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人研究过为什么是上海而非启东成长为现在的大城市吗? -- 宅羊驼
中学地理是文科内容。
正解。但根源还是科里奥力。
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和杭州府,宁波府。基本就是吴郡的范围。而2吴郡基本就是明清的钱袋,粮仓和人才库
长江下游水流缓慢,岸边泥沙冲积严重,因而岸边不够深,没有深水港。长江口附近的东海岸边,也是冲积严重的泥滩,没有深水港。
黄浦江发源于太湖,在吴淞口流入长江,全长114公里。下游即现在穿越上海市区的60公里江段,水面宽阔(平均宽260米),深度较大(吃水深度在8米以上),是天然的较深港口。沿黄浦江两岸,先后建起的大小码头有100多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约有五六十个。码头岸线长度已超过10公里多。黄浦江下游是一个河港(长江、黄浦江、苏州河来船),但又兼有海港性质(东海来船)。由于黄浦江下游较宽较深,宜于航行。
清末上海县城的城墙旧址,现在是环行的人民路,附近黄浦江边就是客货运老码头十六铺等,可见清末上海县城依托于黄浦江港口。
启东江岸与崇明岛之间的长江口北航道,泥沙冲积最为严重,逐渐缩窄,可能最终成为冲积平原,使得这两地连为一体。启东江岸和海岸没有深水港,也没有像黄浦江那样的流入长江的深水河,因而不能发展为港口大都市。此外,假如启东有深水港,其背后的苏北平原清末前后多年洪涝严重,经济发展程度远低于上海背后的苏南平原和杭嘉湖平原。这有宁波的例子。宁波是水深远超黄浦江的海港,但其背后区域清末前后经济发展程度远低于上海港背后区域,因而宁波发展远慢于上海。
黄浦江边还不够深。近年来上海为了与宁波争夺东海最大港口的地位,拿到了上海东海岸外浙江的大小洋山岛,建起了洋山深水港和连接港口的东海大桥。
拿google很开心的把长三角照了半天,发现苏州和杭州和上海大致呈三角形排列,但是苏州和杭州之间居然没有直达的铁路,而高速公路也需要在沪杭高速和苏嘉杭高速上绕个小圈子。其原因是真的没有这个需求呢?还是地方官员出于地方保护主义?
呵呵,没记错的话在修沪杭高速公路的时候,上海当年很是猥琐了一把~
常乐兄的回答相当全面啊!黄浦江很重要,不愧是上海的母亲河!
鱼兄回答很有逻辑性啊,对上海各个板块的房价走势有研究哇?
现在长三角的高速公路可谓密如蛛网,无论是南京,还是苏锡常,与沪杭的交流都非常方便。如果非要说苏州,那也是因为太湖挡了太多的路,无论铁路还是公路都没法直达杭州。你要是自驾过申苏浙皖高速的话,就会发现苏嘉杭高速和杭宁高速之间是连绵的群山,所以也只能是保持现有的交通格局。另外你说的“沪嘉杭”应该是“苏嘉杭”吧。
无论苏北还是上海外沿的奉贤海岸,都是堆积型的潮滩,就是不断淤积,不适合建港口特别是深港,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上海非要借浙江的洋山港修深港的原因。在此之前,也就只有利用黄浦江内河道来建港了,现在外高桥也有,不过似乎仍然受到潮汐影响。整个苏北包括启东,都没法建良港,也缺乏黄浦江这样的河道。
苏州和杭州大小差别不多,经济互补性也一般。日常往来于苏州和杭州之间的需求确实是远小于他们到上海的交通流量。所以绕也就只好绕一下了。
是的,现有的高速公路网的确已经很发达的。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没有特别的需求专门修一条苏杭高速,或者苏杭高铁的原因吧
就我个人的偏好而言我更欣赏用高速铁路连接起各个城市,对于苏杭不通直达铁路也是有些奇怪的。至于偏好铁路的原因很简单,铁路的效率更高,更加适合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记得以前看到一张美国的20车道高速公路照片,感觉那玩意儿真的不适合中国……呵呵这段文字有些离题大家表介意。
另外从google地形图上看杭州-嘉兴-苏州这一片看不出有山地?这个问题就没研究过了。
实际走过,苏州-杭州之间有高速,不用去上海。
从苏州-嘉兴,双向4车道的高速,上面全是大货车,早早出门,还是堵得一塌糊涂。
嘉兴-杭州,走沪杭高速,开世博新修,好像是双向8-10车道高速。在上面开车,爽得不得了。
就是老有一些富二代,在上面飙车,时速200的跑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时候,有点提心吊胆的。
对江苏的高速印象不好,京沪高速江苏段是双向4车道的,车在上面根本跑不起来,收费还特别贵。
太平天国前,杭州和苏州都是人口13、4万的大城市,上海大概只有3、4万人,根本没法比。
太平天国之后,苏州杭州被摧毁,有钱人都跑到上海,上海人口超过了太平天国之前苏杭的总和。苏杭彻底被边缘化了。
杭州最明显,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地面上却很难看到太平天国之前的古建筑,都是之后新修的。苏州相比要好一些。
上海实际上是在黄浦江边发展起来的。
洲际高速在非城区的部分一般也就是双向 4-6车道
我们这里有双向10车道的高速,已经是很宽啦
不知道20车道的高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