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讨论】明末清初传教士们的作用 -- 任爱杰
Wilhelm Abel是德国经济史的祖宗。《Image result for Agricultural Fluctuations in Europe: From the Thirteenth to twentieth centuries Agricultural fluctuations in Europe from the thir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ies》被各种专业论文不断引用。
这个作者叫TU SHAN - SA MA又是个什么人?这本《布尔乔亚饮食史》介绍的是什么年代?这么重要的书,没有英语版?或者法语版?
上面是我帖子里引用的数据。老兄既然认为,这位德国经济史权威把柏林夸大了。那么您能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拿出1397年柏林的人口数据?看看偏差有多大,会不会“笑死人”?
重耳周游列国才是苦不堪言。。。
地中海的几个大粮仓的粮食在海运港口卸下来以后不走陆路怎么到罗马这些内地城市? 光靠亚平宁半岛本身的粮食是没法自给的。
至于农奴,不是同类,就不计入了。
人家说的是地缘优势导致的制度差异,没人关心罗马人路修的好不好,只要罗马人没有发明蒸汽机和铁路,地中海的地理条件就决定了罗马帝国只能是这种不成熟的政治体制
公元900年-1400年的欧洲,正在经历medieval warm period。
这个时期,维京海盗比较消停,欧洲大陆进入和平时期。没了海盗的骚扰,老百姓对领主的安全需求大大降低。加上我说的农业技术革命(中国出现过,但是无法普及的),于是大家有能力,也有意愿遍地开荒,日子过得逍遥快活。各种分工百花齐放,欧洲劳动阶层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同期的中国的劳动阶层。
而且我看的都是中文版书籍,英文或法文或德文的的得你自己去找,去发现真相。
前面我说过,德国不了解,但我喜欢军事史,所以普鲁士的崛起和发展还知道一些,所以说柏林在1397年就人均肉食这么高,真的难以置信。你举的那个砖家的论文内容,又说这个砖家又如何权威。我本该不再质疑,但近年来很多文章质疑西方伪造历史,美化历史。西方经济学又是我认为的极不严谨的算不上科学的学科,所以我不能不怀疑数据的真实可信。当然,楼下hwd说的只计算领主老爷的生活水平,农奴不算人也是可能的吧。
中国不也有过五代十国和五胡十六国的割据,大一统的成本是很高的。
从周朝开始,中国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周朝800年,只算东周500来年,南北朝200多年,隋唐几乎一体跳过不算,五代十国50多年,明代元,清代明几乎都是无缝连接。如果不是大一统有好处怎么可能出现这种越来越快速的统一
每次从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崩溃,进入战乱再重建大一统几乎都伴随人口急速的锐减和社会经济的巨大下滑,这种反复折腾的破坏是导致中国长期的封建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兴势力在这个过程中会被完全破坏,无法像西方那样逐步积累效果。
1. 既然罗马在公元1世纪就发明了四轮马车,为什么直到中世纪才突然开始普及?
2. 既然中国如此依赖陆地运输,为什么在欧洲15世纪普及四轮马车以后,没有在明朝引进这项技术?
在我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单一种植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畜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农业革命以前的欧洲,还是中国明代,都无法普及四轮马车。因此也就无法发挥超级大国的内陆交通优势。
那么为什么欧洲产生了农业革命,而中国没有产生农业革命呢?观察英国推广农业革命的历史,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组织说服和教育。中国的古文根本无法有效记录和传播如此复杂的体系,因此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一直无法系统的推广,只能停留在简单种植的水平。
内陆交通解决最终靠的是火车,不是马车。
四轮马车只有两马力哦。
8磅炮需要8匹马机动。
我一直猜会不会和伊莎贝拉收复格林纳达有关,因为和资助哥伦布在时间上前后关系太近。而且本来格林纳达一直对卡斯提尔称臣缴纳巨额贡金,宗教极端分子伊莎贝拉只是收复了格林纳达但没能跨海征服摩洛哥,无法掌握摩尔人控制的北非商路,失去了贡金收入外加军费支出,卡斯提尔搞不好在收复格林纳达后已经遇到财政危机,才会琢磨向西打通去印度的航路来补贴家用。
两轮马车,马要承重,对马是个沉重的负担,会压坏马的脊柱。四轮马车,车负责承重,载重可以大幅增加,马只负责牵引,不伤马。
同样数量的马匹,四轮马车的运载能力是两轮马车n倍(5<n<15)。我坐过Amish人的四轮马车,一匹马拉了一车30几个人去农场,毫不费力。两匹马的四轮马车,在公路上可以运5吨货物不伤牲畜。除了速度慢一些,完全可以当小货车用了。这在古代是革命性的进步。要知道,当年的解放车载重量是5吨。(两者马力的差别主要在速度和越野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