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浊浪淘沙尽 - 二十年前的事 -- 庄户人家

共:💬1445 🌺9463 🌵35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7
下页 末页
家园 对台戏之四:好像搞错了年代

这是解放广场的时代,以解放的名义奴役的时代。

Emyn的(四),我总觉得搞错了时代。

我印象中,80年代中国老百姓对“外国”的概念是,“外国”真是好啊,电器管够。所以但凡有机会出国的,都一定要省吃俭用最后背点冰箱彩电回来,不然不好意思回家。作为一个推论,那就是“外国好啊,出去了就别回来了”,以至于何志丽这种国家级运动明星都趁出国的机会打算随便找个外国人把自己嫁了,最后嫁了个普通日本人,看看现在郭晶晶、张怡宁都嫁什么人,真是世界变化快。

我印象里,80年代大家对欧洲“贵族”是没什么概念的。到90年代以后,“贵族”才开始流行,到了21世纪就“民国范儿”了。其实这也很简单,80年代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能混个外国平民的电器随便用就不错了,根本就不敢想“贵族”是个啥样,人的向往总得站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是。

80年代也确实有围棋热,但那是业余自己玩玩为主,绝大多数家庭不会太当真的。

感觉Emyn是搞错了年代,把很多90年代的事情搞80年代去了。

家园 你的记忆好像有误

你的记忆好像有误,这说的都是90年底初以后的事情了。80 年底不是这样子。那时候就是大城市的干部家庭,割半斤大油吃上油渣饼都是梦想的大餐。

80年代,香港还是梦想中的地方,"欧洲贵族",如同火星人啊。你显然是记错时代了。

家园 你以为万历15年被捧那么火是为什么
家园 "欧洲贵族"魅影伴随资产阶级暴发户出现

"欧洲贵族"文化现象,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的代表现象。

任何时候,"欧洲贵族"这个文化符号在社会出现,都是社会对"暴发户"现象的反动。全世界"暴发户"时代无不如此。

所以,在全世界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当你看到文化上出现"欧洲贵族"的符号,就是证明社会上一批新兴资产阶级暴发户冉冉升起。

家园 哈,明朝也是一定程度的三权分立,也是依法治国,

明朝在地方上是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分立。

管民政、财政的是布政使司,最高长官为布政使,主管全省事务,地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长。分管司法和军事的分别是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最高长官为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这三者是平级关系

朱元璋还狠抓立法和普法,四编《大诰》,为了使《大诰》“家藏人诵” 、“ 大播寰中”,朱元璋《初编》颁行时, 他就宣布“ 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答杖徒流罪名, 每减一等, 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 熟观为戒。”为了让老百姓也读得懂,《大诰》还配以生动的案例。同时, 为了确保臣民对《大诰》的学习经常化, 特别是让后生、幼丁“ 自幼知所循守” ,朱元璋把《大诰》列为全国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 规定科举高试从中出题, 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开展全民性的讲读活动。普法教育的力度不输今日。

不过不同意你说的“现在的常委差不多相当于明朝的皇帝”。现在的九常委应该是相当于内阁,国家主席和总书记才相当于皇帝,国务院总理相当于内阁首辅。

我们现在采取的是虚君实相制度,确实是和古代封建制度非常相似。但现在连“皇帝”也是官僚推选出来的,对文官集团已经没有以前的皇权制约,而民权的制约还是几乎等于零。这将是一个非常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

通宝推:wolfgan,种植园土,
家园 “欧洲贵族”近年才流行起来的

“欧洲贵族”近年才流行起来的,有几个方面。

一个是教育界,官二代和富二代送子女去西方贵族学校上学。

一个是房地产,什么欧洲贵族风格的东西广告词之类吸引眼球。

还有一个就是旅游业,国人现在不少去欧洲旅游的,象什么各类名人非名人到个什么欧洲城堡游一圈拍点照片什么的发网上,也算是体验欧洲贵族了。

八十年代有个收录机就算洋气了。

感觉您讲的不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只不过是很小的一小搓个别人,或者是你自己混淆了时代。

家园 大腕 (2001)导演: 冯小刚编剧: 石康 / 冯小刚
家园 我的公司有两个人,一个是CEO,另一个是打工的

苹果也有CEO,也有打工的,我的公司看来和苹果也是一样的!!!

家园 E大,有些论据我觉得还是需要慎重斟酌一下的

E大的这个系列是在批精英思维,应该没错吧,但是有些论据的引用估计确实得好好斟酌一下,不然会有较大的反弹抵触的,特别是某些触及到一些开国元老的话题,估计触起的反弹、争议更大。不论是出自各自对事物理解上的差异还是关注的焦点的不同,争议总是有的,而关于达雅老哥的抬杠我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想来E大应该会有分寸的。

最后欢迎E大归来,继续讲故事,真的好久没听书了,呵呵。

家园 我们单位某副处长

老爹是60年代某地地委书记,他说他比同学牛的地方是,他每天能保证油条一根,让其他同学羡慕嫉妒恨不已。

家园 嗯哼~,致楼下的,Emyn说的不算错~

据俺不可靠记忆(咦~ 俺这个不可靠记忆好像很有名了喔~),好像对欧式贵族的向往,确实是在80年代开始死灰复燃的。。。为啥说“死灰复燃”?这是那些主动或被动参加了革命,却在思想深处保留了49年前的“旧”习气的家庭,在改开的气氛下,又一次开始了对那些旧上海与旧北京的“优雅”的追求--大部表现为对欧式优雅的羡慕与追求;当然,在80年代,这些是不能直接说出来的,而多半表现为开始督促孩子学乐器啥的~

当然,后来这种风气,才逐渐的进入多数的“平民”家庭,大概那个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吧~

家园 这么讲就有点偏激了

不管什么家庭,什么年代,学学钢琴,接受艺术熏陶都是人之常情,不可厚责。

看到一个人学钢琴,就说这人向往欧式贵族,这种思维其实很奇怪的。

自从中国人认识了钢琴等西洋乐器,从来就没有断过对它们的喜爱。当然,学习艺术需要经济条件,艺术普及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

人的发展,首先是温饱,然后是住房啊,穿戴啊,车子啊等等物质条件,这些满足以后,必然会向文化和艺术方面发展,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很多事情,需要平常心。

家园 你有什么资格说老萝卜不认错

谁给你的权力

家园 这个是中西部地区吧

80 年底不是这样子。那时候就是大城市的干部家庭,割半斤大油吃上油渣饼都是梦想的大餐。

我80年代末去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小镇,杭州附近的浙江县城,普通人吃的都挺不错了,有体制内也有非体制内的。上海更不用说了,我亲戚家上海国企双职工工人,80年代中期学校放暑假我在他家过了一个多月,肉顿顿有,除了有些炒菜的肉,大排蹄膀油面筋塞肉这些常吃,鱼海鲜也吃,虾蟹黄鱼鳗鱼什么都吃过,在吃方面,真没感觉比现在差,现在一般过日子也就吃这些,而且现在的食材可能还不如那会儿,也就是下馆子多些。

家园 这个也表示赞同

删,回错地方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