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勇敢走出“背字运”——刚听来的故事 -- 大懒虫1号

共:💬153 🌺796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勇敢走出“背字运”——刚听来的故事

【前言】压力应对

最近感觉压力挺大,好在我有多项缓解方法,并身体力行、全方位地实行之,每天多种方法并用。列举几个经典的方法如下:

1. 运动是很好的缓解方法之一,运动的时候全身心是放松的,所以,我坚持了跑步队的活动,但是,由于体力下降很厉害,所以,跑步时候没有带来该有的愉悦感。于是,我又同时参加了武术队的活动,这个方法有效。

2. 打字也是缓解方法之一,打字的时候我大脑大部分处于发呆和休息的状态,所以,我坚持打一些字,但是,心情放松不下来,打不出太好的字来。

3. 到人少的地方比如荒郊野外去也是缓解方法之一,因为到人少的地方,我的大脑会自动停止发放脑无线电,而是保持瞌睡状,特没有压力。

4. 跟亲友聊天也是缓解方法之一,通过聊天,谈谈自己的话题,听听别人的话题,压力会缓解很多。

现在看来,我真是怀念过去那些没有压力的生活了,真正地怀念之,因为,再也不会有了。从此,我会背负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压力,并在不停地缓解中度过。因为,责任和压力所带来的深度体验,是很吸引我的。

【正文】勇敢走出“背字运”——刚听来的故事

晚上,我听了一个姐姐的最初4年的工作情况,真的被震惊了,其坎坷压抑程度,完全地出乎了我的想象力。同时,我发现自己背负了一整天的压力,也缓解掉了。因为跟她的经历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要去劝慰一个人,最好用更惨的经历来对照。

我的震惊来自于,完全没想到!的确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这么说吧,我这姐姐,仅仅比我大了一岁零几个月,读书那都是一路风顺,都是好学校好专业,家里也是官宦人家或者说书香门第吧,反正家里都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所以,性格很温顺,一句话,乖乖女。按照物以类聚的原则,这样的人,我周围蛮多,大家也都相对顺利,工作的时候,最多就是因为能干又听话,所以会多干一点累一点,但是没有太离谱的被虐待,所以,当她说了工作前4年情况后,我简直就不能相信。那简直就是活生生地被虐待啊。

所以,我准备今后把那俩单位到处去说给别人听,省得其他的孩子们误入歧途。不过,在打字的时候,我还是隐去其名算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

话说我这位姐姐,在北大某院读完博士,第一个工作到了某研究院。咔咔,生活就发生了转变,用她的话来说,历史像回到了WG,每天要接受政治学习,领导开口闭口就是“你是共产党员,应该这样那样……”关键是,那些工作跟是不是共产党员没有任何关系。领导有一次还特地开会说:“现在我们研究院有两大派系。这是很不好的。”于是群众侧耳倾听是什么派系。结果领导说:“一个派系是中午休息的时候去打羽毛球,一个派系是中午休息的时候去逛街!”群众无语。他们单位中午2小时休息。领导连自由活动的时间都管制监控。某次,有朋友去研究院找我姐姐,结果在门口多谈了半个小时。结果我姐姐受到了如下处罚:旷工一天,罚款>2000元(即扣光当时她的月工资),并且,责令她写检讨书当众宣读。(这是几年前的时代么?)

在那样的环境中,领导对于她那样经过各路名师专业指导出来的博士,都不给研究工作,而是放在办公室做做杂活,她几次要求做研究工作,也曾经找到院长副院长谈,均未遂。不仅未遂,而且,她的领导(一个女的)决定进一步收拾她。收拾的方式是让她去库房。库房就是资料室,而实际情况跟监狱差不多,里面阴冷(她很瘦,怕冷)潮湿灰尘多,工作的时候连夏天都要穿棉衣戴口罩,跟外面只有一个小窗口沟通,外面的人从窗口外递送一张纸张进来,表示要什么资料,里面的人找到后就传递出去。平时基本没什么人来。她就在里面做做打扫工作。她开始去库房的时候,领导假惺惺地问她想去哪一个。在4个库房里,她说除了某某这块完全不熟悉,跟自己的专业也差别很大,其他的都可以。结果,领导就派她去了那个她最不熟悉的库房,那个库房里,基本找不到可以看的资料。她被放到库房以后,她的同事过来安慰她,用的是这样的措辞:“你要放宽心,想想过去都是关在牛棚里的。”她被放到库房里后,她的领导这样地教育其他的研究生:“别以为你们是研究生,不听话照样屁都不是,你们看看,连北大的博士都照样乖乖地呆在库房里!”她的领导怕各部门领导和下属关系过于亲近,于是发明了一套控制手段,让所有的下属都轮岗。就是A领导手下一群下属,过一段时间,就到B领导手下去干活,B领导的下属们,则到C领导下去干活……而ABCD……各部门的专业,本来就是差别很大的,于是乎,若有人打电话去咨询某个专业的情况,该办公室接电话的人往往不知所云,良心好一点的话,会打个电话咨询一下该专业的被轮岗掉的同事后再转告一下。

她在那样的监狱般的库房里呆了将近一年。真是佩服啊!

也在那里面的时候,她才想到了要离开。于是,努力离开了,赔了那个研究院她2年的收入后及动用了很多力量后,那里才放开她。离开后,她到另一个研究院去做博士后。

结果,没想到那2年的博士后工作站中,她受到了更为疯狂的摧残。真是:才离开了那个虎穴,又落入了这个狼口。

这个狼口来自那个博士后的导师。举一个例子就知道那个导师什么素质了,虽然那个导师说是出自该专业世家其父是啥啥啥,又还说其本人也是个名人(因为我不懂他们专业,所以不知道)。我姐姐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被看不顺眼了,原因不知,她选那个导师,只是因为专业方向相近。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她按要求整了一些资料给老师过目,在大的办公室里,她那著名的导师拿到她辛苦做了一个月的资料,看了一眼后,发疯似地甩到她身上,恶狠狠地说:“做出这个东西,要是你是男的,我当场就扇你几个大耳光!”(那导师是个男的)。那个导师发疯的理由是,仅仅是:她的资料里,有一个错别字,及,用错了一个标点符号。

后来她给东西就谨慎多了,结果那导师每次都当众怒斥她:“每次都是这么晚才交上来,是不是故意让我没时间否定你让你通过啊!”

在这样的氛围下她用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做出了博士后出站论文,那导师看过后,说,自己正准备在某某出版社出版这个专题的书,说她的论文没有发表的价值了。嗯,在她进站之初开题的时候,那导师根本没做那专题,而且她做专题过程中,那导师一点资料都不给,最基本的帮助都不给,更别说指导了,都是她自己研究的,而现在,当她把所有的资料所有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导师的时候,那导师就说那是自己做的了。呵呵!与此同时,那导师的博士之一,也受到了类似的待遇(所以她俩经常抱头大哭楚囚对泣),那博士做论文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发现,她就把这些发现写到自己的论文里去了,结果导师说,这个发现她不能写到自己的论文里去,因为这是属于他的!(以上这段文字,我打出来的时候,感觉真的真的很黑暗,学术腐败都是这样的导师整出来的。)

于是,俺姐姐日夜开工重新做了一篇出站论文(后遗症是她现在都不能好好睡觉)。其实,那导师不想让她那么快出站,想让她延期(多干物美价廉的活儿),但是,她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那导师在她找工作期间,百般刁难不说,还到处放谣言,说她人特别差劲什么的(那2年期间,她给那导师送过不少礼,每次见面都有礼物,多次试图跟他沟通,这辈子从没跟人低过头的父母还特地上那导师家去求情,结果被吓回来了)。在她新工作开工2个月后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她碰到那导师,还特别高兴地过去打招呼(受尊师重教不记前仇的思想的严重影响),结果那导师跟不认识她似的视而不见听若不闻,她当场就流泪了。

不过姐姐人好命大,经过人生中最惨烈的4年的摧残后,后来的工作单位,还不错,虽然也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管理理念”(听了让人特别无语),但是,这些对她来说,属于正常的烦恼了,这些到哪里都会遇到的,并且,她毕竟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去了。(那个导师的那个博士生,运气不好,至今都没找到工作,唉希望她也尽早碰到好运!)

【后记】有些事情,回头写起来,容易。其经过,却是很艰难。谁都有过或多或少点儿背,走背字运的时期,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勇敢地走出来,所有的困境,都能走出来的。千万要相信自己。千万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

关键词(Tags): #压力#走出压抑期#日志通宝推:藏猫猫,老芒,葡萄,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这导师整个一学术垃圾啊

学术这圈子也不是很大的,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导师搞的这么绝以后哪还有人敢去啊?

说起来导师用用学生的免费劳动力都不算什么了,不过对毕业、论文下卡子的还真实不多见,这不是来一个学生就结了一个仇家。

PS:懒虫怎么还在新兵营?应该早出来了吧。

家园 难以置信

我不大相信你得听来的故事。如果确有其事,你最好曝光这个某研究院和那个博士后的导师的名字。这也是你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学术和工作环境。

家园 没什么难以置信的

更为卑劣的事情都有,只不过你没有看到而已。

我有一个师弟,博士读了8年了,现在还没有毕业。自己的原因肯定有,比如还没有够级别的论文发表,但导师也是一个因素,天天都是给导师打杂、跑腿,根本没有时间做好自己的研究。

还有男导师与女研究生之间的一些潜规则,多了去了。

家园 这种事情听得很多了,国外也有

我一个亲戚在德国的时候,也是遇到这样一个导师,他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都被导师收入她自己的论文中去了,然后不让他用。

另外一个朋友在英国,天天给导师做项目挣钱,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的论文。他们中的一个老巴愤而离去,宁愿自己自费读下去,都要换一个导师。

很佩服您的故事中的主人公,这样坚持下来的都是人杰。

家园 不错了,

碰上个类似北外那些著名叫兽的衣冠禽兽还不更惨!

家园 看样子这些反动权威官僚还得接收群众的监督呵

那些骂文革的人呢?

对坏人坏事的愤慨和正义到哪里去啦?

家园 还好,我遇到的都是好人

我的导师是个好好先生,没事可以到他家里蹭饭的那种

家园 旅游和运动是减轻压力的最好办法

旅游和运动是减轻压力的最好办法

家园 这个姐姐是典型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

要是这个姐姐家里是工厂的,分分钟搞定。

我师姐就是这样的,没这么惨,但是也大概齐,后来歪打正着,

居然把我们省的宣传部长,老延安给请出来,搞定。

家园 变态还真不少。。。
家园 只要进入社会,总要付点代价

有的运气好点,有的运气差的就几乎要重世为人了,每个地方都有变态的人

家园 呵呵

正如楼上的老牛哥所言,这样的,比这程度深的,挺多的,我过去也听说过不少,都是间接的关系,听说而言,并且总觉得自己周围的熟人是不会碰上这样的背运的,所以,初次听到的确是有点受不了。今天已经好多了。

PS,我现在在西西河发主题帖,只能被系统自动发配到新兵营了,好像我这个IP地址无法登录了,之前出现过一次,几天就好了,但是这次已经超过2个月了。

这事情的唯一好处是:清净。然后让我像新兵一样地安分守己老实呆着。哈哈!不过送不了花儿砸不了宝儿,挺可惜的!

家园 多谢老牛大哥的理解~

本文主人公遭遇的那俩地儿,都是中国俩字开头的研究所。若非她亲身经历,她自己或任何外人谁都难以相信!她的本硕博各路同门学弟学妹后来求职的时候咨询她,听说以后,都宁愿找不到工作也不去那地儿了。我跟她恰好有几年除了偶尔电话愣是没见面(就是那受苦受难的4年,那4年她也基本不怎么跟外界联系),现在看她这两年挺开心的,谁知道竟是那样的经历换来的,是经历过磨难的人。昨儿要不是我跟她说自己压力大,她也不会告诉我那些的,过去了没什么好说的,她也就大致地说了几分钟。

她本来就是那么地聪慧,又能如此忍耐,而且还依然充满了积极的心态,对别人对她的伤害都能宽容和原谅,又如此热爱自己的专业,所以,在业内,她肯定迟早会有成就的。这点我毫不怀疑。

家园 呵呵你运气不错,我知道的大多数人运气也都是不错的。

她的本硕博的老师,都挺好的。

就是那个博士后工作站的破老头比较变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