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陈郢客
飞狐日历,在天空可以下载到http://www.skycn.com/soft/23745.html
借地贴个数学的新作
毛泽东为什么要说“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这样的逻辑
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说:“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后面毛泽东说的“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这样的循环往复。实际上,它构成了一个无穷序列,并不是说只斗争了两次失败了两次。而是:
斗争,失败,斗争,失败,斗争,失败,斗争,失败...
这看上去很令人遗憾不是?反复地斗争,无穷次地斗争,无穷次的失败。有的人说,还是有一个最终结果令人感到安慰的,那就是总算里面有一个“直至胜利”吗?
那么,这个直至胜利要有多长时间呢?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讲到了长期的持久战斗争。但后来,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基本上要夺取政权,或者被所有的人看来都是大胜的时候,真的胜了吗?
但是毛泽东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此,最后胜利只能够是在万里长征走完的时候。
则按照通常的计算,一里路有五百米,应当走七百多步,万里路,那就有七百万步。一步的时间有多长?中国共产党成立直到夺取政权那么长,也就是二十八年,这才是一步。则七百万步乘二十八年,就是19600000000年,那个时候人民才取得最终胜利。而在这之前,就都是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的循环往复。这听上去挺沮丧吧?但我认为这的确是毛泽东的本意。
或者也可以认为,在有限的未来几千年左右,人民基本上仍然是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之中。
因此,我个人认为,毛泽东即使是在他人生最辉煌,最得意的时候,他对于一些前景的看法,基本上是沮丧的,夺取政权就算胜利?对于人民而言,也不一定,也无非是一个斗争的小阶段罢了,今后还是要失败的。
否则我倒要反问,毛泽东为什么不鼓劲,说“斗争,胜利,再斗争,再胜利,这是人民的逻辑”,啊?回答不了了吧?
因此,一些反毛者说毛泽东一生很失败啊,我认为毛泽东听后一定同意,而且,他会认为失败是必然的,是逻辑。他在他的另一个颠峰时候的1967年,说的令人沮丧的话就是“我也会被打得粉碎的”,他就不说“我认为自己将永远辉煌,我会被人民,被社会永远纪念。”你说他这么说是一种手法?一种阴谋?但是,手法或者阴谋,一旦有效,就会被沿用,但是,没有人敢沿用。有任何国家的领导人,敢当着全体人民的面,说“我也会被打得粉碎的”?不管是好人坏人,哪怕是萨达姆或者金正是,或者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说“我也会被打得粉碎”的?这样的话无论各个不管什么派别的不管道德标准是什么的人,通常是不会这么严肃地向社会宣称的。
因此,根据逻辑,毛泽东就不会做一些他认为会有必胜信心的事情,他只不过根据逻辑在那里不得不斗争而已,至于失败,在他看来,基本上是肯定的。
因此他对于他身后发生的事情,可以认为是心里早已经清楚得很,只不过嘴上都懒得说罢了。甚至,也可以认为他身后发生的事情,就是他有意安排的。
总之,作为哲学家的毛泽东,他说的话,别的领导人永远不会说,想都不会想。例如,任何中国古代的皇帝,会向朝野宣布“我也会被打得粉碎的”,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永远不会说“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这是我们美国人民的逻辑。”,他当然也不会说“我也会被打得粉碎的。”“好”领导人不会这么说,“坏”领导人也不会这么说,在这个地方东施效啥玩意儿是永远效不成的。
那么,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和人民的斗争失败循环放在一起,岂不是自相矛盾?并非如此。
首先要考虑失败和成功怎样定义。我认为,成功的意思就是达到目标,失败的意思就是没有达到目标。
因此,在人民和反动派的这种循环往复中,其实就是人民反抗,导致进展,导致社会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目标就失败了。而反动派捣乱,导致社会的退步,但是,也没有退到他们想要的那个样子,也没有达到目标,因此也失败。因此,也就是这么一个你败来我败去的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弯弯曲曲地向前进步着。或者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的曲折的。
或者说,使毛泽东乐在其中(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是这个过程,而过程的结局,在毛泽东看来,几乎是必然失败的。
这就象某些电子游戏,任何人玩到最后,肯定还是一个game over,但是这个游戏的过程仍然让人乐此不疲。
喜欢这样的文字,很贴近生活非常真实!这才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物!
最近关于涉及毛主席的事情
1:毛宇新少将问题
2:毛宇新作为政协委员提案设立毛主席纪念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问题
3:毛泽东城”构想成就工业大城株洲外链出处
----------
以上
个人意见都赞同。
同是上一辈的人,对待毛主席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家里的两个老头就是一个对比,父亲N代贫农,解放后才有机会读书。岳父老爹是家乡当年数一数二的商人,文革中吃了不少苦头。
让下火车的旅客踩李大师画像过去,那特意绕弯的,就是可疑的了。
另一地鉴别的办法更绝:让可疑分子说这么一句话:
“李××是个大骗子”,
绝无遗漏,百试不爽。
已经到期的目标咱大抵也达到了或超额完成任务,没到期的看样子也八九不离十。说是摸石头过河,确实心里多少还是有谱的。
正如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的智慧和经验一般。当然,也离不开正确切实的哲学体系和分析方法。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毛泽东判断的正确性,并且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运用这种正确性。
这些是我以为的对国家有益的部分个人原则。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积极工作”,抬头休闲易,埋头干活难。个人看法,呵呵。
以下是引解放日报的文章(世界新秩序的曙光与阴霾):
引文最后的蓝字与我要讨论的问题有相关处:我的想法是如何重建意识形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众想法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时代背景(比如国家政治经济地位崛起)、工作环境(比如制造业蓬勃发展)、工作性质(比如农民工、白领、企业家大量增加)、生活环境(比如城市城镇基建和交通大发展)、欣赏趣味(比如后现代、肥皂剧、解构经典、少年作家、动漫)、新闻事件(比如海湾战争、911、地震、奥运),并且有其自身发展演变规律,当代任何一股力量都难以使大众的想法保持在自己的轨道上。这是重建意识形态面临的问题,并且常是超越书本,在不断更新的实际生活中调查、动手才能解决的。历史能辅助处理现实问题,而深入现实能把“辅助”二字去掉,真正处理现实问题。
上面的蓝字可以看作是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中群体可能表现出的超越引导意图的自身发展行为,在时代思潮上大概也可以依样设想大众观念的变化吧。我们的社会在迅猛发展中浮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呼唤毛泽东表现了大众迫切希望矛盾解决,价值观重构的共同愿望。
中国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矛盾也是一直在被人们挖空心思地解决或缓和的。假如中国顺利发展,假如我们顺利,在大众这样真诚的呼声下,相信我们会利用好毛泽东思想的宝贵遗产,和中华传统文化、邓、外国(未必局限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等有价值的思想遗产,发展出一套新时代的世界观,一套适应于新时代中国生活,令人们(未必局限于中国)普遍容纳的世界观。
他这话的重点是斗争“直至胜利”,不到胜利不罢休,你倒把这最重要的一句给解释没了。
如果说斗争,胜利,后面的还需要吗?
我找到了
世界新秩序的曙光与阴霾
——陈伟恕教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演讲
http://epaper.jfdaily.com/jfdaily/page/1/2009-05/10/08/2009051008_pdf.pdf
原文出处,可否指出一阅
暂谢
或者说是哪一期的,应该有电子版,自己去找找