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走在同一条光辉大道上的国共精英们(1)从前有条路 -- 禅人

共:💬293 🌺9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可以参见革命老人曾志的回忆

大革命时期,好像有点那么回事,所以KMT说什么共产共妻吧?虽然他们自己搞妻妾成群。

家园 蔡和森与向警予也曾出过事而分手
家园 算起来,还在儿童期懵懂呢
家园 我没看过啊

为什么会一头雾水呢?洋人隔靴搔痒?

哦,我上贴回复您说的参考资料,是说我自己的。

家园 孙中山为什么不承认党外联合呢?

国民党的总理孙中山严词拒绝了,他只许中央及青年团分子加入国民党,服从国民党,而不承认党外联合。

。。。。。

孙中山为什么不承认党外联合呢?

结果两党均受其害。

家园 【原创】(6)新渔阳里6号的新房客

1920年8月,这条后通环龙路前通霞飞路的新老渔阳里弄堂,发生了两件大事,都是中国共产党史前值得隆重记上一笔的历史事件。

第一件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陈独秀的住处兼《新青年》编辑部老渔阳里2号诞生了,初期成员人数说法不一,这里只抄一种共有十七个,他们是陈独秀、李汉俊、李达、杨明斋、陈望道、俞秀松、沈玄庐、邵力子、施存统、沈雁冰、沈泽民、李启汉、林伯渠、袁振英、李中、李季、周佛海。组长的称谓,按照俄国人的习惯,杨明斋翻译过来叫“书记”,于是,这个国人原本用来叫小秘的称呼,从此沿袭成了党内大掌柜的职务,小组书记当仁不让属陈独秀。

细读这份小组成员名单,老衲不禁再次叹如哮喘:革命到底,笑到最后,当真不是光有热情、有兴趣、有能力就一定能做得来的啊!

第二件事发生在新渔阳里6号。前面说过,那是戴季陶的住处,不过他后来搬走了,房东倒不担心房子会空置损失租金,因为戴季陶前脚走,继任租户后脚就搬了进来。这位新房客不是外人,就是随维辛斯基同来上海的杨明斋。他们这队人马本来就是以俄国记者的身份入境的,所以杨明斋名正言顺地在这里开起了中俄通讯社,后来改名为华俄通讯社,杨明斋以社长的身份对外活动。租户虽然是以杨明斋的名义(有一说与陈独秀联名),但是租金应当是向共产国际去报销的,所以,如今新渔阳里6号的实际租户,就是共产国际在上海的据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共青团首任书记俞秀松

在维辛斯基代表团来中国之前,列宁曾经交待他们几项任务,其中一件是“组织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及青年团”,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雏形“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已经成立,维辛斯基再接再厉,紧接着就组青年团。8月22日,这里就举行了一个会议,宣布“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创始人有八个: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沈玄庐、施存统、袁振英、金家风、叶天底,陈独秀指定浙江诸暨小伙子俞秀松任青年团书记,年仅21岁的俞书记曾经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就读,与沈玄庐陈望道早就相熟。因为这个青年团成立的时间比共产党早了将近一年,所以有“先有青年团后有共产党”之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渔阳里)6号

虽然有团史专家质疑,这个所谓青年团实际上不过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性质类似,只是一个地方小组的形式,管不到全国,要论青年团正式成立,还得以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全国大会才算数,就如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从一大会议召开起算一样。但是上海人民和人民政府可不管这三七二十一,反正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统统都是在阿拉上海弄堂里螺丝壳里做道场起家,一根洋火从此开始燎原的,于是老里八早就一块牌子高高钉在新渔阳里弄堂门口,上书大字: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淮海中路渔阳里6号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教育纪念基地。为写这篇小文,老衲还特地查了一下,本文点过名的几处,不是全国就是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顶不济也列为永久性不得移动建筑。所以,对大肆拆毁旧建筑搞摩登城建的现政府和地产商警惕十足的革命同学们,请大家尽管放心,上海人民政府拆房子还是拎得清楚不会忘本的,这条新老渔阳里弄堂,以及周边一些革命和反革命建筑遗迹,是不会被官商勾结乱拆掉的,只是,住在里面想等拆迁发点小财的居民同志,恐怕还是得继续拎马桶的。

俄国同志有了固定活动据点,传播共产革命的热情愈发地高涨。行前列宁同志的指示,还包括要他们去“指导中国工人运动,成立各种工会”,还要“物色一些中国的进步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选择一些进步分子到俄国游历”。 于是新渔阳里6号不仅成了中国第一个工会组织“上海机器工会”的诞生地,在9月份还挂出了另一块招牌—外国语学社,并在邵力子的《民国日报》上登出招生广告,招收英法俄日德语各班,每班月费二十大角。

这下子,渔阳里可就更热闹咯!

【原创】(7)来圆留学梦的学生郎

关键词(Tags): #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外国语学社元宝推荐:橡树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又坐蒲团!

花一个。

家园

一只小麻雀,

被你们搡来搡去,要出鸟性命的

陈独秀所云并非空穴来风,马林自己的信里也证实跟孙中山的冲突,只不过马林的话头里,孙是对陈有意见。

陈家长、马太上家长对指着问:谁放的屁

其实是马林运气、陈独秀出头放的

陈一直是怀疑派,马林则是合作派,可是等吃辛吃苦把莫斯科、上海同志统统推上船后,马林却开始怀疑:

这是不是一条贼船尼

于是马、陈遂有共同语言。至于孙嘛,去看看他历史吧,自己党内也一直搞唯我独尊的。跟马、陈吵相骂,很正常的。而且老香客了,经验证明,不见真神乱磕头是不行滴。

只不过莫斯科这时倒已下决心扶孙,故有新人来,马垂头丧气回去,大抵还是对的。只不过时间上,稍稍晚于新人到广州而已。

家园 花谢!
家园 请教老师傅,阿拉上海还有拎马桶的居民吗?

“……只是,住在里面想等拆迁发点小财的居民同志,恐怕还是得继续拎马桶的。”

家园 这个得承认还是有的

不过很多有门路的本地上海人早就搬走了,只留下一大家户口和租房子的外地人,五平方米的房子里搞不好有五个人的户口。。。

家园 与广州城中村的非洲兄弟有得比

50几平方米塞下32个人,刨去出厨厕阳台,也就是每人一平方米

家园 没看着。

我的泪水,像无底深海。。。。。。

家园 YaoMing!

口惠而不实,该打

花开两朵,各献一枝

家园 80年代上海困难户的标准

人均2.5平米以下才算困难户,也就是说,如果有一间房10平米,三四口之家吃喝拉撒睡全在一起,也还是小康,这就是改革之前之初很大一部分上海人民的幸福生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