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移动MM的深意 【1】三位一体 -- 邓侃
比如双指触,现在已经有上网本的touch pad支持这个了,有了硬件支持,剩下的可以通过软件来模拟。
base station可以用几个 well known的数据点来模拟,GPS同理。
DPI比较麻烦。
另外加速度传感器虽然iphone的模拟器不支持,但是也可以通过软件来部分模拟。
大型的国有企业不要指望他们能够做出什么好东西,你看看中国银行的世界网络,最后在国际信用卡支付服务上的悲惨表现:一度网上支付50%的成功率,远被招行卡鄙视。如果中国移动早一点布局网上交易,哪里还有阿里巴巴这些的机会?
他们还是满足于给大家制造垃圾信息吧。
想玩的爽?
上移动MM!
体验 story of O ~~~
稍微复杂一点,需要动脑子的东西,怕麻烦,就基本不搞了,除非有人用厚厚的个人油水去游说他们。
【3】大道宜简
前两篇说到,手机软件的研发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市场调查-设计-开发-发布-运行-维护-监测-升级。中国移动推出移动MM,旨在主导发布这一环节。接下去,如果中国移动能够牵头建设这样一个网站,以虚拟的手机模拟器为核心,提供移植,测试,优化,以及虚拟体验的功能,将有利于中国移动进一步争夺手机软件研发的市场调查-设计-开发三个环节的制高点。完成这两步以后,剩下的事情主要是手机软件的运行,监测和维护了。
如何监测手机软件的运行是否健康?通常的办法是手机定期向监测网站发送运行情况汇报,运行情况汇报通常被称为心跳(heart-beat)。但是困难在于,一提到监测,用户们就比较反感,担心自己的隐私被侵犯。
有个迂回的办法,既不引起用户反感,又能监测到手机软件的运行情况。
原理很简单,在互联网上建一个网站,给每个手机用户分配一个个人空间。所谓个人空间实际上就是手机的镜像,手机上大部分软件,在这个网站上都有镜像。在用户享用个人空间的同时,各个手机软件的使用频率以及运行情况,不知不觉地被个人空间收集,整理,分析,反馈,甚至维护。
譬如,可以在个人空间中设立短信业务,与手机短信同步。1. 用户不仅可以在手机中输入短信,而且可以通过电脑中的浏览器,在网页中输入短信。2. 由于手机本地存储空间的有限,用户时不时地需要删除手机本地存储的短信,但是由于个人空间的存储容量几乎无限,个人空间里的短信备份可以长期保留。3. 个人空间还提供搜索功能,能够让早已被遗忘的历史短信,重见天日。4. 逢年过节,需要给亲友群发问候短信,这个工作也可以在个人空间里进行,操作简便。
有人问,个人空间与手机软件的监测有什么关系?
关键在于让用户允许并欢迎上传手机里的信息。如果用户接受了短信上传到个人空间的业务,那么在上传短信的同时,捎带角上传使用短信软件时,占用CPU和内存这样的系统信息,以及用户在使用短信软件时的行为,譬如是否经常使用Copy&Paste这样的功能等等,多半不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又有人问,中国移动的飞信,以及139.com,是不是就是前面所说的个人空间里的短信镜像?
飞信加上139.com,的确具备了个人空间的雏形。而手机139社区,试图把短信业务朝着Twitter那样的微博客方向推进。移动梦网,主攻的方向是整合手机游戏,彩铃和电子图书的下载。而MSpace,试图把互联网上各类门户站点的信息,通过RSS,有选择地定向播报给订阅的用户。
林林总总的产品的表象的背后,蕴含着一个趋势,那就是把手机与互联网整合到一起,形成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如何建设,似乎目前业界的注意力集中在开拓形形色色的功能上。依我看,大可不必。手机的基本功能有哪些?通话,语音留言,短信,地址簿,相册,音乐,加上手机报。把这些基本功能与Facebook,Twitter和开心网这样的社交网的基本功能相比,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可以说,
手机天生就是社交网。
浏览139.com,移动梦网,和MSpace这些手机网站,坦率说,感觉它们更像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传统的互联网网站,而没有突出作为手机的镜像这一特色。
什么是手机镜像?一言以蔽之,就是把iPhone PC Suite这样的电脑桌面软件,转移到网站中去。
大道宜简,首要任务并不是贪图更多的功能。如果内功不扎实,招式再多,也是花架子。如何练好内功呢?依我看,关键是两点。
1. 把139.com,移动梦网和MSpace这些手机网站,与手机本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两者之间流畅的同步。功夫在于改善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接驳。
2. 面对上亿用户,手机网站需要及时处理海量数据,敏捷地响应大规模并发用户的请求。功夫在于利用云计算技术,为手机网站打下坚实的支持海量和并发的基础架构。
Figure 1. iPhone PC Suite 桌面软件
Courtesy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442/3937493026_f43c7b19f6_o.jpg
Figure 2. iPhone PC Suite 手机管理界面。外观与手机实物相仿,管理内容包括手机本地文件系统管理,软件下载更新删除,短信照片和电子图书等等内容的管理。
Courtesy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517/3937493020_5c401161cd_o.jpg
再说了,暴君也是会死的,但是市场是不会死的。
移动的这个软件市场实在是个大bug,五亿部手机的超级市场,每款软件只要有1/50的份额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与其造反,不如因势利导。
移动想做的很多,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哪些是移动不想做、不愿做的,我们可以拿来挣点奶粉钱。
91手机助手是很不错的东西,他对移动的MM平台是一个威胁。因为如果有盗版的软件可用为什么要付费吗?中国人民是不怕麻烦的。尤其是如果能省钱的话。
【4】开放型的核心竞争力
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y)是什么,是科学管理的食材基地,是遍布世界各地的街角的店面。
Walmart的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高效而且柔性的供应链,保证了Walmart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吸引顾客。
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覆盖广袤国土的基站网,是遍及全国各个城镇的营业网点。这些都是广度方面的优势。设想一下,如果你是竞争对手,你打算如何削弱中国移动的优势?一种可能的做法是集中资金,在一省一地,密集地设置基站和营业厅,以此建立根据地,然后不断扩大根据地,逐渐蚕食中国移动的优势。
所以,光有广度的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扩大纵深。从移动MM,我们看到中国移动有意控制,从市场调查-设计-开发-发布,到运行-维护-监测-升级,整个手机软件研发的各个环节。这一战略的目标,就是扩大纵深,从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有读者反映,“控制”这个词听起来比较刺耳,正确的提法应该是“主导”手机研发的各个环节。这个提醒很重要。谈到核心竞争力,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独门秘笈的代名词,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排他性的。这是一个误解,尤其在高科技行业,核心竞争力往往是开放型的。
“众人拾材火焰高”,这话家喻户晓。但是历史上逆潮流而动,企图垄断市场包打天下,最后以失败告终的例子屡见不鲜。Apple曾经在1980年代盛极一时,但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一路下滑,最终惨败于微软。根本原因,在于Apple把从硬件到软件,完全把持在自己手里,视PC整个行业为自家后花园,而没有采取开放型的兼收并蓄的战略。
反之,Amazon.com开放自己的平台,吸引其他商家,在Amazon平台上摆摊设店。Facebook也开放自己的平台,吸引其他软件商,在 Facebook平台上添砖加瓦。这些做法,都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以开放型的姿态,群策群力,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以群体效应和规模效益,求稳如泰山的主导地位。
是否称得上是领袖,在于是否有人追随。是否称得上伟大领袖,在于群众是否追随。中国移动能否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领袖,在于是否能够引领相关企业,朝共同的目标努力,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全文完】
同样的现实,悲观主义,乐观主义都自有道理。问题是我们生活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悲观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不如乐观。
移动想做的事情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拾遗补缺,而是把它想做的事情做好。这就是共生的出发点。呵呵
好处是可以吃到大象挖出来的东西,然后壮大自己
坏处是万一跑到大象的路径上面,就好像那家做网络日历的小公司。
沃尔玛是这么说的,几次会议和沃尔玛的代表沟通,对方都坚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当然他的口里是nb的信息系统),甚至忽隐忽现的暗示(炫耀?)他们的广域网络,他们的信息系统,他们的货物跟踪能力。我们公司分管信息的老总私下里不以为然,说这是故意把人往沟里带,根据我们的切身体会,一个连锁卖场,竞争力的根本是店面的多寡和销售速度,又以店面多寡为甚,我们只有20多个店面的时候,资源资源没有,政策政策没有,甚至帐期都谈不下来,大老板气的对采购人员开骂说现款买东西,他家保姆都会。。。这种情况,谈供应链不如找几个讨价还价的高手现实,现在我们100多个店面了,信息系统还是原来那个信息系统(或者说换汤不换药),资源来了,政策来了,帐期。。。(什么叫帐期?有钱就给,没钱就等着)来了,大品牌也直接发货到店面了,供应链自然慢慢开始整合起来了。
当然了,年终总结会上,我不会这样说,但是私下里还是有数的,生意是核心,管理是关键,供应链整合是结果。
刚起步的生意莫谈供应链
发展中的生意整合供应链
上规模的生意控制供应链
沃尔玛算第三阶段了吧,供应链对他的生意有着莫大的裨益,这个毋庸置疑,我们现在的阶段已经开始尝到供应链整合的好处,比如直发店面就大大减少了物流费用(这可都是纯利)和店面库存压力,直接提升了周转率
。但是把供应链当作核心竞争力就有偏差了,供应链之于生意,是锦上添花,不能忽视,也不宜夸大,“锦”没有,“花”也无处可添,非得要把花添到抹布上,那连抹布都不是了。
如果刚开始就追求花哨的东西,最后很可能死得很难看。
脚踏实地,着力解决迫切的问题,永远是致胜的法宝。
与大象共舞,关键是心态。
你把大象当对手,他就是个可怕的对手。你把它当朋友,它就是个和蔼可亲的大朋友。当然动作有点慢。体积太大了,敏捷自然是谈不上的,这一点大家应该是能够原谅的。
很不错的应用,这么干才是移动的方向,或者我口出狂言一回,才是云计算的方向(房子涨价,买地自建,材料奇缺,扔砖从速~~~)
我曾经对于云计算顶礼膜拜(羽羊:【原创】saas是谁的灯塔──谢宝,并和闲茶老哥美文 羽羊:【原创】承蒙老哥抬爱,那羽羊就再罗嗦两句),但是一直对于云计算有几个想不通的地方
先说说云端存储
云端存储的优势和劣势在什么地方?
优势:
1、近乎无限的存储能力,这里的无限当然没有任何哲学意味,无非指的空间永远超出用户需要,每次存储,空间都够,存完了哪怕只剩下1bit,都算无限。
2、自由访问和分享的能力,同样,自由也没有哲学意味,指的是网络通畅之处,存取即无障碍。
3、安全,云端存储在保障信息不损坏,不灭失方面有其先天的优势,能够比自建本地存储建立更好的存储安全保障机制,甚至可以提供永久安全保证。
劣势:网络,认真点儿说是"接入"和“带宽”。
如果云端存储仅有优势一,那么他无法具备KO掉本地存储的实力,存储成本的下降是同时作用于云端和本地的,普通用户的存储需要也远远不是无限,这样本地和云端就成了直接PK成本的关系,在给定安全要求的情况下,一次购买的本地存储和不停付费的云端存储相比,多数普通用户会选择本地。
那么给云端加上优势2、3,在理想的接入和带宽环境下,天平偏向云端了,用户对于数据传输以及随处访问的需求是明摆着的,谁也不想抱着一堆光盘跑上千公里,到地方发现读盘错误。
紧接着,问题出现了,优势2恰恰是钳制云端存储发展的瓶颈,按照目前的接入和带宽条件,海量数据的传输仍然是困难的。对了,好像老萨也跟鬼子说过于其费劲琢磨技术,不如给他报销机票,他抱着光盘跑一趟就得的事儿?
然后再说说云端计算
有了云端存储那碗酒打底,云端计算的优势劣势就不用展开说了,基本差不多。差别在于,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本地计算能力的提升远远不如提升云端计算能力方便,这算云端计算先得分,但网络方面,就现有计算模型而言,对于数据交互的带宽要求远远高于网络所能提供的能力,如果说云端存储在网络方面的问题还能说服用户忍忍算了,那么云端计算就一头撞死在网络限制这堵南墙上面了。
好吧,罗嗦这么多,事情大概也理出个脉络了,假设”云“想要成功且毫无悬念的成功,我们就必须假设如下条件:
1、网络随时随地可以接入,且带宽足够
2、本地存储不容易扩展,或者扩展成本较高
3、本地计算能力匮乏或者受限
再重复一遍:
1、网络随时随地可以接入,且带宽足够————3G当然是随时随地接入,呃,有信号的话。带宽么,至少不比入门级别的adsl慢,好吧,带宽还是个问题
2、本地存储不容易扩展,或者扩展成本较高————不是所有手机都能插卡,不是所有插卡的手机都能在卡上存储所有数据,不是所有插卡能存储所有数据的手机都能随随便便买到上百个G的卡,不是所有插卡能存储所有数据随随便便买上百个G的卡的手机电量都足够折腾,不是所有插卡能存储所有数据随随便便买上百个G的卡电量足够的手机看起来都漂漂亮亮像台手机而不是烧饼、鞋垫或者别的什么,不是。。。
3、本地计算能力匮乏或者受限————不是所有。。。好吧好吧,就是,就是匮乏,不信你用手机跑个极品飞车试试?EA出的那一款阿。
注:以上所述不包含电视购物推销神品,请勿对号入座。
这样看,除了带宽还有点问题,其他都OK(没办法,本地就那个赖样子,本地存不了存云上,本地算不了拿云上算,本地看看计算结果就得,无奈阿)。所幸的是,手机的应用、数据,在量上面远远低于传统计算设备,这恰恰也暂时(暂时阿)绕开了云最为惧怕的网络瓶颈。
也许通向云的高速路,入口0KM就在手机上。或者说,移动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