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军事话题几则 -- dfindy

共:💬96 🌺26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军事话题几则

1. 伊拉克阿富汗,哪的游击队更猛?

美军的感受是阿富汗游击队要强很多。美军不少部队最近从伊拉克调防阿富汗,与塔利班一交手就感觉对手深厚的军事素养及勇敢精神。伊拉克游击队主要打击手段是埋地雷炸人,最勇敢的不过是打伏击,趁美军还蒙灯时快速打枪然后飞也似跑掉。与美军长时间对峙的事都是被人逼到角落里逃跑无路时的困兽之斗。塔利班则不一样,不惧与美军长时间纠缠,一部分不间断火力压制让美军抬不起头来,另一部分阵前移动到美军侧后翼突击,按美军自己话说,这是我们在军校学习的那套东西。

塔利班高一层的战术也很有水准,对战场强弱判断很准确,劣势时绝不贪战,山地行军让美军很难找到自己想打的仗。自己有优势时不轻易放弃,像狼群攻击雄鹿一样,强攻偷袭,一计不成再换一计,不惜长时间对峙,直到被围美英军据点被灭,或者是援军即将赶到为止。很多据点美军被救后都感到极度疲惫恐惧,慌不迭地跟记者讲述“漫长的梦魇”。

伊拉克游击队的巨大优势是萨达姆军队丢弃埋藏的大量炮弹,地雷可以越做越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美军再怎么加强军车装甲防护都很难完全避免被炸。相比之下,塔利班只能用化肥来做炸弹,若火力再强些的话会让美军更加恐惧。

2.无人机作战钦差小组

以白象F22忽悠机为代表,美国国防部与空军的路线斗争达到白热,下一话题我会再多说两句F22的事。目前国防部对空军就好象公司管理层天天拿着放大镜细审某“绩效改进期”的后进员工一样,左看一个不顺眼,右看一个不如意。最近空军内部私下找记者抱怨的一件事是盖茨部长派下的无人机作战领导小组。

无人机问题是两年前盖茨与空军矛盾公开化的一个重要节点,无人机在伊拉克与阿富汗战场功效突出,监视情况打击敌人,减少己方伤亡,战场指挥急需更多无人机。部长命令下到海军空军,很快海军那边做出快速调整,一边改装训练机和工程试验机入役,一边调整采购计划大量订购无人机。空军那边吭哧蹩肚半天,拿出的结果是多七八架无人机而已,简直是比应付差事还应付差事,盖茨为此狂怒,由此引出不久后的对空军首次公开批评和空军一二把手的强制退役。

问题是拧脖子对抗新形势的不只是空军最上层几个人,“美中大战”是相当长时期空军的战略构思第一要点,空军计划运作的各个方面无一不为此服务,其它问题全是次要。最近盖茨看统计报告,说海军的无人机战斗执勤率是若干,而空军还不到海军标准的百分之七十,盖茨等不及也没信心空军能自己解决问题,于是直接空降领导小组全方位负责空军无人机作战指挥。

领导小组的发现是,空军无人机遥控飞行员是走读生,有的每天上班要通过拉斯维加斯市区,难免偶尔堵街;有的家庭情况出问题,上下班还要接送小孩;还有的是个人理财事务繁多,常需要到银行办理业务。领导小组特事特办,雷厉风行强令空军马上花钱开办基地幼儿园,请银行加开基地业务点。弄得空军里很有些人严重不爽,幼儿园储蓄点,这么多钱,能买好些盈司的F22防雷达涂料啊。

想象一下,小强尼坐在爸爸的车后座,“爸爸爸爸,今天老师教了首新歌,我唱给你听,闪亮闪亮小星星。。。”

“爸爸爸爸, 你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

“I killed a bunch of Afghans today!" 爸爸今天干掉了一帮阿富汗!

什么是重点什么事非重点?很难想象关岛基地每天忙碌给F22一遍遍换防雷达涂料的地勤会被允许上班时间在银行排队。

土鳖抗铁牛

元宝推荐:宁子, 通宝推:同文,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发.
家园 还是目标冲突的问题

美国佬到底是先顾眼前把游击战打好,还是准备打大规模战争。反正现在是地主也没余钱,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不可能了。

家园 为方便阅读,续篇接在顶楼,见谅

错击回车。- 正在施工中

对不起,楼下等着坐分沙发的金石朋友。

家园 好文章

还有就是美军山地部队不行。阿富汗没法跑坦克和装甲车。美军背的东西多,爬那种山简直要命。

家园 不带这么骗人的!

也好,算是坐在沙发上等着听故事吧!

家园 错击回车,直接按 Ctrl+Z, 即可复原。
家园 【文摘】空军无人机遥控飞行员是走读生
家园 忽悠吧,现在是忽悠时代。

拿鸟语怎么说?哪位大牛续一下。

家园 催下文!
家园 送花,等下文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阿富汗人和苏联人打仗多年,游击战素养自然超过两伊
家园 【原创】军事话题几则(续)- 05年那篇中国水手照说起

这个说的是05年六月美国大西洋杂志封面文章“如何打赢中国”,封面是一幅中国水手照片,说实话是挺吓人的,杂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仔细看看不难发现,宣传战线的编辑们将照片做了数码修改,挺英俊的小伙子硬是给人弄了个白得森人的大白眼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时这篇文章被转载很多,几乎所有大的中文网站那段时间都曾把它放在头版。估计当时不少人看热闹之余会有些诧异,无缘无故的怎么会冒出篇敌意这么深的东西?文章我全文读过,觉得写得很一般,洋洋洒洒十来页基本没什么有深度的东西。文章中心思想是,“本文通过花差花差故事,赞扬了花差花差革命精神”。对不起,走神了,回忆起中学语文大纲了。再试一遍,该文的中心思想是,美国需要造新潜艇,大量大量,许多许多,为了这个目标,让我们每天重复一百遍击败邪恶中国。

记住了作者名字,Robert Kaplan, 卡普兰 (刺杀列宁那位,)。后来在别的军事政论博客偶尔看到别人提及他,普遍评价不高。05年到现在四年多了,回头再看那篇文章,很明显这就是一篇广告文,始作俑者就是潜艇司令部的那拨海军中校们,出钱者则是诺普公司等军工集团。

先就事论事简单驳斥一下文章内容,再说说此事透露出的美国政经背景。

- 中美两国海军实力相差巨大,就潜艇而言数量基本持平,质量远非同日而语。

- 潜艇一向而来都是弱势海军不得已的选择,从古至今没哪个国家拥有美国当前这么大的海军优势,优势海军的任务是控制海洋,潜艇的任务是突破控制。 除去发射洲际导弹的战略潜艇,相对其他军备支出而言,潜艇对美国真是意义有限。

- 二战时英美海军靠什么击败德国潜艇?飞机加驱逐舰。美国现在靠什么反潜?第一是P3反潜机,第二是驱逐舰。

军事角度根本说不过去的东西,只好靠假数据和数码改照片给人加大白眼仁来激励起红脖子们的军国热情,假设卡普兰之流成功,美国人民得到了些什么代价是什么?除潜艇部队之外的美国军队整体又得到了些什么失去了什么?卡普兰文章发表在2005年,伊拉克阿富汗都正打得热闹,美军一个月上百人的阵亡。

1961年,完成八年总统任期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向美国人民临别赠言,当时正是冷战高潮,苏联航天技术远程火箭技术领先美国,两国间还未有任何条约限制,都在拼命建造核武器,两军战争备案都计划先行使用核武器。猜一猜艾森豪威尔将军大声疾呼告诫美国人该警惕的是什么:

“目前这样巨大的军队组织和军工集团在美国历史上是首次,它们在政治上,在经济上,甚至在思想和精神领域的影响力都是空前的,这个影响力触及到每个市政府,每个州政府,每个联邦机关。我们明白这个历史发展的必要性,但我们也要深切记住这个历史发展的可能后果。。。我们一定要警惕这个军事军工联合体获得不应有的影响力,这种灾难性力量失控的可能性现在是有的,未来也是难以消除的."

"我们一定不能让这个军工联合体削弱我们的自由和民主,控制和驯服这个庞大的军事军工机器需要警醒的智慧的公民”

可是警醒的智慧的公民发言起来总是缺乏性感缺乏煽动,而且警醒的智慧的公民没有钱来行贿政客,也没有多余的高薪职位来给退役将军做,把为美国服务的将军集体变为军工集团的将军。从艾森豪威尔的告别演讲到现在,几十年间这个军事军工联合巨兽不断狂长,冷战进行中它在长,冷战结束后它还在长,只有克林顿时期除外。

记得一两年前读过别人提及的福特时期某国防部副部长的回忆片段,说当时导弹公司Raytheon正在进行某项导弹防御方面的工程,但美苏刚刚签署相互限制条约,此方面短期内苏联威胁不复存在,军方和Raytheon不想项目撤销,于是国防部某位官员捏着鼻子加了半页的中国可能威胁。副部长回忆道从国会报告回来,他到那个官员办公室门口,只说了两个字,“China, en?" 那人无奈地耸了耸肩,一幅你知我知潜规则的表情。别忘了,当时是七十年代中期,中国的军事科技能力美国业内人士不会不知。

这几年来美国的年度中国军事评估报告总是有泾渭分明的两部分,前半部能较客观地评价中国当前各方面军事水准,但后半部总是有很大跳跃,把中国未来能达到的水平夸大无数倍。这好比某职业篮球队对某个新对手的偷窥报告,他们的后卫身体单薄且只能单手运球,他们的中锋体力很差反应极慢,其他的三个首发水平连我们的替补都不如。但是,听说他们高薪请来俄国教练,刻苦训练进步神速,为达到必胜,我们队必须大力增强阵容,要不惜高薪聘来科比,拉布郎-詹姆斯也必须拉来,不然没法达到必胜。

后半部客气说是夸张,不客气说是对美国人民撒谎,必胜是借口,骗美国人民掏腰包接着买一亿多美元一架的天价飞机和几十亿美元一艘的潜艇是真。

(不想写太长,就此打住,略显突兀)

家园 几千万一架的飞机对美国来说可能还谈不上天价。
家园 提醒的对,F22单价一亿六千万美元, 已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