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可笑的所谓“09最牛满分作文”及批判 -- 江城孤舟
而不是按照人家高考要求的来评定。
高中?现在每次考试前老师都带着大家压题,猜题目。这类事情在东亚国家比较严重,欧美国家差的多,但是这类事情一样很嚣张。我是否可以说,苍茫天下,读书者皆烂人也。
如果觉得自己有十足地把握能上好学校,何必冒这个险呢?都是在上与不上之间浮沉的学生才会“铤而走险”吧?
而且,这种应试教育,无非就是考个新八股罢了。难得有股新鲜的风吹过来,让阅卷老师们在漫篇的味如嚼蜡的废言堆中为之一振,能给个高分,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如果我说数学30多英语也相差仿佛的分数别人上不了他也不应该上得了的,就会被人诟病当年一堆偏科严重最后却成为学术大牛的事例。
祝福这个学生此后一直有这样的运气和眼光,以及贵人相助吧。
作文没有老师带着押题,主要讲各种类型的作文行文的思路:议论文/记述文/夹叙夹议,这些都应该怎么写。个别辅导主要是句子/段落结构。当然对于有些底子比较差的,建议熟读几篇范文,开头结尾方方正正,混个及格而已。
老兄就高抬贵手吧
只要用得好,似乎不是大问题吧?
兄在文中说了不少古人变用、化用的例子,但没有说古人原封不动“搬用”的例子,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说那样都是不好的。
可是,晏小山那“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就是完全照搬一首五代的平庸之作么?
翁宏的《春残》,原诗为: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已非。那堪向愁久,萧飒暮蝉辉。
小山用的比原作更好,这个大家都没有异议--反过来就是说:只要用得好,“拿来主义”是可以的。
还有,
那个“四万万人齐下泪”,清末一字不变用过的,不是还有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精心泪欲潸.四万万人齐下泪,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么?(当然有些书里是“四百万人同一哭”,两首诗写作的时间差不多,还都是“春愁”)
楼下有人提到唐朝应试诗中少数的名句之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真是巧,这一句也被秦少游先生毫不客气地“拿来主义”过,也是一首《临江仙》,不过时人与后人都没有讥笑他“生吞活剥”。
唐朝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秦观的《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更厉害的还有李清照女士,很干脆地说"我喜欢欧阳前辈的句子,所以借来写上几首....",于是她把老先生的"庭院深深深几许"一气做了好几阕《临江仙》的首句。 (看来《临江仙》这个词牌是犯了什么忌讳了,你看我举例的几位宋代名家都在这上面栽跟头,真是。。。。)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看看,丘、秦、李诸位用别人的句子意思完全没有“自己的变化和独到之处”吧?"名家"们也没你这么高的"自尊"么。凭几句“拿来”的句子就指责人“抄袭”,太严厉了。
古人不论,就是本朝太祖,《忆秦娥》的那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和李白老先生的原句,不也是一字不易,意思相同么?
高中生,高考,时间紧,压力大。应试之作而已,实在不能以流传千古的名作作为参照物来比较。
兄以为如何?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压题的不只是语文作文,很多科都是压题猜题。只是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猜的比较多而已。河里驿路梨花的文章你最后两段你看看: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275314
看了就知道了,她现在好象是高中老师,她在这个问题上绝对比一般人有发言权。
抱着及格的目的去的,那自然不要多少准备。
如果我就是抱着0分目的去的,俺觉得那些竟然高考之前还学写汉字的人,真实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