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书笔记·左传】梳理1:姓氏 -- 青瓜

共:💬57 🌺16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以说论坛里面交流的益处就在于此。自己在家抱着本书看了,到论坛上来和同好一碰头,彼此相互映证补阙,省了多少工夫。

微山湖这一带以前都是沼湖密集的地区,但是一直以来地貌改变十分频繁,直到明代之后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也幸亏你提了这个,我才去仔细研究了一下,传说中的雷泽啊,原来就在这个地方。汗,俺读书囫囵吞枣,举凡数字,古今地名对照,不是要用的,基本不往脑子里走。现在可是有了个概念了。还有菏泽,原来是这么古老的,不晓得菏泽附近现在还有没有大湖了。

家园 配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春秋时的曲阜和棠(褐色为现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宋、鲁的大致国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在的曲阜和鱼台

关键词(Tags): #地图
配图
家园 太谢谢了

春秋时的地图实在是太难找了啊!

还这么详细,太难的了。、

那个郎的图,为啥没有棠捏?为啥有棠的咩有郎捏?打滚……

家园 第一幅图红框圈着的

昭阳湖边上一个叫“唐”的地方,括号“棠”。

家园 菏泽已无泽

黄淮海平原上,曾有2500多个大湖,都消失了。典籍有载的纵横各百里以上的大湖大泽有数十个,如今也只剩地名了。

家园 找到了

第一幅图里找到郎了。在昭阳湖里,汗……

棠在费和郎的中间啊。

家园 又开始打滚了~~:D
家园 郎和任的相对关系在两幅图里不一样

第一幅图里郎在任的右下方,第二幅图里郎在任的左下方。我倾向于第一幅图更准确些——它比第二幅图细致。

两幅图中防和郎、郎和滕的关系的关系还比较一致,根据第一幅图,棠在防、郎之间——可见棠已经很靠近鲁宋边界了。

家园 【读书笔记·左传】插花3:宋国上贼船

本来想继续写郑卫争端的,写了这么久还在隐公四年转悠,别人不急我自己都快急死了。可是前后来回看了几回,发现还不能继续写,还有件事儿要交代,这就是发生在宋国的事情。

在郑卫争端一里提到,卫国州吁为了为自己在诸侯中争取支持撺掇宋国出来当炮灰带领大伙儿去打郑国,第一次没捞到好处回头宋国还来找过鲁国,不过隐公没有答应,公子翚自己带人和宋卫陈蔡四国一起去攻打郑国。而宋国之所以甘当那出头的椽子得罪人的排头兵,就要从宋穆公的去世说起了。

话说,这位宋穆公是宋武公的儿子宋宣公的弟弟,也就是鲁隐公绯闻女主角仲子姑娘的兄弟。宋国国君之位的传承稍微有点乱,俺根据史记梳理一下,大致是这样的:宋宣公同志死前没有把国君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太子与夷,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和,也就是宋穆公。宋穆公很懂得投桃报李,到了他临死前就决定把国君的位置传给宋宣公的太子与夷。这与夷就是宋殇公了。

我不知道宋宣公传位给宋穆公的时候有没有大臣出来反对,但是到了要把国家再还给宣公儿子的时候,宋国很多大臣是不干的。这其中大司马孔父嘉就第一个反对。他之所以能够坐这反对的沙发,倒不是因为一直守在穆公病榻之前刷屏的缘故,而是因为穆公专门把他找来托孤的。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要请他当辅佐与夷的顾命大臣,当然那会儿还没这个说法。

宋穆公托孤这番话说得极其狗血,大致意思是说当年俺哥把王位给了俺,俺要死了再把王位还给他们家,那俺死了以后,俺哥九泉之下要是问起来,俺也就好回话了。除此之外又给孔父嘉戴高帽子,说您老人家有福,就请用您的福气来护佑新君吧。

这番托孤的话虽然比不上刘备在白帝城忽悠诸葛丞相的那番话,但也算是狗血催泪感人肺腑了。按照我们熟悉的剧情走的话,孔父嘉这会儿应该痛哭流涕以头抢地向毛主席保证一定不会辜负党和国家交给他的艰巨任务的。但是孔父嘉同学的反应却出乎人们的意料:“群臣愿奉冯也。”

您倒是先说个不字儿啊,就这么硬邦邦地顶回去,连反对意见都懒得说,寥寥六个字(其中还有一个虚词),还以众相挟(群臣),否了一把手认定的接班人不给理由也就算了,甚至自己直接提名别人,这种不给面子的行为看历史剧的同学们都知道,如果是一帮不干实事儿的清流们来做还合理,但要是一位被托孤的中枢重臣的话,那么显然说明这个统治集团核心成员在最关键的继承人问题上存在意见不统一。历史的经验无数次地证明了,核心集团在这种关键问题上的分歧是会动摇政权稳定的。

当然,宋国的这件事情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警惕。因为孔父嘉代表群臣推举的这位继承人冯是宋穆公儿子当时的太子,国君之位的合法继承人。

当然,这场争论最后由于宋穆公的坚持而结束,去世国君的侄子与夷即位,太子冯去了郑国。

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哥哥把国君之位让给了弟弟,弟弟临死还给哥哥的儿子,那么弟弟自己的儿子呢?届时新君翘掉之后又该轮到谁呢?作为国君,最忌讳的就是政权不稳,戴秉国委员前两天不还说我们国家核心利益中排位第一的就是政治体制(也就是政权)的稳定吗?那么新任宋国国君眼下就面临这样的局面:有一个比自己更具有继位合法性并且得到多数大臣支持的人存在,自己的国君之位随时都会受到威胁。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州吁找上门来,善解人意地提出帮助他一起攻打郑国,宋殇公就这么上了贼船。

左传之后有这样的评论:“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当时孔父嘉代表群臣提名冯,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礼仪,恐怕没有想到正是由于这一举动令宋殇公对公子冯更加忌惮,乃至由此卷入战乱了。

关于太子冯去郑国的事情,左转本身的记载就有冲突。先说宋穆公为了表明自己让与夷即位的决心让公子冯避居到郑国(使公子冯出居郑国)。又说与夷继位公子冯出逃到了郑国(公子冯出奔郑)。究竟是使之出居还是出奔,一字之差,这里面的差别就远了去了。

宋国的故事后面更精彩,到时候再说。

家园 你这工程很浩大啊

这个宋宣公也不知咋想的。大概是受祖先遗风的影响。

家园 嗨,反正是笔记

所谓笔记,就是写完了给自己备忘的。看到哪儿写到哪儿,我主要是想理清楚这里面的一些因果关系和内在的利益联系。

根据谥法,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宣公在位十一年(大概吧,不晓得在哪里看到的了),得了一个宣字,看来是个循规蹈矩班干部似的老实孩子。

这事儿诡异的其实是孔父嘉。因为看后面的事情,孔父嘉可是殇公的左膀右臂,感情好的不得了的。而且他到死都是大司马,管军事的官儿,那么殇公在位十年这十一仗哪一仗都少不了他的作用。这十一仗里,九仗是跟郑国打的。宋国打郑国的最初动机是因为冯在郑国,那么孔父嘉当初那句愿奉冯就不知道是唱给谁看了。更腹黑的猜测,孔父嘉本身就是殇公的人,或者说是宣公的人,穆公在位九年就死说不定是他做的手脚。临死前只有他在身边,死了以后什么话都他说了也说不定。

公子冯去郑国实在太奇怪了,因为临死托孤了有了那个争论然后让冯去郑国,这也得来得及呀。如果冯真的不甘心,走半路老爸死了还不杀回来?偏偏看后面的事儿,冯不是世外高人,去郑国也是要借助郑国的力量。而且如果穆公临死把位置传给了殇公,老头一蹬腿冯就要出逃,是不是这宋国新君也太过分了些?那时候孔父嘉在干什么?

神秘,太神秘鸟。

家园 虎老师的相关帖子

履虎尾:【话商君】说姓氏(上)

履虎尾:【话商君】说姓氏(中)

履虎尾:【话商君】说姓氏(下)

履虎尾:【话商君】说姓氏(小结)

家园 存疑备注

隐公拒绝宋国求援。

此时的宋国是殇公。

隐公怎么能知道宋国国都的战况那么清楚?

隐公和宋君第一次会盟的地方时宿,远离宋国,反倒接近卫国和齐国?

隐公四年和宋君第二次约会被州吁之乱搅了,之后这年四月“遇于清”。清在卫国,遇是不期而遇,宋国和卫国正在联盟打仗,可是隐公去卫国干吗去了?为什么书和传都没有提?清在郑州和开封的中间,距离曲阜更是千里之遥,这么远,这么大的事儿居然没有记录?

隐公元年九月和宋国结盟,十月改葬惠公。为什么一定要摆平和宋国的事儿之后才能改葬?既然是改葬,那之前就已经葬过了。莫非惠公是葬在了宋国,至少是在宋国的控制下,所以才要和宋国搞好关系了再改葬。传里说惠公败宋师于黄,黄已经接近宋都了。难道是惠公死于黄之役?所以鲁国才匆忙由隐公即位?

这样的话,七月天子送惠公的葬仪来,显然不是针对原先那次葬,而是针对改葬的。

如果是这样,在鲁宋两国结盟之前就送葬仪来,是否暗示鲁宋和好中间有周平王的斡旋?那连仲子的葬仪一起送来,人家还没死呢,又是什么意思?仲子是第二年十二月死的。

另外,隐公元年第一件事儿是和邾子克结盟,紧接着四月费伯城郎,可见当时鲁国国内已经乱成一团了。

隐公即位两年,和邾国,宋国,戎结盟,灭了极,与纪国结亲。外部局势立即扭转。赞!

家园 为什么我记得夏朝后人不是这个?

杞氏,姒姓,夏禹之后。

陈氏,妫姓,虞舜之后。

公主者,令国君(上等爵位者,尊称为公)主婚尔。故天子之女为公主,而春秋战国之际,国君之女亦可称公主,盖天子使公卿主婚也。

家园 关于陈国,这个是我记错了,陈国的确是“虞之后也”。

不过“公主”这一称号流行却是在汉朝。公主之名,起源于周朝以公侯为天子之女主婚的制度,但当时的天子之女称王姬。战国时期,诸侯(必须称王)的女儿称公主,但周天子之女仍旧称王姬。秦灭周以后,王姬之名遂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