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医学伦理、中医西医学习笔记(1) -- 达雅
本人并非医学专业,只是一个想活得尽可能长的人。在学习了本版关于医学伦理、中医西医的一些帖子以后,有一些想法,于是就写下来,求教于各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真正深刻的,是医学伦理问题,所以题目中医学伦理就放在前面了。
(一) 医术和医学
医术和医学是两个概念。所谓医术,是指一个医生的治疗水平。一个病人进来,你望闻问切也好,检查化验也罢,处方用药,最后把病人治好了,病人送来“赛华佗”的锦旗,那是医生医术高明。我想,这样对“医术”的描述,是和大多数人兼容的吧。
在医术这个层面上,其实中医和西医没有差别。病人首先是关心医生能不能把自己治好,手段是其次的。医生首先也是考虑把病人治好,什么好使就用什么,自己会什么就用什么。例如,高血压去看中医,人家一样要给量血压的,不会说“我们中医望闻问切,你看中医还量什么血压”,最后疗效也是要以血压数据为凭证的。反过来,西医大夫治高血压,可能也给开点中成药。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在于医学这个层面上。所谓医学,我的理解是整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对各种医学现象提供解释,并推导出新的治疗方法。在这个层面上,中医和西医是有本质区别的。中医的藏象、经络、阴阳、无行,这是一套理论体系;西医的器官、系统、有效成分,又是一套理论体系。这两套理论体系是互不兼容的,所谓中医西医之争,也就是两套理论体系之争。
各位专业人士,我说得对不对啊?
(二) 能治吗?
病人找医生是去看病的,他才不在乎你用中医治还是用西医治,你要真跳段大神给他治好了也行啊。因此,病人或者家属,特别是那些疑难杂症的,常常会怯生生的问:“大夫,这病能治吗?”这时候,作为医生,该怎么回答?
既然是疑难杂症,那就肯定不是100%能治。因此,“科学”的说法应当是,“迄今为止,全球这种病例多少多少,治愈多少多少,好转多少多少,无效多少多少,死亡多少多少。本人(本院)分别是多少多少。”好象医学刊物上的文章就是这么写的。
问题是,医学伦理上,是否可以这样回答?是否只能这样回答?
众所周知,病人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治疗效果是有重要影响的,而病人的信心,又直接来自于对医生的信任和医生的判断。同样的病人,同样的医生,说:“没治了,回家去爱吃啥吃啥爱喝啥喝啥,三个月后会死。”和说:“这病虽然复杂,但是还是有希望的,你把我这副药吃下去,过两个礼拜来看。”效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两种回答,前者很“科学”,而后者,可能也就是安慰剂,甚至可能比安慰剂还坏,因为药物可能有副作用。
对于这样的病人,应该怎样回答?请教各位专业人士。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而且没有一些相关基础学科,比如分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我觉得研究不出来什么。
又如很早(印象中是八十年代中期?)就确立中药学做突破口,直到最近陈竺那篇“君臣佐使”论文,我看才真正开了一丝门缝。
一个光,同时有粒子模型和波动模型。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没有上面这个著名罢了。
(三) 如果只是安慰剂
感谢虽远必诛带来的关于安慰剂和作业术的知识。现在我知道了,中医疗效的一部分,可能是安慰剂。
好吧,我们假设,中医的疗效,全部是安慰剂。顶中医的先不要骂我,耐着性子看一下。
安慰剂是否有效,病人是否知道这是安慰剂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医生甲给病人开了安慰剂,病人拿处方给医生乙看,乙说:“这不就是一安慰剂么”,那安慰剂的效果怕是要大大打一个折扣吧。
如果中医的疗效全部是安慰剂,那么反对中医的医学人士,是否是在扮演医生乙的角色?这在医学伦理上是否允许?
从实践中看,中医常常是西医治无可治之后,“你去找中医看看吧”。而正如风的笑容说的,“中医几乎是包治百病”,不管你是什么病,病得怎样了,总可以辨证施治搞搞看。这里,中医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不仅为病人提供着安慰剂,更为安慰剂的提供者提供着信心,从而间接增强着安慰剂的效果。
于是,我得到结论,如果中医只是安慰剂,那就万万不能说破,反而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中医有效”,以增强安慰剂的效力。而那些反对中医,宣称中医“不科学”“无效”的,其实是在对病人和潜在病人扮演医生乙的角色。于是,接下来就是,即便心理认为中医无效,也应该象虽远必诛大夫那样,说:“总体上感觉中医效果不如西医,但是有价值。”当然,原命题成立逆命题未必成立,所以我上面的话并不意味着我认为虽远必诛认为中医无效。
虽远必诛大夫,我说得对吗?
中医的发展应当是,用中医的理论解释西医的治疗事实。例如,把西医输液解释成“大补阴液”。
小农时代的特征,诊断和用药手段完全可以现代化。但路子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