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北京的黑车 -- 沫水若水
看到“倒钩”事件,联想到北京的黑车,讨论一下。我还是很烦北京的黑车的,不过同时也觉得没有什么好办法。北京的黑车一般都扎堆,最常见的是在郊区一些地方,比如通州的地铁站,也有在医院门口蹲点的,还有一些有时效性,比如天黑后在西直门、积水潭拉人。这些黑车车况都比较差,车里脏兮兮的,开车也猛,感觉很不安全。问题是在这些地方,常常没有别的选择。
北京的黑车反对者主要是交管部门和正规出租车的司机,一般乘客不喜欢但又离不开。曾经有几次交管部门打击,黑车都不出来了,结果乘客怨声载道,因为这种地方,出租车来的很少,满足不了需要。某种程度上黑车和正规出租车形成了互补。出租车要是去这些地方(比如郊区)蹲点,收入无法支付高昂的管理费,只能让黑车占据市场。
运营出租汽车。
郊区公交设施匮乏,短程出行不便利,不可能让大家人人有车,那就只能选择打车。
而对出租车司机来说,郊区活少路差,而且交接班不方便,正规出租车来这里趴活基本赚不到钱,碰上路况不好的时候十有八九要赔钱,自然都不愿意来。
两下一碰,那黑车大举进驻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解决黑车,光靠打压没用,因为老百姓出行不便,他就需要这个,而你政府也好、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也好,没能解决我这个出行难的问题,那就只能找民间组织。
我觉得要治理黑车,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个出行难的问题,填补郊区的市场,挤压黑车的生存空间,否则那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
PS:现在黑车市场也在慢慢正规化,在亦庄,黑车往往喜欢在一些大的公司工厂门口趴活,但在这趴活,通常都要有正规票据,因为打车的都是要报销的,你没票没据报不了销,自然就没人坐你的车。
以英国为例,主要是鼓励老百姓自行设立一些小公司,叫MINI CAB.,实际就是一个小铺面甚至是居民家里。所有愿意开“黑车”的人都可以挂靠到这种小公司上。居民出行可以打电话到MINI cab叫车。小公司安排司机去接送。司机和公司按比例分成。如果司机自己去街边拉客,公司就管不着了。
这种管理方式费用很低,公司每月交点税,司机每月交点执照费。以前是不用交的,后来开始征收,但很少,好像是150镑/月,即使在中国都不算高。
中国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管理制度。但中国的弊病在于政府利益牵扯太深,例如交通局,每年可以从出租车行业收取高额的管理费用。现在一辆的士的拍照费动辄要几十万。
再譬如,深圳的士司机每月要向公司叫月租1.5万元,其它城市低于这个数,但都很高,而全国有至少100万辆出租车),这么一大块肥肉。如果人家告诉你少拿点,谁能干。要是有人为民着想,把这块费用降下来,既得利益者们还不得把他吃了啊。司机们既然开正规的士这么苦,干嘛不开黑车。
台湾对的士管理也比大陆强,据我了解。台北市的士月租只相当于500元人民币。数量大约2万台。而上海月租是1万多元,数量1万台。为什么上海的数量会比台北还少,大家可以琢磨琢磨。
才谈的上其他。
因为没必要。出租车司机属于又累报酬又低的工作,很多人宁可在家拿失业救济也不愿意干。所以干出租车的通常是外来移民比如美国的拉丁裔或者英国的印度裔。即使你想干也没必要开黑车,投靠公司交点管理费,通过call-in服务可能赚得更多。理论上的“黑车”也有,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比如去英国某个小镇住Guest house给老板几磅钱让他开车送你去火车站,也是常有的。象中国那样连有偿拼车都列为非法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
肯定会影响到交了保护费的出租车的利益
俗话说 收人钱财与人消灾
收保护费的当然要保护交保护费的了
出租车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
譬如从火车站到家,等出租车的功夫还不如找个黑车,顶多贵十块钱。
再譬如从甲村到乙村,不坐黑车坐什么?有些熟车还可以打折呢。有个老兄就放下话:油价不涨到七块就不给我涨车钱。
再譬如从超市到俺家,连黑车都不用,直接坐黑摩的。虽然有些心惊肉跳,但是比打车快多了。
正规出租车也不是省油的灯,北京整治过好几次出租车占据公交车站的问题呢。
至于车况差,也是相对而言。夏利、QQ这种车,要求不能太高不是。再说,也要看发展嘛,我现在几个熟车,有比亚迪、赛拉图、伊兰特、捷达、桑塔纳,不比出租车差。
之所以有黑车,是因为能够翻云覆雨、黑车漂白的职能部门太黑了!
机构臃肿,尸位素餐,人浮于事体现在什么上面?
不就在这上面吗?
坐黑车还是有点心惊胆战的。
现在发现一个办法,可以打电话叫一个出租车,公司会协调2公里以内的出租车过来,多交3块钱。当然我估计有些地方还是叫不到,郊区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