。但是否真的是因为境界,则看看911后穆斯林在美国受到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世界上是否有那么简单的境界和格局可以让我们相信,真的是一个美丽的疑问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