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是海归,我知道每个海归都会很无奈 -- 凉菜热了

共:💬429 🌺1128 🌵1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东西要分人的,

有的人神经粗大,无知无觉

有的人很敏感,爱哼哼唧唧

都没错啊,

上网抒发一下恶气不是坏事

总比郁闷心理强。

家园 祝哥们成功!
家园 老兄能编考试密笈的,绝对是强人啊。

一般说,一门东西学会的标准,就是能教别人了。

家园 呵呵,现在的党员都批量制造了

在学校,党员都是批量制造的,我本科所在的班级,最后有靠近一半人是党员。

我所在的学校,研究生保送率能达到15%,而且保送本校的太多,近亲繁殖很严重。

家园 是的,所谓师傅领进门功夫在个人

大学及以后的发展还要靠个人去努力,不能空洞地怪环境不好。

学习风气的中断我也深有体会,我所在的学校,当年在江城号称是“学在**”,但是现在学生学习的风气也下降了。在我们学校这还算好的,我曾去过同城市的另外几个学校,风气比我们更差。

学风可能跟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吧,花花世界的诱惑也多了。我曾经跟同学开玩笑说,那些老先生为什么有那么高的理论水平,为什么每个人都能通晓几门外语?就是因为他们那时候没有WAR3没有CS,诱惑少了,除了学习之外没别的事情可作,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于把学习当成一种消遣了吧。

家园 呵呵,大学的一些东西还是比较简单的

不敢当不敢当。

大学的考试,主要考察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于原理的掌握,而不追求技巧。

这也是大学考试跟高中考试的区别吧,高中的考试,原理不多,技巧不少;大学的考试原理很多,技巧不多。

所以把别人教会了,还是不难的。

家园 偶滴神呀

我们那时候一个本科班就30人吧,一般是计划到毕业时发展4个党员左右。

但这大约是上限,实际上很多班最后毕业时只有2到3个党员,发展不到计划中的数量。

原因有很多,比如发展对象集中在学生干部和学习好的学生中,其中学习好的学生可能很多不太喜欢参与集体活动,群众关系和反映就一般,而学习好又同时是学生干部的人又比较少。

学习好,活动能力强又同时是学生干部的人大约是党总支眼中最理想的发展对象了,要命的是这种学生往往“不屑于”入党

这种情况下,偶尔有某个班达到5个或6个学生党员的,在那时候就很可观了。

记得那时候学院党员教育常提的两个题目:

1、农村基层党组织涣散

2、党员的群众性代替了党员的先进性

对比第二条和现在的学生党员数量,实在无言了……

家园 嗯,网络和游戏确实很诱惑人

搞的现在都没人看书看小说了

90年代大学生基本上都看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钱钟书的《围城》吧,受这两本书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或者再加上《穆斯林的葬礼》?

可是前一阵子和一个现在正读Master的女孩儿聊天开玩笑,用了《围城》里的典故,居然没任何反应……

噫,微斯人,吾谁与行

ps,话说我们那时候也有同学躲在宿舍里用电脑看VCD,大约每三个月就换台光驱不过90年代的学生能有条件这么奢侈的太少了

家园 觉得写得挺好的

然而看到最后一句,抖了一下。

家园 现在不用VCD了

现在都是迅雷电驴啥的,还有P2P的软件一大堆,看片太容易了。

围城不才也看过一两遍,总觉得没啥意思。

宗璞在其小说《东藏记》里面写了个书橱式的教授,能背出历史上各家的言论,能历数各家的观点,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据好事者考证这个教授的原型就是钱钟书老先生。

家园 一句话,做人才是关键,其他的都是扯淡。

不错,海归是有问题的。没有经历过高考,然后因为自己家里有点钱就可以直接出国了。

没有经历高考,这是我父亲直到现在都懊悔的一件事情。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高考和暴发户,而是在于是否学会了做人。

做人才是关键,其他的都是扯淡。

怎么与人交往,怎么吃苦,怎么从错误中学习。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心志得苦,筋骨得劳,肚子得饿,身上得穷,想啥干不了啥。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所谓的海归与否,而是做人的心态。

家园 真酸啊,太loser了。
家园 嘿嘿,可能是代沟吧

我们这波的似乎很多都很喜欢《围城》的那种幽默。

至于他个人的学术成就,就不在我这个工科男的关注范围里了

再说现在批判知名学者的太多了,而且大多是文科方面的。文人相轻,进而论战,古已有之,随它去吧。

现在看片子确实方便,90年代沿海大城市大学里还颇有电影俱乐部什么之类的社团。由于经常有些可能通过外教或者访问学者带来的片子,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小资们。现在的大学里估计早就没有这类看电影看录像的社团了吧

家园 说的好!
家园 你没有摆清自己的位置

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出国?为什么还要回来?

已经出国读书8年了,你是想要跳出中国的教育体系外,去拿一个洋学历洋身份,然后回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吧?

那么既然你已经走出了中国的体系,你凭什么要和体系内的人享受同样的便利?如果你真的有真才实学,为什么不在当地找一份工作?如果其他国家可以给予你这种便利,你为什么不去其他国家找份工作?

也许,你就是想回来。也许,你拿着手里的学历在哪里都不好找工作。如果是后者,为什么奢求回来就能有个好归宿?

我也知道在国外读书的艰辛,但是这不是向别人要求一个好环境的理由。最好的方式还是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如果你能力足够,相信无论在哪里都不会难过。

国内外学历的猫腻大家都知道。事实上大家看重的不仅仅是学历,更是高考这一道筛查。为什么北邮的比海走的好找工作?不仅仅是因为教育质量的差异,更多在于高考已经把相对优秀的人与其他人基本区分开了。能把学习成绩搞好的人,工作成绩也差不到哪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