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中华文化圈的统一:现实还是臆想(也谈文明的冲突) -- 无忌公子
原来您认为被外族摧毁才是外力,胡服骑射等只是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内部改革。这样说,定义就更明白了,对您的体系也是种完善。
不过,就算这种理论,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不会有“只会”这样绝对的定义。比如,阁下认为美军占领日本后对日本的改革,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是否将其导向了恶性循环?还有,柏杨认为中国的酱缸文化也是随着时间发展而愈加恶化,难道自发演变就真的全是良性的?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王朝,内部存在的民族压迫和防范,确实让中国在面临外部新社会制度猛烈冲击的时候,能做出的应变和改革受到了阻碍——但是传统文化本身的缺陷,确和清朝无关。在唐朝以后,边疆少数民族也把汉族的组织制度学了差不离了,宋朝是怎么被元灭亡的,明朝也基本不走样地重复了一次。
现代所谓的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无非是传统文化一败涂地之后找点闪光点而已。闪光永远会有的,萤火虫都有闪光。
庄子就觉得儒家的仁是“假仁假义”。墨家的核心是“利”。法家讲“法”、“术”、“势”。都不见“仁”的影子。
这2千年来没什么变化是因为这2千年儒学站了主导。这相当于给自己加了一个框子,虽然我说了后世的儒学发生了异化,但是这个框子的存在,很大地限制了异化速度。如果我们看2千年前,那个诸子百家时代的观点,会觉得变化很大。也不能说除了儒学以外的学说(包括后世的佛学),就不算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吧?
孝的话,你上面举了“汉孝文帝”推崇老黄的例子。不过汉代开始,儒家已经逐渐得势了。社会风气也开始接受儒家的观点。如果我们往前看,就会发现也不见得都崇尚“孝”,比如秦朝崇拜的法家学说里,我就看不到孝的影子。
爱情观的话也不见得全是恩义。诗经里大把男欢女爱的例子。后面的梁鸿孟光,焦仲卿刘兰芝,孟姜女万喜良,牛郎织女,梁山伯祝英台,这些民间广为流传的爱情例子里,恩义似乎并不占主要位置。
术语体系:现今解释中国传统的文化时依然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术语。解释是根据现时情况可能变化,可是还没发现今后要用拉丁语解释的兆头。
您否认了日俄具有独立文化。我觉得这个实在是太大胆了。日俄当然是有自己文化的。俄罗斯音乐的地位不用多说了吧,日本漫画的影响似乎也是可以看到的吧。就因为他们吸收了外国文化就断言他们没有本身的文化,那我看英美也没什么文化了,他们还把自己的文化源头追到希腊、罗马呐。
世易时移,时移势易。秦国本身是没有法家的,后来采用法家的理念,法家就成了秦国的传统。用这个例子并不是说,非要采用别人的文化成果就是对的,只是论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都是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
中国文化是否需要跟中国传统文化一模一样,我觉得没有必要。当然中国文化是否需要全盘西化,我也觉得没有必要,而且也没有可能。
或者说东方文化都是这样子,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病经由中国传播出去,凡是被波及的国家,都病的不清。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注重短期利益,打死都不让,大不了两败俱伤。英美的身段就足够柔软,对他们而言,没有打不开的结,面向未来,可以很容易跟人交朋友,也很容易翻脸。
这些特性反应到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这些国家之间,就是谈判起来特别难,一些有关脸面的事情谈起来更是如此。不是不能让,而是不敢让,谁让谁就是奸。所以我说整合这些国家很难,东盟稍微远一些,很多国家和中国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所以先拣便宜货,这也是TG基本国策之一。
日本要大痛才心服口服
和低级层面的社会组织?
你觉得诸子中除儒家外,哪个有全面体现了这两点.
而且,中国社会最终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了儒家,不正是体现了儒家的总结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吗?
汉代强调"孝"是在以黄老为治国思想时,就这样也必须把"孝"的原则立于黄老学说之上.说明了什么?
民间俗语"一夜夫妻百日恩"说明了什么?古代爱情的核心是恩义.
您好知道只有在解释古代文化时才用传统的术语啊.其实解释古代文化最大量的还是现代的术语,现代术语的源头是什么?翻译.如何准确理解这些术语呢?大家去看拉丁文吧.
日俄确实没有独立的文化体系.英美也没有独立的文化体系.他们都属于以希腊罗马为源头的西方文化.西方各国的所谓独立文化之间的关系本质上跟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独立文化之间的关系没什么区别.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不同在于其完全独立性,在五四之后,这个独立性日浙消失,现在已经属于西方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了.
宗族制度当然在,无论落后的农村,还是发达的沿海,直至港澳台和海外。没吸引力宗祠文化现在又火起来?
这个。。。好吧。。。我承认对一个学阿拉伯语的文科生说逻辑,说演绎,实在侮辱我自己的智商,好友们给我送花安慰我这个病入膏肓的人吧。。。
什么病。。。恩,脑残接近阿语学生智商病。。。谢谢。。。
我不知道你们这些“理科”所谓的“逻辑”都在哪个层次上,但不管文科理科都得讲求证据。
请问,是哪位大家的哪一本“现代社会学理论”著作里明确写着“一旦一个文化的外在符号体系被摧毁,那么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也将难以独存。由于服饰的特殊性(人人都要穿着),使它在这套社会文化符号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你能举证么?镭射能把书名与原文列一下么?这段文字,这套理论里什么时候提到过“自发演变”与“外力摧毁”的概念?
不过这句蛮有喜感的,尤其是看了一眼您那朵花的主人之后
可我羡慕嘉木和园子妹妹这样的文科生,玩论坛,还是要有大智慧,所以,超羡慕你们
文科生大多缺乏理科思维,是个常见弊病。不过,文科生不见得就缺乏形式逻辑概念的。如果大前提出了问题或存疑,那么不管怎么推演,最终的结论还是不能立足。我那段话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所以在“理科”上打了引号,希望不会冒犯各位理科河友。
您可以指出来,然后给大家示范一下严谨的理科生逻辑是怎样进行演绎的;如果觉得江城的论据不足或不恰当,您也可以提供您的材料对其反驳,我想那样才是西西河鼓励的讨论态度。
您现在的这条回复,我觉得不仅仅对江城,对所有学阿语,乃至文科生都构成了一定的人身侮辱,所以我举报了。
刚好昨天和Strain2兄也讨论到文理科的逻辑问题,给您贴一下,希望您能换个角度看待文科生:
想为文科生说几句话:
感觉河里对文科生逻辑能力的不信任由来已久,有些言论实已构成歧视,读到心里还是觉得挺悲哀的。借给笑容兄回复,简单说下我的想法:
首先,逻辑能力只是思维和智力的一个方面,以此能力的优劣对智力甚至对性格进行某种界定(我知道笑容兄不是这个意思),在我看来恐不大合适;
其次,文科生和逻辑能力好坏之间并无绝对的因果关系;做文科方面的研究一样需要训练逻辑思维并予以运用----从某个意义上说,可能较理工科的逻辑更艰难,文科研究,比如历史或社会,常面临许多无法以逻辑界定的现象和变量,在人的活动中找出因果关系并总结出原则或范式,殊为不易,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其实很高。
第三,即便承认文科生思维的非逻辑性,则也应看到理工科重分析逻辑,有时候恐易陷入机械和狭隘,这时非逻辑性思维或能起到突破思维局限的作用?
----嘉木
同意,文理都需要逻辑
毛主席也是文科生,他的分析,逻辑和判断何等厉害。他说自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Strain2
其实文理的争论很无聊,老毛也不是理工科出身。实践最重要,有了踏实的实践,对人类总结出来的有效的思维方式不是无师自通也容易领会。
----马大善人
下面有很多人在讨论什么是中华文化的问题,有人说中华传统文化没落了,也有比较激进的观点是中国文化自54以来被阉割了,没有下面了,如此等等。其中有一个观点是谈到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仁和孝,现在政治家不仁不义,人民不忠不孝,所以中华文化坍塌了。我觉得这些观点在某些程度上都是对的,但是只是仅就某一个方面来谈,下面有些说法是在西西河看文章的时候剽窃来的,不属于我的原创,但是我找不到原来的链接在那里了。所以如果有同学看到他自己的观点在里面,但是没有应用,可以跟帖,我添在里面。
中华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应当属于成书于3000年前的《易经》, 其主要思想“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一基本观点贯穿了中华文化的始末,直至现代,而阴阳相克理论则成了中医最基本的理论指导。说中华文化没落的,可以去看看这一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在广大的农村,是如何为农民朋友们服务的。我们耳熟能详的上火包括胃火,肝火等等,不是中华文化,难道是西方科技。《易经》的重点并不在于它记录的内容,而在于他的表述方式和“易”的基本思想,如果执着于其中的卦辞和爻辞,那就是在和3000年前的古人较劲。
中华文化的第二高峰应该是大约2000年前的道德经,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大家应该按照万事万物它本来的面目去对待他,而不应该赶鸭子上架,之后的无为而治也应该源于此处。而道德经里面的“道"我觉得应该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的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不是神,“天子是说帝王授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不是天的儿子“,而这里的天意似乎和道德经里面的”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觉得“天赋人权”这句话的翻译者就深得其中三味,英文里面的natural right就没有这种意境(我英文可能太差,理解不了其中的深奥含义),天赋人权与授命于天一样,隐含这个东西是不能违背的,如果真的只是自然,那我们天天改造地球,算不算改造自然。都能改造了,还怕个什么来。
经过外族大规模的入侵和两晋南北朝的折腾,中华文化奄奄一息,看起来似乎已经臣服于胡人野蛮文化的中华文化终于强势反击,这时候来自于印度的达摩祖师所创立的禅宗成了中华文化崛起的武器,佛教的悲天悯人思想在慰藉当时苦难的中国人的同时,注入了中国人自己的思想,这大约在公元1500年以后。宗教大部分都是没理性的,要求信徒无条件地服从,但是中国的禅宗一开始就允许理性分析,并以顿悟为主要特点,这样就让大家信佛变的容易,而像"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这样在其他宗教信徒看来,大逆不道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理解,比起那些奢华腐败讲究外在表现的宗教,是不是觉得禅宗更先进。但是我觉得有一点禅宗思想可能被我们无限度地发扬广大了,就是“顿悟”,其实“顿悟”对于大多数人应该是不可能的,像六祖这样的天才不念经,不念书,可以顿悟。其他人顿悟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吧,如果顿悟不出来,怎么办呢?接着顿悟,很多时候顿悟是依赖于长时间的艰苦的修行的,跟读书差不多的。这些思想到了现在,就造就了一大批不怕天不怕地不信神只信自己的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每个人都可以顿悟真理,宣教分子遇到这样的人,也只能自认倒霉。
又过了几百年,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又是一个动乱年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虽然晚出现了好几百年,但是形容这个事情并无大过。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中华文化也是如此。我觉得这个时期中华文化的巅峰应该是程朱理学,理学似乎不是一个好名字,很多人都把明清以来的古板归纳到理学那里。但是理学盛行的两宋并不古板,相反那时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王朝。理学的老大们比如朱熹这些人,都被称为大儒。但是理学本身,有很多道家的思想在里面,道德经里面的道到了这里,就成了“天即理", 这是对天的一种解释。什么是“天”呢?就是理。那什么是理呢?我不知道,朱熹知道, bla, bla, bla。理学从朱熹(1133-1202)开始清朝末年(曾国藩也是一个理学家)前后纵横将近六七百年。其实明朝有王阳明这样的理学大师,还有我们熟知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并不是都很死板。
到了清朝末年,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中叶这100年内,如同之前的南北朝一样,不光有军阀混战,而且还有外族入侵。但是这一次打击的不光有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战乱频频,才子们忙于糊口,还有中国文化的自尊心,睁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突然发现老祖宗的一切都不堪一击。所以开始变革,康有为假托孔子进行改革变法,这个时候老祖宗还是捧在手里的,但是失败之后,大家觉得老祖宗不灵了,就开始疑古,对老祖宗下手,把老祖宗翻个底朝天,开始向外取经。说到这个份上,不管是煮油民主派的“天赋人权”,还是TG的马克思,都相当于来了另外一个达摩。佛教发源于印度,马教发源于欧洲,但是同样兴盛于中华,是不是禅宗在中国传播的翻版。但是中国的马教,已经不同于欧洲的马教,按照官方的意义来说,是有中国特色的马教。市场经济也是舶来品,但是中国的和外国的一样吗?不妨把这些东西当作是达摩在给中国人上课,目前不是一个达摩,而是一堆达摩,听的人多了,理解有偏差,就有南宗和北宗的斗争,赢的一方自然是包含中国文化在里面。
我非常佩服葡萄的说法,他说(大意),目前的中国改革力度可以类比2000年前的秦帝国,秦国是一个大破大立的国家,他毁灭了很多东西,但是他建立的东西中国目前已经受用了2000年,包括文字,郡县制,度量衡等等。但是现在,依托基于秦朝体制所建立的一切都不够用了,因为时代已经变了,技术的升级需要全新的体制来适应。否则,就会被开除球籍。而中国现在正处在大破大立的时候,包括统一全体中国人的发音(秦国统一了写法,现在我们在统一读音),秦国修建了以马车为基础的中国道路运输系统,包括各种秦直道和驿站,直到清朝,貌似清朝前期还在用这套系统传递军情和政务,而现在中国需要修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为基础的中国道路运输系统。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脱离那个时代,如果我们现在天天倡导传统文化,高喊“授命于天”“存天理,灭人欲”的话,我们和固步自封以**为来指导今天社会经济发展的那些人有什么不同。老祖宗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如果有人真的拿这些传统文化来作施政纲领,我们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当然,我们在打破旧灌灌的同时,也把一些好灌灌打烂了,这是我们的失误,但是如果一个都不打,抱着这些东西,我们能跑过别人吗?
在前面说各个时期文化的时候,我并没有把儒家单独列出来,是因为我认为,自从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实并不确定,往往是“儒家是个框,什么都可以装”,大牛们都号称自己是大儒,但是和前朝的儒家是不是同一个观点很难确定。如果说,中国文化损失的话,那么这个损失在秦汉之际最严重。春秋有百家争鸣,但是汉朝以后,则只有儒家一家独大,道家则偏安一隅。但是众所周知的是,秦汉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
我和故园要一起去买豆腐来撞。
我很痛恨学科分类带来的学科相轻,在我眼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且又有其他人无法比拟之优点的人,故园直快爽利、雪君姐热心真诚,都是我所不及,但是我生性平和,也是特点,大家一起取长补短,做最本真的自己,西西河因此多姿多彩。
另外,来西西河对我不是“玩论坛”啊,我当时下河就是想遇到良师益友,现在遇到了很多,我很高兴。我骨子是严肃的人,总觉得时间要用在有建设性的事情上面,毕竟人生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