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受虐的凤姐下-----党史罗生门之宁都会议 -- 史文恭
其实周一生的错误和罪恶是四次反围剿,朱也是一样。
当然这也是他们一生的辉煌。
1. 宁都会议
周公取代主席,主席心怀不满。
2. 遵义会议
周公在军事三人团有最后决策权,主席名义上是帮助周公,但周公放手让主席干。后周公病重,主席又和张国焘斗争,这事就糊涂过去了。应该是周公主动让权。
3. 抗战中王明路线
周公支持王明“一切为了统一战线”,经营长江局,和主席各自为政。主席再度不满。
4. 延安整风
主席靠此形成绝对领导权。让康生大打出手,首批王明,次批周公。周公从重庆回延安作检讨,服软。
这几次冲突,从路线上应该说是主席正确,总理见识错误。但总理并无私心,没有搞政治斗争,只是认识错误。总理在党内有政治实力,这也是能力与人望,不是过错。为此,主席敲打总理,是搞政治。总理顾全大局,不与主席争斗。主席也接受了总理的苦心,联手打下天下。
建国后,又有一些矛盾:
5. 反冒进
总理反冒进,主席“反反冒进”,总理违心检讨。
6. 7000人大会
主席退居二线,少奇与总理收拾局面。主席不满。
7. 文革后期批周公
主席让人组织批周公,但不得人心,搞不下去。
8. 周公医疗问题
主席过度干预总理医疗小组,总理过早去世。
9. 总理逝世,主席没表示
不出席总理葬礼,过年主席还放鞭炮。镇压纪念总理的群众运动。
10. 有实力的干部内心不听主席的,跟总理走
主席使劲折腾,也无法让实权干部服气。总理营造了一个统一战线,大家都不要反对主席,都来忍辱负重。主席扶年青人上来,但不成器,没有办法。
11. 总理去世后,其余干部准备动手
总理去世,全党全军已经觉醒,对主席诸多错误已经有深刻认识。主席自知大势已去,告诉自己的人,未来会被总理的人收拾。
这些冲突,全是主席生事。总理委曲求全,努力维持挽回折腾的损失。全党看在心里,是非都有公论。主席能压服人,但无法服人。
主席本事很大,但作为一个朋友与同事很可怕。大家都喜欢总理这样的人格。其实总理不想和主席斗,主席没想通。主席搞掉的很多人其实都不是必须搞掉的。
“前两次战役,红军战术差得很,虽高级指挥员都须帮助。玉阶不细心,有泽东负责,可能指挥适宜。”
--《周恩来军事文选》p159
建国后的冲突,尤其是文革中的出手是否是主席不自信的表现?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两个决不会同样是真理,所以才会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只不过,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性被认识到没那么早。
干革命还得靠打仗。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星星之火,终会燎原。我党真正的枭雄就是老毛和老张。老毛一生最怕的就是老张。他说他一生最黑暗的就是与老张做斗争的那么几十天。在上海的中央,没有把老张派到井冈山,而是派去鄂豫皖,对于老毛来说,这是天大的功劳。当时李立三要把老张派到井冈山去,向忠发说,老毛跟老张都手黑,放到一起,只怕不对盘,要出大乱子,还是派到鄂豫皖去好。这样老张就去了鄂豫皖。老毛对于当时的在上海的中央是有意见的,对什么李立三,瞿秋白,周恩来,甚至向忠发都有意见,李立三,瞿秋白,周恩来都被老毛批倒批臭,唯有向忠发不批。老毛是恩怨分明的,整了他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瞿秋白死了都要挖出来,敲打一番。向忠发有恩,所以,虽然不把向忠发供起来,但是也不去整批他。倒是在国民党的调查局里,向忠发的评价不高,被认为是个50多岁和妓女天天花天酒地的唯利是图的商人模样的老混混。事实上,向忠发能够到苏联去参加共产国际的大会,并且坐上中书记的头把交椅,绝非浪得虚名,他是很有能力的。搞革命就靠冲壳子,就是这个板眼。哈哈。。,每次想起这句话,就觉得很好笑。章士钊?在上海的时候募集了20000个大洋,给有志青年去法国勤工俭学,结果没有赶上船队,已经出发了。慷慨仗义的老章,把20000个大洋都给了来送行的小毛。小毛拿了这笔钱回家,盖了5间大瓦房,买了几十亩田地,过上地主富农的共产主义生活,余下的巨款都埋起来,交给弟弟看管,自己到长沙去呼朋引类,聚啸山林,搞所谓驱张运动去了。小毛经常对哭哭啼啼的美貌尼姑说,哭什么哭,没有出息,等我们将来捉了张,杀他的头。美貌小尼姑们,闻言,俱对小毛侧目。拥有巨款的老毛,在落草为寇,聚啸山林后,队伍终究没有算去,很多时候还能给每个士兵发几元钱的饷,这笔巨款,当然是功劳最大。老毛的弟弟把管这笔巨款,自然就成了苏维埃政府的财政部长,大内总管了,看到老毛经常自作主张的花这笔钱的时候,极为心疼的反对,总是被老毛一顿暴扁,打不过老毛的老毛弟弟,只得高声骂娘,这里又不是毛家祠堂。恩怨分明的老毛,建国后就把章士钊养了起来,不管国家多么困难,章士钊的生活是不会困难的,他的养女的生活也是不会困难的。嘿嘿,恩怨分明,不失为好汉行径。唯独亏待了小林。唉,见了马克思不好交代嘛。还好,老毛是不信马克思的。
1 周书记发现自己完不成任务,甚至有被争取过去可能,就向后面发了诉苦(24号)
2 这个时候后方的几位没有觉得多大问题,起码不是那么急迫,但接下来几天前后方矛盾再次激化,让后方觉得必须立即解决了
但这个时候周书记的那个情绪又过去了,觉得没必要这么紧张激烈,但火已经被他点燃了,甚至被他加了柴(此后几天他和毛朱王是一起署名和后方争论的)
而是宁都会议撤职的决定
根据新版的朱德年谱,这个会议批他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很活跃,康生,但这个稿子里面完全看不到这个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朱德批评不是一天,而是断断续续的很多天,主题也不是集中对他的批评,这个稿子完全搞到一天去了而且只是对他一个人的
也许能影响一些人,但往往要冒着首先暴露自己的危险。
历史不是这么看的,也不是这么评的,章士钊的两万大洋的确后来去向不明,但假如说东哥是自饱私囊的话,(或者说他贪财的话,)他又何必拿自己身家去闹革命?这是根本。----挪用是有,但用在革命处,而不是自家腰包。这是必须说清楚的。
至于这两万大洋能否用到毛泽民做财政部长,更是一个笑话,---请最好搞清楚了事实再来发言吧。
老兄有点教条了吧。简单地把结论抽离出来作为真理,甚至上升到组织的层面,这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在必然性的问题上,我接受英国的那些cultural marxist的说法:history offers no guarantee。这是他们经历了很多挫折失败后认识到的。拿旧约做个类比,无产阶级不是选民,共产主义不是应许之地,共产党不是弥赛亚。因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里,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的位置。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产生,也会同时消亡。
所以党史里面真正的大佬都不写回忆录啊。。。
也是属于更“罗生门”的一类啊。。
谢谢青色水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