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砖家总是不甘寂寞,44个汉字要整容。 -- 非闲人
拿点数据支持你的观点把?
还是问你,10%到底怎么算出来的?
不是你想如何事实就是如何。
老毛自简体字推广后发表的文章被你一律无视,很好很强大。
怎么文字改革改到一简就停了?文字的发展趋势不是越来越简化吗?这不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吗?二简字可是广大工人农民喜闻乐见的字形,我父亲作为一个普通职工,直到今天还在私人书信中使用二简字。我大力呼吁要把二简字合法化,同时开始三简、四简的筹备工作。
不是很关注的话,有的时候都不知道两个名字到底是一新一旧的关系还是并存的两个部委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盖住房不是建设?既然都是建设,直接叫建设部不就可以了?还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本来就叫劳动部也没问题呀,现在好像又改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TMD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相比之下,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在这一点上要好得多,那几个衙门改名远不如现在频繁。几百年间能有少数衙门改一两次名字就了不起了。
先把你得十分之一圆了,再说别的。
关于毛主席简体字推广之后发表的文章我也很想拜读,请您指点一下我应该在国内哪家书店买到呢?
我的估算方法如下:
自然科学类:简体字几乎为零、繁体字几乎为零
社会科学类:简体字几乎为零、繁体字几乎为零
人文学科类:
《全国总书目》2000年,中国历史从2145页到2167页,共23页,每页约20种书,其中有价值的书大概每页三种,既2000年中国史研究国内共有60册书有学术价值。《全国总书目》2000年中国哲学类有9页,约40种有价值图书,文学类有100页学术和创作类,约100种有价值。加在一起是200种。
依同样办法查阅《全国总书目》1980年刊,文史哲有价值的图书约20种。全国出版图书从1978年到2008年增长了约18倍,因此2008年有价值图书约360种。这种变化跟2000年200种大致符合。
因此这三十年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的书籍约6000种。
中国现存古籍低估是12万,还不包括几千万件档案、日记、碑刻、墓誌铭、家谱族谱。民国时期出版了上万种优秀学术、文学作品。台湾地区出版了有价值的学术作品约3000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台湾的文史书籍数量不是很庞大,但是质量很高。请您随便翻开一本哈佛东亚研究丛书,看看它的参考书目中多少是繁体的,多少是简体的。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也请量化的说明。
并请说明二简字的问题,谢谢!
是你的原话。
你是以什么标准判断有无原创性人类智慧的?如果仅以外国论文引用的话,你需要证明引用和原创性人类智慧的关系。
提醒你一句,现在所说的繁体字,其实是清代的“钦定正体字”。
在此之前的大量文献,原创文字都不是这种文字,为什么你要归到繁体里面?
至于你民国台湾文献的数目,出处是什么地方?
另外想告诉你的一点是,你似乎没接受过理工科训练,因此才会妄断自然科学方面为0。你还漏了一个很大的类别,这个类别叫做工程技术。
反正怎么猜都可以。任何改革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一点微小的改动你们都可以说是“千里之堤,愧于蚁穴”,要坏了祖宗成法的,那世界上所有变法都没法进行了,您老干脆回去钻木取火算了
他们提的办法怎么也成了碰不得、讨论不得的东西了。五四的负面作用导致今天中国丧失了传统,又不想西化。现在家底厚了,想向世界输出些价值观都找不到理论性的,就剩“闷声发大财”了。
简化汉字七法她反对其中之四,这种改革的方向还不明显么?
钱玄同还主张废除汉字,彻底拉丁化呢……
我觉得王教授反对的恰恰是简化得不合理的部分。改革嘛,进两步,退一步,达到最佳状态,很正常。再说王教授又没说要把所有用这些方法简化的字都改回去,只是要逐渐改掉一些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出现问题或者影响理解之处的字,只占很小比例而已,你们把他的主张夸张得太厉害了。
要让王教授实现其理念,多少字要恢复原来繁体的写法?
这是你说的
么?
你就怀疑多少字要恢复原来的写法,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王教授就算完全彻底的反对这三种简化法简化的全部汉字(我看也未必),文字改革又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我看也改不了那么多。
您在事实的认定和逻辑推理上,似乎应该加强一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