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答打造顶顶兄 -- 史文恭
忽然收到打造顶顶兄的短信,希望俺来看一下他的第一篇文章,打造顶顶:【原创】运动决定科研:读萨苏的农民WG知识分子有感(1)
俺觉得很是受宠若惊,因为从一个写手的立场出发,邀请他人评论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这个邀请的分量应该是不轻的。----而且可以想见的,打造顶顶兄既然邀请俺,应该对他的文章至少有一些自信,---而因为他的这份自信,对于评论者的俺而言,就有一份顾忌了。
假如纯粹从写文章的技术上讲,通读完打造顶顶兄的7篇,俺觉得,似乎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这个标题,“运动决定科研”---这个论断,如果从科研活动的一般规律讲,是很难置信的。----政治运动(此处特指我国建国后前三十年的政治运动)是否有助于科研,若通观这三十年的科学发展史的话,会发现证实这个论断的论据要比反对的少的太多,太多。----尤其是“牛棚”时期的文革中,科研的主干,---知识分子们因为受迫害,自杀致死的都很多,----人都被冤枉的死去了,到哪里去找对科研的促进呢?
而且文革中的“派性”斗争更是极大地破坏了知识分子之间的团结,这方面,最近的张爱萍上将之子张胜中将写的书里面,有很好的描写,建议打造兄一读。
退一步说,就算要做这样一个论证,也是应该首先建立一个关于科研进步的模型,分析其中有利于科研进步的因素,然后再联系这些因素与“运动”的关系。---而在俺看了,打造兄的文章里面,在建模这个过程花的功夫还需加强,而在引用“有利于”论点的论据似乎过多了。
再则,打造兄对“运动”的理解似乎也需要加深,因为建国以来,对科研主体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政治定性的,即“小资产阶级”。----这个定性决定了知识分子在历次“运动”中的弱势地位以及被歧视的局面。-----最近披露了一个小例子,1962年广州会议,先总理和陈毅元帅给知识分子们“脱帽加冕”,说他们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了。----谁知开完广州的会,同年北戴河会议上,东哥来了一句:“知识分子阴里来,阳里去的,能给他们全部“脱帽”吗?”----结果周公和陈元帅的话都不作数了。
又则,中国科技发展这么大的一个范畴,用萨苏大大的家族回忆来分析,且不论这样对萨大是否尊重,就以这样的“以小见大”的手法而论,是否科学,是否合乎逻辑,就是一个问题啊。
所以说,俺觉得打造顶顶兄的这个系列,恐怕还没有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啊。---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作为新人,看到您写完了这么多文字,引用了这么多方方面面的例子,至少从态度上说,是认真的。----正是因为您的认真,使俺觉得应该用比较痛烈的文字来批评您文中的缺点,这样才对得起您的认真啊。---而相信认真的您,假如有时间仔细看看自己的文章,再查对相关的资料的话,也许,会有一个更深,更细致的体会?
俺以前在毛左网站混,回贴千篇一律,不利于认识的提高,期盼得到各方大牛的指教。先谢了。
俺只能到这发贴了。在别的版俺回贴麻烦。
在引用资料的过程中,我最苦恼的是,左右双方对对方资料的质疑太严重――就是说左右双方都不认可对方提供的资料,这样时间浪费在争论资料真实性的比重太大。而萨苏的文章,我找左派的朋友核实,他们认为基本上是从中右角度上对史实的反映,又因为萨苏在右派的声誉,我觉得直接引用他的原贴可以减少右派对资料真实性的质疑,大家可以集中精力于观点的交锋,因此我的贴子里尽量多的引用了他的原文,当然已经从毛左的角度重新加以阐释。至于对萨苏的不敬,在下新来,不懂规矩,在此先向萨苏道歉。
一直以来,毛左在公开舆论上处于被打压的地位,论据方面当然稀少,还请理解。您说的一般规律,是官方的的一般规律,毛左是不认可的。还请您能具体针对俺文中的观点进行批评。
至于模型,俺学过一点计量经济学,本来也会一点,可因为计量经济学受到的批评太多,俺不认可模型的科学性,所以没用这个办法。
以上说了几点不成熟的意见,敬请指教。
资料掌握的不够。我们现在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电子书已经是铺天盖地了,只要有心去找,都是唾手可得。----但前提是,在寻找资料之前,我们是否心中已有定见?
有一种论点是因为论者自己喜欢,另一种论点是事实归纳后自然呈现。----掌握后者的诀窍就在于论者是否能够接受和他原先思维定势违背的事实。
如果不嫌俺粗鲁的话,-----俺觉得,对文革或其他政治运动对当时科研的影响的研究,应该有很多大的多,也全面的多的材料可供资助。---并不需要用“从中右角度上对史实的反映”的萨苏文章来开始的。
而且,这个“中右”的标准如何评定的,是否能够为大家所接受,首先就是一个问题。
我们去一个新论坛,在大家都还不熟悉您的时候,您已经带来了那么多“定评”,一个好的来访者是不是应该如此表现呢?
直到今天,WG拥护者备受打压,他们的声音发不出来,现在铺天盖地的资料基本上是批评WG的。另外,很多珍贵的资料还封存着,普通人只能看到经党校教授加工过的二手资料。因此对很多历史我们得靠回忆录来研究。然而,因为立场、遗忘等原因,回忆录常常偏离史实,即使看的人不带偏见,显然也得不到真实的信息。所以说,
至于左右的划分,本来是不科学的,我也是用惯了随手写出,今后会注意改之。
俺觉得从哪个角度来研究文革并不重要,但问题是若还没有开始研究,就已经抱定自己的看法是“真理”,---这种情况下,恐怕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