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屹立云霄--志愿军第50军蔡正国副军长牺牲经过 -- gaogeli
1 美国飞行员很多都是经过二战的老油条
2 志愿军前期夜间灯火管制搞得不好
3 美军战斗机使用12,7机枪,子弹数量打,边打边修正的战法运用得当
使用的轰炸机宰弹量也很惊人
4 美军辅助机运用得好,侦查机,空中联络机等运作良好。
别的 大家想, 我懒得看资料了。
在杭州机场观看改装过的IL10强击机打地靶表演,用机炮还是火箭把地靶中心的小红旗都炸飞上天。螺旋桨飞机速度只有300-500KM/H,射击时比较好操控。
改装的IL10由活塞发动机换装了AN24的涡浆发动机,功率大增,载弹量和速度提高很多,性能巨好。
这架飞机后来正是被用来准备轰炸老毛的专列,不过老毛那时疑心疑鬼生怕别人暗算,提前跑回了北京,逃过了一劫。
913后空军从此被打入冷宫,这么好的改装计划也放弃了,导致大批因苏联造的活塞发动机到寿的IL10最后的下场是拆解,当废铜烂铁卖掉。
B29这类飞机由于是低速的活塞发动机轰炸机,速度很慢,不存在飞机到头顶还听不见飞机声音的问题,应该是在很远就能听见和发现,可能这里面还有许多未知的原因,轻敌和盲目个人英雄主义应该是这次重大伤亡的直接原因。
另外,白天的美军侦察机在侦察飞行时肯定发现了这里不是一般的部队驻地,而是重要的指挥机关,所以才组织了大规模的轰炸行动,还有可能是无线电管制和隐蔽的问题,暴露了军指挥所驻地,可见50军部的反敌侦察和伪装做的并不好,从这个军机关人员和蔡副军长的言谈就知道大概根本不重视如何伪装和保存自己,还一种可能是有敌特分子地面侦察和引导。
B29这类飞机由于是低速的活塞发动机轰炸机,速度很慢,不存在飞机到头顶还听不见飞机声音的问题,应该是在很远就能听见和发现。可能这里面还有许多未知的原因,俺瞎猜的:也许是他们认为敌轰炸机群只是从上空路过而已,就没有去疏散隐蔽。
轻敌和盲目个人英雄主义应该是这次重大伤亡的直接原因。
如果晚上在外面开会也应该有帐篷之类的,即使在树林里开会,高度在1000-2000米以上飞行的轰炸机上基本看不见露天情况下地面的烛光,轰炸目标都是事先经过详细的领航计算,确定轰炸地域的,另外,美军应该不清楚他们军指挥所精确的位置,所以采用大面积的轰炸,美军用的是地毯式轰炸也证明了这一点。做为军部机关,驻地应有足够的防空洞,供躲避敌人轰炸使用,敌机动用B29和重磅炸弹,应该是针对轰炸防空洞的需要,美军认为共军都会躲在防空洞里,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大部分共军指挥人员都是在露天环境等着他们去轰炸。
另外,白天的美军侦察机在侦察飞行时肯定发现了这里不是一般的部队驻地,而是重要的指挥机关,所以才组织了大规模的轰炸行动,还有可能是无线电管制和隐蔽出了的问题,暴露了军指挥所驻地,先派飞机来侦察核实。可见50军部的反敌侦察和伪装做的并不好,从这个军机关人员和蔡副军长的言谈就知道他们大概从根本上就不重视如何伪装和保护自己。
还一种可能是有敌特分子地面侦察和引导,但这个可能性比较低,因为如果那样就可以不用派侦察机来侦察,免得被发现企图,直接派出轰炸机进行轰炸就得了。
文章早已拜读!
不严重的地方都这么用, 决不是最近几年才流行, 是早就有的, 最早是美国兵带进来的也说不定~....东湖吹毛求疵了, 倒不是人家不尊重史实.
码在这里, 应该是米.
当年蔡正国副军长对待飞机的态度,与当初的彭德怀几乎一模一样。由此,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彭总也是“轻敌和盲目的英雄主义”吗?或者说,活着的是“革命英雄主义”,死了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还有,像这样视死如归的指挥员在我军比比皆是,是否都是“轻敌和盲目的英雄主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飞机几乎天天临空,下级也常劝首长进坑道躲飞机,谁能精确预测哪次有危险,哪次无危险?
更为重要的是,我军武器装备长期处于劣势,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就不能战胜强敌,而要带出一支视死如归气贯山河的部队,指挥员率先垂范尤为必要,如果指挥员过于看重自身的安全,能带出这样的部队吗?
基于这样的考虑,革命英雄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与“轻敌”的界限,谁能精确把握?
我在下面另有一个帖子里,从哲学角度回复了这个问题,以上是补充。
“求教”不敢当。转述两件事情以供参考:
毛岸英刚到陕北时,毛泽东请田家英给他当中文老师,结果,一次吃饭交谈时,毛岸英竟然用“之乎者也”一类文言词句回话,弄得大家都喷了饭,毛岸英不但莫名其妙,还继续用文言词句发问大家笑的原因。
赛福鼎有段回忆,当年他在北京与毛泽东主席家庭成员聚餐时,毛主席曾问他毛岸英的俄语怎么样,赛福鼎在充分肯定毛岸英俄语水平的同时,还强调了一句,说毛岸英性格也很像俄罗斯人。
历史的问题要历史地看。
难说能提前发现。
这个高度你基本听不到飞机声音。
另外,指挥官表现不怕死的精神不光是中国人有。
当年蔡正国副军长对待飞机的态度,与当初的彭德怀几乎一模一样。由此,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彭总也是“轻敌和盲目的英雄主义”吗?或者说,活着的是“革命英雄主义”,死了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还有,像这样视死如归的指挥员在我军比比皆是,是否都是“轻敌和盲目的英雄主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飞机几乎天天临空,下级也常劝首长进坑道躲飞机,谁能精确预测哪次有危险,哪次无危险?
更为重要的是,我军武器装备长期处于劣势,没有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就不能战胜强敌,而要带出一支视死如归气贯山河的部队,指挥员率先垂范尤为必要,如果指挥员过于看重自身的安全,能带出这样的部队吗?
基于这样的考虑,革命英雄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与“轻敌”的界限,谁能精确把握?
我在上面另有一个帖子里,从哲学角度回复了这个问题,以上是补充。
还有,B-29是在数千米甚至近万米高空投弹的,我采访多名当事人,都说,听到飞机临空声时,航弹已经落下来了,根本来不及躲。
另外,你猜测的“敌特”,可能有。事发前,附近曾有数次打信号弹的,部队和当地政府组织了多次搜山,均无收获。
我们在创制缩略语上好像不如拼音语言那么方便,这个公里每小时在汉语里面怎么缩都不妥,所以才搞出那么多古里八怪的叫法。
还有那个光年让轮子教主都栽里头了,其实是说明光年这个单位取名不太好,不应该怪教主没知识。
英雄主义本身就蕴含着蔑视危险的胆量,特别是在危险还仅仅只是可能性时。站在事后去评论前人的选择,虽然极其容易,却也极其无意义。当年的志愿军前辈们都不“轻敌”、不“盲目”,只怕每天光躲空袭都来不及,还打什么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